?

淺談對我國發展審計職業化的認識

2017-02-17 00:18李堯堯
財會學習 2017年3期
關鍵詞:我國職業化認識

李堯堯

摘要:本文論述對我國發展審計職業化的認識。審計團隊的建設是審計發展的重心,積極推進審計職業化建設一方面可以提高審計團隊的職業素養;另外一方面,也能更有效的提升整個審計行業的職業高度。當前,促進審計職業化已成為中國審計制度改革和完善的重要內容,是保障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的必然選擇,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對現代審計體制的客觀需求。

關鍵詞:我國;審計職業化;審計人員;職業化;認識

2004年在《審計署黨組關于進一步加強審計機關人才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要實行審計職業準入制度、促進審計隊伍職業化建設”。2014年十八屆四中全會在《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及《國務院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國發〔2014〕48號中,明確提出要“推進審計職業化建設”。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及相關配套文件中,三項重點任務之一就是推進審計職業化建設。

上述決議充分說明了我國推進審計職業化建設已提上重要日程,并且迫在眉睫。推進審計人員職業化,對于確保審計人員職業素養,充分發揮審計人員的積極性,保證審計工作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它也可以為審計充分發揮監督作用創造良好的環境,促進審計職業朝著制度化、規范化方向發展。

一、審計職業化現狀

職業化一般是指在特定崗位的人員能夠勝任工作職責的全部內容和過程。它通常包括以下三個特征:首先,它建立在一定理論基礎上;其次,有一個行業協會來代表和服務從業人員;最后,通過職業道德規范來維護職業的誠信與客觀。

要探索審計職業化的發展,就要準確了解當前的現狀。目前我國審計職業化現狀中主要面臨的問題包括:

(一)管理模式

審計機關有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兩種,參照公務員進行管理,在職位分類沒有得到很好落實的情況下,一般審計人員都是按綜合類進行管理。由此導致審計人員在級別、升遷、待遇、離退上與公務員并無二致,同時也受到公務員行政限定方面的嚴格約束,從而導致優秀的審計業務人員未必能獲得職務上的晉升。這種行政式的管理,無視業務能力的方式,嚴重地影響審計人員的積極性。

(二)獨立性

雖然《審計法》和《內部審計準則》等規范文件中均強調審計獨立性原則,但在我國的現狀下,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往往無法得到有效保證。很多時候審計機關在人事和財務上均受制于同級單位,加上上級審計機關對相應層級審計機關的指導及制約力度有限,致使審計獨立性喪失。

(三)勝任能力

目前審計機關的人員在專業技能上以財會、基建類為主,缺乏其他專業領域的人才。而在國際審計領域,目前對審計人員勝任能力方面的要求,包括會計、審計、經濟、金融、統計、信息技術、工程、稅務、法律、環境事務等其他領域的知識,以有效履行內部審計部門的職責。此外,目前審計機關的審計方法以傳統的手工翻閱賬簿為主,對計算機輔助審計、大數據分析等方面的應用非常少。

(四)業務規范

審計機關的業務工作流程基本都依照《審計法》、《內部審計準則》等條例規定進行。在質量上,不同審計機關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審計報告的關注點雖各不相同,但重點往往停留在財務方面。

二、推動審計職業化的必要性

目前,我國審計正處在一個“半職業化”的情況下,雖然具備部分職業化特征,但表現較弱或不完整,職業化發展依舊任重道遠。作為審計機關,要有效履行監督職責,充分發揮改善作用,必須大力推進審計職業化建設。特別是在審計機關當前面臨著諸多制約的情況下,更加迫切需要通過審計職業化來建設一支穩定的、高素質的隊伍。

(一)審計職業化有利于加強人員管理

審計人員行使監督權并提供改善建議,如果管理模式上出現問題,極有可能導致監督不實甚至謀私的情況,帶來負面的影響和后果。因此,通過審計職業化來加強對審計人員的管理,切實要求審計人員嚴格依照規則制度辦事、工作嚴謹細致、自身清正嚴明,確保審計結果的客觀公正。

(二)審計職業有利于保障勝任能力

如果按照一般公務員的任用標準,往往會側重于公務員基礎知識的考核,并不能有效滿足審計業務所需要具備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導致不能很好的勝任審計工作。審計職業化要求審計人員除具備一般公務員的基本知識外,還應具備與審計相關的其他領域知識。同時,在職業素養上,要求具有較好的學習、創新能力,并鼓勵提高溝通和協調能力。通過良好的工作實踐經歷,不斷提升審計業務的職業勝任能力。

(三)審計職業化有利于調動審計人員積極性

審計工作需要具備較高的綜合能力,如果依照一般公務員的行政限定,即無法保證優秀人員得到職務上的晉升,也不利于調動其工作的積極性。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一個優秀的審計人員,未必能成為一個稱職的行政領導干部,當優秀的審計人員晉升為行政領導干部時,極有可能造成能力錯位,反而無法發揮其真正的才能,造成人力資源的極度浪費。通過審計職業化,可以為審計人員提供更合適的晉升途徑,從而為審計職能有效發揮作用,審計人員充分施展才華,提供堅實的保障。

