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種運輸方式技術經濟特點比較

2017-02-20 14:44趙文娟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7年3期
關鍵詞:運輸業

趙文娟

[提要] 目前,隨著我國交通運輸業的不斷發展,已經形成以公路、鐵路、水運、航空和管道五種運輸方式為主的運輸體系。本文主要對各種運輸方式的技術經濟特點進行論述和比較分析。

關鍵詞:運輸業;運輸方式;技術經濟特點

中圖分類號:F5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6年12月5日

運輸方式是從事運輸活動所采用的某種手段或方法。按照運輸所使用的工具不同,運輸方式分為5種:(1)鐵路運輸:所使用的工具是鐵路列車。鐵路列車由提供動力的動力裝置鐵路機車及裝載容器列車車輛兩部分構成;(2)水路運輸:包括內河運輸和海洋運輸。海洋運輸又可以分為沿海運輸和遠洋運輸兩大類。我國90%的出口貿易貨物都是通過遠洋運輸完成的;(3)公路運輸:汽車是公路運輸最基本的運輸工具,不僅行使在公路上的汽車運輸是公路運輸,凡是使用汽車從事的運輸都稱作為公路運輸,所以公路運輸又稱作汽車運輸;(4)航空運輸:所使用的工具是飛機,又有全貨機和客貨兩用機之分。在一些發達國家,空運已成為長途客運的主要運輸方式;(5)管道運輸。對這五種運輸方式的衡量可以用其技術經濟特點來進行比較分析,主要的技術經濟指標有:運達速度、運輸能力、運輸成本、安全性、運輸的靈活性等。

一、運達速度的比較

運送速度:指旅客、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平均每小時被運送的距離。行程長度除以交通車輛在線路首末站之間的行程時間所得的平均速度,單位為KM/H。用公式表示:V=S/T,式中V是送達速度;S是運輸距離;T是總運行時間。

在各種運輸方式中,航空運輸速度最快,當前飛機速度已達到800~1,000km/h,單次航程可以達到10,000km以上,是速度最快的一種運輸方式,在旅客的出行過程中,飛機本身的速度優勢是無以撼動的,但是因為機場一般都距離市區偏遠,在旅客去往機場的路途中會耽誤時間,以及機場所需旅客辦理的程序較為復雜繁多,亦影響整體運輸速度;其次為鐵路運輸,鐵路運輸的技術速度較高,一般在80~250km/h,但是列車在運行過程中,一方面需要進行會讓(單線)、越行(復線)及其他技術作業,因而營運速度比技術速度低。據統計,在2013年旅客列車技術速度是82.1km/h,旅客列車旅行速度是72.6km/h,貨物列車技術速度是48.6km/h,貨物列車旅行速度是34.3km/h;公路運輸短距離的運送速度較高,營運時速一般80~120km/h。水路船舶運輸的技術速度相對較慢,準時性差,海運海船時速一般25~27節,河運客船船速為13~15km/h,河運貨船船速為8~15節。管道運輸速度受到管徑、運輸對象、管道工藝的影響。

從運輸速度來看,航空運輸速度最快,其次為鐵路運輸、公路運輸,再是水運。

二、運輸能力的比較

運輸能力是運輸業為完成旅客和貨物運輸所擁有的運輸生產力。運輸能力區分為:(1)通過能力。在一定運輸線路、方向和區段上,在一定運輸組織方法條件下,運輸固定設備所擁有的能力;(2)輸送能力。在運輸線路、方向和區段上,在配備一定職工條件下,運輸活動工具所具有的能力。通過能力和輸送能力均以單位時間內所能通過的列車數、汽車數、船舶數或運輸量來計量。由于技術和經濟的原因,各種運輸方式的運載工具都有其適當的容量范圍,從而決定了運輸能力的大小。

