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農業產業扶貧的簡單思考

2017-03-02 22:44曾厚珍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1期
關鍵詞:巴東縣農業

曾厚珍

摘要:湖北省巴東縣,因為三峽工程的建設,現在正面臨著移民重組、生態重建、經濟轉型、脫貧致富等諸多難題。如何在現有條件下,加快經濟發展,搞好精準扶貧。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一個焦點。

通過多方調查,以及長期扎根于基層的實踐,認為扶貧攻堅的關鍵還在于進一步扶持產業發展,立足本地實際,搞好產業發展,讓本地區貧困,群眾直接受益,從而走上脫貧富裕的道路。

關鍵詞:巴東縣;產業扶持;農業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是湖北區域經濟的重要板塊之一,但地區發展水平相對落后,扶貧攻堅任務艱巨。而產業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也是本地人民脫貧致富的關鍵。近年來,湖北省大力推進農村產業扶持,已經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但需進一步加大對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發揮本地的比較優勢,推動特色產業又快又好地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農業產業扶貧是立足貧困村、貧困戶的資源稟賦和生產條件,堅持因地制宜,尊重農民意愿,充分發揮農戶主體作用,將單純的經濟救助和幫助基礎設施建設逐漸向產業扶貧轉變的一種扶貧模式。發展農業產業是推進精準扶貧的重要途徑。實施農業產業扶貧,有利于進一步培植壯大農業優勢、發展特色產業,有利于扶持更多的貧困村加快培育發展、帶動貧困戶脫貧,有利于配置具有自身特色的農業產業、形成“一村一品”格局,有利于幫助有產業發展愿望、有一定發展能力的貧困戶實現增收脫貧。

一、產業選擇

(一)產業選擇的原則

1.堅持主導與特色相結合。圍繞所在所在地區已形成的優勢主導產業,確定產業發展重點。也可以根據自身產業發展基礎、資源稟賦條件等,選擇發展前景好、綜合效益高的特色產業。

2.堅持長效與短平相結合。既注重培育投資少、見效快的產業項目,又要兼顧發展果樹、茶葉等周期較長、長期受益的產業。

3.堅持種養與經銷相結合。在引導貧困戶擴大種養規模、發展種養業的同時,因地因戶制宜,支持有條件的家庭從事發展農產品流通、加工、電商等產業。

(二)產業發展的重點

1.高效經作產業。按照適銷對路、品種優良的原則,引導貧困村合理確定主栽品種,大力發展蔬菜、茶葉、煙葉等特色經作種植,培植壯大一批產業專業村。支持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發展適度連片規模種植,推進農業產業標準化基地建設。鼓勵大戶帶動、加入專業合作社等途徑,扶持貧困戶直接發展高效經作產業。

2.優勢畜禽產業。按照可養區、限養區、禁養區“三區”規劃,確定產業發展布局,重點發展牛羊、家禽、生豬等優勢畜禽產業。發揮各類農業企業引領帶動作用,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封閉式委托養殖等模式,扶持貧困戶從事一定規模的生豬養殖。鼓勵推廣生豬土法低成本養殖技術,扶持貧困戶養殖特色畜禽品種。引導有條件的貧困村、貧困戶發展肉牛、山羊產業,注重扶持一些貧困戶適度擴大生豬等的養殖規模。通過大戶或專業合作社,帶動貧困戶發展家禽養殖。

3.特色水產產業。大發展草魚、鰱魚等常規水產養殖,積極發展鰻魚、生態甲魚、泥鰍等特色水產養殖。對水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好的貧困村,積極推進水產生態健康養殖,發展家庭漁場。充分發揮氣候、生態、水質等優勢,培育種苗繁育大戶,吸納帶動貧困戶參與水產苗種養殖。

4.休閑觀光農業。引導有條件的貧困村、貧困戶挖掘民俗風情、自然風光,積極創辦農家樂、QQ農場、美麗田園等休閑農業業態。鼓勵景區周邊的貧困村、貧困戶建設優質蔬菜等配套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發展農事體驗園、采摘垂釣園。引導貧困戶開發地方特色旅游商品生產,實現游購娛吃住行多環節獲利增收。

5.農產品流通業。引導有能力的貧困戶直接從事農產品經銷和種養相關配套產業。支持農業生產和流通企業發展訂單農業,通過農超對接、農校對接、農批對接等產銷銜接模式,推動與種養基地、貧困戶形成穩固的購銷關系。

6.農業品產地加工業。引導貧困戶發展分級分類等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實現優質優價。鼓勵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戶、農業企業發展規模農產品的烘干、儲藏、包裝,引導發展精深加工,實現多層次轉化增值。

(三)幫助選準產業

1.對于我們結對幫扶單位及工作隊要深入調查研究,根據貧困家庭人口、資源、技能、意愿,幫助選擇好能夠帶動覆蓋多數貧困戶的主導產業,明確具體產業以及產業布局、規模、重點項目、年度計劃措施等。

