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龍的春天

2017-02-18 15:59高暉
現代企業 2017年1期
關鍵詞:黃龍生態發展

高暉

多少年來,人們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對江河山川、一草一木如此動容,也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對自然生態如此尊崇。

在圣地延安的東南緣,有一個被譽為“陜西的一葉肺”、黃土高原上的香格里拉的田園小城。這里有連綿起伏、重巒疊嶂的山脈,這里有群山吐翠、萬木蔥蘢的森林,這里有天朗氣清、沁人心脾的空氣,這里有清澈見底、奔流不息的河流……這里更有勤勞智慧包容相濟的人民,這就是玲瓏秀美的黃龍縣。

黃龍有著悠久的歷史。她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早在舊石器時代,黃龍就留下了人類活動的足跡,發掘出土的距今5萬年的“黃龍人”頭蓋骨就是最好的佐證。境內仰韶文化遺址、古剎廟宇、摩崖石窟隨處可見。由于這里森林茂密,土地肥沃,林特產品眾多,歷史上成為災區群眾逃荒避難的理想場所。黃龍一度成了中國經濟的晴雨表,有來自全國9個民族24個省份的人在此居住。由于來自五湖四海,人們包容相濟、和睦相處,逐漸形成淳樸厚道的民風。這里曾被譽為中國的“聯合國”。

黃龍有著絕好的生態系統。這里土地廣袤,林草豐茂,林草覆蓋率高達91%以上,屬陜西五大林區之一,是橫亙在關中和陜北之間的一道綠色屏障,對維護全省乃至西北地區生態平衡起著重要作用。她是延安境內土地種類最多、森林覆蓋率最高、林緣產品最豐富、負氧離子最富集的地方。良好的自然資源為動植物繁衍生息提供了條件,生物多樣性尤為凸顯,現已發現的植物有645種,動物122種,其中珍稀動物19種,尤以金錢豹和世界珍禽褐馬雞最負盛名,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植物園和野生動物園。在兩千七百多平方公里的地域上,茂密的森林涵養了巨大的水資源,為周邊六個縣源源不斷提供著潔凈的水源。

黃龍有著絕美的自然風光。春天,萬木吐綠,百花爭艷。漫步在泥土芬芳的川道溝峁,迎著和煦的春風,看那漫山遍野的山桃花、丁香、薔薇,還有各色野花灑落山間,你仿佛能聽得到它們爭相綻放時發出的呢喃細語。夏天,滿目蒼翠,清爽奕奕。登上神道嶺山頂,極目遠眺,蔥蘢的林木在勁風的搖擺下不知暗藏了多少玄機,松濤陣陣蕩起無限的遐想。夜幕下的黃龍縣城,燈火通明,富麗堂皇。節能環保的現代燈光將這里的山水林田路、樓橋道廊景有機融合,盡顯其玲瓏秀美的神韻,讓你感受到不是江南酷似江南的田園牧歌。秋天,云蒸霞蔚,層林盡染。仰望碧藍如洗的天空,再觀如詩如畫的山川大地,煙霧裊繞,草色生輝。無量山的晨鐘暮鼓仿佛將這萬千的色彩有序地調度。遍山火紅的楓葉折射燦爛的陽光,倒影在清澈的水面,景色美不勝收。冬天,瑞雪紛飛,銀裝素裹。經過了春夏秋三季的紛擾忙碌,上天似乎也覺得該給這里冬藏的山川大地包裹裝扮。紛飛飄揚的大雪如期而至,將這蒼莽林海裝點得分外妖嬈,面對白雪皚皚把魂喚醒,再次把人們融入自然、蕩滌塵垢的夢幻之中。

黃龍有著絕佳的領軍團隊。多少年來,黃龍縣委、縣政府一班人帶領黃龍兒女勵精圖治,艱苦創業,培育出了“包容誠信、護綠興業、自強奮進、道德模范”具有鮮明特色的黃龍精神。正是在這種精神的傳承下,黃龍縣歷屆黨委、政府班子和廣大干部群眾艱苦奮斗、求真務實,一茬接著一茬干,奠定了黃龍發展的基礎。特別是近年來,在充滿活力、敢闖敢干的新一屆班子帶領下,以“三規四心”為精神信條,謀事有規劃、議事有規則、做事有規矩。建設好法治政府,做到“心中有規矩”;建設好服務政府,做到“心中有群眾”;建設好廉潔政府,做到“心中有戒尺”;建設好責任政府,做到“心中有擔當”。同時,以做好組織信任的人、群眾認可的人、同志歡迎的人踐行黨員宗旨,以“善于創新、勇于擔當、立說立改、馬上就辦”的工作作風,“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狀態,秉持“整合發展資源、創新發展理念”的工作理念,堅決做好組織要求、群眾期盼和市場需求的事,一次次破解了黃龍發展的瓶頸和不利因素,激發了黃龍生態經濟、生態產業尤其是生態旅游的發展潛力和經濟活力,創造出一條具有黃龍特色的綠色、創新、協調發展之路。

曾幾何時,黃龍一度成為貧窮落后的代名詞,特別是在那個一味追逐利益的年代,許多地方不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肆意地攫取資源,換取一時的高額利潤,使本已脆弱的環境更是雪上加霜。而這時的黃龍人,在巨大的經濟和精神壓力下,頂著各種困難,以黃龍人特有的包容之心,不卑不亢,執著地堅守著信念,守護著這里的一草一木,探尋著黃龍的未來之路。

黨的十八大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做出把生態文明建設同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建設五位一體的戰略決策,體現了國家走永續發展道路的堅強決心。

十八大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也給黃龍的發展帶來無限生機。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要求,黃龍縣審時度勢,確立了“生態立縣、旅游帶動、統籌城鄉、全面小康”新的發展戰略。以良好的生態為基礎,找準全域旅游與五大發展理念的契合點,本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將本土文化、圣地文化、黃帝文化和黃土文化有機結合。在保護好現有環境的前提下,做足做好林、水、地三篇大文章,以對環境污染“零容忍”和經濟發展“零污染”的態度,以生態旅游促進生態農業、生態工業和第三產業融合發展,進而促進就業、精準扶貧、大眾創業等社會各項事業,使人與自然深度融合,生態與經濟高度統一,這是黃龍縣在多年的探索中找到的唯一出路和最終選擇。隨著旅游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四面八方的商客和游人紛至沓來,縣域經濟呈現出一片如火如荼、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成為延安市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新亮點。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如果說黃龍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孕育期,那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積淀;如果說黃龍今天的快速發展猶如春天般絢麗多彩,那你可以從黃龍人臉上的自信看見黃龍春天的到來。

(作者單位:延安市黃龍縣環保局局長)

猜你喜歡
黃龍生態發展
等價轉化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生態養生”娛晚年
特約撰稿專家 黃龍光 編審
住進呆萌生態房
生態之旅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黃龍核桃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