(四)審計職業化有利于審計隊伍穩定和壯大

由于審計工作非常依賴審計人員的職業判斷,所以一個成熟的審計人員需要經過長期的業務實踐來鍛煉,是審計機關非常寶貴的資源,同時也是其他單位,如外資企業、民營企業、中介事務所高薪挖角的對象。如果依照目前公務員的管理模式,極易造成審計人員的流失。審計隊伍不穩定,必然難以發展壯大。通過審計職業化,可以幫助審計人員形成可預期的職業發展規劃,從而有效提高審計隊伍的穩定性,并不斷發展壯大。

(五)審計職業化有利于職業信仰的養成

審計職業化可以培育審計人員對公正的信仰和對法治的信賴。在審計業務中,審計人員應該始終秉承對客觀、公正的追求,這也是審計業務結果能夠被人們信賴的基礎,是審計的生命線。應該盡可能讓審計的法治精神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將客觀、公正融入到審計人員的職業信仰中,成為每一個審計人員的自覺行為。

(六)審計職業化有利于適應未來發展趨勢

經過不斷的發展與實踐,現代審計已不僅僅是單純看賬、查賬的傳統方式,而是更加趨向于對單位各業務層面進行真實性、公允性、合規性等方面的獨立、客觀評價。審計人員的技能要求,也從以往的單一向多元化、復合型發展。展望未來,審計的發展更是一個“信息化”、“大數據”的時代。通過審計職業化,可以使審計人員不斷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并促使審計機關不斷適應環境的變化。

三、對審計職業化的實施建議

推進我國審計職業化建設將是一項長期且系統的工程,涉及到審計職業的方方面面。我國的審計職業化實施可以借鑒國際上通行的先進制度和經驗,逐步推進。從實施內容上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職務層級進行設置

在審計業務中,依據工作內容和業務環節的不同,對職務的類型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科學合理的設置審計職務的不同層級非常必要,也是推動審計職業化的實施中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

(二)職業準入與退出機制

審計是一個對專業性有著較高要求的職業。在實施審計職業化的過程中,應該建立出一套程序,對選任審計人員的職業條件(如知識、技能、經驗、資格認證等方面)進行審查并定期考核。對不符合審計職業條件的審計人員,則應建立退出機制,將不合格人員淘汰出職業隊伍。

(三)建立適當的職業準則

在實施審計職業化的過程中,應該逐步建立“質量評估制度”、“職業道德規范”等準則,以完善對審計人員的職業督導,從而提升服務治理和執業水平。這些準則可以通過行業協會來進行制定和監督,擁有獨立的行業協會對有效實施審計職業化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建立激勵機制和職業保障

審計職業化應當從制度上保障審計人員的權利和地位,建立起有效的職級晉升、撤離和薪酬標準,激勵審計人員不斷提升執業能力。除正常工作變動外,如果不經法定事由或法定程序,不得擅自免職、撤離、辭退和處分審計人員,以提供充分的職業保障。

(五)建立培訓體系

應當建立一套適合于審計從業人員的持續培訓機制,以便不斷的提高審計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業務實踐和職業技巧,從而加強對審計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培訓應注重運用案例教學、模擬實驗等方式,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四、推進審計職業化的要點

推進審計職業化建設,從具體的推進方向及要點方面,可以從以下幾處入手:

(一)審計機關垂直化管理

針對審計規范的推廣和執行,由于地區的差異,往往難以標準化。如果進行審計機關的垂直化管理,通過自上而下的執行,則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同時,該模式可以有效加強上級機關對下級機關的指導和監督,從而為推進審計職業化提供重要動力。

(二)細化審計職位分類

審計業務的對象存在領域廣、內容多、目標大等特點,涉及財務、合規、基建、離任、合同等方方面面,審計人員除了要具備基礎的審計專業知識以外,還需要掌握會計、經濟、金融、統計、信息技術、工程、稅務、法律、環境事務等其他領域的知識。因此,要推進審計職業化,就要求在審計機關進行職位的設置,并進一步細化分類。

(三)權責保持一致

在審計業務中,強調審計項目負責人的責任制,并加強審計的地位和獨立性。對審計項目負責人建立任職資格制度,以保障審計業務的質量。

五、結束語

審計職業化不是審計人員的個人職業問題,而是事關我國審計行業發展的重大問題。因此,要積極借鑒國際上推行審計職業化制度的經驗,結合我國國情特點,制定有中國特色的審計職業化制度框架。在推行過程中,應選擇部分省市進行審計職業化試點,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逐步在全國推行,形成完善的機制,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王莉.審計職業化建設現狀及對策分析[M].江蘇省沛縣審計局,2016.

[2]佚名.國家審計的發展需要以職業化為保障[J].百度文庫,2009.

[3]范超群.推進國家審計職業化建設初探[J].審計與理財,2016(3).

[4]李昶.推進國家審計職業化建設研究[J].教育審計,2016(4).

[5]熊仁輝.淺析新常態下的審計職業化[J].審計署,2016(3).

[6]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國際內部審計專業實務框架[M].時代經濟出版社,2013.

(作者單位:新疆師范大學)

猜你喜歡
我國職業化認識
論我國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
計量經濟模型下的我國城鎮居民收入消費定量研究
試論會計規范研究方法的剖析與回歸
關于我國計算機教育MOOC發展的思考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摭談
淺談如何做好新時期的信訪工作
加速職業化
職業化鑄就卓越企業
經理人要走向職業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