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學科與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

2017-03-04 20:37謝鐵昌
成長·讀寫月刊 2017年1期
關鍵詞:道德素養培養方式學生

【摘 要】針對現階段學生重視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掌握程度,而不重視良好思想品質塑造與強化的現狀,很多教育者表示很擔憂?;诖?,文章對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方式進行論述,希望能夠幫助廣大教育者達到全面“育人”這一教學目標。

【關鍵詞】信息技術學科;學生;道德素養;培養方式

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教育領域奉行的宗旨,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中,國民素質水平能夠間接的反映出國家的綜合實力,信息技術已經被廣泛的應用于各行各業中,在提高經濟效益方面發揮巨大的作用[1]。因而,為了實現提升學生道德素養、完成優質人才培養的教學目標,信息技術學科可以被視為一個極為有效的渠道,其能夠培養學生健康的價值觀念、樹立競爭精神、健全合作意識,本文對在信息技術教學進程中培養學生道德素養的方式進行探究。

一、啟用實踐教學模式,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

眾所周知,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有效的應用理論知識是“活”學知識的過程,同時也協助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教科書上的內容有些是極為深刻的,如果教師緊靠傳統教學方法,要求學習對其死記硬背,是達不到教學目標的,而且很可能挫傷學生對知識學習的積極性,這對培養學生道德素養上起到了負面的作用[2]。而教師有效的啟用實踐教學模式,這是協助學生內化理論知識的有效途徑。

教師可以將研究性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法以及技能競技方法導入進實踐教學環節中,從而確保其順利開展與有效運行。

例如在《學習簡單使用照相機》的實踐課堂中,教師首先以及“組間同質、組內有別”的原則,將全班同學等分為4組,為每組同學提供一臺數碼相機,鼓勵學生查閱課本內容以及相關資料,對照相機的結構有一個整體性的認識,深刻的記憶各按鈕的功能,在此基礎上布置了“我的學校我的同學”這一課題任務,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正確使用照相機對景物、人物拍攝的目標。在信息技術實踐教學中,教師發現那些性格緘默的學生在同組成員的帶動下積極的參與互動與拍攝方案探究的環節中,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規范了EF鏡頭與EF-S鏡頭安裝流程,并切實的做好用屈光度調節旋鈕進行調整的準備工作。在本節信息技術實踐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法的應用培養了學生面對困難永不言棄的精神,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滲透培養了學生合作意識的同時增進了學生之間的情誼,使他們更具有包容心。

二、開展信息技術交流活動,使學生在自我教育中完善品質

自我教育的過程是學生認知能力提升的過程,也是學生心智被有效強化的體現形式,此外自我教育也是自我約束管理目標實現的基礎,能夠達到培養學生“自信”、“自強”、“自主”、“自律”精神的教學目標,這是學生良好道德素養形成,以及腳踏實地做事的基礎性要求。在信息化時代中,教師若要想借助信息技術學科去達到學生自我教育、培養道德素養的目標,僅僅憑借一味的說教是很難起效的,而積極開展信息技術課程知識交流活動是極為必要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主動的分享成功的學習經驗,剖析失敗的原因,樹立培養良好學習習慣與態度的信念,可見自我教育起到了可觀的成效,而教師也順利的實現了培養學生道德素養的教學目標。

例如,教師開展以“Excel表格制作心得”為主題的交流活動,很多學生表示Excel在一款應用頻率極高的辦公軟件,掌握正確的制作方法是當今時代每一個應試者必備的計算機基礎性操作能力,在交流的過程中,有學生主動說出自己在調整單元格高度、寬度以及斜線位置方面操作不熟練,此時設計出的表頭缺乏美觀性,這名同學表示以后會強加練習,不斷請假教師與同學,盡快掌握高效率操作方法這些優良的態度。那么由此可見,信息技術交流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對自我有一個更為清晰的認識,并能夠明確學習目標,樹立不斷進取、謙虛好問的學習品質,自我教育的成效遠遠優于他人教育的效果。也就是說信息技術交流活動的開展,協助教師提升了道德素養教學工作質量,優化信息技術教學效率。

三、將學生試講融入進教學課程體系中,完善他們的道德素養

為了有效的將學生試講導入教學體系中,教師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方法,因為一個案例相當于對一個實際情景的描述,其間可能存在一個或者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列舉出各個問題的解決措施。將學生試講有效的導入進信息技術教學體系中,也可是看做是師生角色互換的形式,這樣增強學生對信息文化知識熱情度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此時也有利于實現培養學生信息素養這一教學目標。

之所以認為試講環節能夠達到培養學生道德素養這一目標,主要是因為案例是客觀存在的,能夠培養學生務實精神,同時也有效激發他們從多個維度思考解決問題有效策略的精神。如果教師也借助案例教學方法達到培養學生道德素養這一目標,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度的解析前提,在此基礎上堅持與時俱進這一原則,設計與其相匹配的案例,從而使學生在試講的進程中實現吸收新理念,學會一些突發情況基礎性解決技巧的目標。并且在試講的過程中,強化了自身的綜合素質,實現了個性化發展的綜合目標。當然,對于座位上“聽案例”的同學而言,他們能夠以理性的態度對案例的性質做出正確的判斷,這是他們良好人生觀、價值觀被培養的有效方式,當然在此過程中他們也完成對信息技術課程知識內化的學習任務。教師可以應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按照某一思維方式,對案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度剖析,提出合理性、主觀性見解。由此可見,試講環節合理的融入進培養學生道德素養過程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效。

結束語

總之,在信息化時代中培養學生道德素養是極為必要的,這一目標的實現是任重道遠的。因此教師要有刻苦專研的精神,不斷地嘗試應用多樣化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積極的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整合在一起,最終實現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質、自主精神、協作精神、專研精神等道德素養,為其日后生活事業的良性發展奠定基礎。

作者簡介:謝鐵昌(1980-)男,廣西靈山人,民族:漢,職稱:中學二級教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信息技術下的美術教育探索。

參考文獻:

[1]耿娟.網絡化教學與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整合初探[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03:50-52.

[2]劉佳.提高普通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策略[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4,03:136-137.

猜你喜歡
道德素養培養方式學生
學生寫話
大學生“媒體素養”存在問題與解決策略的調查研究
高中歷史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
淺析流動兒童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方式
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