在五種運輸方式中,水運的運輸能力最大,海上運輸小的有幾千噸級的輪船,最大的有50~60萬噸級的遠洋油船。一艘萬噸級輪船的裝運量相當于鐵路貨車200~300節車皮的運量,等于5~6列火車。內河航行的輪船有幾十噸、幾百噸到幾千噸的輪船,長江上功率為4,413kw(6,000馬力)的推輪,頂推能力達3~4萬噸;其次為鐵路運輸,一般每列客車可載旅客1,800人左右,一列貨車可裝2,000~3,500噸貨物,重載列車可裝20,000多噸貨物。單線單向年最大貨物運輸能力達1,800萬噸,復線達5,500萬噸,運行組織較好的國家,單線單向年最大貨物運輸能力達4,000萬噸,復線單向年最大貨物運輸能力超過1億噸;再次是管道運輸,一條直徑720mm的輸煤管道,一年即可輸送煤炭2,000萬噸,幾乎相當于一條單線鐵路的單方向的輸送能力,564mm的管道,一年的輸送量為1,000萬噸;飛機的載運量很小,即使是大型的波音747貨機,如波音747-8貨機的總業載能力也只達140公噸(154噸),而空客A-380采用最高密度座位安排時只可承載850名乘客,在典型三艙等配置(頭等-商務-經濟艙)下也只能承載555名乘客。公路運載工具的容量最小,通常載重量是5~10噸。

從運輸工具的承載能力看,從大到小依次是:水路、鐵路、管道、航空和公路。

三、運輸成本的比較

運輸成本:運輸企業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一定客貨運輸量的全部費用支出,稱該期運輸總成本。單位運輸產品分攤的運輸費用支出,稱單位運輸產品成本,簡稱運輸成本。運輸成本是一個綜合性指標,反映了勞動生產率的高低、燃料的節約與浪費、設備利用率的高低、運輸組織工作的改進。運輸成本包括:(1)固定設施成本,如鐵路、公路、停車場、機場、管道等的建設,管道本身就是固定設備且是唯一僅使用固定設施的運輸方式;(2)移動設備擁有成本,如鐵路機車車輛、卡車、公共汽車、各類客貨船舶和飛機等;(3)運營成本,在運營成本中有兩類應該是直接與運輸量相關的變動成本:一類是直接運營人員的工資;另一類是運輸工具消耗的燃料,運輸工作量越大這些直接的運營成本數量也會越大。

鐵路貨運成本結構具有兩個最顯著的特點:(1)“與運量無關”的成本費用(指線路、通信設備、大型建筑物、技術建筑物的運用、維護費用,以及管理人員工資等)占鐵路貨運成本的50%左右,單線鐵路每公里造價為100萬~300萬元之間,復線造價在400萬~500萬元之間;鐵路運輸能耗較低,每千噸公里耗標準燃料為汽車運輸的1/11~1/15,為民航運輸的1/174,但是這兩種指標都高于沿海和內河運輸;(2)始發和終到作業費用約占運輸成本的18%左右,所以運距短時,成本高,只有運距較長時,成本才能大幅度下降。

水運業的基本成本由高的可變成本和低的固定成本構成。由于海運平均運距較長,所以海運貨運成本大大低于其他運輸方式。水路運輸只需利用江河湖海等自然水利資源,除必須投資購造船舶,建設港口之外,沿海航道幾乎不需投資,整治航道也僅僅只有鐵路建設費用的1/3~1/5;水路運輸成本低,我國沿海運輸成本只有鐵路的40%,美國沿海運輸成本只有鐵路運輸的1/8,長江干線運輸成本只有鐵路運輸的84%,而美國密西西比河干流的運輸成本只有鐵路運輸的1/3~1/4;但搬運和裝卸費用高,裝卸作業量大。

航空運輸的成本結構可分為運營成本和期間費用兩大部分。航空公司的運營成本是指飛機在航班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運營成本由直接運營成本和間接運營成本構成。其中直接運營成本,包括燃油成本、航材消耗、機場起降費、空地勤人員工資獎金津貼及補貼、福利費、制服費、飛機發動機折舊費、飛機發動機修理費、飛機發動機保險費、經營租賃費、國內外餐飲供應品費、客艙服務費等。間接運營成本,主要是指保證飛機安全正常飛行及維修管理部門發生的費用。期間費用是指本期發生的、不能直接歸入某種航線產品的各項費用,包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和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基金。

公路貨運的成本結構包括較高的可變成本和較低的固定成本。公路貨運營運成本一般比鐵路、水運要高很多倍。與鐵路運輸業相似,管道運輸業的固定成本比較高,而可變成本所占比例低。從線路建設投資看,從大到小依次是:鐵路、管道、公路、內河、航空和海運;從運輸工具投資看,從大到小依次是:飛機、輪船、火車、汽車;從運營成本看,從大到小依次是:航空、公路、鐵路、水路和管道。

