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排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腰椎骨折診斷中的應用效果

2017-02-26 09:56李國民
河南醫學研究 2017年7期
關鍵詞:三維重建椎體螺旋

李國民

(周口市人民醫院 CT室 河南 周口 466000)

16排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腰椎骨折診斷中的應用效果

李國民

(周口市人民醫院 CT室 河南 周口 466000)

目的 探討16排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腰椎骨折診斷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周口市人民醫院收治的符合納入標準的86例腰椎骨折患者,根據入院先后順序分為研究組(n=43)與對照組(n=43)。對照組采用X線檢查,觀察組實施16排螺旋CT檢查。對比兩組診斷準確度。結果 研究組診斷準確率為97.67%(42/43),對照組為76.74%(33/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16排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腰椎骨折的臨床診斷中具有重要價值,可有效提高診斷準確率,為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據,值得推廣運用。

16排螺旋CT;三維重建;腰椎骨折;診斷價值

腰椎骨折是常見外傷疾病,其主要臨床表現包括無法站立、翻身困難、運動障礙、骨折兩側肌肉緊張、腰椎局部腫脹及疼痛等[1]。其中粉碎性骨折發病率較高,其治療關鍵在于對骨折范圍、嚴重程度、骨折部位穩定性及分型等進行早期明確。傳統多采用單純軸位CT及X線片予以診斷,但診斷敏感度及特異度不高,易造成誤診[2]。隨著影像學技術不斷發展,16排螺旋CT在腰椎骨折的臨床診斷中得到普及應用,劉良峰等[3]研究證實,多層螺旋CT有助于操作醫師清晰觀察任意平面位及立體位,進而準確呈現椎管受累、骨折移位程度等情況。本研究選取86例腰椎骨折患者,通過分組,探究16排螺旋CT三維重建在腰椎骨折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經病理確診為腰椎骨折;具有自主意識,知曉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肺、心、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或衰竭者;合并其他骨折疾病者;依從性差,難以配合完成本研究者。

1.2 一般資料 抽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周口市人民醫院收治的符合納入標準的86例腰椎骨折患者,根據入院先后順序分為研究組(n=43)與對照組(n=43)。研究組男22例,女21例;年齡41~63歲,平均(48.38±6.12)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26例,高處墜落17例。對照組男24例,女19例;年齡42~62歲,平均(48.40±6.15)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28例,高處墜落15例。兩組性別、年齡、致傷原因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研究價值,且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審核同意。

1.3 診斷方法 對照組采用X線檢查,常規拍攝腰椎正側位X線片。研究組實施16排螺旋CT檢查,選用東芝(TOSHIBA)Activion 16排螺旋CT儀,指導患者取仰臥位,上舉雙手使頭部先進入,掃描范圍為S1椎體下端至T12椎體上端,掃描參數:層厚3.0 mm,層距3.0 mm,旋轉時間0.5 s,管電流320.0 mA,管電壓120.0 kV,容積數據通過1.0 mm和0.5 mm予以重建。將圖像放大后對各個受損椎體進行連續掃描,隨后將所得數據輸送至處理工作站實施重建,選用多平面重建技術(multi-plan reconstruction,MPR)、容積再現(volume rendering,VR)、表面遮蓋顯示法(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獲取多平面三維圖像,并選取最佳視角仔細查看腰椎骨折受損情況。挑選2名臨床經驗較為豐富的??漆t師進行獨立閱片診斷,綜合MRP圖像、MIP圖像、VR圖像及CT原始圖像進行獨立評定,若診斷結果存在差異,則再次觀察重建圖像及原始圖像,直至結果一致。1.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診斷準確度。腰椎骨折評定標準:關節間隙明顯大于正常范圍或分離移位,骨質連續性部分或完全中斷即可確診為腰椎骨折[4]。

