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山縣馬鈴薯噴灌栽培技術模式及效益分析

2017-03-06 11:50李美娟李鐵男席宏亮
現代農業科技 2017年1期
關鍵詞:馬鈴薯效益

李美娟++李鐵男++席宏亮

摘要 通過深入了解工程在規劃設計、生產以及運行管理各階段的經驗做法,形成了克山縣馬鈴薯節水高產栽培技術模式,并對馬鈴薯中心支軸式噴灌工程的經濟效益進行計算,結果顯示其節水和增產效果明顯。

關鍵詞 馬鈴薯;噴灌栽培技術;效益;黑龍江克山

中圖分類號 S5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1-0089-02

Irrigation Cultivation Technology Mode and Benefit Analysis of Potato in Keshan County

LI Mei-juan 1 LI Tie-nan 1 XI Hong-liang 2

(1 Heilongjiang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0; 2 Heilongjiang Xiangsheng 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bstract Through in-depth understanding the experience in every stage like as planning design,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the potato water-saving and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in Keshan county mode was formed,and the economic benefit for potato center sprinkler irrigation engineering was calcul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ts water saving and increasing production effect is obvious.

Key words potato;irrigation cultivation techniques;benefit;Keshan Heilongjiang

克山縣位于黑龍江省西部,齊齊哈爾市東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25°10′57″~126°08′18″,北緯47°50′51″~48°33′47″之間,地貌類型以丘陵漫崗平原為主。屬于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縣多年平均氣溫1.4 ℃,無霜期121 d,年均降水量500 mm,年均蒸發量1 189.7 mm。土壤以黑土為主,土壤肥力高,適宜各種農作物生長??松娇h是中國馬鈴薯基地縣,土豆生產面積2.7萬hm2,總產量達100萬t左右,為國家糧食生產起到重要作用。為提高單位面積的種植業效益,增加收入,克山縣馬鈴薯種植大戶積極探索了馬鈴薯高效栽培模式和一體化耕作技術。而在馬鈴薯生產實踐中,生育期內缺水是降低馬鈴薯產量的主要原因之一[1]。隨著國家“節水增糧行動”在黑龍江省的實施,中心支軸式噴灌技術在克山縣馬鈴薯種植區得到推廣應用,有著廣泛的適應性和技術先進性。本文通過深入了解工程在規劃設計、生產以及運行管理各階段的經驗做法,形成了黑龍江省克山縣馬鈴薯節水高產栽培技術模式,并對馬鈴薯中心支軸式噴灌工程的經濟效益進行計算,結果顯示其節水和增產效果明顯。

1 農藝農機配套技術

1.1 整地施肥

當土壤化凍15 cm以上時進行機械整地。采用翻轉犁和IBZP偏執重耙,以深松為基礎,松、翻、耙相結合,3年深翻1次。一般深松30~35 cm,翻耕深度20~23 cm,翻后耙耢。并結合耕翻地施農家肥22.5 t/hm2左右。

1.2 品種選擇

此次馬鈴薯品種選擇尤金885。播前15~20 d出窖,催芽長2 mm左右進行整薯切塊,切塊重50 g左右,同時用甲基托布津和滑石粉進行拌種。

1.3 播種

當5~10 cm耕層地溫穩定通過7~8 ℃時搶墑播種。采用CMF-2馬鈴薯施肥種植機,施肥、播種、起壟聯合機械作業一次完成。行距90 cm,株距15 cm,播深10 cm,覆土厚8~10 cm,單塊莖點播,播種量2 250 kg/hm2。播種時施種肥尿素75 kg/hm2、磷酸二銨300 kg/hm2、硫酸鉀15 kg/hm2。

1.4 中耕植保

采用中耕機,在出苗率達到20%左右時進行第1次中耕,在出苗率達到30%以前完成,培土高為3~5 cm。在苗高達到15 cm左右時進行第2次中耕,培土高為3~5 cm。

1.5 病蟲害防治

防治早疫病于生長后期噴藥,用25%阿米西達(嘧菌酯)或32.5%阿米妙收(嘧菌酯·苯醚甲環唑)450~600 g/hm2兌水675 L/hm2噴霧。防治晚疫病于一般現蕾期開始用藥,每隔5~7 d用藥1次。未發病時,用75%進富(代森錳鋅)600倍液(1 500 g/hm2)或25%瑞凡(雙炔酰菌胺)450~600 mL/hm2噴霧預防。發現病情后,用68.75%銀法利(氟吡菌胺·霜霉威)750~1 125 g/hm2或52.5%抑快凈(惡酮·霜脲氰)525~675 g/hm2兌水675 L/hm2噴霧。防治蚜蟲用5%氯蟲苯甲酰胺(普尊)675~750 g/hm2或40%氯蟲噻蟲嗪(福戈)120~150 g/hm2兌水675 L/hm2噴霧。

