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群互揭隱私惹糾紛

2017-02-20 14:59鄭毅
檢察風云 2017年3期
關鍵詞:李芳群主名譽權

鄭毅

南京一中年女子在小區業主群內發消息指責群主“不要臉”“沒離婚就養小白臉”等等,隨后群主進行了反擊并驚動警方,矛盾未能緩解后,雙方還為此發生了肢體沖突。2016 年10月10日,被辱群主以名譽權受侵犯為由,將發帖中年女子告上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法院,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權,賠禮道歉,并索賠各項損失8萬元。群主起訴后,中年女子寸步不讓并提起反訴。11月4日,南京市鼓樓區法院對該案作出一審宣判,被告被判向原告賠禮道歉并賠償精神撫慰金5000元。11月23日,被判敗訴的中年女子自動履行了全部判決結果。

在微信群內指責群主養小白臉

現年43歲的張玫與52歲的李芳,同為南京市某高端小區的業主,兩人還是同棟樓的鄰居。剛成為鄰居的那幾年,雙方的關系好到如同姐妹,兩人經常在一起交流談心,平時互相幫助,相互照應。前些年李芳做腫瘤切除手術住院,張玫帶著禮品前去探視慰問;幾年前,李芳的女兒在辦理出國留學手續時,需要找一家單位提供擔保,李芳無力解決這一難題,張玫聽說后主動幫忙,她找到自己的一名好朋友求助,后該朋友以自己公司的名義為李芳的女兒提供了擔保,終使李芳的女兒如愿出國深造。張玫對李芳家好,而李芳也對張玫家不錯,張玫家一旦遇到什么困難,李芳也總會想方設法提供幫助。

然而這兩年來,兩個家庭主婦之間,漸漸因一些小事處理不當產生隔閡。一些鄰居看出了兩個女人間的矛盾,便借機向張玫和李芳打聽情況,兩人總是指責對方這不是那不是的多。

張玫在小區內是個熱心人,喜好參與小區事務及文明創建管理。一年多以前,她為方便小區業主間溝通交流,創建了小區微信群,取群名“星漢人的家”并自任群主。這個群創建后,一時間許多業主加入其中,平時喜好在群內聊天溝通的人數保持在近80人。長期以來,群里的鄰居們圍繞建設美好家園的共同心愿,在群內交流融洽,氣氛活躍。

2016年10月4日清晨6時許,在河南旅游的李芳心情有些不好,早上一覺醒來當她想到張玫也是河南人時,一股莫名的憤怒頓時沖擊她的腦門,于是她隨后編寫了一條消息發布在“星漢人的家”微信群內,這條消息的內容是:“剛到鄭州就聽說全國假貨都率先出自河南人之手,連雞蛋都能做假,有朋友提醒我還有假錢……真是醉了?!庇腥河芽戳诉@條消息后,提醒李芳不要在網上挑起地域歧視,但李芳沒有理睬。

過了不到10分鐘,李芳又緊接著發布了第二條消息:“張玫你這個不要臉的女人,整天興風作浪,沒離婚就開始養小白臉,此人在珠江路搞計算機……還要我再多說點嗎?”一些群成員看到這兩條信息后,聯想到張玫是河南人,再加上李芳后一條消息指名道姓,頓時嗅出了群里的火藥味。一些看熱鬧的人也紛紛浮出水面,一個個在群內打聽張玫養“小白臉”的虛實。不過也有多名群好友勸告李芳,在群內說話不要牽扯個人隱私,你這種言論傷人太甚很不好。但李芳不依不饒,拒不認錯。

矛盾升級由互毆發展到上法庭

張玫作為群主,其實她也第一時間看到了李芳發布的消息,當時她心中可謂怒火萬丈,她想刪除李芳的消息,但又覺得刪掉后李芳還會再發;她也考慮過直接將李芳移出該群,但又覺得這樣不妥當。于是,張玫只好強壓住怒火勸告李芳:“該群系公眾微信群,請你講話要注意分寸!”但李芳卻反應消極。

李芳的行為,徹底激怒了張玫,她撥打了110報警電話,但警察趕到后卻敲不開李芳家的門,于是只好作罷。事實上李芳當時人還在河南旅游。李芳發布的消息在小區群內發酵后,很快就蔓延到網下,小區內有人在打聽群主張玫是否真的養過“小白臉”?若真有這事,“小白臉”又是怎樣一個人?

