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適護理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2017-02-28 20:51陳冰冰
中外醫學研究 2016年30期
關鍵詞:骨科舒適護理效果

陳冰冰

【摘要】 目的:對接受骨科治療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方法:選擇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接受骨科治療的患者8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1例。采用常規骨科護理模式對對照組患者實施護理;采用舒適護理模式對觀察組患者實施護理。結果:觀察組患者對骨科疾病治療期間的護理服務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臨床骨科治療住院時間和骨愈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接受骨科治療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非常明顯,可減輕患者疼痛,減少其住院時間和骨愈合時間。

【關鍵詞】 舒適護理; 骨科; 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0.06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30-0115-02

骨科疾病患者通常情況下在發病后會有顯著的疼痛感,由于骨折的恢復時間較長并且住院的時間也比較長,而在對骨科疾病患者在治療期間實施護理的過程中,通常由于護理方法的科學性不足,導致患者的疼痛程度明顯加重,進而會導致護患糾紛事件的出現,從而對骨科護理工作質量造成不良影響[1]。因此,護理的持續性、有效性和科學性尤為重要,是促進骨愈合的關鍵[2]。舒適護理模式應用于骨科患者具有一定的優勢,本次研究對接受骨科治療的患者應用舒適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進行探究,效果顯著,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2013年12月-2015年12月選擇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接受骨科治療的患者8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1例。對照組中男24例,女17例;發病時間1~16 h,平均(7.3±2.1)h;體重44~72 kg,平均(54.9±8.4)kg;年齡19~76歲,平均(46.3±5.0)歲;觀察組中男25例,女16例;發病時間1~18 h,平均(7.1±2.4)h;體重43~76 kg,平均(54.6±8.1)kg;年齡19~78歲,平均(46.6±5.2)歲。兩組患者上述相關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常規骨科護理模式對對照組患者實施護理;采用舒適護理模式對觀察組患者實施護理,主要措施包括:(1)心理舒適,在患者面前不要表現出驚慌、忙亂,熟練準確的掌握各項操作技術,穩定患者情緒,對患者性格、職業、家庭、經濟文化修養等情況進行了解,通過聊天和談心,對患者進行疏導,采取必要的心理安慰和心理調節,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讓患者感受到心理的安慰。與家屬進行溝通,建立良好護患關系。(2)生理舒適,加強巡視病房,對患者病情、睡眠、飲食、服藥等情況進行了解。無法自理患者應該配合家屬做好相應護理。還應該著重做好口腔護理。(3)疼痛護理,入院后對疼痛情況進行系統評估,對引起疼痛的原因、性質、部位進行具體分析。積極采取相應療法使疼痛程度得以緩解,根據實際情況應用鎮痛藥物。(4)環境舒適,病房內的溫度應該保持在20 ℃~24 ℃,相對濕度水平保持在50%~60%,同時病房內還應該保證通風良好、空氣新鮮、光線柔和,避免強光對患者造成刺激,使環境舒適度提高,為患者創造安全感覺,縮短適應期。(5)功能鍛煉,先向患者及家屬說明功能鍛煉的意義和方法,使其對功能鍛煉的重要性有充分認識,消除患者的思想顧慮,以便能夠主動、愉快的參與到運動鍛煉當中;制定科學合理的鍛煉計劃,保證循序漸進[3]。

1.3 觀察指標

選擇兩組患者對骨科疾病治療期間的護理服務滿意度、臨床骨科治療住院時間和骨愈合時間等內容作為觀察指標。護理服務滿意度采用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內容包括護士的態度、語氣、技能、專業、護理質量等進行綜合評分,滿分100分,很滿意≥90分,60分≤基本滿意<80分,不滿意<60分,總滿意率= (基本滿意例數+很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4]。

