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健教授胸脅痛經驗方介紹及驗案舉隅

2017-02-28 07:20崔晨耿琦李敬偉李欣李威周丹
環球中醫藥 2017年11期
關鍵詞:胸脅金銀花經驗

崔晨 耿琦 李敬偉 李欣 李威 周丹

·臨床經驗·

蔣健教授胸脅痛經驗方介紹及驗案舉隅

崔晨 耿琦 李敬偉 李欣 李威 周丹

胸脅痛為臨床常見的自覺癥狀,可采取疏理氣機、清利濕熱、活血化瘀等多種方法進行論治,然其辨治與單純胸痛、脅痛不完全相同,部分胸脅痛痛勢劇烈、反復發作、病情頑固者,其治療亦存在一定的難度。蔣健教授臨證采用其經驗方治療胸脅痛,收效較佳。本文即通過介紹蔣健教授胸脅痛經驗方及其臨證驗案數則,總結該方方義、主治適應癥特點,并在歸納古今文獻對于胸脅痛相關認識的基礎上,闡述蔣健教授臨證胸脅痛辨治思路及靈活化裁等。

胸脅痛; 經驗方; 驗案舉隅; 臨床應用探討

胸痛、脅痛為臨床常見的自覺癥狀,因其疼痛部位相近,有時相互影響或難以精確定位,患者可表現為胸脅疼痛。臨證可采取疏理氣機、清利濕熱、活血化瘀等多種方法進行論治,然其辨治與單純胸痛、脅痛不完全相同,部分胸脅痛痛勢劇烈、反復發作、病情頑固者,其治療亦存在一定的難度。

蔣健教授為上海市名中醫,其臨證診治胸脅痛經驗豐富,其所擬胸脅痛經驗方,由瓜蔞、紅花、五靈脂、炙乳沒、當歸、赤白芍、香附、青皮、蒲公英、金銀花等組成,兼具活血化瘀、理氣化痰、清熱解毒等法,對于特殊胸脅痛以及疼痛癥情頑固者,收效較佳。茲列舉其臨床驗案數則,介紹蔣健教授以經驗方治療胸脅疼痛的臨證思路及靈活化裁,并探討蔣健教授臨證對于胸脅疼痛的相關認識,期與同道探討。

1 驗案舉隅

1.1瘀血致胸脅痛

患者,47歲,2009年5月19日就診。主訴:胸脅部疼痛7月余?;颊咦?008年10月以來,第9~11肋骨一帶疼痛,疼痛連及右胸部。凡哈欠、噴嚏、較快行走等均可引起牽引作痛,右側臥及平躺亦可引起胸脅部位疼痛,因疼痛而難以入眠。舌紫,舌下靜脈迂曲顯露,苔薄白,脈澀。無心臟病病史。中醫診斷:胸脅痛;治以活血化痰、行氣止痛為主,輔以緩急止痛、清熱解毒之法;以胸脅痛經驗方加減化裁,處方:瓜蔞皮15 g、紅花12 g、五靈脂包15 g、炙乳沒各15 g、當歸12 g、桃仁12 g、白芍30 g、延胡索30 g、青皮12 g、蒲公英15 g、金銀花9 g、炙甘草12 g,4劑。二診(5月22日):服2劑,即覺胸脅部疼痛減半,哈欠、噴嚏、行走時疼痛均明顯減輕,已可平躺,睡眠改善。唯藥后大便1日4次,質稀。原方加茯苓30 g,10劑。三診(6月2日):右胸脅疼痛幾除,僅哈欠、噴嚏、快速行走時偶覺脅肋部稍有不適感?;颊咴拼耸孢m感未曾有過。

按 本案患者胸脅疼痛日久,舌脈示:舌紫、舌下靜脈迂曲顯露,脈澀,提示為瘀血所致。以胸脅痛經驗方加減治療,五靈脂、炙乳沒、當歸、桃仁活血止痛;蒲公英、金銀花清熱解毒,此乃蔣健教授治療部分胸脅疼痛喜用之法,針對疼痛日久可能存在的炎癥、粘連等病機選用具有針對性的藥味;另加延胡索活血行氣,增強止痛之功。2劑藥后患者所苦得以解除,收效較佳。