張玫聽到那些針對她的風言風語后,氣的實在憋不住了。當天上午7時25分,她也在群內發布了一條回擊李芳消息:“@所有人及李芳,晨練路上仔細回憶了一下,樓上、樓下十幾年鄰居,我只記得,我家是你遭前夫刀砍的避難所;你女兒出國留學時為你保的單位是我好友的公司吧?你腫瘤開刀時近鄰的我家也不時表達對你的關心了吧?多惦記點別人的好心態就平衡了!”張玫這一信息的發布,無疑使群內更熱鬧了。

10月9日,張玫與李芳在小區內相遇,此次見面可謂冤家路窄,兩人由爭吵頓時上演成肢體沖突,就在兩人行將大打出手時,幸虧被路遇的小區鄰居拉開,否則后果難料。10月10日,張玫再次報警,并申報在雙方廝打過程中其價值7000元的眼鏡遺失。警方調解矛盾的過程中,雙方都稱對方先動手,責任不在自己,導致問題無法解決。

張玫此次豁出去了,她要與李芳較真到底。報警的當天她即花3萬元重金聘請律師,以名譽權受侵犯為由到鼓樓區法院起訴李芳,索賠各項損失8萬元,法院受理了案件。李芳獲悉法院受理張玫的起訴后,也隨后聘請律師并提起反訴,稱張玫針對她的言論已構成侵權,不僅如此還受到張玫毆打,引發失眠等癥狀痛苦不堪,索賠精神撫慰金5萬元。

張玫起訴李芳,李芳反訴張玫,此消息在小區傳開后,頓時引起軒然大波。不過這也給眾鄰里上了一課,使大家知道了在微信群里毀損他人聲譽也會惹官司。

挑事女子構成侵權賠錢又道歉

10月27日,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此案,案件審理中,原告張玫堅持訴訟請求,她指被告李芳在小區微信群公開發布不實信息,指名道姓謾罵、侮辱、誹謗張玫,惡意對張玫進行人格攻擊,嚴重侵犯其名譽,傷害其家人和鄰里情感,其理應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針對原告提出的訴訟理由和主張,被告李芳辯稱,事發當日其情緒低落,先是在微信群里發了一條關于河南人善于造假的信息,聯想到張玫也是河南人,于是心中的積怨一時涌起,將十多年前張玫曾經說過的情感往事作為素材,進行加工宣泄。李芳認識到自己在公眾群聊中發表上述言論的非正當性,愿意向張玫道歉;對于張玫主張的3萬元“天價”律師費,不同意承擔;李芳針對張玫的侵權行為并未達到嚴重程度,所以也不應承擔精神損害賠償。

李芳還在反訴中另指,在與張玫日常交往過程中,感覺其自私且計較,在小區內傳播關于李芳的不實謠言,致小區業主對李芳指指點點。張玫捏造自己曾經遭遇嚴重家暴,并公開披露李芳曾患腫瘤的個人隱私,嚴重侵犯了李芳的名譽權和隱私權。之后,張玫更是對李芳大打出手,造成李芳身體和精神的雙重傷害。故提起反訴,請求法院支持反訴原告的訴訟請求。

11月4日,法院對該案作出一審宣判。法院認為,被告李芳平日與張玫的交往中,心中累積不快,通過在微信群聊中發布信息的形式發泄不滿情緒,信息中使用“不要臉”“養小白臉”等貶損性道德評價詞語,主觀上有損害張玫名譽、降低其社會聲譽的故意,客觀上也實施了侵害張玫名譽權的行為。李芳的侵權行為直接給張玫的個人聲譽造成損害,導致其他業主對其產生不良評價,李芳的行為已構成對張玫名譽權的侵害,導致其社會評價降低,應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張玫在受到李芳的人格攻擊后,歷數其多年來與李芳交往中的付出和友好,其中關于家暴和患病的內容涉及李芳的家庭和身體狀況隱私,但從兩人的微信往來記錄看,張玫并無侵害李芳隱私權的故意,其措詞雖有不當,但并不構成對名譽權和隱私權的侵害,李芳的反訴請求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應予駁回。

最終法院依據查明的事實,并依照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條款,對該案作出了如下判決:李芳立即停止侵犯張玫名譽權的行為;李芳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星漢人的家”微信群發布道歉函(內容需經法院審核),同時將該書面道歉函張貼于星漢城市花園小區門衛外墻顯著位置,逾期不予張貼的,由張玫自行張貼,同時將本判決書全文發布于《江蘇法制報》,所需費用由李芳承擔;李芳一次性賠償張玫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元;駁回張玫的其他本訴請求;駁回李芳的反訴請求。

(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

猜你喜歡
李芳群主名譽權
沒想到才幾天,你就成了別人的人
大樹當群主
李芳作品
喇叭花打電話
網絡名譽權的法律保護
李芳教授簡介
化解言論自由與名譽權沖突的法律方法
天上不會掉餡兒餅
幽默新群規
新聞侵害名譽權的若干問題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