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色》中黑人男性的成長歷程

2017-02-24 08:33陳玲琳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7年1期
關鍵詞:阿爾伯特索菲亞紫色

陳玲琳

?

《紫色》中黑人男性的成長歷程

陳玲琳

(北京工商大學 嘉華學院,北京 101118)

艾麗絲·沃克的《紫色》不僅揭示了在父權主義和種族主義雙重壓迫下的黑人女性的生存狀態,也對黑人男性的成長歷程予以關注。女性的覺醒促使男性開始重新思考兩性關系,思考父權制社會里女性的價值和作用,重新審視男性的內心訴求,從而使得男性與女性從最初的對立走向統一,也體現沃克倡導男性與女性平等共處,共同成長,和諧相處的思想。

《紫色》;黑人男性;成長

美國黑人女性作家艾麗絲·沃克是美國文壇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她的作品關注南方黑人生活,尤其是南方黑人女性的生活狀態?!蹲仙肥前惤z·沃克的代表作之一,出版于1982年,并于1983年獲得了美國文學最重要的普利策獎,全國圖書獎和全美書評家協會獎三項大獎,被公認為文學史上重要的文學作品之一。小說講述了黑人女性西麗在種族主義和男性主義的雙重壓迫下尋求自我,實現自我的心路歷程。

《紫色》自出版以來,引起了讀者和評論家的廣泛關注,但書中的黑人男性形象也為艾麗絲·沃克帶來了爭議:《紫色》中以X先生和哈潑為代表的男性懦弱,懶惰,膽小,壓迫女性,不符合傳統的正面男性形象,《紫色》是對女性的歌頌,對男性的貶低。然而,沃克不是狹隘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滲透著她獨特的“婦女主義”(womanism),她的作品不僅揭示了黑人女性的生存狀態,也對黑人男性的成長歷程予以關注,她的作品表現了對男性和女性的關懷,展現了其“致力于所有男性與女性的生存和發展”的思想。

一 對 立

(一)男性與女性的對立

《紫色》中,女主人公西麗深受父權社會中男性主義和種族主義的雙重壓迫。被西麗稱為X先生的阿爾伯特是最有代表性和最有爭議的男性之一。阿爾伯特想娶西麗的妹妹聶蒂,被西麗的繼父拒絕,西麗的繼父建議他娶西麗,因為“她能干活,像個男人”[3]9。阿爾伯特與西麗結婚的原因僅僅是因為西麗是一個好勞力,他和他的四個孩子需要一個保姆,他對西麗沒有尊重和愛護。當阿爾伯特的妹妹凱特說:“給西麗買些衣服吧”[3]22。阿爾伯特的反應是“他看看我(西麗),像是看著泥土。它需要啥?他的目光說”[3]22。不久,聶蒂前來陪伴西麗,但是阿爾伯特對聶蒂意圖不軌,聶蒂拼死反抗,阿爾伯特惱羞成怒,將聶蒂趕走了,并將聶蒂寫給西麗的信全部藏了起來,從此斷絕了聶蒂和西麗的聯系。雖然聶蒂臨走前承諾給西麗寫信,但由于阿爾伯特的刻意阻撓,在夏格出現以前,西麗從未見過聶蒂的來信。而對西麗來說,阿爾伯特是她不愿提及名字的陌生人,是X先生,是壓迫她,毆打她的主人,她只能默默忍受這些磨難,讓她自己像木頭一樣,她對自己說“西麗,你是一棵樹”[3]24。她只能通過給上帝寫信來訴說心中的痛苦和獲得生活的勇氣。這時,阿爾伯特和西麗的關系是對立的,是緊張的,是不平等的,是主人和仆人,是壓迫與被壓迫,有著無法調和的矛盾。

(二)父權制的犧牲品

然而,和西麗一樣,阿爾伯特也是父權制的犧牲品。他深愛夏格,但是他的父親極力反對。夏格美麗熱情,但在他父親看來,“夏格黑的像柏油,腦袋上有無數細發,大腿就像棒球球棒”[3]55,更惡劣的是,“她不干不凈的,會毀了你的生活”[3]55。他甚至逼迫阿爾伯特說:“這是我的房子,這是我的土地。你的兒子哈潑住的也是我的房子,也在我的土地上”[3]56。在父親的逼迫下,阿爾伯特放棄了夏格。他聽從父親的話,娶了茱莉亞,茱莉亞死后,他娶了西麗。不管是對茱莉亞還是對西麗,他都沒有給予尊重和愛護,在他心里面,她們只是干活的工具。生活中情感的缺失也將阿爾伯特從一個熱情開朗的少年變成了沉默寡言,脾氣暴躁的中年。當夏格回來時,她不禁向西麗感嘆:“沒人像阿爾伯特年輕時那么能跳舞……阿爾伯特太有趣了,他一直讓我發笑??伤F在一點不這么有趣啦!他怎么根本難得笑笑呀?他又怎么不跳舞呢?哎呀,上帝,我愛的這個男人怎么啦?!盵3]117

