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巴山區野生五味子人工栽培技術

2017-03-06 23:20柯剛
現代農業科技 2017年1期
關鍵詞:人工栽培技術

柯剛

摘要 總結秦巴山區野生五味子人工栽培技術,包括種植地選擇、種子處理、播種、定植、田間管理、采收與加工等方面內容,以期為五味子產業發展提供指導意義。

關鍵詞 野生五味子;人工;栽培技術;秦巴山區

中圖分類號 S56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1-0069-01

五味子,屬五味子科五味子屬,是一種落葉木質藤本食用和藥用兼用藤本植物,其主要生長在林下肥沃而濕潤的土壤上,尤其是棄耕地成塊狀分布。五味子花具有玫瑰芳香;果實具有酸、苦、辛、甘、咸五味,為內質漿果,成熟時呈深紅色,內含1~2粒種子,可生食或加工利用[1-2]。五味子果實具有益氣生津、斂肺滋腎、止瀉、澀精、安神等作用,可治久咳虛喘、津少口干、遺精久瀉、健忘失眠等癥。莖葉及種子均可提取芳香油,群眾有生食習慣。種子含脂肪,油脂可制肥皂或機械潤滑油。

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理念的提升和追求綠色環保時尚,野生五味子受到人們的青睞和追捧,價格穩中有升。同時,天然林禁伐、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為五味子等林下藥材發展創造了機遇。

近年來,安康市開展了對秦巴山區野生五味子資源調查工作,據統計,安康市野生五味子主要分布在漢濱區、石泉、寧陜、平利、嵐皋、鎮坪縣5個縣1個區。以巴山北坡的化龍山千家坪海拔、秦嶺南坡的牛山、鳳凰山海拔800~1 500 m區域分布最為集中,總產量在2 000 t左右,鮮果售價6~10元/kg,給當地群眾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為扶貧攻堅和群眾脫貧致富找到了一條好路子。但是,野生五味子的開發利用中存在比較突出的兩大問題:一是規?;潭鹊?,零星分散,不便于采摘管理;二是人工栽培還沒有先例,技術需要進一步完善提高[3]。為此,開展了五味子人工栽培技術示范,取得了較好的效果?,F將其技術措施總結如下。

1 種植地選擇

野生五味子天然分布在林下肥沃而濕潤的土壤,尤其是溝邊、溪邊分布較為集中。主要通過成熟的種子掉落地面生根發芽,自然繁衍。因此,五味子種植最好選擇排灌方便、土質疏松的地塊作苗圃地,施入腐熟廄肥、殺蟲劑等深翻25~30 cm,耙平整細。扦插育苗地要求則稍微粗放,翻整后做寬80~130 cm的畦,少雨地區做平畦,多雨地區做高畦。定植地塊要求定植前一年翻土,清除雜草、樹根,讓土壤越冬風化。

2 種子處理

育苗用的種子最好充分成熟,安康市五味子成熟期一般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當果實變成紫紅色或紅色時即可采收,播種用的五味子要選留果粒大且均勻一致的果穗作種用,搓洗干凈果肉后陰干,放通風干燥處貯藏,也可將種子用1∶1的河沙混藏。

春播種子于播種前用0.5%高錳酸鉀水溶液浸泡種子30 min,洗凈種子后用清水浸泡5~7 d,使種子充分吸水,每隔1 d換1次水,在換水的同時清除其中的秕粒。

3 播種

野生五味子除以種子繁殖外,也可靠地下橫走莖繁殖。野生五味子結實率高,且種子容易出苗,掉在地上就能生根發芽,繁殖方法簡單易行,但在生產中應注意選擇品種[4]。

播種季節春、秋2季均可,秋季播種在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春季播種在2—3月。將種子與2~3倍于種子的濕砂混勻,放入室外準備好的深0.5 m左右的土坑中,上面覆蓋10~15 cm厚的細土,再蓋上柴草或草簾子,進行低溫處理。待種子裂口后即可播種,用種量150~225 kg/hm2。種子出苗后后要加強苗床管理,及時拔除苗床上的雜草,6月中旬至7月下旬可用0.5%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施,每月進行1次。并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4 定植

選擇交通條件比較好的地方進行栽植建園。栽植前要先進行整地,整地時間以7—9月為宜。以株行距1 mx1 m距離挖穴,穴大小為60 cm×60 cm,穴施入腐熟廄肥、堆肥50~100 kg并適當加入磷、鉀肥,蓋上備用。栽植時間一般在10—11月,栽植前剪除過長根系和枝蔓,保持根系舒展,踩實后澆足定根水。

5 田間管理

栽植后要加強管理,首先應及時清除苗木周邊1 m范圍內的雜草,6—7月可趁雨追施尿素45~75 kg/hm2。其次要做好修剪整枝工作,一般在秋冬數及春季進行,秋冬季在落葉后進行,春季在1—2月。剪除重疊枝、過密枝、干枯枝和病蟲枝等,同時疏剪或短截過密的新生枝。也可夏剪進行抹芽,代替秋季修剪不足。選留2~3條營養枝作為主枝,并引蔓上架[5]。三是搭架。因地制宜選用木桿或竹竿作立柱,并用8號鐵絲在立柱上部拉一橫線,每個主蔓處立一竹竿或木桿,竹竿高2.5~3.0 m,直徑1.5~5.0 cm,用綁線固定在橫線上,然后引蔓上架,開始時可用強綁,之后即自然纏繞上架。

6 采摘與加工

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果實由綠變紅后即可進行采收,隨熟隨采。采摘時要輕拿輕放,以保障商品質量。五味子既可鮮食又可加工成果干,鮮食和加工果酒不需經過任何處理,只需包裝即可[6]。加工可日曬或烘干。烘干時,開始室溫在60 ℃左右,當五味子達半干時將溫度降到40~50 ℃,達到8成干時挪到室外日曬至全干,搓去果柄,挑出黑粒即可入庫貯藏[7]。

7 參考文獻

[1] 李克祥.五味子栽培技術及開發利用價值[J].吉林林業科技,2006(6):36-39.

[2] 馬西寧.華中五味子栽培條件下果穗生長發育動態規律研究[J].陜西林業科技,2011(1):1-4.

[3] 賈延波.北五味子栽培技術[J].寧夏農林科技,2011(8):29-30.

[4] 鄭濤.長白地區五味子栽培技術[J].吉林蔬菜,2016(4):3.

[5] 陳仲軍.五味子栽培技術及作用功效[J].中國林副特產,2012(1):67-69.

[6] 李科云,孫忠昆.北方地區五味子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0(3):142.

[7] 趙敏,宋起平,何亞慶.北五味子生態特性與栽培技術[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1(3):76-79.

猜你喜歡
人工栽培技術
人工“美顏”
人工制冷
人工降雪
人工自然范疇和人工自然的結構特性
植入人工晶體后視力仍差應該怎么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