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足“四維”教學法,探索有效教學之路

2017-02-28 00:00繆謙
新課程·上旬 2016年11期
關鍵詞:四維設疑實踐

繆謙

摘 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提供不同的機會,讓不同的學生擔任不同的角色,把機會留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在想、說、做、議的過程中,得到成功的體驗,因而使全體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這才是教學本真的追求。

關鍵詞:情境;實踐;設疑;優化

在數學課堂上,我們應該把更多的發言機會留給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生不僅參與了數學課堂的學習,感悟了數學知識的魅力,掌握了數學學習的方法,而且提高了自主分析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效果“亮”起來了。

一、巧設問題情境,給學生想一想的機會,從而引出概念

一般情況下,概念教學是比較枯燥的,如果能通過巧設情境,給學生創造適當的想一想機會,讓學生主動參與,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課堂氣氛也會更加融洽、生動、有趣。

在“認識周長”的教學中,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一只螞蟻圍著一片樹葉的邊線,啃了一圈,最后回到起始點,這樣貼近生活的情境,學生覺得既親切又好玩,從而調動了積極性,在此基礎上,老師問“你能說說螞蟻經過的路徑嗎?”給學生半分鐘的思考時間,同桌交流,組織語言,然后創造機會讓學生自由回答,有學生說螞蟻沿著樹葉爬了一圈,有學生說是樹葉邊線一圈等等。我因勢利導,順利地引出樹葉周長的概念,并使學生自己延伸總結出物體周長的概念。

“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方能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在引導學生把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的時候,應根據具體的課堂情境靈活地對其進行修改。

二、親身實踐,給學生寫一寫的機會,從而得出結論

正所謂實踐出真理,實踐不僅僅只是說學生動手去操作,它包含讓學生在一個教學活動中充分地探索、合作與交流。只有在如此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才能得到真知。

例如,在教學“倍數和因數”時,探索如何求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當學生充分理解了倍數和因數的含義后,我讓學生自己先寫一寫,試著找3的倍數和36的因數,然后展示學習的結果,讓學生通過自己觀察、比較,一步步優化求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最后由學生自己總結出:(1)求一個數的倍數,只要把這個數×1,×2,×3,×4……(2)求一個數的因數,只要利用乘法或除法算式,按從小到大的順序一對一對找。

事實證明,由學生親身實踐、動手寫一寫、不斷優化方法最后得出結論,對學生來說,更加深刻,更有利于理解與記憶。教學中應允許學生失敗,啟發學生獨立思考,提高小組成員的團結協助意識。

三、巧設錯誤,給學生議一議的機會,從而突破難點

教學中的重難點雖然老師再三練習,但效果還是不佳。對此,教師可以根據一些錯誤或矛盾的情況,讓學生研究一番。

例如,在教學簡單的分數加減法時(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的意義),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索出“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后,學生往往容易混淆,因此可以安排這樣一題:

練習:下列運算中正確的是( )

教師先不做講評,讓學生獨立完成后,請說說自己選擇的理由。如,為什么選項C是錯誤的?錯在哪里?應該怎樣改正?同樣,學生也可以向老師提出質疑。師生共同參與,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有助于學生新舊知識的聯系,提高學生對新知的理解。

讓學生再次有效地反思問題,這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設計錯誤的時候,要有針對性,這樣才能起到“導航”的作用,才能幫助學生高效學習。

四、激活思維,給學生講一講的機會,從而優化解題思路

在教學中,老師都會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通過講析,解決問題,如果通過有效的開放性的交流活動,讓學生在交流中學習,發揮學習的主動性,那么課堂就能“活”起來了。

例:一籃桃子連籃子重15千克,賣出一半后連籃重8千克,求籃重。

生一:根據題意可知,桃子和籃子的重量由15千克減少為8千克是因為賣出了一半的桃子,也就是說少了的重量15-8=7(千克)就是一半桃子的重量,由此可以求出整籃桃子的重量,然后用整籃桃子和筐的總重減去整籃的重量,就是籃子的重量。

先求半籃桃子重多少千克?15-8=7(千克)

再求一籃桃子重多少千克?7×2=14(千克)

最后求籃重多少千克?15-14=1(千克)

生二:這道題還可以這樣想:半籃桃子和籃共重8千克,那么從8千克中去掉半籃桃子的重量,就是筐重。

先求半籃桃子重多少千克?15-8=7(千克)

再求籃子重多少千克?8-7=1(千克)

……

有些同學甚至還有其他的方法,不同的解題思路,不同的列式方法,解決了同一個問題。這樣通過講一講,人人參與,學生成了活動的主人,通過分析比較,既培養了思維能力,又豐富了解題思路,拓寬了方法使用的領域。

課堂上教師大膽地留些機會,讓學生想一想、寫一寫、議一議、講一講,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會得到雙贏,我們也會收到他們的一份精彩。

參考文獻:

董燕.在發展學生數學思維中踐行“六大解放”思想[J].福建陶研,2011.

編輯 謝尾合

猜你喜歡
四維設疑實踐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導入方法淺探
于“平?!碧幵O問,在“無疑”中生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