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膝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術的綜合護理配合

2017-02-28 23:05蘇錦華
中外醫學研究 2016年30期
關鍵詞:護理配合

蘇錦華

【摘要】 目的:分析膝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術的手術護理配合體會。方法:選擇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筆者所在醫院接受膝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術治療的3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兩組。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配合,觀察組患者予以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Lysholm評分和護理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膝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術患者實施綜合護理,能夠有效提升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度,效果顯著。

【關鍵詞】 膝關節鏡下;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 護理配合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0.06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30-0108-03

前交叉韌帶又稱為十字韌帶,位于膝關節內,連接股骨與脛骨,能夠有效控制脛骨過度移位,從而保證膝關節的穩定。前交叉韌帶斷裂發生率較高,且主要由于運動損傷所致。膝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術是其主要治療方法,但是手術會對患者造成嚴重的手術創傷,對患者的膝關節造成損害[1]。為了盡量將手術對患者造成的損害降到最低,對其實施有效的護理極為必要。本研究以筆者所在醫院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膝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術的手術護理配合體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筆者所在醫院接受膝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術治療的3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15例,男9例,女6例,年齡21~60歲,平均(39.14±3.45)歲;前交叉韌帶斷裂原因:交通事故導致5例,運動導致8例,墜落導致1例,陳舊性損傷1例;其中左膝4例,右膝11例。對照組15例,男8例,女7例,年齡21~59歲,平均(38.78±3.61)歲;前交叉韌帶斷裂原因:交通事故導致3例,運動導致9例,墜落導致2例,陳舊性損傷1例;其中左膝6例,右膝9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致傷原因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手術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膝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術進行治療?;颊咂脚P在手術床上,對患者實施腰硬聯合麻醉。固定患肢,并在患者雙側大腿根部上止血帶。在患側髕骨內上角2.5 cm部位給予小切口,使用關節鏡對患者斷裂部位進行檢查,確定前交叉韌帶受損程度,然后對斷裂的前交叉韌帶周圍增生的滑膜組織進行清理。截取對側腿部肌腱,并去除多余的肌肉組織,將其縫合在斷裂處,縫合線使用2#、5#愛惜邦縫線可吸收縫合,然后通過建立骨隧道固定植入物,固定完成后對手術切口進行包扎,結束手術。

1.2.2 護理配合

1.2.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配合措施,手術前向患者介紹手術流程并準備好手術所需各種器材,進行消毒處理,擺放在無菌器械上;手術過程中密切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如發現任何異常,立即分析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手術后為患者安排干凈整潔的病房,定時進行打掃,將溫度和濕度調整到適宜范圍內。密切關注患者各項生命指標的變化情況,針對患者的癥狀予以相應的處理。監督患者定時服藥、接受治療。認真解答患者及家屬提出的問題。

1.2.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配合措施。包括手術前護理配合、手術中護理配合和手術后護理配合。

手術前護理配合:手術前護理配合包含患者心理疏導和手術準備兩方面內容。首先護理人員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狀況、心理狀況,以患者的病情為基礎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向患者詳細講解手術流程、手術原理,并向患者講解成功的手術病例來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此外護理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手術相關要求準備手術。膝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必須在無菌環境下進行,手術之前護理人員必須對手術室進行全面消毒、殺菌處理,此外護理人員必須準備好膝關節鏡光學系統與專用器械、電動止血儀、電鉆、刨削系統、袋裝生理鹽水、止血帶、愛惜邦縫合線等手術器材。并在手術前一天與手術醫師確認。

手術中護理配合:進入手術室后立即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配合麻醉醫師為患者完成硬腰聯合麻醉。并檢查各個手術設備是否連接完好,打開各手術儀器,調節好相應參數,以便手術醫師盡快進行手術。手術過程中密切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止血儀的止血效果、影像儀器的清晰程度。及時進行調整和處理。手術結束后關閉手術儀器。在這一過程中護理人員必須做好手術醫師的手術配合工作。如手術醫師在進行取腱縫合時,護理人員要及時準備好濕鹽水紗布將縫合好的移植物包好備用;手術醫師在建立骨隧道時護理人員要及時遞送刨刀等手術器材,在膝關節鏡下診斷完成后要及時調整瞄準器。