阿爾伯特是父權制的受害者,也將這種傷害延續給了他的兒子,哈潑。哈潑膽小,懦弱,喜歡上了熱情能干,脾氣暴躁的姑娘索菲亞,想和她結婚。但是,阿爾伯特覺得哈潑無法控制索菲亞,和索菲亞結婚會失去男性的權威,而應該找一個和西麗一樣順從聽話的女子結婚,因此極力反對他們結婚。這時的阿爾伯特不但沒有反思父權家長制帶給他的婚姻的不幸,反而將這種父權制延伸到兒子的婚姻中。在哈潑結婚后,阿爾伯特仍然覺得哈潑和索菲亞的婚姻關系是不符合父權社會男尊女卑的慣例的,他教唆哈潑打索菲亞,他說:“老婆像孩子,你得讓她知道誰厲害。除了狠狠揍一頓,沒別的辦法?!盵3]37

哈潑是《紫色》中的另一個典型人物,他從小目睹了父親阿爾伯特對繼母西麗的毆打和壓迫,他繼承了父親蔑視女性的父權思想,但是他又膽小懦弱,沒有父親的強勢。幸運的是,和阿爾伯特不同,他遇見了情投意合的索菲亞,有了基于愛情的婚姻。然而,索菲亞強勢,能干,倡導男女平等,不聽從哈潑的意見。深受男尊女卑的影響,哈潑想讓他的妻子服服帖帖的,他甚至向阿爾伯特和西麗求助,在得到“打她”的建議后,他實施了,然而失敗了,鼻青眼腫的失敗了,也對兩人甜蜜的婚姻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影響。索菲亞和西麗不同,是《紫色》中的新女性,她奉行男女平等的原則,對于不公平和壓迫全力對抗。對于哈潑的挑戰,女戰士索菲亞也發出了自己的宣言;“我一生都在打架,跟我爹爹打,跟我兄弟打,跟我的堂兄弟和叔叔伯伯打。一個女孩在一個男人統治的家里是不安全的……我愛哈潑,但是在我讓他打我之前,我就先打死他?!盵3]41但是,哈潑卻一直在為實現家中男主人地位而奮斗。他和索菲亞爭吵,和索菲亞打架,但是索菲亞性格潑辣,身材高大,他并沒有占到上風。他身材瘦小,便通過不停的吃東西渴望長的和索菲亞一樣高大。然而這些行為讓索菲亞厭煩,她說:“我倆結婚以來,他心里想的是怎么讓我對他百依百順。他要的不是老婆,而是一條狗?!盵3]65隨后,索菲亞離開他去了姐姐家。哈潑對妻子聽話順從的向往和索菲亞自由平等的個性為他們的婚姻設置了重重障礙。

二 彌 合

(一)女性的覺醒

《紫色》中,西麗在姐妹的幫助下,逐漸有了獨立意識,并走向了經濟和精神的獨立。在父權社會里,由于男性的暴力,女性往往向同性尋求安慰和幫助。西麗對阿爾伯特的態度也由順從走向了反抗。在最初挨打時,西麗只會默默忍受,通過向上帝寫信的方式化解傷痛。但是夏格的到來讓她逐漸意識到女性的美,意識到獨立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夏格幫助她找到被阿爾伯特藏起來的聶蒂的信之后,她勇敢的站了起來,反抗這種精神和身體的雙重折磨,她決定和夏格一起去孟菲斯市獨立生活。遭到阿爾伯特的反對后,西麗勇敢的說:“你是個卑鄙的家伙,這就不好!我說,是離開你,走出去創造新天地的時候了?!盵3]186當阿爾伯特對西麗的出行冷嘲熱諷時,西麗堅定的說:“我很窮,我黑乎乎的,我也許很丑,又不會燒菜。一個聲音對所有聽者說:不過,我還活在這個世界上?!盵3]193這正是西麗決心反抗父權制社會的宣言,真是西麗走向獨立的獨白,這也意味著西麗開始尋求和男性同等的平等和權利,開始走向女性的獨立。同時,這也是西麗對阿爾伯特的首次反抗,標志著西麗和阿爾伯特的關系出現了顯著的變化。

