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適護理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的應用

2017-02-28 22:21葉妙桂張惠龍
中外醫學研究 2016年30期
關鍵詞:舒適護理臨床療效

葉妙桂 張惠龍

【摘要】 目的:觀察舒適護理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隨機選擇2015年8月-2016年4月至筆者所在醫院進行PCI治療的患者90例,使用隨機數字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護理方案基礎上給予舒適護理。觀察兩組患者PCI術后腰背酸痛、腹脹、失眠焦慮、尿潴留、疲乏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觀察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在PCI治療后共發生各種不良反應8例,占17.78%,對照組25例,占55.56%。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非常滿意率為62.22%,滿意度為95.56%,對照組患者分別為46.67%、86.67%。觀察組非常滿意率與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舒適護理能夠減輕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的臨床不良反應,提高其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舒適護理;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 臨床療效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0.0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30-0073-03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經心導管有效解除冠狀動脈管腔狹窄甚至閉塞的一組治療技術。因其具有創傷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治療效果較好等優勢,為醫患所廣泛接受[1]。但PCI是侵入性操作,具有手術風險,需要術側肢體制動和臥床休息,因此患者會產生失眠焦慮、疲乏、腰背酸痛,且造影劑使用、術后穿刺點疼痛、腹脹等也會給患者身體帶來不適[2]。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近年來筆者所在醫院對進行PCI治療的患者采用舒適護理,取得了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5年8月-2016年4月至筆者所在醫院進行PCI治療的患者90例,其中男57例,女33例,年齡51~83歲,平均(67.50±5.22)歲,其中高血壓42例,糖尿病27例。使用隨機數字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基礎疾病等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3]:(1)符合PCI治療指征的患者。(2)能夠配合治療的患者。(3)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的患者。排除標準[4]:(1)有PCI治療禁忌證的患者。(2)有腦血管疾病史,有后遺癥的患者。(3)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4)有精神類疾病,不能配合治療的患者。(5)不同意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患者常規護理。PCI治療前向患者介紹手術目的、方法、注意事項及術中配合要點。給予心理護理。術前常規備皮,術前3 d按醫囑正確服用抗血小板藥物,術前禁食禁水4 h,擬行股動脈穿刺者給予臥床排便排尿訓練。PCI檢查后,密切監測生命體征,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協助生活護理。補液500~1000 ml,囑患者多飲水,以加快造影劑排出體外。密切觀察穿刺處有無滲血及血腫形成。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護理方案基礎上給予舒適護理。具體護理方案如下。

1.2.2.1 環境舒適護理 給予患者舒適、安全的住院環境,根據患者的性格、喜好調整病房布置,室溫保持在22 ℃~24 ℃,濕度40%~60%,病室應陽光充足,通風、整潔、美觀。診療、護理操作時間盡量集中進行,保持病房安靜,床單元清潔干燥,以保證患者充足的睡眠。

1.2.2.2 心理舒適護理 針對不同患者給予關心安慰和解釋開導,解除思想顧慮和恐懼等不良情緒。用通俗的語言向患者詳細講解PCI治療的方法、過程、療效以及風險預后等問題,鼓勵患者說出自己的感受,耐心傾聽并認真解答,介紹成功病例,與術后病友交流;告知患者手術是在局麻下進行,整個手術過程中處于清醒的狀態,在進行球囊擴張或支架植入時,可能會有類似心絞痛發作的胸痛感;使用造影劑時身體會有發熱的感覺;血管對植入的支架有個適應過程,開始可能還會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覺;術中有任何不適均應向醫生表明;術后穿刺部位會給予加壓包扎等,減輕患者對手術的過分擔心,提高患者對PCI治療的依從性,積極配合手術。指導松弛方法,如聽舒緩音樂、規律深呼吸、聊天、看報等,并讓患者家屬多陪伴患者。

1.2.2.3 飲食舒適護理 術前1 d給予易消化、清淡飲食,六成飽為宜,可進食米飯、面條等,不宜喝牛奶、吃海鮮和油膩食物。術后飲食應以低鹽低脂為主,給予清淡、易消化的軟食,避免進食油膩、易脹氣、生冷硬、粗糙等食物,少量多餐,不可過飽,以免出現腹脹、腹瀉、消化道出血。避免短時間內大量進食富含維生素K的深綠色蔬菜或動物肝臟,以免降低抗凝作用。多攝入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戒煙限酒。術后鼓勵多飲水,一般6~8 h飲水1000~2000 ml,加速造影劑的排泄,觀察尿量。

1.2.2.4 大小便舒適護理 擬行股動脈穿刺者,術前對患者進行臥床排尿及排便訓練,以避免患者因為方式的改變而不能正常排尿排便,囑家屬準備便盆和尿盆,患者排尿排便時提供屏風,尊重患者意愿,家屬和護理人員進行回避,消除患者緊張情緒,使其放松精神,掌握臥床排便和排尿要領。術后鼓勵患者多飲水,按醫囑補液,術前腎功能異常者應配合水化治療,以盡快排出體內造影劑。如果患者持續發生排尿不暢,可通過聽流水聲、熱敷、腹部按摩、對膀胱適當加壓等方式促進排尿。

1.2.2.5 體位舒適護理 經股動脈途徑的患者術后術側肢體需要伸直制動12 h,臥床休息24 h,為減輕患者腰背酸痛及疲乏,每 2~3小時協助患者翻身,翻身時動作輕緩,避免術側臥位,按摩腰背部肌肉,非術側肢體可以自由活動。為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術后可根據病情指導患者進行術側肢體膝關節以下的被動屈伸運動及踝關節旋轉運動,按摩擠壓腓腸肌。經橈動脈途徑者,不需要絕對臥床休息,為避免發生其他并發癥,建議臥床休息,術側手腕部抬高(高于心臟水平),保持術側腕關節伸直24 h,避免用力握拳、提重物及在術側測量血壓。