1.2瘀毒內阻致胸脅痛(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

患者,43歲,2009年6月5日就診。主訴:帶狀皰疹遺留胸脅部刺痛年余。2007年、2008年連續罹患帶狀皰疹,皮損均位于右胸脅,經治療痊愈。頃診兩側胸脅部時有刺痛,疼痛呈發作性,疼痛過后該處皮膚瘙癢;伴劍突處疼痛、壓痛(+),時有痞脹感。舌淡紅,苔薄,舌下靜脈迂曲顯露,脈細弦。西醫診斷: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中醫診斷:胸脅痛;治以活血化痰、理氣止痛、清解熱毒為主;以胸脅痛經驗方加減化裁:瓜蔞皮12 g、紅花10 g、五靈脂包15 g、炙乳沒各12 g、當歸12 g、赤白芍各12 g、川芎15 g、延胡索30 g、香附12 g、青皮12 g、蒲公英15 g、金銀花15 g,7劑。二診(6月12日):兩側胸脅部刺痛明顯減少,劍突下疼痛減輕,唯壓痛,痞脹仍有。原方去金銀花,加枳殼12 g、姜黃12 g、川楝子12 g,7劑。三診(7月10日):胸脅部刺痛消失,局部皮膚瘙癢明顯減輕,痞脹感亦輕,唯壓痛(+)。因自覺明顯好轉,遂自行停藥數日,亦未見明顯反復。仍取胸脅痛經驗方加減:瓜蔞皮12 g、紅花10 g、五靈脂包15 g、炙乳沒各12 g、當歸12 g、蒲公英15 g、金銀花15 g、黃連10 g、蒼術12 g、車前草包15 g,7劑。

按 本案屬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治以活血化痰、清解熱毒之法,以合其毒瘀內阻、不通則痛之病機。以胸脅痛經驗方為主,加大清熱解毒藥味之力,以化肝經瘀血、清肋間余毒,胸脅疼痛得減。

1.3怪異胸脅痛

患者,57歲,2008年4月15日就診。主訴:胸背、脅肋部脹痛3年?;颊?年前開始出現右側第8肋與鎖骨中線交點處脹痛,漸蔓延至第9、10肋間脹痛,有輕微壓痛,且程度漸重,后凡深呼吸、轉側等動作皆可引起疼痛加劇,連及胸背部,夜間亦因疼痛而無法入睡,痛苦異常。素有乙肝病史,肝功能正常。B超、CT等檢查均未發現異常。此疾經多方診治無效,遂來蔣健教授處求治?;颊吡碛蟹α氲?,口酸,咽部不適,小便色深如茶色,大便質稀。舌黯紅,邊有瘀斑,舌下靜脈顯露,苔薄白膩,脈澀。中醫診斷:胸脅痛;治以活血化痰、行氣止痛、清熱解毒為主,輔以利咽之法;以胸脅痛經驗方加減化裁:瓜蔞15 g、紅花6 g、五靈脂包9 g、炙乳沒各6 g、當歸9 g、川芎12 g、赤白芍各20 g、金銀花15 g、連翹12 g、黃柏12 g、蒲公英12 g、紫蘇梗12 g、青皮12 g、黃芪12 g、防風6 g、桔梗12 g、甘草6 g,7劑。二診(5月2日):患者服上藥后自行抄方7劑,共服14劑。訴服2劑后小便即色清,4劑后即覺口不酸,背部脹痛消失,胸脅痛明顯減輕,右側第8肋與鎖骨中線交點處已無疼痛,9、10肋間脹痛減輕七成。以上方稍作加減:全瓜蔞30 g、紅花10 g、五靈脂包15 g、炙乳沒各15 g、川芎15 g、當歸15 g、白芍30 g、甘草10 g、蒲公英15 g、黃柏12 g、金銀花15 g、連翹15 g、枳殼12 g,7劑。三診(5月9日):胸脅疼痛進一步減輕,背痛消失,側睡無妨。后以上方略作加減,疼痛全無。三診(9月2日):6月至9月期間停服中藥,唯昨日胸脅部疼痛又作,但疼痛程度較前輕微,舌紫黯,邊有瘀斑,苔黃膩,舌下靜脈迂曲,脈細弦。仍效前法處方:全瓜蔞30 g、紅花6 g、五靈脂包15 g、炙乳沒各9 g、川芎15 g、當歸12 g、白芍30 g、甘草10 g、延胡索30 g,7劑。服上藥3劑疼痛即止。后鞏固服藥至10月,疼痛未有反復。

