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后秋甜玉米栽培技術

2017-03-06 01:11康顯生馮紹衛周山舒梅何志
現代農業科技 2017年1期
關鍵詞:栽培技術

康顯生++馮紹衛++周山++舒梅++何志強

摘要 煙后秋甜玉米栽培技術是隴川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經過多年試驗、示范、推廣工作總結出的標準化生產技術,從選地整地、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適期播種、覆膜、栽培方式、播后管理、施肥管水、病蟲防治、適期收獲、秸稈處理等方面闡述了整個栽培過程中的具體操作要求,以期為煙后秋甜玉米生產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 煙后;秋甜玉米;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1-0035-02

煙后秋甜玉米是指冬春烤煙收獲后7—8月播種,10—11月收獲的鮮食秋甜玉米。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發展煙后甜玉米訂單生產,能有效解決上部煙葉采青搶烤和農民煙后種田的后顧之憂,提升煙葉質量,增加農民收入。近年來,隴川縣通過大量的試驗和生產實踐,總結出一套煙后秋甜玉米栽培技術,為種植農戶提供技術保障。

1 選地整地

選擇集中連片、能排能灌、保水保肥、光溫條件好、土壤肥沃疏松的中上等田塊。環境選擇無工業“三廢”及農業、城鎮生活等污染,大氣、水質、土壤等質量標準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的農業生產區域作為煙后甜玉米生產基地。

為防止串粉,選地時必須與普通玉米及糯玉米品種隔離,隔離方法包括空間隔離、時間隔離和障礙隔離??臻g隔離要求種植田塊四周300 m范圍內不得種植同期開花的其他類型玉米;時間隔離要求花期錯開15 d以上;障礙隔離主要是利用山嶺、村莊、樹林、公路等障礙物。適當輪作,選擇上年煙后種植水稻的田塊,降低旱旱連作帶來的負面影響。

對前茬進行處理,清除田間煙桿、雜草及殘留地膜。雜草嚴重的地塊,在整地前10 d用75%草甘膦顆粒劑1.50~2.25 kg/hm2,兌水675 kg/hm2地面噴灑進行化學除草。煙后甜玉米7—8月種植,此期雨水多、易造成澇害,應起高壟種植,人工或小型翻耕機械起壟,煙壟變溝,煙溝變壟,壟高40~50 cm,壟面寬30~40 cm。

2 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

品種選擇上,一是選擇審定的品種。因地制宜選用經國家和省種子審定委員會審定并在當地種子管理部門備案的優質、高產、抗病性、抗蟲性和抗逆性強的優良品種,種子質量達到國家相關規定的標準。二是選擇適銷品種。選擇果穗外觀商品性狀好、甜度適宜、氣味純正、質地嫩脆、口感好,鮮穗采收后糖分轉化慢,適采期較長的品種。三是選擇生育期適宜的品種。依據市場情況、預計播種時間和收獲時間,選擇生育期80~95 d的品種分期播種,以便分期采收[1]。

在種子處理上,一是選種。精選種子,人工手撿剔除秕粒、破損粒、雜粒。二是曬種。播前曬種2~3 d。

3 適期播種

7月5日至8月5日為最適播種期。一般播種量為7.5~9.0 kg/hm2。播種方式為地膜覆蓋壟作寬窄行種植,寬行距90 cm,窄行距30 cm,株距30~35 cm。一般種植密度為4.50萬~5.25萬株/hm2。

4 覆膜

直播或移栽前5~10 d,在播栽壟上開施肥溝施入底肥,溝寬20 cm,溝深5 cm,在溝內施入底肥,覆土后平整墑面,用施田補1 500 mL/hm2噴施封閉除草,后用寬度100 cm的地膜覆蓋。農膜選用寬度100 cm、厚度0.005~0.008 mm的普通聚乙烯薄膜,用量為45~60 kg/hm2。蓋膜時,膜要拉緊、展平、緊貼地面,四周用泥土壓緊壓實[2]。

5 栽培方式

覆膜壟作直播栽培,起壟蓋好膜后,按規定的行株距破膜點播,每穴播1~2粒種子,深度以3~4 cm為宜,2行相鄰每3株可成“品”形,播后用均勻細碎土或腐熟的土雜肥蓋種并封嚴膜孔。

若育苗覆蓋栽培,選擇避風向陽、排灌方便的地塊或菜園地作苗床,整地達到細、凈、平標準;播種前配好育苗土,以30%~40%的腐熟廄肥,60%~70%的肥沃細土為基質,每100 kg基質加入過磷酸鈣1 kg、尿素0. 1 kg混合均勻;育苗塑料軟盤每孔裝入約1/3營養土,每孔播種1粒種子,撒細土蓋種,厚度不低于1 cm,然后淋1次透水,播種數量要多于計劃用苗數的10%以上;播種后應注意遮陽防曬和防暴雨沖刷,出苗后根據含水量適時澆水,苗期應注意防治病、蟲、鼠害。

