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歲聲中的年味

2017-02-20 14:31黃靈
檢察風云 2017年3期
關鍵詞:衣著全家福棉襖

黃靈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泵磕暌坏睫o舊迎新的日子,人們總是忙忙碌碌、滿懷期待和憧憬。中國人過年喜歡喜慶,講究熱鬧,恨不得將一年中所有的喜事、成果、歡聚都滿滿堆積在這有限的時光里。其實,過年無非就是求個“?!弊?,這讓我想起了希臘的一句諺語:“當你在難過自己腳上沒有鞋子的時候,不要忘了有些人連腳都沒有了?!毕Ц:推匠P?,或許便是經歷了風風雨雨后,人們終于明白的道理。

人來人往,歲月如梭,轉瞬已過不惑之年。遙想自己的幾位屬雞至親,如今都已去往天國?;厥淄?,那些如煙的歲月里,能記得住的,似乎只是幾個片段,幾個場景。正如豐子愷日記中提到的那樣,每個人心中記憶深處的“年”,往往伴隨著孩童時代來自長輩滿滿的愛,和無憂無慮的時光……

全家福見證的光陰

還記得1999年的時候,《青島日報》的大學同窗約我寫一篇關于春節的文章,特別配上了自己兒時的全家福照片。說起來,那已經是20世紀70年代的事了,作為家中第三輩的老大,自己美滋滋地站在外婆外公中間,沐浴著全家人的祝福。全家老老小小十多口人,就是和媽媽過年回門后,浩浩蕩蕩,專門去照相館拍的照。那時候,照片還是黑白的,盡管舅舅酷愛攝影,在自己家就能洗照片,但拍全家福還是要一本正經去正宗的照相館的。

之所以會被刊登,或許正是因為那么一張普通黑白的全家福,在攝影師的擺拍下,從站立的順序、姿態、衣著乃至光影,都保留了那個時代的特征。比如,那個年代,衣著比較傳統的教授父親,還穿著長衫,而母親、姨媽一眾女眷也都是一身中式棉襖。那時候,羽絨服還沒出現,更別提牛仔褲了。拍照時,我穿的是一件印著各式小動物的花罩衫,這也是當時很多大人、孩子的冬季標配衣著,既經濟又實用。要說起衣著,倒是從外公外婆輩年輕時的舊照里出現過更多的洋裝和西服。

計劃經濟時代,城里的人們還在用糧票、布票,所以置辦新衣也是精打細算,一般都是過年時候的大事之一。還記得后來為了給媽媽做一件絲絨棉襖,我跟著外婆從托人購買絲棉、織錦緞布料,到去附近裁縫家量尺寸、定款式,前前后后跑了很多次。說起媽媽那件棉襖,玫瑰紅的底色嵌著黑色小團花和銀絲圖案,裁縫根據母親當時的身材,稍稍做了些收腰的處理,不累贅也不夸張,至今母親穿上新棉襖時歡歡喜喜的樣子還記憶猶新。而那件定做的棉襖,母親都不舍得多穿,出門總是在外面小心翼翼地罩著另外定做的素色中式罩衫,只在極少數的場合真正亮相。

在期待中籌備年貨

小時候,自己最喜歡待在外婆家,照大人的說法是“小朋友人來瘋,歡喜軋鬧猛”。外曾祖母過世后,原來的街坊老鄰居都搬進了后來的新式公房,雖然比以前住得稍遠些,但外婆的人緣極好,老鄰居新鄰居不但是過年,平時也是人來人往、經常走動問候。

每到寒暑假自己就會鬧著去外婆家,到了快過年的時候,便看著外婆開始忙忙碌碌、有條不紊地準備年貨,偶爾還會有親戚、鄰居送來家人外出帶回的各地特產。那個年代,母親這一輩一般五六個兄弟姐妹都是正常的,但和大多數家庭一樣,能留在上海父母身邊的子女卻有配額限制。上山下鄉的時代背景下,我的兩個舅舅,一個去了崇明插隊,一個念書去了西安,還有一個姨則插隊去了貴州,一去就是幾十年。說起來,天各一方,全家人要團聚真的是不容易。于是,每次要過年,外婆就開始嘮叨,今年誰說好了一定會回來,然后順口問我一句,“開心哇”?其實答案早都在外婆的臉上了。要知道舅舅、阿姨結婚后,根據國家規定四年才能回一次家,有時候單位忙起來還回不來,所以要湊在一起過個年那就是過年最開心的事了。

家里準備年貨通常提前至少一個月光景,一些風干的雞鴨魚肉臘腸首先登場,早早地掛在廚房里,花生點心也在餅干箱里各就各備。由于物資匱乏,一般糖果點心也就是過年的時候擺個果盤,放在客堂間里,平常日子能吃到的機會屈指可數。每次大舅、阿姨回來,都會老遠背回來自己省下錢買的當地特產,又新鮮又好吃,諸如榛子、山核桃、小花生、葵瓜子……記得那時候,外婆買菜都是天蒙蒙亮就起來奔赴菜場,我偶爾好奇也跟著一塊去,一幫主婦和菜農邊討價還價邊細心挑選,外婆說起得早才能買到最時鮮的菜,記憶中真就沒見她睡過懶覺,這一點也是中國傳統婦女最推崇的兩個字“勤勞”。

那時的年夜飯,似乎還沒有春晚的影子。外婆家有個自制的圓臺面,每次都是到過年的時候拿出來,一家人圍在一起。家里的家具,除了早前外公外婆結婚置辦的,后來那些沙發、柜子甚至是搭建的小閣樓,說起來也都是外公和舅舅們自己的手藝。外公從前管外灘海關的鐘樓,每次新年鐘聲響起,就會揣摩他當年的模樣。外公送我的禮物不多,但都特別能記著,比如元宵節他拿著一個報廢的算盤,以算珠當滾軸輪子,親手給我做了個神奇的白色兔子燈,頓時令自己枯燥的童年記憶瞬間變得豐滿而明亮。年前,外公總會寫信給家里遠方的親人,有時候,我會幫忙通讀,謄寫幾遍草稿,老人家寫信總歸要修改好多遍,字字句句都要斟酌再三。

過年主勺的基本都是外婆,還有負責二廚的舅舅們。每一道菜上來,都伴隨著一陣驚喜。要知道,平常時候,家里都吃得相對清淡,從成本和配給考慮,家里每天最多一兩個葷菜。所以,最好吃的食物,多半都在過年隆重登場。說起廚藝自己覺得外婆做的菜就是正宗的上海味道,后來不管去到哪里,家鄉的滋味就是外婆做的菜。我記得最牢就是過年時吃的糖醋排骨、松子桂魚、醉蟹、咸雞、油爆蝦、紅燒肉、春卷、青菜獅子頭、八寶飯、芝麻圓子水果羹……基本上到上水果羹的時候,全家人都已經只能意思意思地喝兩口了。坐在飯桌中央的外公話不多,于是善于調侃的舅舅們就負責炒熱氣氛,相互敬酒,插科打諢。上海人喝酒都是點到為止,所以家里過年幾乎沒見到家人喝得酩酊大醉的,基本就是微醺狀態,剛剛好……而后,跟著舅舅和鄰居小伙伴們去街上放鞭炮,就成了夜場的重要節目。

猜你喜歡
衣著全家福棉襖
貼心“小棉襖”
創意“全家?!闭Q生記
全家福
全家福
1966年的棉襖
一件棉襖
年夜飯話全家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