按 本案在無明顯誘因下出現脅肋處疼痛,并連及胸背部,疼痛范圍廣泛,現代醫學未有明確診斷。中醫理論認為:久病入絡,多屬痰瘀互阻,其舌脈亦印證瘀血病機的存在。故蔣健教授自始至終堅持以胸脅痛經驗方為主,再輔以枳殼、蘇梗等理氣之品,收效較佳。

1.4骨折后遺留胸脅痛

患者,50歲,2005年12月30日初診。主訴:2月前因交通事故胸壁挫傷,左第6肋骨骨折,此后出現胸脅部疼痛。慮為外傷所致,曾治以活血祛瘀之法,服藥7劑后患者胸脅疼痛雖稍有減輕,但收效不甚明顯。頃診患者胸壁連及脅肋部疼痛,咳嗽、上身前傾及翻身時均引痛,未見其他特殊不適。舌淡紅,苔薄白,脈弦。西醫診斷:胸壁挫傷;中醫診斷:胸脅痛;以胸脅痛經驗方加大疏肝理氣之力,處方:紅花3 g、炙乳沒各3 g、川芎15 g、當歸10 g、白芍30 g、白芷6 g、姜黃6 g、皂角刺6 g、柴胡9 g、梔子9 g、青皮9 g、香附15 g、佛手15 g,7劑;另予云南白藥,每次0.25 g,每天4次,口服。二診(2006年1月6日):胸壁、脅肋部疼痛明顯減輕,上身前傾及翻身時疼痛不再,唯咳嗽時仍有引痛,但程度較前明顯減輕。原方加牡丹皮25 g、金銀花15 g,續服14劑,云南白藥繼服。三診(2006年1月13日):患者胸脅部疼痛已除,咳亦無引痛,諸癥痊愈。

按 患者因跌仆閃挫導致骨折后,遺留胸脅部疼痛。初以活血化瘀原則為主,雖為情理之中,但未見明顯改善?!冻煞奖阕x》云:“夫跌打損傷一證,必有瘀血積于兩脅間,以肝為藏血之臟,其經行于兩脅,故無論何經之傷,治法皆不離于肝?!鼻倚孛{屬“肝之野”,故在活血化瘀基礎上加用柴胡、香附、佛手、青皮、白芍等疏肝理氣、調暢氣機之藥味,氣行故血行,是以收效顯著。

2 討論

2.1胸脅痛證治溯源

胸脅痛、胸痛、脅痛疼痛部位相近,又可互相影響,有時難以精確定位。一般而言,胸痛乃胸部正中或偏側作痛,多以胸骨正中或心前區為主,即上焦心肺兩臟所居部位;脅痛是一側或兩側脅肋疼痛,主要與肝膽兩臟有關;若胸痛與脅痛兼而有之者,則統稱為胸脅痛,其部位如《醫宗金鑒》所云“胸者,缺盆下,腹之上,有骨之處也”“其兩側自胸以下,至肋骨之盡處,統名曰脅”。

胸痛最早見于《素問·脈解篇》,至《金匱要略》提出“胸痹”之名,概以心悸氣短、胸部悶痛,甚則胸痛徹背,喘息不得臥為臨床特征[1]。病有輕重,《醫宗金鑒·訂正金匱要略注》:“胸痹之病,輕者即今之胸滿,重者即今之胸痛也?!逼洳C歸納為陽微陰弦、胸陽不振為主。

脅痛最早見于《素問·繆刺論篇》,《素問》多次提及“肝熱病者,小便先黃……脅滿痛”“邪在肝,則兩脅中痛”。脅痛病因病機有肝氣郁結、瘀血停著、肝陰不足、痰濕為患、熱毒壅滯、外邪侵襲等多種[1-2]。

由于胸脅界線的劃分模糊不一,疼痛又常有放射、牽引感,臨床上部分痛癥患者難分胸脅。因此,自古以來有將胸脅并稱而進行描述者,如“胸脅滿”“胸脅痛”“胸脅支滿”“胸脅苦滿”等?!端貑枴ご虩嵴撈贰盁岵∠妊C岸鵁?,胸脅滿,刺足少陰少陽”; 《素問·熱論篇》“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于耳,故胸脅痛而耳聾”;《素問·腹中論篇》“有病胸脅支滿者,妨于食……病名血枯”[3]。至張仲景《傷寒論》《金匱要略》論小柴胡湯證(包括熱入血室證)主“胸脅苦滿”,柴胡桂枝干姜湯主“胸脅滿微結”,苓桂術甘湯主“胸脅支滿”,烏梅丸證有胸脅煩滿,附子粳米湯證有胸脅逆滿等。其后《脈經》有云:“寸口脈沉,胸中引脅痛,胸中有水氣?!薄吨T病原候論·胸脅痛候》“邪氣乘于胸脅,故傷其經脈,邪氣之與正氣交擊,故令胸脅相引而急痛也”。

