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壇『天鳥』

2017-03-02 23:03從維熙
雜文月刊 2017年22期
關鍵詞:荷花淀孫犁文壇

□ 從維熙

孫犁先生離開我們十五年了。這段時間,孫犁先生的靈魂似乎始終沒有離開文壇,他的人文潛影,既在天宮瑤池,也在人間大地。一位一生不爭不搶、布衣布履的散淡文人,何以會在中國文壇留下永生的精神肖像,讓后來者仰望不已呢?細究起來,似可生出三種感悟。

其一,人文一體。人是文之根,文是其滋生的花朵與果實。自古以來,就有“文如其人”的裁定,以此為尺丈量一下孫犁先生的人生,可謂一生淡定如水。如此人生,決定了他的文學作品從標題直到筆鋒下的文字,都如一眼碧清之泉;從他的小說《荷花淀》《風云初記》《鐵木前傳》,直到散文《采蒲臺的葦》《琴和簫》《秀露集》,也都雅如菊荷。還可以由此追溯到孫犁先生用過的筆名“蕓夫”,從中可以透視他人脈與文脈的鏈接。因而,可以說孫犁布衣布履的散淡為人,繡織成其文采的蓮荷幽香。在鄉土文學的田園之中,孫犁先生展現出來藝術大家的風采,可謂是獨立于群峰之上的一朵祥云,幾乎無人可與之媲美。

其二,拒絕名利。中國當代文壇,受孫犁先生文學影響的后來人,不計其數。除了我們這一代中的劉紹棠、韓映山、房樹民、冉淮舟與段華等人,直接秉承了孫犁文膽與文風之外,孫犁作品還影響到當代著名作家,如鐵凝、莫言與賈平凹的行文筆鋒。當評論家將孫犁先生稱為“荷花淀派”文學旗手之時,孫犁卻淡然地表示不存在荷花淀文學流派之說。當說到受其直接影響并在他主編《天津日報·文藝周刊》初綻芳菲的作者時,他說,這是作者本身生活和才情決定的,而非他的影響和功德。君不見,有些文人把文苑當成名利的角斗場,哪有像孫犁先生這樣遠離榮譽桂冠的?我覺得,孫犁先生這種人生的恪守,又是一首人文絕唱。這種自律自審的高雅精神,令人景仰。

其三,不當五顏六色、隨風飄蕩的彩色風箏,一生只做食中華大地五谷雜糧、為中華大地而歌的一只天鳥。這里我之所以用風箏與天鳥作為對比之物,因為天鳥——無論是布谷還是百靈——生命本身來自大自然的賜予,因而也為大自然而歌;而風箏無論涂鴉得多么艷麗多彩,也無論其形象為水下蛟龍還是天宮仙女,更不管它飛得有多高,都是靠東西南北的風力推動,而非自身功能。更為重要的是,高空的風箏起落升降,都要聽命于放飛人手中之線的遙控。孫犁作品恰恰是一只天鳥,無論是為人間報春或為大地鳴秋,都來自他對人間萬象的感悟,然后,織就文學作品中人物的悲與歡,傾吐給中華大地。這又是孫犁有別于某些“追風作家”的重要標志。

孫犁先生在文壇幾十年中的畫像,是很難全面描述的。我僅以孫犁先生的“三聲絕響”,抒發一個文壇后來人對前輩的景仰之情,并提醒自己,要學習孫犁先生這只文壇天鳥的人文精神。因而,我在手記上寫下了如下自勵的話語:

我當不了天鳥,但我竭力做一只“月圓而歌,月殘則泣”的鳴啼人間冷暖的云雀……

猜你喜歡
荷花淀孫犁文壇
愛書惜書的孫犁——讀《書衣文錄全編》有感
論孫犁作品中的逆向思維
孫犁裝外行
游移于隱藏與揭示之間——論孫犁的“蕓齋小說”
《荷花淀》情節構思指瑕
白洋淀里盛開的美麗荷花——《荷花淀》“五美”賞析
品析人物語言,感受美好情感——《荷花淀》課堂教學實錄及點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