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乳導管內窺鏡診治乳頭溢液患者70例臨床觀察

2017-02-28 21:03沈理良鄭彬香李智
中外醫學研究 2016年30期

沈理良 鄭彬香 李智

【摘要】 目的:探討應用乳導管內窺鏡診治乳頭溢液患者70例的臨床效果。方法:以筆者所在醫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收集的70例乳頭溢液患者資料為例,所有患者均行乳導管內窺鏡、溢液涂片檢查?;仡櫺苑治龌颊叩脑\療結果,并就兩組方法展開分析。結果:70例患者經乳導管內窺鏡發現占位性病變22例,其中7例為乳腺癌、15例為乳管內乳頭狀瘤。單發病變56例,多發病變14例。與溢液涂片檢查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乳管炎患者乳導管內窺鏡下顯示管腔擴張不明顯,管腔內存在絮狀物或渾濁的分泌物;乳管擴張患者可見明顯的擴張,存在少量的絮狀物,管壁光滑可見毛細血管;乳管內乳頭狀瘤患者可見管腔內存在黃色或紅色的腫物;乳管內癌患者可見管腔內腫物;乳頭皮質囊腫患者插入內窺鏡困難,未見乳管結構。經乳導管內窺鏡診療的33例患者,隨訪3個月,乳管擴張和乳管炎情況完全消失,不再出現溢液情況。37例行手術的患者,4例溢液情況完全消失,2例仍有少量暗紅色血性溢液,內窺鏡復查顯示乳管內隆起病變,再次給予沖洗治療后,溢液明顯減少。結論:針對乳頭溢液患者可行乳導管內窺鏡診治,準確率較高,能為后期的診斷和治療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 乳導管內窺鏡; 乳頭溢液; 溢液涂片; 占位性病變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0.07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30-0135-02

乳頭溢液是女性常見疾病,按照癥狀不同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前者是指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泌乳現象,口服避孕藥物造成的少量溢液情況,后者則是指非生理情況下,一側乳頭或雙側乳頭導管的間斷性或持續性溢液。病理性的乳頭溢液多與乳腺疾病有關,如不及時診斷及治療,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但溢液的表現相同,如何通過檢查判斷患者是否為病理性的溢液或其他疾病引起的溢液情況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目前,臨床上針對乳頭溢液的診治主要還是依靠細胞學檢查、活體組織檢查、B超檢查、乳導管內窺鏡檢查等手段。本次研究對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70例患者資料展開分析,探討應用乳導管內窺鏡診治乳頭溢液患者70例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筆者所在醫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收集的70例乳頭溢液患者資料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細胞學檢查確診為病理性乳頭溢液,符合《外科疾病診斷標準》關于乳頭溢液的診斷標準。70例患者中年齡最大53歲,年齡最小22歲,平均(35.4±6.7)歲,病程2個月~3年,平均(1.45±0.34)年。其中單側乳頭溢液56例、雙側溢液14例。23例患者為血性溢液、11例患者為淡黃色溢液、14例患者溢液清亮透明、22例患者溢液為乳白色。排除意識障礙、妊娠期溢液患者,本次研究經患者及其家屬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溢液涂片檢查:協助患者擠出乳頭溢液,用載玻片接住后,輕刮一端,制成涂片后借助顯微鏡尋找病變細胞。

乳導管內窺鏡檢查:采用北京博萊德光電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生產FVS-6000MI內窺鏡圖像系統,FVY-780乳腺纖維導管內窺鏡,1 mm內徑活檢套管。首先,取患者平臥位,行常規消毒鋪巾,用4號平頭針插入患者患側溢液的乳孔,注入0.1~0.5 ml 2%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北京市永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558)進行浸潤[2]。采用導管擴張器將溢液乳管進行擴張,直至可置入乳腺導管內窺鏡。向患者乳房注入少量的生理鹽水,促使管腔擴張、充盈,邊插入內鏡邊觀察顯示器顯示的情況,記錄患者導管病變情況、病變位置。最后,取出內窺鏡,排空乳腺管內的液體和空氣,給予紅霉素軟膏(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2024)涂抹乳頭,囑患者24 h內不要進行洗浴[3]。