1.4 統計學處理

統計學分析均經SPSS 18.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患者對骨科疾病治療期間的護理服務很滿意15例,基本滿意18例,不滿意8例,總滿意率為80.5%;觀察組患者很滿意27例,基本滿意12例,不滿意2例,總滿意率為95.2%。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和骨愈合時間比較

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16.82±3.15)d,骨愈合時間(118.47±13.26)d;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11.79±2.16)d,骨愈合時間(98.85±10.15)d,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和骨愈合時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臨床醫學模式的不斷發展與更新,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單純的疾病治療手段和護理服務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廣大患者的實際就診需求。舒適護理服務模式主要是本著為患者服務的基本思想,不斷的進行探討和摸索,對患者從生理、心理和社會等多個層面實施全面系統化的護理服務。使患者在治療期間能夠達到最愉快的狀態,或使其不愉快的體驗程度減輕,真正的從心理、社會、精神等多個方面達到舒適的目的,從而對患者的健康和疾病的康復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5-7]。

舒適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強化基礎護理,全面落實護理責任制,深化護理專業內涵,整體提升護理服務水平。應用在骨科護理中,就是把患者的一切活動放在第一位,不管是在思想上還是在醫療行為上,都要從患者的角度出發,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減輕患者疼痛,減少其住院時間和骨愈合時間,提高患者舒適度[8-10]。并且在有效的服務成本中采用方便的措施,使工作流程簡單化,盡量為患者提供“舒適、高效、低耗、滿意、優質”的醫療服務,能夠及時掌握護理的情況和患者的病情及骨愈合的程度[11]。在患者就醫過程中,盡量滿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對患者的安全進行有效保證,使患者的軀體盡量保持舒適,并且對患者的心理進行平衡協助,以便取得患者、患者家屬及社會多方面的協調和支持,利用舒適護理這項綜合性的護理方式來提升患者及社會對醫院的滿意度[12]。endprint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對骨科疾病治療期間的護理服務總滿意率為95.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臨床骨科治療住院時間和骨愈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接受骨科治療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非常明顯,可減輕患者疼痛,減少其住院時間和骨愈合時間,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李順英.舒適護理用于股骨頸骨折護理對患者的預后影響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26):89-92.

[2]陸惠芬.舒適護理減輕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4):230-231.

[3]巫梅嵐,鄧蘭英,黎小群.舒適護理結合生命力保養在骨外傷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14):132-135.

[4]李云,劉質斌,楊菁.試論舒適護理在股骨頸骨折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26):72-74.

[5]倪素芹.舒適護理對高齡髖關節置換患者術后康復鍛煉依從性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25):121-122.

[6] Ricci W M,Tornetta P,Borrelli J.Lag screw fixation of medial malleolar fractures:a biomechanical,radiographic,and clinical comparison of neocortical partially threaded lag screws and biotical fully threaded lag screws[J].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2012,26(10):602-606.

[7]易小青,金艷霞,傅愛鳳,等.舒適護理對上肢骨折術后患者疼痛及滿意度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8,23(6):18-19.

[8]陳聲陶.舒適護理在股骨頸骨折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5):96-97.

[9]王紅梅.舒適護理對上肢骨折術后患者疼痛及滿意度的影響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4):764-765.

[10]劉敏.舒適護理減輕上肢骨折患者術后疼痛和改善患者滿意度的臨床應用效果分析[J].黑龍江醫藥,2014,27(5):1236-1237.

[11]盧玫瑰,林志紅,吳新寶.舒適護理對骨折術后患者焦慮情緒、疼痛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34):126-128.

[12]李志華.舒適護理在減輕骨折患者術后疼痛及提高患者滿意度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5):360-361.

(收稿日期:2016-06-29)endprint

猜你喜歡
骨科舒適護理效果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外固定架應用于創傷骨科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
這7個動作骨科專家從不做
靈動耳環
舒適護理在小兒骨折術后功能鍛煉中的應用
舒適護理用于肺癌患者護理的觀察效果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舒適護理模式對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模擬百種唇妝效果
偽裝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