1.5 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 19.0對數據進行分析,定性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診斷準確率為97.67%(42/43),對照組為76.74%(33/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腰椎包含較大椎體,每個椎體均由后方附件和前方椎體共同組成,椎板內緣為弓形,且椎體與椎體后緣形成椎孔,下椎孔與上椎孔相互連接構成椎管,而脊髓與神經等均由椎管穿過[5]。椎間盤為2個椎體間互相連接的部位,主要通過脊髓和髓核相互結合形成。髓核周邊分布大量纖維環,多層纖維環可有機連接兩個鄰近椎體。因此,腰椎較為復雜的解剖結構為腰椎骨折后實施解剖增加了一定難度。傳統多采用X線片等影像學手段對腰椎骨折進行臨床診斷,但由于腰椎結構極為復雜,導致X線片無法清晰呈現骨折端碎片移位情況和骨折細節,對診斷準確度及手術方案的制定均產生不利影響[6]。

隨著CT等影像學技術不斷完善進步,16排螺旋CT以掃描范圍廣及清晰度高等優點逐漸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用,且在多種骨折類型疾病的診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三維重建技術的應用完全彌補了常規X線片無法清晰呈現骨折具體情況的弊端,該技術利用圖像掃描,并通過計算機多方位三維重建掃描結果,從而將腰椎解剖結構清晰、立體呈現出來,有助于臨床醫師準確掌握骨折位置、形態、脫位方向、骨碎片及椎管狹窄程度等基本信息,顯著提高了手術成功率。其中MPR技術可沿某一平面或不同角度選取容積資料中的三維層塊,能從任意平面、任意角度重組圖像,并通過最小、最大或平均密度投影法進行運算獲取圖像。MPR技術有效彌補了常規CT僅能進行橫截面圖像觀察的不足之處,可從任意斜面、矢狀面及冠狀面重建圖像,充分呈現骨折片移位方向及骨折線走向,進而降低橫斷面薄層中假陰性率,減少漏診或誤診的發生。但MPR對骨折空間結構展現方面不如SSD及VR,SSD通過采用較早的三維圖像后處理技術,可進行任意角度及旋轉觀察,能通過遮蓋高于設定閾值的表面數據成像。而VR重建技術具有可任意旋轉角度、色彩逼真、三維空間解剖關系清晰、分辨率高及適用范圍廣等優勢,空間定位效果較好,但對無明顯轉移位、細小、深部骨折呈現效果不佳,因此無法進行單獨診斷。此外,16排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僅需0.33 s便可旋轉1周,可明顯縮短掃描時間,有助于減少放射線劑量。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診斷準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有效證實了16排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腰椎骨折臨床診斷中應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可有效呈現腰椎骨折具體情況,提高診斷準確度。

綜上所述,16排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腰椎骨折的臨床診斷中具有重要價值,可有效提高診斷準確率,為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據,值得推廣運用。

[1] 高維仁,趙慧娟.X線平片技術和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外傷性脊椎骨折診斷中的效果差異[J].中國實用醫刊,2016,43(3):90-91.

[2] 盧昕.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外傷性脊椎骨折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23):81-82.

[3] 劉良峰,嚴全崗.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應用于腰椎骨折診斷中臨床價值分析[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4,24(3):492-494.

[4] 翟志堅.16排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腰椎骨折診斷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11):56-57.

[5] 韋吉風,馬云彪,劉旭.16排螺旋CT掃描及三維重建技術在骨盆隱匿性骨折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35):58-59,161.

[6] 何偉明,王剛,張達志,等.16排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腰椎骨折診斷中的應用[J].實用醫技雜志,2010,17(3):226-227.

R 445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7.082

2016-07-09)

猜你喜歡
三維重建椎體螺旋
經皮椎體成形術中快速取出殘留骨水泥柱2例報道
提防痛性癱瘓——椎體壓縮性骨折
16排螺旋CT在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中的應用觀察
基于Mimics的CT三維重建應用分析
旋風“螺旋丸”
三維重建結合3D打印技術在腔鏡甲狀腺手術中的臨床應用
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CT引導下椎體成形術骨水泥滲漏的控制策略探討
椎體內裂隙樣變對椎體成形術治療椎體壓縮骨折療效的影響
多層螺旋 CT 三維重建在肋骨及軟骨損傷中的診斷價值
多排螺旋CT三維重建在頜面部美容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