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綜合培養模式在口腔本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2017-02-28 08:36朱娟芳王藝婷馬艷蕊劉曉珂
河南醫學研究 2017年13期
關鍵詞:口腔醫學醫患口腔

朱娟芳 王藝婷 馬艷蕊 劉曉珂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口腔醫學中心 河南 鄭州 450052)

·醫學教育·

新型綜合培養模式在口腔本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朱娟芳 王藝婷 馬艷蕊 劉曉珂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口腔醫學中心 河南 鄭州 450052)

口腔醫學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學科,其本科階段的臨床教學在口腔醫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中起到啟蒙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提高口腔醫學生臨床實習階段的綜合技能進行探討,總結出一套新型綜合培養模式,以期為今后的口腔教學提供參考。在臨床教學階段,學生結合臨床病例對課本理論知識進行回顧,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培養臨床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加強醫學各學科之間的聯系,掌握醫患溝通技巧,實行小組協作個人負責制,定期進行臨床實踐技能考核,確保為社會培養出具有綜合素質的口腔醫生。

口腔醫學;臨床教學;綜合性培養

近幾年來,我國的口腔醫學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人們的口腔醫療保健需求不斷增長,對口腔醫學生的專業能力及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模式存在教學內容更新速度慢、學生缺乏主動學習能力及自主思考能力等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探討新的教學培養模式,現圍繞本人在本科臨床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結合目前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本科生培養現狀,提出一套新的綜合性培養模式。

1 加強實踐技能培訓,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口腔醫學是一門實踐性、交叉性、綜合性很強的臨床學科[1]。在理論學習方面,單純文字講述枯燥難懂、內容抽象且繁多,許多疾病相似而不易鑒別;在臨床實踐方面,口腔醫學不同于一般的學科,其每一步臨床操作都要以夯實的理論基礎為指導,反之所有理論知識最終都要運用于臨床,因此強調在口腔學習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本科教學中,理論基本知識的學習占較大比重,對于課本上講述的臨床部分內容,學生在學習時大多靠老師講解,甚至只是機械的背下來,并不懂其中的緣由。例如在修復學習中,課本上講解了測量垂直距離和水平位置關系的幾種方法,但是真實應用到臨床上具體怎樣操作,操作的先后順序,有哪些操作要點等學生并沒有弄明白,只有在臨床上通過具體的病例才能將這些知識點貫穿起來,真正為自己所用。這就要求教師在臨床教學中必須實現理論實踐一體化,將系統的理論知識融入實踐當中,在實踐中復習理論,在理論的基礎上掌握實踐技能,順利實現實習期間由理論向實踐的過渡過程[2]。

口腔醫學生實踐技能的訓練主要表現為3種方式。首先,在口腔醫學本科學習中設立實驗課,以仿頭模、人工牙、豬頜骨等為操作對象,通過在人工牙上練習牙體預備、在豬頜骨上行刮治術等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其次,設立見習課程,學生初步接觸患者,更直觀地看到病例,初步了解一些治療方案,大致掌握常見疾病的診斷標準。再次,進行臨床實習,學習接診、掌握基本的臨床檢查技能、對疾病作出初步診斷、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臨床上遇到一些特殊的病例時,要求學生回顧課本相關內容,聯系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組討論,做出診斷,制定治療方案。

2 建立臨床自信心,提高醫患溝通能力

眾所周知,現今醫患關系日益緊張,醫鬧事件頻頻發生。醫患關系不僅直接決定著醫療救治行為能否順利完成,同時也關系到醫院醫療服務水平的高低。因此,如何與患者溝通,及時解決醫患之間的矛盾是口腔本科生臨床實習的一門必修課。在醫療工作中,醫護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掌握溝通藝術,努力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安靜、安全、自信的環境[3]。以修復種植科為例,治療前醫生查看患者病情作出診斷,提出幾種治療方案,并向患者詳細介紹每種治療方案的優缺點及治療流程、治療時間、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大致需要的費用,患者可根據自己的需求、經濟實力等選擇適合自己的修復方案。治療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的全身狀況,及時與患者溝通。治療后,預約下次就診時間、預留患者的聯系方式,告知術后醫囑,不適隨診,根據患者的病情調整治療方案。相對大臨床來說,口腔醫學治療方案顯得靈活多變,醫患溝通也更加頻繁。

