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能力培養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教學探索

2017-03-01 08:41李可師
未來英才 2016年23期
關鍵詞:鋼筋混凝土結構教學理念能力培養

李可師

摘要:現代社會發展需要大量既有一定理論知識又有一定實踐經驗的應用型人才,高職教育要想持續發展,必須適應社會需求。本文針對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的特點,根據人才能力培養目標的要求,提出新的教學理念,對于整個課程進行設計,并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實施,將人才能力培養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為培養合格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能力培養;鋼筋混凝土結構;教學理念

一直以來,學生家長們都非常關注就業問題,而就業率幾乎影響著高職院校的招生率,是高職院校的生存來源。然而近年來,企業對就業之后的學生的能力要求逐步提升。經由傳統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難以充分滿足企業需求。因此,積極探討出一套科學有效的實踐教學模式,培養既具備多元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又能在工作中不斷創新的應用型人才,顯得尤為必要。鋼筋混凝土結構屬于高職鐵道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必修課程,講授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與相關知識,使學生經過本課程的學習之后具備從事鋼筋混凝土結構有關的技術和研究工作的基本素質和能力;是一門綜合應用數學、工程力學、工程制圖、工程材料等知識的應用性與實踐性課程[1]。為適應時代需求,培養學生處理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及創新意識,為今后從事施工和管理一線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提出新的教學理念,對于整個課程進行設計,并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實施,對教學過程進行研究與探討。

一、注重知識的連貫與綜合應用,改革教學內容

以學生為個體的能力培養,不僅僅是鋼筋混凝土結構這一門課程,也就是說應將學生所學各門知識綜合應用于學生本身。

1、內容連貫性。本文這對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的前續課程和后續課程的連貫性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例如,在講授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能這一部分時,要求學生能聯系到工程材料這部分知識;在講授單筋矩形承載力計算時,要求學生能聯系到工程力學的最危險截面、最大內力知識點;在講授配筋計算時,要求學生能力聯系到工程制圖的知識;在講授截面設計時,要求學生能聯系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橋梁等。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逐漸滲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知道學以致用。

2、在教學過程中聯系時代新信息。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局限于書本上的內容,應跟蹤國內外土木工程學科的先進成果,把新理論、新方法、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及時融入于課程之中,使學生處于學科發展的前沿,激發其上進心和求知欲。在教學探索中,采用將土木工程傳統知識與現代技術相結合的課程教學模式[2]。例如在講授構造及計算要求時,應全面采用國家新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 -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 -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進行教學。在講授預應力方法時,應滲入新的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

二、 課堂設計

為了達到培養學生的目的,對每一堂課的內容進行細致設計。教學方法有多種形式,如問題式、直述式、討論、復習、現場參觀、實踐等,為實現知識的最佳傳授效果,需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配合相應的教學方法,具體到每堂課的教學方法設計,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并且配有有效的評價方法,這能促進學生發現問題,通過及時準確的反饋,給教師已啟迪,以便對下一輪的教學進行修正和補充,同時給予學生前進的方向和動力。

評價方法要適合課程特點,并且要做到既有評價,又有反饋。改變以往一卷定成績的方式,本成績評定以過程考核為主。首先,過程評價的內容要有綜合性、連續性。每次上完課和任務完成都要有反饋信息,反饋的方式有多種,可以是反饋信息單、QQ反饋、微信反饋、口頭反饋等。因此,要求講課老師進行細致的課堂設計,也應在課程的全部講授過程中循循善誘,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生自身學習能力。

三、加強實踐環節

要求學生動手做一些基本的模型,例如:梁內鋼筋的布置模型,不同截面梁的構造模型。另外要增加課程設計項目,團隊形式作業,結合原有的小型習題,進行綜合項目設計。例如進行大型作業的設計,沒有唯一的解,即使是截面型式相同,設計結果的截面尺寸和截面布置、鋼筋配置也不是唯一的。設計過程一定要結合工程實際、現行設計規范。在課堂教學中,注重的是規范公式和理論的講解,而在實際設計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規范,應用規范,為將來成為合格的工程師打下基礎。

通過這一過程,不僅使學生熟悉了規范,而且在設計過程中能夠掌握和運用規范及所學知識,這也是對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的綜合實際應用。進行既有設計、計算又有圖紙的繪制。鼓勵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學習,通過課程設計使學生能自學課堂上教師還沒有講授的相關知識,解決實踐環節出現的問題,培養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動手能力。

四、鼓勵學生參加創新大賽開發創新能力[3]

為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每年舉辦橋梁結構模型創新大賽,鼓勵優秀的學生參加比賽。比賽以小組為單位,每組4-6人,自由組合,并安排專業老師指導。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設計新型建筑結構模型,結構形式任選,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并將優秀作品推薦參加省大學生結構創新大賽。

參考文獻

[1] 魏春明,趙星海,秦力.鋼筋混凝土課程的教學探討[J].東北電力大學學報,2010,30(5):44-47

[2] 匡亞川 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J]2010(3):98.

[3] 魯良輝,趙風華,施維成.“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的創新實踐研究[J].常州工學院學報.2013(8):89.

猜你喜歡
鋼筋混凝土結構教學理念能力培養
新課標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小學數學教學良好課堂氣氛的創建初探
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情景—問題”教學模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