2.結對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和結對干部幫助有勞動能力、有發展產業意愿的貧困戶選準產業項目;引導沒有勞動能力、沒有產業發展意愿的貧困戶,在依法自愿的基礎上,將土地承包經營權直接流轉、入社托管、作價入股,參與產業發展,從中獲得收益。

三、政策措施

(一)扶持政策

1.扶持貧困村、貧困戶發展農業產業。對開發擴大蔬菜、茶葉等基地,具有一定種養規模,輻射帶動貧困戶較多的貧困村,傾斜安排項目資金用于改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條件。根據貧困戶發展產業的類型、規模等,在貸款、貼息、種苗補助、綜合獎補等方面給予一定的資金扶助。

2.鼓勵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龍頭企業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幫助實現就業。對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可優先享受“財政惠農信貸通”政策。對帶動輻射貧困戶發展產業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龍頭企業,在用地、用電、用水、稅收等方面給予相關優惠政策;對獲得“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的,享受相關補助政策。

3.積極鼓勵貧困農戶以各種生產要素參與各種經營主體發展產業。鼓勵貧困農戶以土地、林地、產業發展資金入股農業企業。鼓勵貧困農戶組建、加入各種農民合作社。鼓勵有條件的貧困戶創辦家庭農(林)場。鼓勵貧困戶與其它農戶合作,實行聯戶經營。引導支持貧困農戶到農(林)企業就業。鼓勵貧困農戶與企業合作發展產業。

4.在符合相關條件的基礎上,按照資金渠道不變、用途不變的原則,將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等市級以上涉農項目優先向貧困村、貧困戶安排。

(二)扶持措施

1.加強農業技術培訓。以生產型、經營型、技能服務型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為重點,分類別開展“聯合”、“訂單”、“定向”培訓。加強扶貧技術服務隊伍建設,建立畜禽、漁業、經作、觀光農業等產業專家庫。創新技術服務方式,采取“科技特派團”、“特派員制度”、“結隊幫扶”等形式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機具。

2.做好市場信息服務。分層次建立貧困村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殖大戶手機信息或QQ群服務平臺,及時、精準推送農時農事、價格行情、農產品市場信息等,優先為貧困戶發布農產品供求信息。積極牽線搭橋,引導推動貧困村參與農展會、網上銷售、農超對接等各類平臺,多種形式促進產銷對接。

3.構建利益鏈接機制。扶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專業戶,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通過適合的經營主體使特色產業最大限度地覆蓋貧困村和貧困戶,鼓勵工商資本進入產前、產后環節,把農村生產領域更多地留給貧困戶。讓農戶通過加入專業合作社或依托產業化龍頭企業,分享產業發展紅利,形成購銷關系穩固、利益聯結緊密的聯結機制。

4.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推進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培育農技推廣社會化服務組織,提高農業科技服務水平。探索對貧困村、貧困戶技術幫扶的新模式,依托傳統的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借助社會性技術服務組織開展產前、產中、產后“全產業鏈”技術幫扶。

四、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扶貧領導小組要充分發揮作用,切實加強工作指導和統籌協調。進一步細化工作措施,強化工作調度,積極協調農業產業扶貧工作中的重大事宜,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確保農業產業扶貧工作有序有效推進。

(二)抓好政策落實。制訂產業扶貧的具體扶助政策和產業資金管理辦法,嚴格程序,規范操作,確保政策實施公開公正,堅決杜絕弄虛作假,嚴禁挪用、套用資金。有關部門積極向上爭取資金項目。

(三)營造濃厚氛圍。加強宣傳發動,利用標語、廣播電視、報刊雜志和網絡媒體等多種手段進行全面、廣泛的宣傳。及時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加強經驗交流,總結、宣傳一批典型,營造齊力抓好農業產業扶貧工作的濃厚氛圍。

(四)強化績效考核??h、鎮兩級分別將農業產業扶貧納入對鎮、村扶貧工作考評內容;把結對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結對幫扶干部幫扶貧困村、貧困戶發展農業產業情況納入精準扶貧的工作內容,推動農業產業扶貧工作深入扎實開展。

參考文獻:

[1]時平;找準產業扶貧的突破口[J];老區建設;2005年01期

[2]鄭社奎;社會扶貧 產業扶貧 政策扶貧——關于我省實施“380萬扶貧攻堅工程”的思考[J];山西農經;1996年02期

[3]朱曉云;饒嘉;萬志剛;;推進產業造血扶貧 拓寬農民致富路——湖南省產業扶貧調研報告[J];中國財政;2014年03期

[4]楊安和;;貧困地區產業扶貧的思路和對策[J];中國經濟快訊;2001年33期

猜你喜歡
巴東縣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新農業 從“看天吃飯”到“看數吃飯”
歐盟發布短期農業展望
托起人民的“健康夢”——巴東縣衛生計生工作“十二五”回眸
走向文明美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開展“六城”同創活動“三部曲”
產業鏈上黨旗紅——巴東縣黨組織引領產業發展掃描
山區貧困縣促進市場主體發展的對策——以巴東縣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