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教學去“小學化”教學的探討

2017-03-02 21:48彭荔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46期
關鍵詞:小學化幼兒園教學

彭荔

摘 要:有的幼兒園把大班辦成了“小學預科”班,使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日趨嚴重,這嚴重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規律,超越了幼兒發展的水平,需要教育部門和我們這些幼兒教育工作者花大力氣加以糾正。要解決當前幼兒園小學化的問題,杜絕幼兒園小學化的傾向,就要從幼兒園小學化產生的原因入手,更新家長教育幼兒的觀念,真正做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幼兒教育。

關鍵詞:幼兒園 教學 小學化 教學

《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防止和糾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說明當前的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相當嚴重,怎么樣防止和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已成為當前幼兒教育的熱點問題。出臺禁止“小學化”的通知,指出禁止測試,禁止使用小學教材,禁止學科教學。禁止一部分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的錯誤要求。提前對幼兒進行小學教育的不良傾向。提前把漢語拼音、數字書寫、數學運算等小學一年級的內容搬進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甚至把幼兒園大班辦成了“小學預科”班。一部分幼兒園,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日趨嚴重,這嚴重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規律,超越了幼兒發展的水平,需要教育部門和我們這些幼兒教育工作者花大力氣加以糾正。[1]

幼兒正處于長身體階段。機體和神經系統都比較弱。還不具備系統學習的能力,如果強迫幼兒像小學生那樣學習和寫作業,他們的智力水平跟不上,他們的大腦容易疲勞,如果他們學習過于吃力,容易引起心理上的變化。幼兒對學習產生厭倦,畏懼情緒。過早書寫還會使幼兒手指變形、駝背、近視等,從而扼殺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另外,“小學化”傾向對幼兒全面發展不利,只重視單項教育或某一技能的發展,導致幼兒身心發展的片面性,新《綱要》將幼兒園教育相對規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強調各領域的內容要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幼兒園學習小學一年級的內容,對于幼兒未來學習不利。幼兒階段學習了一年級的內容,使他們剛上一年級時,不用花力氣就可以獲得好的成績,由于重復教育,使這些兒童養成了不動腦、不思考、不認真聽課的不良習慣,當他們升入二年級時,面對新的內容,一下子不能適應,結果學習成績下降甚至跟不上的情況都會發生。如今,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隨社會的發展而迅速發展。尤其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導致人們對幼兒教育的高度重視,對孩子的期望值更高,同時也受幼兒教育水平良莠不齊等其它因素的影響。[2]

首先,長期應試教育,使得家長重視幼兒的學習情況多于關注生活健康發展情況。這種現象使得家長過早忙碌起來。無疑是在給幼兒增添本不屬于那個年齡階段應有的壓力,幼兒從小接受的教育準備要和考試掛鉤,承受學習各種學科和接受各種技能的壓力和負擔。幼兒的學習應該以游戲為主的形式進行,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健康成長。當孩子面對種種的壓力時,會主動封閉自我,減少與外界的聯系,主要表現為沉默寡言,不愿參加集體活動,不與同伴溝通,同時,幼兒長期學習導致身體機能和神經系統變弱,長時間缺少運動使孩子發育不良。

其次,幼兒專業教師的缺失,使得教學模式得不到改善。一些非專業的沒有經過正規學習和鍛煉的幼兒教師,缺少教學理論的指導和外出學習的機會。在教學中執行小學教師的標準,準時給幼兒上下課,注重幼兒掌握知識的程度,沒有真正把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結合起來,把幼兒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變成填鴨式掌握知識技能為主的課堂。違背了幼兒園《綱要》及《規程》,違背了辦園宗旨和原則。有些幼兒園一味追求效益,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為了迎合家長對教育的超前需求,滿足家長望子成龍或望女成鳳的心理。很多幼兒園偏離了辦園初衷,急功近利過早的學習小學一年級的課程,不考慮幼兒的接受程度和年齡特征,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要解決當前幼兒園小學化的問題,杜絕幼兒園小學化的傾向,就要從幼兒園小學化產生的原因入手。需要社會、幼兒園和家長的共同努力。社會要從政策上,制度上進行改革、宣傳,教育部門要對幼兒園的一日活動流程、活動內容、活動形式、活動效果,定期不定期的抽查、監督。確保幼兒教育不走彎路,健康發展。

幼兒園方面首先領導班子要更新觀念。根據《幼兒園教育綱要》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提供適合于不同個性發展的多彩平臺。充分挖掘每個教師和幼兒的智慧和潛能,采用游戲活動的形式,充分關注幼兒的經驗。引導幼兒在生活和活動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幼兒園教育內容是廣泛的、啟蒙的。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制定幼兒園的教學計劃,要全面了解幼兒的發展狀況,避免只重知識技能的掌握,忽略情感社會性和實際能力的傾向。同時加強對教師的業務管理和培訓,通過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避免幼兒教育小學化。

更新家長教育幼兒的觀念。提高對幼兒教育的認識通過發放宣傳資料,提高對幼兒教育認識水平,通過家長會、幼教專家講座、圖片專欄。學習幼兒教育的科學知識,淡化望子成龍急功近利的心態。同時,家長應多和孩子溝通交流,了解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才能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使家長和社會、幼兒園達成幼兒教育共識,逐漸淡化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思想基礎,使幼兒園小學化狀況得以改變。讓正確的幼兒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影響家長、影響整個社會,才能使幼兒教育之花開得更艷,使幼兒教育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付立芳.也談幼兒園教育去“小學化”問題[J].成功(教育版),2012(11).

[2] 李相禹,康永祥.幼兒園教育“去小學化”的制度基礎及對策建議[J].教育科學研究,2014(7).

猜你喜歡
小學化幼兒園教學
我愛幼兒園
微課讓高中數學教學更高效
歡樂的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在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克服小學化傾向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