具體來說,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提升口腔實習醫師的醫患溝通能力。首先,安排經驗豐富的教師帶教,與學生一起分析病情,協助其完成一些基本操作,增加實習醫師面對患者的自信心;其次,加強口腔實習醫師交流溝通的意識,要求學生與患者溝通時要注重禮儀、耐心接診,掌握一定的語言技巧;再次,尊重患者、以誠待人、注重人文關懷;最后,強調風險告知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風險防范意識,術前讓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術后告知患者注意事項,避免術后使用或護理不當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傷害[4]。

3 綜合全身因素,注重與臨床各學科相結合

口腔既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又往往與臨床各學科緊密聯系。在處理口腔疾病的同時必須考慮全身因素的影響。例如在學習口腔頜面部損傷時,要掌握口腔頜面部損傷的基本特點和緊急救治處理方法,注意可能伴發的其他部位損傷和危及生命的并發癥,對患者進行全面的檢查,分清輕重緩急,先處理危及患者生命的部位傷。這就要求實習生在臨床實習過程中注意詢問患者有無其他全身系統疾病或與口腔疾病相關的其他系統疾病。

曾經在臨床上遇到1位患者主訴要求洗牙,實習醫師簡單查看口腔基本情況后就準備器械開始操作,應仔細詢問患者現病史及既往史發現患者存在身體其他部位皮膚瘀斑、創面出血難止等狀況,要求患者進行血液化驗檢查,發現血小板數目明顯低于正常值,及時調整治療方案,與血液科醫師密切合作,謹慎地實施牙周治療,避免對患者造成傷害。這就要求學生在治療前必須仔細詢問病史,對患者進行全面的檢查,熟練掌握治療的禁忌證和適應證,確保治療可行時方可實施,否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4 培養獨立性和自主性,提高臨床思維能力

在知識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要想長期勝任工作,必須要具備終生學習的能力,以不斷地獲取新知識、新技術并應用于實際工作中[5]。醫學是一門更新十分迅速的學科,作為未來卓越的醫務工作者,必須具備自主學習以及研究問題的創新能力,這些都需要醫學生培養自己夠強的自主學習能力[6]。在我國現階段,各大高校的口腔醫學教學依然采用灌輸式傳統教學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使得學生在臨床操作時只是一味地照搬書上的內容或者老師和前輩傳授的經驗,而不去思考為什么要這樣做,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例如,游離端缺失患者需要制作個別托盤來獲得功能性印模,而在本科課本上只講述了無牙頜個別托盤的制作方法,學生在制作牙列缺損個別托盤時若只是簡單地照搬無牙頜個別托盤制作方法,忽略余留牙的較大倒凹,就會導致模型損壞、個別托盤不易在口內就位等一系列問題。

參照Barrows教授提出的PBL教學模式,注重以問題為出發點,通過臨床問題的設置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強調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分析總結能力、交流與表達能力[7]。就牙列缺損個別托盤的制作這一問題來說,由教師結合臨床病例提出問題,學生通過對課本理論知識進行回顧、查閱相關文獻,初步了解牙列缺損患者個別托盤的制作方法,再通過具體的實踐操作以及教師的講解,發現不足,及時改正,從而真正掌握相關知識點。

口腔疾病的治療方案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同的醫生對于同一患者的同一疾病甚至有不同的治療方案,這與醫生的治療水平、患者的經濟狀況等多種因素有關,此外,患者的臨床表現往往不似教科書描述的單一、典型,若一味套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而不懂得靈活變通、不進行綜合分析,就會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在見實習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引導其積極主動思考,啟發學生學會運用正確的方法分析和處理臨床實際問題,并且教會其注重橫向比較和歸納總結,以點帶面、分類鑒別,從而為以后的臨床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8-9]。

5 創立學習小組,培養團隊協作精神

一名優秀的口腔醫師不僅應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還應具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合作學習又叫團隊學習(team-based learning,TBL),是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10]。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成員通過合作的形式完成課程預習,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報告,與老師以及其他小組產生互動,同時教師也須對學生學習及團隊合作成果做出適當的評價,從而使TBL的學習過程構成一個連貫的整體[11]。