2 灌水施肥技術

2.1 噴灌機技術要求

一是噴灌機運行前,應進行依次全面巡視和檢查。二是試運行時,噴灌機應在無水的狀態下使末端塔架車運行30~50 m,等確認運行正常后再通水運行,向噴灌機通水時,應緩慢開啟進水口閥門,直到輸水管內的空氣完全從噴頭排除后,再將閥門完全開啟。三是噴灌機試運行應至少累計旋轉1圈,并應能始終保持正常工作。四是噴灌機運行時,應參考設計灌溉制度,統一灌水,春季風大播后灌水應走1圈完成,其他時期灌水可2~3圈完成。五是噴灌應在施藥前或后進行。六是當噴灌機自動停機時,在故障未排除前不得重新開機運行。

2.2 灌溉施肥制度

在馬鈴薯整個生育期共灌水6次、追肥5次。第1次灌水,在播后5月20日左右,灌水量195 m3/hm2;第2次灌水,在苗期6月15日左右,灌水量300 m3/hm2;第3次灌水,在塊莖形成初期6月20日左右,灌水量300 m3/hm2;第4次灌水,在塊莖形成末期7月10日左右,灌水量300 m3/hm2;第5次灌水,在塊莖生長初期7月25日左右,灌水量300 m3/hm2;第6次灌水,在塊莖生長初期即8月5日左右,灌水量為195 m3/hm2。第1次施肥結合第2次灌水進行,噴施尿素為150 kg/hm2左右;第2、3、4次施肥分別在馬鈴薯開花初期、開花盛期、塊莖形成末期,分別追施尿素90~120 kg/hm2、尿素90~120 kg/hm2、硫酸鉀75 kg/hm2;第5次施肥于8月初結合灌水噴施尿素75 kg/hm2左右。

3 效益分析

3.1 成本分析

“節水增糧行動”項目是通過中央支持、地方自主安排,以糧食主產區為重點,集中連片大規模推廣應用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實現節水增糧增效的目的[2-3]。項目總成本由項目總投資和年運行管理費用組成。項目引進進口圓形噴灌機6臺,設備長度分別在245~388 m范圍內,跨度為4~6跨。灌溉時每臺噴灌機為1個灌溉單元,控制面積在20.0~46.7 hm2之間,總灌溉面積200 hm2,項目總投資為344.77萬元。節水灌溉工程年運行費用指每年運行噴灌工程所需的各種費用共35.437萬元,主要包括管理費4.08萬元、電費5.4萬元、維修費5 170元和水費25.44萬元。

3.2 經濟效益

3.2.1 增產效益。節水灌溉工程帶來的增產效益按有、無項目對比后可獲得的總增產值,再乘以灌溉效益分攤系數計算,分攤系數取0.5。該項目建成后,新增節灌面積200 hm2,每年新增糧食作物1 500 t,按1.6元/kg計算,新增產值240.0萬元,水利分攤后效益120.0萬元。

3.2.2 節水效益。節水效益是節水灌溉與傳統灌溉相比節約出來的水量,它是節水灌溉所追求的主要目標之一。節水量計算公式如下:

ΔW=(η水1-η水0)mA(1)

式(1)中:ΔW為節水量(m3);η水1為節水灌溉的灌溉水利用系數;η水0為傳統方法的灌溉水利用系數;m為單位面積用水量;A為灌溉面積[4]。

通過計算,新增節灌面積200 hm2,節水量按300 m3/hm2,單價1.8元/m3計算,節約水費10.8萬元。

3.3 經濟評價

應用上述公式計算得出:本項目區工程總投資額為344.77萬元,計算期內工程平均年效益120.0萬元,計算期內工程平均年運行費用為35.44萬元,取中心支軸式噴灌機使用年限為15 年,經計算得到該項目投資回收期為5.04年,在糧食作物收益年限為5~8 年的范圍內[3],效益費用比為1.88>1.2,指標都符合《水利建設項目經濟評價規范》中的要求。因此,中心支軸式噴灌機作為節水灌溉設備的使用在經濟上具有可行性,經濟效益明顯[6]。

4 參考文獻

[1] 徐寧,徐慶芬,張榮華,等.黑龍江省馬鈴薯高產水分管理[J].栽培生理,2014,2(28):70-72.

[2] 孫仕軍,邱振存,劉作新.卷盤式噴灌機技術經濟實例分析[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0,31(4):357-360.

[3] 楊秀清,李曉東,李麗霞,等.噴灌工程技術經濟效益分析的探討[J].黑龍江水利科技,2001(1):61-62.

[4] 周立華,杜歷,楊曉珍.中心支軸式噴灌技術在種植馬鈴薯中的應用研究[J].寧夏工程技術,2014(2):131-133.

[5] 郝志誠,宋志勇,尚鳳琴.馬鈴薯噴灌機械化高產栽培技術探討[J].現代農業,2008(12):21-22.

[6] 王碧春.節水抗旱:馬鈴薯噴灌圈的種植技術[J].農業科技與信息,2008(21):16-17.

猜你喜歡
馬鈴薯效益
馬鈴薯有功勞
論變更管理對項目效益的重要性
給馬鈴薯“開窗”
不同主導者下供應鏈效益的分析及優化
不同主導者下供應鏈效益的分析及優化
重慶市文化產業結構、效益比較分析
重慶市文化產業結構、效益比較分析
想露露臉的馬鈴薯
想露臉的馬鈴薯
“火星馬鈴薯”計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