綜上,歷代將胸脅滿痛之病因病機歸納為少陽樞機不利、氣滯、痰飲停伏、血郁等多端。1975年版中醫院?!秲瓤茖W》將胸痛脅痛、胸痹、真心痛合并為胸脅痛[4],此后各版《中醫內科學》又將胸痹(心系)與脅痛(肝系)分開,自此失去“胸脅痛”的病癥。

目前臨床報道亦以單純胸痛、脅痛之辨治為多,胸脅痛之辨治經驗寥寥,除針灸、推拿治療胸脅痛的少量報道外,內治法僅涉及血府逐瘀湯[5]、復元活血湯合失笑散[6]、活絡效靈丹[7]、四逆散[8]、柴胡疏肝散合金鈴子散[9]、小陷胸湯[10]加減,且相關報道多以外傷性胸脅痛為主。

蔣健教授認為,臨床上胸脅痛病癥是客觀存在的,其所涉及病種頗為廣泛,包含肋軟骨炎,肋間神經痛,胸部肌纖維組織炎,帶狀皰疹,挫傷骨折,以及心(包)肺、食道、氣管支氣管、胸壁胸膜、胸背部骨骼肌肉、乳房、肝、膽、脾、胰等引起的胸脅疼痛(包括胸脅滿)[11-13]??梢?,胸脅痛病因病機多樣而復雜,以胸痹(痛)、脅痛的辨治方法進行治療恐遠遠不濟,難以滿足臨證客觀實際所需。

2.2蔣健教授胸脅痛經驗方方義、主治適應癥及其臨證應用探討

蔣健教授所擬胸脅痛經驗方主要針對氣機郁滯、瘀毒(痰)互結之病機而設,該方藥可分為四路:紅花、五靈脂、炙乳香、炙沒藥、當歸、赤芍、桃仁、川芎活血通祛瘀、通絡止痛;柴胡、香附、青皮、佛手疏肝理氣;蒲公英、金銀花、黃柏、連翹清熱解毒;瓜蔞化痰寬胸。全方共奏活血化瘀、理氣化痰、清熱解毒、緩急止痛之功。

觀其藥味組成,此經驗方包含明·孫一奎《醫旨緒余》脅痛神方(瓜蔞、紅花、甘草)、《壽世保元》神效瓜蔞散(瓜蔞、當歸、乳香、沒藥)、《傷寒論》芍藥甘草湯、《圣惠方》金鈴子散等,可謂由數方化裁而來,集諸方精華大成。其中,清熱解毒藥味的應用意味深長,現代藥理研究顯示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等清熱解毒藥物具有調節免疫、抗炎鎮痛、抗過敏、抑制血小板聚集、抑菌、抗病毒等功效,對于疼痛發病機理亦有針對性作用[14-16]。

胸脅痛經驗方適用于病機屬于瘀毒互阻、病程較長、痛勢較劇、病情頑固的胸脅痛。本文所舉案例均為程度較重之胸脅痛,患者稍有活動如深呼吸、咳嗽、打噴嚏或抬舉負重、轉側用力時則疼痛難忍,或疼痛較甚影響睡眠,或經中西醫多方診治療效欠佳者。具體處方時可依其氣滯、血瘀、毒蘊之偏頗,對該方中的相應藥物及其劑量大小進行調配:如案3加大清熱解毒之品;案4則凸顯疏肝理氣和活血化瘀藥。必要時則加延胡索、徐長卿等理氣止痛之品,或以大劑量芍藥甘草湯(芍藥30~60 g)緩急止痛。

需要注意的是,臨證部分患者在用大劑量瓜蔞、白芍后,可能出現大便次數增多、便質稀溏等表現(如案1),乃瓜蔞潤燥滑腸之性及芍藥“通腑”作用所致[17]。蔣健教授建議對素有便溏者可適當減其用量,或酌加苓術等健脾之品。

胸脅痛涉及現代疾病甚多,在辨證時可結合辨病論治:如肋軟骨炎可偏重祛濕化痰、散結定痛、活血理氣之法;肺炎引發胸脅痛者,可加大清解肺中熱毒痰濁之力;胸腔積液所致胸脅疼痛當以“飲證”治之;肺膿腫治宜清肺消癰、解毒排膿[18-20],諸如此類。

