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尼的布魯斯》中的主題分析

2017-03-02 23:05高學浩
山東青年 2016年11期
關鍵詞:苦難布魯斯種族主義

高學浩

摘要:

20世紀著名的黑人作家詹姆斯·鮑德溫寫了很多反映黑人生活、文學、宗教、藝術的作品。他的短篇小說《索尼的布魯斯》(Sonny`s Blues)刻畫了以哥弟倆為代表的黑人的苦難生活,通過他們揭示了美國的種族主義給黑人帶來的壓力以及黑人以布魯斯音樂為手段的一種抗爭與宣泄,豐富的主題加深了我們對黑人生活的了解。

關鍵詞:《索尼的布魯斯》;苦難;種族主義;布魯斯

詹姆斯·鮑德溫是一位多產的黑人作家,他一生中創作了許多對美國黑人文學影響深遠的作品,像他的第一部小說《向蒼天呼吁》(Go Tell it on the Mountain)、《另一個國家》(Another Country)、《就在我的頭頂上方》(Just above My Head),散文集《土生子札記》(Notes of a Native San)等等都從不同程度上反映了黑人的生活以及他們尋求自由、平等的斗爭。詹姆斯·鮑德溫是20世紀50~60年代的黑人作家“三巨頭”之一,它與理查德·賴特、拉爾夫·埃利森齊名,構成了美國黑人文學中舉足輕重的一角。本文著重分析他的短篇小說《索尼的布魯斯》,重點分析它的主題,并從中挖掘種族主義、苦難、布魯斯音樂這三個主題,逐一地進行分析,以求對這篇小說做出更加詳盡的解釋。

一、 小說中的種族主義

出于各種原因,現實或歷史,種族主義在黑人文學中總是一個不可缺少的話題,當然在《索尼的布魯斯》中也不例外。比如在文中提到哈萊姆區在多年后依舊破敗,依然充滿著威脅。這從側面反映出紐約黑人住宅區的發展的緩慢以及存在的一些不安定的因素。同時在文中還提到作者的叔叔晚上在公路上被一群白人活活軋死的事實。

“他們覺得很好玩,他們只是像平常一樣嚇唬他,但是他們喝醉了……你父親說當車子軋過他弟弟身體的時候,他聽到了他的尖叫,他聽到了吉他木頭的聲音,他聽到了吉他弦拉斷的聲音,他聽到了白人們的叫喊,那輛車繼續開著一直到今天也沒有停。當你父親走下山的時候,他的弟弟就只剩下肉醬和一灘血?!保˙aldwin,1998)

文章對敘述者的爸爸的弟弟被白人軋死這一過程寫得非常詳細,目的就是為了指責那些白人的罪行,他們視黑人的生命為草芥,在他們面前肆意妄為。為了保護索尼和他的哥哥,他的媽媽一直將這件事情保守秘密,但是后來在敘述者去參軍前含淚告訴了他,因為她害怕以后再也沒有機會跟他說了,敘述者也從來沒有把這件事告訴索尼,因為他怕會給他帶來傷害,這是對種族主義的一種無聲的控訴。除此之外文中還寫到黑人用布魯斯音樂來抒發他們內心的壓抑、苦悶,以此來與不公平的世界作斗爭,這反映了黑人們以一種和平的方式反對當時的種族主義,也抒發了詹姆斯·鮑德溫對種族主義的痛恨和改變呢這種現狀的渴望。