在口腔臨床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學生分為若干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踐技能訓練和臨床操作??谇辉\療嚴格按照四手操作要求進行,由于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護士人數有限,小組內成員自行搭配,互為醫助,共同完成診療任務。建立個人負責制,小組內人員為自己負責的患者建立診療計劃,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操作,負責其病歷書寫及術后醫囑等,直至患者結束治療。此過程中,教師是學生進行醫療活動的參與者,幫助其制定治療計劃,監督指導其實踐操作,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合作、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個人負責制的實施也有利于患者治療計劃的順利進行,避免在診療過程中出現資料丟失或與其他患者弄混等情況,同時也可增強學生的臨床責任感,提高其醫患溝通能力。

6 定期進行臨床實踐考核,綜合評估學生的專業素質水平

臨床實踐考核是臨床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建立科學的考核評估體系,從操作、理論、科研、醫德等方面綜合考評學生實踐技能掌握情況,為培養出高素質的口腔醫師提供重要保障[12]。

教師制定完善的考核評估體系,可以大致包括3個內容:理論基礎知識考核、病歷書寫和病歷總結、帶教老師評估。理論基礎知識的考核主要圍繞實習科室相關專業內容展開,以試卷為主要形式,要求學生在一定時間內作答,并進行評分,評估其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定期檢查學生的病歷書寫是否規范,培養學生書寫完整、規范病歷的能力,提高其臨床思維能力;通過總結病歷對相關疾病進行回顧,提出自己在臨床中遇到的問題并向老師或同學請教,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并及時改正,從而獲取更多的專業知識。由帶教老師對學生本階段的表現進行評估,指出其臨床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自己的建議,以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和醫患溝通能力。

綜上所述,臨床教學是口腔本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橋梁,為口腔醫學生今后獨立從事臨床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采用新型綜合培養模式,分小組教學、加強實踐技能培訓、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醫患溝通能力,提高臨床思維能力,定期考核綜合評定是成功帶教的有力保障。通過臨床實習,要求學生在診療過程中熟練掌握口腔基本技能、沉著冷靜、仔細探查、認真思索,以期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療效果。

[1] 牛麗娜,焦凱,沈麗娟,等.關于現代口腔醫學本科生教學形式多樣化的思考[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4,24(10):620-622.[2] 項釗,譚穎徽,王建華,等.口腔醫學專業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探討[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2,12(3):553-555.

[3] 張玉惜.論醫患溝通的技巧和方法[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12):148-149.

[4] 祝為橋,劉靜明,王靜.口腔實習醫師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J].北京口腔醫學,2014,22(1):52-53.

[5] 屈波,程哲,馬忠.基于自主性學習和研究性教學的本科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高教研究,2011,4(1):85-87.

[6] 劉祖娟,周蓉,宋生桂,等.醫學專業學生確立自主學習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4,14(12):2349-2351.

[7] 楊英鷹,吳志鵬.口腔醫學教學中應用PBL教學模式的探討[J].世界臨床醫學,2015,9(6):283-284.

[8] 郭彥瓊,郭海濤,劉剛.臨床見習安排技巧[J].醫學信息,2014,27(22):18.[9] 李麗,閭軍.PBL教學法應用于臨床見習帶教的現狀及思考[J]. 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7):970-972.

[10]蔣琳,王金華.“合作互助式”教學在口腔預防醫學實驗課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5(11):93-95.

[11]李江,傅華.基于團隊合作學習的翻轉課堂模式在預防醫學教學中的操作實踐性研究[J].復旦教育論壇,2015,13(2):107-112.

[12]吳珺華,蘇儉生,王鵬,等.五年制口腔醫學專業臨床實踐考核體系的探索[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4,24(4):314-316.

G 6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3.025

2017-03-06)

猜你喜歡
口腔醫學醫患口腔
《口腔醫學》2022年雜志征稿及征訂啟事
三減三健全民行動——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視
口腔健康 飲食要注意這兩點
2019第14屆口腔醫學十大新聞評選
口腔醫學訊息
鈮在口腔醫學中的應用
兒童常見的口腔問題解答
一句“咱媽的病”讓醫患成為一家
解開醫患千千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