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高校體育院系體操普修課教學模式的分析

2017-02-28 21:53鐘雷
大陸橋視野·下 2016年11期
關鍵詞:教學模式

鐘雷

【摘 要】本文通過文獻資料及邏輯推理方法,介紹了三類教學模式的應用范圍與局限性,以及這三類教學模式在高師體育系體操普修課的運用。闡述了高師體育系競技體操的特點和如何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教學能力及創新意識。

【關鍵詞】體育院系;體操普修課;教學模式

前言

體操課是我國體育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在各級各類學校的體育教學內容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普通高等院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掌握體操基本理論知識、技術和技能,是體育教師必備的基本功。我國體育院系體操教學一直實施的是以培養學校師資為主要目標,以提高競技體操運動水平為目的的教學模式。隨著各類普通學校的體育教學,在教學目標、內容、方法、課的評價等方面,都正在發生著變革,我國體育院系培養的目標也發生了變化。我國高等院校應根據體操基本要求,設計各項基本動作,使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在走向自己的工作崗位中,能增強體質為出發點,采用科學鍛煉的方法,成為適應現代化和未來需要的新型人才。我國體育院系體操教學模式的形成、蓬勃發展到今天的變化過程中,使我們清楚地認識到體操教學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形式也是多樣的。但是長期以來在體育院系體操教學中,一直是追求以提高競技體操運動技術水平為目的的教學,忽略了體操多種功能的開發。因而在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兩大“陣地”發生變革的今天,體育院系體操教學已表現出了與目標不相吻合的狀況,高等學校體育教育專業培養的體育教師,要求做到會做、會講、會教和會寫,也是做一個體操教師應具備的最基本能力。所以,我認為體育院系體操教學已到了應拓寬思路,尋求改革的階段,使之與現代教育同步。體操教學素質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作用。也旨在為今后從事體操教學工作提供一些依據。

一、三類教學模式的特點及功能

教導式屬于“先教后學”的傳統模式。由于它的基本特點著重于教師的“教”(講解),所以在客觀上容易造成學生學習的被動局面。但教師如果能從根本上改變“注入式”的照本宣科的講授方法,采用“啟發式”的深入淺出的講解方式變被動的講授為積極的領導,教導式仍然不失為一種基本的、重要的教學模式。

導學式以“先導后學”為基本特點。它與教導式相比,將教師先講解變為先示范,雖然側重于“教”,但以教師示范的直觀動作為先導,使學生一開始就建立動作技能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形象思維。由于導學式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等方面比教導式更能充分體現主體地位,而且對教材有較強的適應性,因此,它是目前教學實踐中采用較多的一類模式。

學導式以“先學后導”為基本特點,是對教導式“先教后學”的逆向選擇,是對傳統模式的根本改革。學導式的主要功能在于學生先親自體驗,激發他們自學的內因,教師在學生自練后的講解,示范都是圍繞學生提出的質疑或教學關鍵進行重點精講和點拔。由于學導式的原則是“學前導后”,所以應用范圍受到教材難度和學生能力的局限。

二、三類教學模式在普修體操教學中的運用

在體育院系體操普修課中,教師在選用三類不同教學模式時根據教學實踐相互結合,取長補短。因為三類教學模式有各自的應用范圍和局限性,而且體操動作復雜多變,在教學實踐中只有相對的最好效果,沒有絕對的“最佳模式”。技巧動作中倒立采用導學式,側手翻動作結構較簡單在教學中往往采用學導式,而倒立前滾翻,由倒立到屈臂向前滾動,動作前后銜接有密切聯系,對于普修學生難度較大的動作,往往采用導學式,而不易采用學導式,這是由于難度大的生疏技術動作,如果教師既不講,也不示范就讓學生自練,會使學生無從下手,無所適從,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三、體操教學中根據學生能力選擇教學模式

體操屬于難、美向群類技巧運動項目。身體素質要求很全面,而體育高等院校體育系體操普修課的學生身體素質參差不齊,這就要求根據學生自身的能力合理選擇適宜的教學模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對學生問卷調查和教師在實踐中發現,身體素質在較差的學生不適應導學式和學導式,只適應教導式。導學式和學導式不如教導式那樣直觀明了,先示范難以看清動作結構,先自練又無法下手;導學式適應有一定體育能力和自學能力的學生,他們對教師示范的模仿能力較強,接受新動作的能力較快;學導式適應體育基礎較好和自學鉆研能力較強的學生,而且這種能力與學導式學習效果成正比。這主要是學生的體育能力和鉆研能力越強,利用運動技能遷移的效果越好。

四、對普修課學生教學的基本要求

(一)體操普修課應對學生教學能力的培養

體操教學活動,不只是向學生傳授體操的理論技術和技能,還要培養學生實際操作和運用的能力,高專學校體育教育專業培養的體育教師,要求做到“四會”,所以在體操教學中,要盡可能加強這四個方面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提早進入角色互換,為今后的應聘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體操教學實踐中,應使學生掌握動作技能的學習方法及保護與幫助的方法。教師可先進行講解與示范保護與幫助的方法,然后讓學生分成小組,進行互相保護,或每組選出幾名學生帶領全體同學準備結束部分的練習。

(二)普修體操教學中,培養學生觀察力

在體操教學中,善于觀察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效地糾正技術運用的錯誤,完成教學目標。它是體現一名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的有效標志。由整體到部分觀察法??醇夹g是否貫通,連續,方向動作到位情況,再觀察各節柏,各部分技術動作后,提出要點、重點、難點,使學生明確動作要領,聽懂節拍及示范面的正確運用,要能準確,優美鮮明地顯示直觀的內容,使學生獲得有效的直觀結果,為此不但要選擇好直觀示范的位置,方向和時機,還要注意直觀示范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分析觀察法。分析某些練習的技術結構,預見到可能產生的錯誤動作,提高掌握技能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呂萬剛,孫立海等.大小學校體操教學現狀的調查及分析[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6.

[2]鐘明寶.男子競技體操規則演變與技術發展的規律性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01.

猜你喜歡
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探討
特殊教育學校在線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以讀帶寫,以寫促讀”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高中生物教學模式改革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