(二)男性的覺醒

西麗走后,阿爾伯特也開始重新審視到男性和女性的關系,男性和女性在生活中的角色都在發生著悄然變化。阿爾伯特本性善良,也曾為深愛的夏格和父親抗爭。在夏格生病后回到家鄉,阿爾伯特不顧別人的眼光和父親的威脅將夏格接到家中照顧。以男性為中心的父權社會讓阿爾伯特深受其害,迫于父親的威嚴錯失愛人,并將父權制的專橫轉移到兒子哈潑身上,無愛的婚姻讓阿爾伯特一直忽視了女性的作用和地位,也讓阿爾伯特善良活潑的本性迷失,而西麗的出走讓他重新審視自己,重新看待女性。阿爾伯特的變化也讓大家驚訝,“他從日出到日落一直在地里干活,還把屋里收拾得干干凈凈,跟女人一樣”[3]207。而且,“還燒菜呢!哈潑說,不僅如此,他吃完還洗碟子”[3]207。開始做他之前所不屑的女性的家務活表示阿爾伯特開始尊重女性,理解女性,他的平等意識也在慢慢覺醒,不再是男權桎梏里的發號施令者和統治者。同時,阿爾伯特也開始親近自然,他開始收集貝殼,各種海邊的貝殼,他說“你把它(貝殼)貼近耳朵,它就會發出大海的暄聲”[3]235。對自然的親近也意味著阿爾伯特的改變,他開始靜下心來,懂得傾聽,傾聽自然的聲音,傾聽女性的聲音。在西麗回來之后,她驚訝的發現阿爾伯特可以和她向朋友一樣交談了,西麗說“現在你跟他說話,他真的聽了”[3]243。對于阿爾伯特來說,對女性和自然的傾聽是一種全新的體驗,他對西麗說:“西麗,我第一次這樣象一個正常的人生活在地球上,我感到滿意。這像是一個全新的體驗?!盵3]243對女性的尊重促使阿爾伯特從全新的視角看待女性,看待世界,也標志著他的平等意識的覺醒。另一方面,哈潑和索菲亞的關系也在悄然改變。西麗和索菲亞離開之后,哈潑目睹了阿爾伯特的變化,聽聞了西麗的獨立,女性的覺醒也促使哈潑重新思考他和索菲亞的關系,重新建立新型的兩性關系。他也認識到婚姻是平等和理解,而不是所謂的順從和聽話,最終,索菲亞回到了他們的家,與哈潑重歸于好。男性的覺醒也表明了盡管黑人男性在父權社會里同女性一樣深受種族主義的歧視,對女性有著父權制慣有的輕視,但是黑人男性仍然具有自我改變的能力。

三 統 一

(一)男性與女性的平等

西麗在養父死后,繼承了生父的遺產,創立了“大眾褲子店”,憑借自己做褲子的天賦實現了經濟的獨立。阿爾伯特也到西麗的店里幫忙,甚至幫她縫紉,他們像朋友一樣聊天生活。男性與女性一起勞作是男女平等的體現,男性對女性的尊重和理解也促進了男性和女性的和解和理解。此時的西麗不再給上帝寫信,而是給妹妹聶蒂寫信,給自然寫信,不再相信上帝是無所不能的白人形象,而是相信自己的力量,西麗的最后一封信寫給了自然“親愛的上帝!親愛的星星,親愛的樹林,親愛的天空,親愛的人們,親愛的萬物”[3]268。西麗不再是默默忍受父權制壓迫的沒有尊嚴沒有地位的隱形人,而是經濟和精神獨立,與男性平等的女性。對于阿爾伯特來說,女性的獨立也帶來了他成長的蛻變,他也不再以父權制中的主導者自居,而是尊重和理解女性,以平等的心態對待女性。男性的成長是男女平等相處的關鍵,也是沃克所提倡的和諧相處的基石。

(二)理想社會的構建

小說的結尾處,聶蒂一家從非洲歸來,分離多年的姐妹終于團聚在紫色的花海里,西麗和阿爾伯特和睦相處,彼此理解,夏格等好友回到家鄉,其樂融融,烏托邦的結尾暗含了沃克的“婦女主義”理想:“整個種族的生存和完整,包括男性和女性?!盵3]6小說不僅表達了對父權制和種族制雙重壓迫下的女性的悲慘遭遇的同情和關懷,也十分關注男性的成長和蛻變。不僅如此,西麗的大眾褲子店還雇傭了白人干活,白人與黑人的種族隔閡也在消融。沃克從未停止過對父權制,對種族的關注,始終為建立平等的兩性關系,建立和諧共處的世界而努力。

艾麗絲·沃克作為一名黑人女性作家,深刻理解黑人女性在父權主義和種族主義雙重壓迫下所遭受的苦難和折磨,為她們的自由和獨立發出了有力的吶喊。同時,沃克也是致力于兩性平等的婦女主義者,同樣對黑人男性在父權社會里遭受的苦難和困惑給予關懷與理解?!蹲仙凡粌H是黑人女性的覺醒之路,也是黑人男性的成長之路,《紫色》全方位闡釋了沃克的“婦女主義”觀點:男性與女性平等共處,白人與黑人和諧共處,不同性別,不同種族,不同文化可以相互尊重,理解,包容,共建平等和諧的世界。

[1]Walker,Alice.In Search of Our Mother's Gardens[M].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83.

[2]Walker,Alice.The Color urle[M].Washington:Washington Square press,1987.

[3]艾麗絲·沃克.《紫色》[M].楊仁敬,譯.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7.

[4]王成宇.紫色與婦女主義[J].當代外國文學,2006,(2):78-83.

(責任編校:周欣)

2016-07-20

陳玲琳(1983-),女,陜西漢中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

I106

A

1673-2219(2017)01-0047-02

猜你喜歡
阿爾伯特索菲亞紫色
維多利亞女王的婚姻
搜索十種奇特紫色動物
謝麗爾的生日是哪天?
幽默
懇請封殺我
紫色派對
索菲亞的魔法書
索菲亞的魔法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