手術后護理配合:手術完成后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松開止血帶,并護送患者回病房,密切關注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根據患者自身行為習慣及病情狀況為其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作息時間表及康復訓練計劃。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Lysholm評分水平和護理滿意度評分。使用Lysholm評分量表對患者的膝關節功能水平進行評估。分數越高患者的膝關節功能水平越好[2]。使用筆者所在醫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滿分100分,分數越高,滿意程度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使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字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Lysholm評分比較

手術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Lysholm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手術后觀察組患者的Lysholm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平均評分為(83.58±3.42)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平均評分(67.26±4.82)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0.695,P<0.05)。

3 討論

前交叉韌帶斷裂是一種較為多見的膝關節損傷,嚴重影響患者的運動功能和生活質量[3]。膝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術是一種新興的前交叉韌帶斷裂治療方法,具有創傷小、疼痛程度低等特點[4]。但是手術會對患者的膝關節造成直接損傷,增加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影響預后水平。而且手術對患者的損害程度會隨著手術時間的延長而加重[5]。因此手術過程中采取綜合手術護理配合措施縮短手術時間,提升手術質量極為必要。

膝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術的手術要求較高,要求保證手術全程的無菌化,而且對于操作者的操作熟練度和鏡下視野的清晰度均有較高要求[6]。這就要求手術前、手術中護理人員必須做好全程消毒滅菌工作,保證手術環境的無菌化[7]。此外手術操作者的操作熟練度在很大程度上與護理人員的配合度有關,因此護理人員必須在手術過程中與手術醫師保持高度的默契,及時為手術醫師提供所需手術器材并對手術細微環節進行精細處理[8]。最后,鏡下視野的清晰度是決定手術操作質量的關鍵,對其角度進行適時調整。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實施綜合護理配合措施,從手術前到手術后護理人員對患者及手術各環節進行全面護理干預,手術前做好手術的各項準備工作,手術中與手術醫師保持高度契合,手術后對患者進行全面護理。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綜合護理配合措施的觀察組患者的術后Lysholm評分和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種護理配合措施不但保證了手術的順利進行,極大的提升了手術質量,也提高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對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斷裂患者實施綜合護理配合措施能夠極大的提升患者的膝關節功能水平和護理滿意度,效果顯著,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丁亞飛.膝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術的護理配合[J].中國實用醫藥,2012,7(32):216-217.

[2]李亞琴.膝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術的護理配合[J].吉林醫學,2011,32(32):6930-6931.

[3]任鑫.綜合康復護理在膝關節鏡下自體肌腱移植前交叉韌帶重建術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7):109-110.

[4]張榮.淺談膝關節鏡手術的護理配合[J].心理醫生,2015,21(6):60-61.

[5]李亞妹,陳元芝,徐燕嬌.膝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圍術期護理[J].臨床醫學工程,2012,19(2):279-280.

[6]秦曉梅.經關節鏡膝關節手術的護理配合[J].中華全科醫學,2010,8(10):1335-1336.

[7]陳春麗,馮軍,楊琪娜.膝關節鏡下交叉韌帶重建術的手術配合[J].中華全科醫學,2010,8(12):1638-1639.

[8]洪花.膝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術的護理配合[J].內蒙古中醫藥,2012,31(20):173-174.

(收稿日期:2016-06-18)

猜你喜歡
護理配合
血管內超聲指導下冠狀動脈旋磨術的護理配合
腦室外引流術治療腦室出血的護理配合
四手操作法護理配合在根管治療中的應用分析
頸內動脈剝脫術巡回護士的配合及護理體會
腹腔鏡與宮腔鏡聯合應用在婦科手術中的護理配合及體會
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患者的臨床護理配合
腸鏡下高頻電大腸息肉摘除術的配合及護理干預
跟骨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行股前外側皮瓣修復手術的護理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