二、 小說中人物的苦難

小說中索尼與他的哥哥生活所經歷的苦難是文章所要表達的另一個主題。索尼從小想當一名音樂家,然而這一個夢想一直沒有得到他哥哥的理解與任可,他哥哥極力的勸阻他,因為他覺得音樂家配不上索尼,而且當爵士音樂家他無法維持生計,他無法得到哥哥的理解與支持。索尼內心里覺得苦悶,于是慢慢地借吸毒來自我安慰,來排解心中的郁悶,以至于后來被抓進監獄。他在牢中過著艱苦的生活,跟他的哥哥寫信訴說自己的后悔,出獄后在朋友們的幫助之下他慢慢戒毒。小說敘述者的生活同樣充滿著苦難,他先去參軍,回來后當了一名中學的數學老師,后來他兩歲的女兒格雷斯去世,這給他的妻子帶來了極大的傷痛,她經常在睡夢中哭醒。兩個人的生活中都充滿了苦難,但是他們對生活的態度卻有極大的不同。敘述者認為“我們沒有辦法不受苦”,但是索尼卻回答道“可是你總要想方設法不在苦海中淹死,也許采取點行動找出受苦的原因更好?!保˙aldwin,1998)敘述者又說到“既然沒有辦法不受苦,那就全都忍受吧”,然而索尼卻不贊同,他回答到“可是沒有一個人甘心受苦”。(Baldwin,1998)從兩個人的對話中可以看出兩人對于苦難的不同看法。哥哥傾向于安然接受苦難,甘心忍受,滿足于現狀,不想反抗,而索尼屬于反叛型的,他不愿意任由苦難擺布,希望自己來改變現狀,努力抗爭,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不過后來在索尼的感染下哥哥也開始覺醒,學會了反抗。

三、 小說中的布魯斯

布魯斯音樂起源于非洲音樂中的勞動歌曲、靈歌等,后來成為黑人表達個人感情,發泄憤懣的一種藝術形式。它對現代美國的爵士樂和搖滾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黑人名族寶貴的精神財富,這一點在《索尼的布魯斯》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哥哥把索尼安置在他妻子的家里,在那里索尼一天到晚的練習鋼琴,已經達到一種瘋狂的境界,他把一張唱片反復的彈奏,不斷地練習,提升,這些都反映了索尼對音樂的酷愛。后來索尼帶著哥哥去參加他的演出,他才感受到了布魯斯的魅力。在克里奧爾的指揮下,索尼彈出了優美的布魯斯曲,它震撼了大家的心。

“我似乎聽見了他是用何等的熱情把這首布魯斯變成自己的樂曲……自由縈繞著我們,我終于明白如果我們傾聽的話,他能夠幫助我們獲得自由,如果我們得不到自由,他永遠不會自由……它也讓我想起了其他的事情,帶我回到過去,我看見了我的小女兒還有伊莎貝拉的眼淚,我感覺我自己的眼淚也要涌出來。我意識到這只是一剎那,世界在外面等著,像饑餓的老虎一般,艱難在我們的頭頂上延伸,它比天空還要長?!保˙aldwin,1998)

這段對索尼彈奏的布魯斯曲的描寫說明它能帶當時現場的人們獲得精神上的自由,讓他們喚起對過去的回憶以及對現在的思考。它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方面它是索尼對生命的抗爭和對認同的渴望,同時它也象征著所有黑人展現自我的心聲,渴望自由、平等的心聲,它成為了黑人表達感情的手段。

短篇小說《索尼的布魯斯》是當時黑人生活的縮影,它寫出了黑人們的苦難生活,揭示了存在于當時美國的種族主義,贊美了黑人民族偉大的精神財富—布魯斯音樂。它讓我們感受到了黑人對自己身份的一種探尋,以及他們內心的一種矛盾,為我們更好的了解黑人的生活、內心、藝術提供了極好的素材。

[參考文獻]

[1] Sonnys Blues[M]. James Baldwin: Early Novels and Stories[C].New York: The Library of America, 1998:

[2]谷啟楠. 一曲強勁的黑人覺醒之歌——論《桑尼的布魯斯曲》的深刻內涵 [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 2003 (5)

[3]宓芬芳 譚惠娟. 黑人音樂成就黑人文學—論布魯斯音樂與詹姆斯·鮑德溫的《索尼的布魯斯》 [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1(4).

(作者單位:天津外國語大學,天津 300204)

猜你喜歡
苦難布魯斯種族主義
與種族主義作戰的藝術家
正視美國種族主義歷史需正視“種族”這一概念的起源 精讀
虛偽美國文化下的種族和種族主義
虛偽美國文化下的種族和種族主義
布魯斯·鮑文
淺析《許三觀賣血記》的苦難意識
歷史齒輪上的累累傷痕
從蒙克看向朱耷
請給我一幅畫
小金曼·布魯斯特:耶魯領航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