甜玉米苗2葉1心時開始移栽,不宜超過3葉1心,采用先覆膜后移栽方式,地膜蓋好后,按計劃行株距進行破膜定距打孔,2行相鄰每3個孔成“品”形,移栽時應分級、定向、錯窩移栽,栽后用細土將破口蓋嚴,移栽時防止傷根、折苗[3]。

6 播后管理

一是助苗出土。煙后甜玉米播種后易遇大雨,造成土壤板結,應及時松土,破除板結,散墑透氣,助苗出土。二是順苗出膜。覆膜壟作直播栽培的部分甜玉米苗會出偏頂在膜上,應及時順苗出膜,以防地膜燒傷甜玉米幼苗,并用細土封嚴膜孔。三是查苗補缺。甜玉米出苗或移栽成活后,應及時進行查苗、補缺,補苗時選陰雨天或晴天下午帶土移栽,栽后及時澆水,確保成活。四是間苗與定苗。直播三葉期間苗,四至五葉期定苗,每穴留1苗[4]。五是掰除分蘗。甜玉米分蘗多,在拔節前應及時掰除分蘗,操作時盡量避免損傷主莖及葉片。

7 施肥管水

底肥施腐熟農家肥15 t/hm2,玉米專用控釋肥600 kg/hm2,硫酸鋅30 kg/hm2,硼砂15 kg/hm2,一次性施于施肥溝內。苗肥于直播定苗后(三至五葉期)或移栽后7~10 d施用,追施尿素150~225 kg/hm2,采用打洞穴施,施后覆土,壓好地膜破口。穗肥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25~300 kg/hm2,施肥時應注意弱小苗多施,以促進全田平衡生長,采用打洞穴施,施后覆土,壓好地膜破口。

大喇叭口期至乳熟期,如田間持水量低于70%,要適時灌好3次關鍵水:第1次在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第2次在開花至籽粒形成期,第3次在乳熟期。授粉后25 d以內不能缺水,否則嚴重影響穗數和粒重,收獲前應適當控水,以利收獲和提高品質。苗期至花粒期易遇大雨、暴雨,應及時疏溝排水,防漬防澇。

8 掰除無效小穗

抽雄后會出現1株多穗,主穗以下的小穗在吐絲后6~8 d及早掰除,每株只保留最上部1個果穗,操作時不要損傷主莖及葉片。

9 病蟲害防治

在農業防治上,選用適應性強、抗病蟲的品種;合理密植,增施有機肥,合理施用氮、磷、鉀肥,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健壯植株。合理輪作,清潔田園,不宜年內連作或3年以上連作;深翻土地,集中處理病株殘葉,控制菌源;殺滅越冬幼蟲,減少蟲源。適時采收,帶苞貯運。按等級分揀,去除病蟲危害的果穗,整穗包裝貯運,避免二次污染。在物理防治上,采用性誘劑、殺蟲燈、糖醋液誘殺害蟲。在生物防治上,釋放赤眼蜂防治害蟲。在化學防治上,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環保型農藥品種,交替使用不同農藥,科學混配藥劑,做好施藥安全防護。病害主要有灰斑病、大斑病、小斑病,選用甲基硫菌靈、苯醚甲環唑、苯甲嘧菌酯等農藥對癥及時防治;蟲害主要有玉米螟、斜紋夜蛾、棉鈴蟲、地下害蟲(小地老虎、蠐螬、螻蛄等),選用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氯蟲苯甲酰胺、甲維鹽、敵百·毒死蜱等農藥對癥及時防治。

10 適期收獲

煙后甜玉米最佳采收期在葉絲后22~28 d,采收宜選擇在晴天10:00前或16:00后進行,以防果穗高溫曝曬,影響產量品質。

帶苞葉采收,能起到保鮮、衛生、耐運輸的作用,臨時存貯應放在清潔、避光、低溫、通風、陰涼、無鼠害、蟲害的地方,防止日曬、雨淋,不宜堆放。

采用清潔、干燥、無毒無害的冷藏車或貨車進行運輸。

11 秸稈處理

一是青飼或青貯。甜玉米莖葉多汁柔軟、營養價值高,是上好的青飼料,鮮果穗采收后及時收割飼喂或加工青貯。二是秸稈還田。玉米秸稈可通過旋耕機粉碎還田或整秸鋪放作物行間還田。

12 參考文獻

[1] 李少昆,劉永紅,李曉,等.南方地區甜、糯玉米田間種植手冊[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2] 陳山虎,林建新,紀榮昌,等.鮮食玉米栽培[M].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3] 周軍,郭元平,蘭玉梅,等.甜玉米栽培管理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13(4):197-199.

[4] 崔桂生,唐榮化.興安縣稻田秋甜玉米免耕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5(1):60.

猜你喜歡
栽培技術
提高大豆種植生產效益的栽培技術分析
蘭山區義堂鎮簡易大棚蔬菜高效輪作栽培技術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