此外,《內經》有“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之論;王肯堂認為“其左脅多因惡血作痛,右脅悉是痰積作痛……雖然痰氣亦有流注于左者,然必與血相搏而痛,不似右脅之痛無關于血也”;陸定圃《冷廬醫話》亦云:“脅痛當辨左右,有謂左為肝火或氣,右為脾火或痰與食?!笔Y健教授臨證較推崇《景岳全書》之觀點:“脅痛有左右血氣之辨,其在諸家之說,有謂肝位于左而藏血,肺位于右而藏氣,故病在左者為血積,病在右者為氣郁。脾氣亦系于右,故濕痰流注者亦在右。若執此說,則左豈無氣,右豈無血,食積痰飲豈必無涉于左乎。古無是說,此實后世之謬談,不足憑也?!迸R證辨治胸脅痛則不必拘泥與此[21]。

[1] 王永炎.中醫內科學[M] .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7: 215-221.

[2] 郭振.脅痛病因證治源流[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13(3):176-177.

[3] 都亞楠.《黃帝內經》肝系疾病名義考[D].沈陽:遼寧中醫藥大學,2012.

[4] 黃小龍.古今醫家診治胸痹經驗初探[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13.

[5] 梁文儒,黃品強,王紅英.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外傷性胸脅痛[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02, 12(5):310.

[6] 閆大慶,孫文超.復元活血湯合失笑散治療外傷性胸脅痛[J].中國社區醫師,2006,8(2):62.

[7] 郭祚梁.活絡效靈丹加味治療外傷性胸脅痛68例[J].新中醫,1997,(2):48.

[8] 劉榮東.四逆散加味治療不明原因胸脅痛68例[J]. 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01,11(1):26.

[9] 黃安邦.胸脅痛治驗[J].新中醫,1983,(7):26,28.

[10] 宮宏偉,姜淑蘭,赫春來.小陷胸湯加減治療右胸脅痛[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03,17(6): 488-489.

[11] 田仁德.介紹小柴胡湯治療急性胸膜炎的療效[J].山東醫刊,1957,(3):22-24.

[12] 劉榮東.四逆散加味治療不明原因胸脅痛68例[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01,11(1):26.

[13] 張保安.寬中健脾湯治療滲出性胸膜炎20例[J].四川中醫,1987,(7):14-15.

[14] 趙菊宏.金銀花的藥理學研究和臨床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0,32(8):195-196.

[15] 徐元翠.貫葉連翹提取物抗炎鎮痛作用實驗研究[J].中國藥師,2010,13(10):1435-1436.

[16] 平家奇.蒲公英提取物體內外抗炎作用的研究[D].延邊:延邊大學,2010.

[17] 朱蕾蕾,鄭鑫.蔣健對芍藥甘草湯通腑作用的研究與臨床應用—附驗案3則[J].江蘇中醫藥,2013,45(2):60-62.

[18] 段洪超,非化膿性肋軟骨炎的中醫辨證分型與治療[J].黑龍江中醫藥,2005,(4):21-22.

[19] 陳敬康.潰瘍病移位疼痛的中醫診斷治療[J].江蘇中醫,1965,(5):13-14.

[20] 梁傍順.論胸膜腔積液與中醫治則四法[J].中國防癆雜志,2004,(26):106-109.

[21] 蔣健.左脅疼痛治從肝(二) [N].上海中醫藥報,2013-04-05 (007).

R246.8

A

10.3969/j.issn.1674-1749.2017.11.020

2017-01-12)

(本文編輯: 王馨瑤)

“十二五”重大新藥創制(2012ZX09303009-001);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中藥臨床藥理學(J50303)

201203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中醫內科(崔晨、耿琦、李敬偉、周丹);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醫院老年病科(李欣);上海市黃浦區中心醫院中醫內科(李威)

崔晨(1988- ),女,博士,住院醫師。研究方向:中醫藥防治消化系統疾病。E-mail:13681618996@163.com

猜你喜歡
胸脅金銀花經驗
金銀花“香溢”致富路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漫畫:簡單搓搓可養生
金銀花
經驗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使勁伸懶腰可養肝
夏日良藥金銀花
當你遇見了“零經驗”的他
一種治療胸脅脹痛的中藥驗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