治療方法排除占位性病變后,以3~5 ml奧硝唑氯化鈉注射液(南京圣和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659)反復沖洗乳管,直至洗出液清亮為止,再向病變的乳管內注入0.5~1 ml硫酸慶大霉素溶液(福州海王福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5020500),消毒后用敷貼覆蓋,2次/周,直至溢液情況消失[4]。占位性病變患者給予手術治療,行硬膜外阻滯麻醉,采用眼科鼻淚管沖洗針頭,經溢液乳管插入2 cm,向病變位置注入0.5~1 ml美藍溶液,按壓乳暈以確定病變位置,于乳暈周圍弧形切開。如果患者乳頭較小或乳房體積較小可行放射狀切開,分離皮下組織,以眼科小剪刀仔細解剖被染色的乳管,最后,再進入乳頭開口處切斷結扎。關閉乳房切口,給予常規抗感染治療。將切下的染色組織冰凍切片送檢[5]。

1.3 統計學處理

運用SPSS 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字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種檢查方法檢查結果

70例患者經乳導管內窺鏡診治發現占位性病變22例,其中7例為乳腺癌、15例為乳管內乳頭狀瘤;非占位性病變48例。單發病變56例,多發病變14例。溢液涂片檢查結果顯示占位性病變22例,其中7例為乳腺癌、15例為乳管內乳頭狀瘤,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乳導管內窺鏡表現

乳管炎患者乳導管內窺鏡下顯示管腔擴張不明顯,管腔內存在絮狀物或渾濁的分泌物;乳管擴張患者可見明顯的擴張,存在少量的絮狀物,管壁光滑可見毛細血管;乳管內乳頭狀瘤患者可見管腔內存在黃色或紅色的腫物,腫物占據著管腔的2/3,呈圓形或長圓形,部分患者存在活動性出血,以藥物沖洗后可見腫物移動;乳管內癌患者可見管腔內腫物,呈不規則狀態,管壁也有不規則隆起,同樣有活動性出血癥狀;乳頭皮質囊腫患者插入內窺鏡困難,未見乳管結構,同時伴有出血和渾濁分泌物流出的情況。endprint

2.3 治療效果

經乳導管內窺鏡診療的33例患者,隨訪3個月,乳管擴張和乳管炎情況完全消失,不再出現溢液情況。37例行手術的患者住院7~14 d,出院后隨訪3個月,4例溢液情況完全消失,2例仍有少量暗紅色血性溢液,內窺鏡復查顯示乳管內隆起病變,再次給予沖洗治療后,溢液明顯減少。

3 討論

乳頭溢液可發生在女性青春期、育齡期及絕經期任何一個階段,發病率較高,且病程較長。乳頭溢液與患者腦垂體病變、組織腫瘤、泌乳素腺瘤,內分泌系統疾病、胸部疾病都有著重要的關系,另外局部的乳房刺激或全身刺激反應也容易導致乳頭溢液的發生。一般情況下,除去妊娠期、哺乳期及口服藥物造成的生理性乳頭溢液外,導致病理性乳頭溢液的原因多是因乳腺導管擴張、乳管內乳頭狀瘤、乳房囊性增生或乳腺癌等疾病[6]。乳頭溢液是患者最主要的臨床表現,病變患者溢液的顏色多為棕色,少數患者存在血性溢液的情況,部分患者還可觸及到胸腺腫塊、腋窩淋巴結腫大等情況。不同的疾病引起的乳頭溢液情況相似,但在實際的治療過程中,不能對不同的疾病進行統一的治療,因此及早的診斷和鑒別疾病顯得異常重要[7]。