1.2.2.6 并發癥預防護理 術后經常巡視,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監測生命征。術后停用肝素4~6 h后方可拔除動脈鞘管。經橈動脈穿刺者,應用橈動脈壓迫裝置壓迫止血,術后術側肢體抬高,避免下垂。嚴密觀察穿刺部位有無滲血及指端顏色、溫度、感覺變化。囑患者注意腕關節制動,保持穿刺部位的干燥、清潔,防止再出血或感染。經股動脈穿刺者按壓穿刺部位20 min后以彈力繃帶加壓包扎,1 kg沙袋壓迫6 h,穿刺下肢制動12 h,,臥床休息24 h。嚴密觀察有無滲血,皮下血腫或淤斑,是否摸到搏動性包塊且聽診可聽到血管雜音。隨時檢查繃帶是否松動,指導患者正確活動,不得隨意解開包扎。觀察足背動脈搏動及術側肢體溫度、顏色變化。發現穿刺肢體腫脹、麻木、發涼、疼痛、皮膚發紫或蒼白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立即配合處理。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PCI術后腰背酸痛、腹脹、失眠焦慮、尿潴留、疲乏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觀察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滿意度使用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患者出院前進行填寫。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及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用SPSS 19.0統計學數據處理軟件處理研究中所有相關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患者在PCI治療后共發生各種不良反應8例,占17.78%,對照組25例,占55.56%。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非常滿意率為62.22%,滿意度為95.56%,對照組患者分別為46.67%、86.67%。觀察組非常滿意度與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例(%)

組別 非常滿意 滿意 一般 不滿意 滿意度

觀察組(n=45) 28(62.22)* 15(33.33) 2(4.44) 0 43(95.56)*

對照組(n=45) 21(46.67) 18(40.00) 4(8.89) 2(4.44) 39(86.67)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3 討論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近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治療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療效佳等優勢,被醫患所廣泛接受[5]。但PCI是一種有創診療技術,具有一定的手術風險,對于患者心理和身體有一定損傷,因此患者在術前會出現不良情緒,術后也會出現不同類型和程度的并發癥,從而影響患者的康復[6-7]。為了減少患者PCI治療的不良反應,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近年來筆者所在醫院采用了舒適護理[8]。

舒適護理是近年來逐漸在護理學中廣泛應用的護理模式,是指通過深入的護理研究、科學的護理方法及進步的護理理念達到更佳有效的護理目的[9]。舒適護理將護理的特殊領域進行強調,突出“舒適”的護理特點,在基礎護理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患者自身的感受和滿意程度[10]。舒適就是讓患者處在輕松安寧的環境狀態下,個體所具有的身心健康、滿意、無疼痛、無焦慮、輕松自在的自我感覺。盡量減少甚至消除患者疼痛、疲憊等不良狀態,包括縮短患者不愉快時間,減輕患者不舒適程度,完全消除患者的不舒適,甚至使患者比平時更加舒適快樂,因此舒適護理是對常規護理方案的深化,護理模式從既往的被動模式轉變為以患者為中心的主動模式。這就要求護理人員要全面收集患者的相關信息,同時不斷提高護理技能,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調整護理方案,使患者處于舒適狀態 [11-12]。當患者身體狀態和心理狀態均放松舒適,一方面能夠更好的配合PCI治療的進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患者術后病情的恢復及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同時在有效的醫患溝通過程中,良性的溝通能讓護理人員順利開展工作,也讓患者更加信任理解護理人員的工作,從而促進醫患之間的和諧,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為了觀察舒適護理在PCI治療中的應用情況,筆者所在醫院進行了本次研究。經過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術后腰背酸痛、腹脹、失眠焦慮、尿潴留、疲乏等不良反應的患者共計8例,占17.78%,對照組25例,占55.56%。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實施舒適護理對于PCI患者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具有明顯作用。同時觀察組患者對護理非常滿意率為62.22%,滿意度為95.56%,對照組患者分別為46.67%、86.67%。觀察組非常滿意率與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舒適護理能夠明顯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在PCI治療中使用舒適護理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舒適程度,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臨床工作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胡燕利,燕美琴.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護理進展[J].護理研究(中旬版),2013,27(26):2830-2832.

[2]樂漢娥.舒適護理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8):619-620.

[3]彭描宇.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老年冠心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1,8(28):32-33.

[4]黃新香.優質護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行PCI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1):84-85.

[5]鄭振亮.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價值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9):139-140.

[6]王瑩燕.舒適護理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22):66-67.

[7]章敬水,程久佩,邵名亮.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診療術并發造影劑腎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2,9(30):102-103.

[8]謝配云,盧田英.舒適護理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4):619-620.

[9]張曉菊,田明順,秦愛玲,等.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藥物治療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醫學創新,2010,7(21):131-132.

[10]于景莉.舒適護理在經股動脈PCI患者中的臨床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0,26(3):450-451.

[11]劉宇捷.護理干預對PCI患者冠心病危險因素的影響[D].新鄉:新鄉醫學院,2014.

[12]潘正群.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后患者的可感知不適及應對方式和應對能力的影響因素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0.

(收稿日期:2016-06-16)

猜你喜歡
舒適護理臨床療效
舒適護理在小兒骨折術后功能鍛煉中的應用
舒適護理用于肺癌患者護理的觀察效果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舒適護理模式對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兒原發性呼吸暫停臨床分析
微創手術治療胃潰瘍42例臨床分析
研究腹腔鏡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術中的臨床應用
早期應用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