四、運輸靈活性的比較

運輸靈活性是指一種運輸方式在任意給定的兩點間的服務能力。公路運輸機動靈活,迅速,便于實行“門到門”運輸。公路運輸的送達速度快,對不同的自然條件適應性強,空間活動的靈活性很大,特別是在短途和某些貨物的中距離運輸中有明顯優勢。同時,公路運輸可以直接深入中、小城市和偏僻山區、農村,可以做到“門到門”直達運輸,減少中轉環節,加速貨物的運送,提高貨運質量,加快資金的周轉;航空運輸機動性較強,飛機在空中運行,受地理因素的影響較小,只需在航線兩端配備必要的設施就可以實現航空運輸,機動性很強。特別對于那些緊急少量的運輸需要,如救災、軍事、警務等,航空運輸更能顯示出靈活機動的特點。而水路運輸靈活性相對較差。由于是水上航行,難免會受到氣候因素的干擾,而且航道等級和港灣水深差別較大,使得水運的靈活性和直達性較差,往往需要地面其他運輸方式的配合才能完成運輸過程,將貨物送達目的地。鐵路運輸和管道運輸的靈活性差。

五、運輸安全性的比較

安全是人們對運輸最基本的要求。從經濟角度看,安全具有避免與減少事故經濟損耗和損失,以及維護生產力與保障社會經濟財富增值的雙重功能和作用?,F有理論主要采用結果性統計指標描述運輸,如交通事故損失額、交通事故傷亡率、減少交通事故損失率、減少交通事故傷亡率等。而更完善的安全性評價體系應該更全面的考慮運輸質量的技術經濟保障,可以從車輛等級、新舊程度、駕駛技術以及運輸企業對安全提供的經濟保障。

在五種運輸方式中,管道運輸能保證運輸安全,因為管道運輸主要依靠機械操作,只需要少數的勞動力,其次為鐵路運輸、航空運輸,一般看法以為鐵路較民航安全,但高鐵以時速 250km以上的速度運行,安全系數有待觀察。我國鐵路僅2008年以來就發生過多起出軌與撞車事故,如“4.28”膠濟鐵路的特別重大交通事故、2009年“6.29”郴州列車相撞事故、2011年“7.23”溫州特別重大動車事故等等,國外的高鐵事故近幾年也是屢見不鮮,因此高鐵成網后的安全性尚不確定,安全運營經驗還有待積累。民航業一直以持續安全為首要目標,已經成熟運營多年,截至2011年12月31日,運輸航空已經連續安全飛行738萬小時。民航是目前唯一執行常態化的嚴格安全檢查的交通運輸方式,這也決定了民航的安全性要遠高于鐵路運輸,水路運輸受環境因素、天氣因素等影響,安全性較差;最后是公路運輸,公路運輸安全性差,主要是由于公路運輸組織和運行的復雜程度高,車輛狀況和駕駛員的狀態一定程度上不可控,使得公路運輸的事故率遠遠高于其他運輸方式,安全性較差。

六、小結

通過對每種運輸方式技術經濟特性比較分析,我們對每種運輸方式的自身優劣勢有了一個宏觀的認識。但是,目前由于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運輸需求已經有了較大的變化,而且在不同的需求條件下,各種運輸方式的技術經濟特征也有明顯的差別。因此,在以需求為主導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應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結合特定的運輸環境,從用戶需求角度來分析各種運輸方式的技術經濟特性,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技術經濟優勢,博取眾長,各取優勢,建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保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綜合運輸系統自身的持續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許慶斌,榮朝和,馬運等.運輸經濟學導論[M].中國鐵道出版社,2003.

[2]榮朝和.西方運輸經濟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

[3]張雪芹,曹立新.各種運輸方式的技術經濟特征比較分析[J].交通與運輸,2013.H07.

[4]漆春華.民航與高鐵的技術經濟特征的比較分析[J].空運商務,2012.23.330.

猜你喜歡
運輸業
實現碳中和,繁榮運輸業
蒸汽機和運輸業的發展
全面預算管理在鐵路運輸業的應用
GPS技術在運輸業中的應用研究
綠色船舶設計、制造的實施方法與途徑
如何加強鐵路運輸業對全面預算執行的監督
運輸業上市公司財務績效評價
路橋施工技術的管理與改進措施研究
集裝箱運輸業發展與布局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