目前,臨床上針對乳頭溢液的檢查主要還是溢液細胞學檢查、腫塊針吸細胞學檢查、活體組織檢查及B超等影像學檢查方式。溢液細胞學檢查是最基礎、最簡單的檢查方式,能夠早期發現乳腺癌,但針對乳管擴張及輕微的乳頭狀瘤檢查結果不準確。針吸細胞學檢查往往針對的是乳房存在腫塊的患者,可直接通過針吸腫塊組織進行判斷,同樣,這種方法的局限性較大?;铙w組織檢查盡管比較可靠,但針對早期微小的瘤灶還需要進一步進行穿刺活檢才能明確,這種方式對患者的傷害大,且費用高昂[8]。近幾年,影像學檢查受到關注,B超及造影檢查能夠清晰地顯示患者乳導管病變情況,可見擴大的乳管和充盈缺損情況,診斷符合率可達80%~90%,一般用于術前明確溢液位置、性質和程度[9]。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應用乳導管內窺鏡診治乳頭溢液逐漸開始推廣,相較于傳統的檢查手法,乳導管內窺鏡利用電視顯示患者乳腺活體組織情況及病變特點,不僅具有較高的檢出率且能對一些非占位性病變同時展開治療,減少了不必要的麻煩,更節約了患者的費用和時間。在進行內窺鏡檢查時,對乳腺導管擴張、乳管炎等非占位性疾病注入奧硝唑氯化鈉注射液,奧硝唑具有較強的抗炎、抗微生物作用,屬于第三代硝基咪唑類衍生物,半衰期較長,利用其反復沖洗病變乳管,顯著改善炎癥情況[10]。同時,利用乳導管內窺鏡可為占位性病變患者術前確定病變情況、范圍及程度,為手術提供依據。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70例患者經乳導管內窺鏡診治發現占位性病變22例,其中7例為乳腺癌、15例為乳管內乳頭狀瘤。單發病變56例,多發病變14例。與溢液涂片檢查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也顯然說明,針對乳頭溢液患者可行乳導管內窺鏡診治,準確率較高,能為后期的診斷和治療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梁建雄,陳璐,李捷飛,等.纖維乳腺導管內窺鏡在乳腺導管占位性病變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廣西醫學,2015,34(7):1008-1009,1012.

[2]地力木拉提·艾斯木吐拉,欒梅香,王永高,等.新疆3154例乳腺乳頭溢液與導管內病變關系的臨床分析[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3,28(9):679-681.

[3]王玉霞.乳腺導管造影聯合導管內窺鏡對溢液性乳腺疾病的診斷價值[J].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2015,13(2):165-168.

[4]陳紅娜,王海增,董國睿,等.乳管鏡在病理性乳頭溢液診治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0):83-84.

[5]王虎霞,陳楠,宋張駿,等.纖維乳管鏡對乳腺導管內腫瘤的診斷價值[J].現代腫瘤醫學,2014,22(4):847-850.

[6]馮鑫至,張鳳霞,林曉燕,等.纖維乳腺導管鏡下碘染色對導管內增生性病變的診斷研究[J].天津醫藥,2012,40(12):1185-1187,后插7-后插8.

[7]王玉霞,李振龍,楊麗華,等.乳腺導管造影聯合導管內窺鏡對溢液性乳腺疾病的診斷價值[A]//全國第十三次中西醫結合影像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第八次中西醫結合影像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4:745-751.

[8]楊國清.乳導管內窺鏡診治乳頭溢液76例臨床體會[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21(24):115-116.

[9]劉玉香,張超,蔣宏傳,等.應用乳導管內窺鏡診治乳頭溢液患者356例臨床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下半月版),2012,41(14):705-707.

[10]張翚,邢超.乳管內窺鏡治療乳管擴張伴炎癥的臨床分析[J].醫藥前沿,2014,13(20):189-190.

(收稿日期:2016-06-08)endprint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