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媒體需要“觀點記者”

2017-02-27 17:17于泓澤
課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12期
關鍵詞:新聞

【摘要】邵華澤先生是中國著名新聞學者,曾任人民日報社社長、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針對許多記者存在的“重述輕評”傾向,邵華澤先生曾提出觀點。在他看來,僅僅重視新聞采寫,不愿或不會寫新聞評論并不可取,認為新聞記者必須學會撰寫評論。

【關鍵詞】新聞 ?觀點記者 ?事實信息

【中圖分類號】G2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5-0002-01

現代傳媒行業的格局變化改寫著新聞評論的重要地位,從更多視角、更寬范疇分析,新聞評論也必將是決定現代媒體生命力和發展質量的關鍵要素。

首先就政治角度而言,我國目前政治民主化進程逐步加快,多元化的表達方式已經初露端倪,并將成為必然。站在經濟角度,中國市場經濟得到持續發展,特別是傳媒市場化改革導致競爭加劇,傳媒競爭的核心正是在于內容,媒體言論板塊成為了競爭的制勝法寶。從技術角度來看,數字技術革命的到來,使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更為快捷和海量,受眾開始更多關注于“質”,而非“量”,如要在網絡時代吸引受眾,就必須對深度解讀信,發表評論。最后,從現代媒體記者培養機制出發,寫好言論有助于更好地采寫新聞報道,新聞評論寫作可以幫助記者形成和凸顯“個性”,有利于記者在激烈的媒介競爭中脫穎而出。

綜上所述,新聞評論在各種發展、改革、競爭中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能夠撰寫新聞評論的“觀點記者”更是具有不可替代性。

何為“觀點記者”?其定義十分通俗,以發表意見和觀點為主的記者,就稱為觀點記者。

相比于普通記者,觀點記者也是以事實信息的報道作為基礎,這是二者之間的相同之處,不同在于觀點記者的寫作目的與內容是以闡述觀點為主,普通記者則以事實報道為主;觀點記者的撰寫手法多以議論為主,普通記者是以敘述為主;觀點記者的思維方式會以理性思維為主,普通記者則傾向于感性思維。

可以說,觀點記者這個團體在龐大的記者陣營中比例不大,但卻不可或缺,往往是記者中的佼佼者。特別在現代媒體的改革發展形勢下,觀點記者是各家媒介平臺彰顯性格、增強生命活力的重要能量,是媒體單位重點培養和挖掘的至寶。

多年前,《嘉興日報》建立新聞評論工作機制的創舉,就足以證明現代媒體需要“觀點記者”的時代已經到來。2007年1月5日,浙江省嘉興日報社同時在《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雜文報》刊出一則招聘啟事——《探索新形勢下媒體新聞評論工作機制——嘉興日報招聘新聞評論部主任、評論記者》,承諾“新聞評論部主任年收入不低于10萬元、評論記者年收入不低于8萬元”,并明確表示“不問學歷高低、不問學科背景、不問年齡大小、不問性別男女”的“四不問”寬厚條件。時隔一月,《嘉興日報》從應聘的556人中層層篩選,最終有5人脫穎而出,撐起了報社新聞評論部門的最初構架。3月5日,《嘉興日報》正式推出“嘉興時評”專欄,評論運行取得明顯成效。

出資10萬年薪招聘觀點記者,嘉興日報社并非為嘩眾取寵或是吸引眼球,而是敏銳地看到在傳播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新聞媒體優先獲得獨家新聞越發困難,而“人無我有”的“獨家新聞”已成為競爭最強有力的武器,受眾更是不再僅僅滿足于知道發生了“事實”,而是渴望于了解有關背景、知曉人們對新聞事實的反應、思想和評論,為廣大受眾提供新聞評論,恰恰是滿足其深度剖析解讀的期望,增強了媒體實力,增進了媒介平臺的熱度。不僅如此,嘉興日報社的新機制還培養出一批新聞評論界的“名記者”,他們通過對新聞事實的深入掌握與分析,還撰寫了《服務窗口能否延長營業時間》等一系列“貼地氣”的評論,引發關注,及時有效解決了許多民生問題。

正因如此,探索建立“評論記者”工作機制是嘉興日報社幾經深思熟慮,適應形勢發展需要作出的一個慎重且合宜的舉措,順應了媒體競爭從“信息量競爭”階段轉入“觀點競爭”階段的新潮流。

作為“觀點記者”最初的培育搖籃,高等院校也看到了觀點記者在媒體中優勢發展占位,例如華中科技大學就成立了新聞評論團,更全國首創式地在新聞學院開辦新聞評論方向班,先后多次召開新世紀新聞評論高層論壇,并正式下發文件,成立“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評論研究中心”,多角度發力為全國各大媒體輸送“觀點記者”精英。

“觀點記者”的“誕生”不問出處、年齡和平臺,許多并不供職于媒體的“自由人”也可以在新聞評論界表達觀點、施展才華,占有一席之地。出生于1989年的董振偉,江湖上人稱“小董”、“小棗”,董振偉的評論陣地主要以國內外體育為主,尤其善于寫足球評論,兼評時政、娛樂。董振偉本科在校期間,就在新浪、奧迅、體壇、騰訊、搜狐等網站博客收獲了較高人氣,新浪博客點擊率很快突破百萬,并且通過發表評論文章,月賺稿費過萬元。

可以講,董振偉的成長路線不僅可以當作一個“觀點記者”或社會評論員的參考藍本,同時從另外一個方面也印證了現代媒體對“觀點記者”的求賢若渴,“觀點記者”一展才華、發出光熱的時代已經到來。

作者簡介:

于泓澤,女,漢族,遼寧人,大學本科,記者,研究方向:新聞。

猜你喜歡
新聞
芻論新聞的版權保護與立法創新
如何堅持新聞報道的“獨立性”
新媒體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
電視臺新聞編輯工作的創新探討
淺析新聞熱點在獨立學院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互聯網+”時代新聞采訪教學的困境與出路
新聞版權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與重構
解構口語化新聞的語言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