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復雜系統群分析理論的林業企業發展潛力分析

2017-03-06 12:20儲敏
現代農業科技 2017年1期
關鍵詞:林業企業發展潛力

儲敏

摘要 復雜系統的空間結構是指復雜系統組織結構與關系,包括系統內子系統之間、不同的系統之間。本文闡述了系統組織結構與關系及其分析基本理論,介紹了提高林業企業發展潛力的系統群調節措施。

關鍵詞 復雜系統;群分析;林業企業;發展潛力

中圖分類號 F2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1-0135-02

1 系統群分析理論研究概述

2013年張國慶在《生態論:復雜系統研究》和《系統企業學》中提出了復雜系統群分析理論和企業群分析理論[1-3]。企業也是一個復雜系統,對某一個具體的系統來說,如果要研究更大的范圍,則該系統與其他系統組合成了一個更大的系統,該系統則成為了那個更大系統的子系統。就企業來說,對于某一個具體企業,其內部各機構則是構成該企業的子系統;對于一個企業集團或者一個較大的行政區域來說,該企業又是企業集團或所在行政區域的子系統。群分析,就是對系統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這種關系既可以是系統之間的結構與關系,也可以是系統內子系統之間的結構與關系。

2 系統群概述

2.1 系統的組織與結構

對于復雜系統來說,空間(space)有3種含義,一是系統的物理空間位置X,用n維表示;二是系統內部組織結構與關系Y,Y用圖表示,節點為各子系統,邊為子系統之間的關系與權,以及子系統間的能流情況;三是系統間的關系,同樣地類似Y,用Z表示系統間的關系,節點為各系統,邊為系統之間的關系與權,以及系統間的能流情況。如果用R表示復雜系統的時空結構,則:R={X,Y,Z};X={xi|i=1,2,…,n};Y={V1,E1},V1、E1為描述該系統超圖的節點和邊;Z={V2,E2},V2、E2為描述該系統間結構與關系超圖的節點和邊。上述關系均可以用向量來描述,R、X、Y、Z分別叫做系統的空間特征(向量)、位置(向量)、內部結構(向量)、外部關系(向量)。

2.2 系統群的概念及增長

2.2.1 系統群的概念。系統群(system group),是指在一定的物理空間內,同一類系統的集合。系統群具有如下特征:①數量特征。系統群內至少有2個系統。②空間特征。系統群占據一定的空間。③系統特征。具有一定的自組織、自調節特征,并有一定的遺傳性。

2.2.2 系統群的增長。系統群的增長,與時間、空間有一定的函數關系:

N=f(R,t)

其中,N為系統群密度,R為系統所屬空間,t為時間。

為了便于分析,假設在沒有物理空間和資源限制的情況下,或者某些系統在物理空間和資源限制閾值之內,系統群按照指數增長模式(geometric and exponential population)增長:

系統群在t時間的變化率=系統群瞬時增長率×系統群密度,公式如下:

dN/dt=rN

或Nt=N0en,λ=er

式中,N為系統群密度,r為系統群瞬時增長率。

在物理空間與資源有限的條件下,系統群按照邏輯斯諦增長模式(Logitic population growth)增長:

系統群在t時間的變化率=系統群瞬時增長率×系統群密度×密度制約因子,公式如下:

dN/dt=rN(K-N/K)

或Nt=K(1+ea-rt)

式中,N為系統群密度,r為每個系統個體群增長率(瞬時增長率),K為環境容納量(承載力)。

3 系統群間的作用

系統群間的相互作用類型分為正相互作用(positive interaction)、負相互作用(negative interaction)和中性作用。正相互作用是指系統群間的作用促進系統雙方增長與進化,包括共生和協作;負相互作用是指系統群間的作用對系統雙方的發展有遏制作用,包括競爭、兼并合寄生;中性作用是指系統群之間的作用對系統群雙方的發展沒有明顯的影響[4-16]。

3.1 共生

共生(commensalism)是指2個系統群之間所形成的緊密互利關系,包括偏利共生(commensalism)和互利共生(mutualism)。偏利共生也叫共棲,是指共生雙方只對其中一方有利,而對另一方沒有明顯的利與害的影響。偏利共生模型表示為:

3.2 協作

協作(cooperation)是系統群間一種比較松散的共生形式。協作是指若干個系統為了共同完成一個任務,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系統群間的協調與配合。協作一般隨著任務完成而結束,而共生則可能是終生的,或者在一起完成多個任務。當然,協作也可以看成廣義的共生。

3.3 競爭

競爭(competition),是指系統群之間對于一個共同目標的爭奪。競爭的模型可以用邏輯斯諦增長模型表示:

■=r1N1(■)

■=r2N2(■)

式中,α、β為系統群1對系統群2、系統群2對系統群1的競爭系數:

?琢=■

?茁=■

當dN/dt=0時,dN1/dt=dN2/dt=0,K1-N1-αN2=0,K2-N2-βN1=0,對系統群1來說,當N1=0時,N2=K1/α;當N2=0時,N1=K1;對系統群2來說,當N1=0時,N2=K2;當N2=0時,N1=K2/β。

3.4 模型的行為

從直觀上看,2個系統群在一起競爭時,可能有系統群1取勝、系統群2取勝或者二者共存3種結局。這種直觀的結局,可以通過dN1/dt=0=dN2/dt估計。系統群的競爭結局可以用系統群1、2變化動態圖疊加表示。

3.5 協同進化

協同進化(coevolution),是指2個相互作用的系統在進化過程中發展的相互適應的共同進化,也即一個系統由于另一系統影響而發生進化的進化類型。

4 系統位

系統位(systemic niche,sys-niche),又叫系統生態位,是指一個系統在所在的時間或空間域中所占據的位置及其與相關系統之間的功能關系與作用。

在系統位分析中,系統在所在的時間或空間域中所占據的位置及其與相關系統之間的功能關系與作用統稱為資源(resource)。系統對所在時間或空間域貢獻的資源稱為系統的貢獻位(contribution niche,con-niche),系統在所在時間或空間域消耗的資源稱為系統的消耗位(expend niche,expniche)。

5 系統群的調節

5.1 系統群增長的制約因子

5.1.1 密度制約因子。密度制約因子對系統群變化的影響是隨著系統群密度的變化而變化,而且系統群受影響部分的比例也與系統群密度的大小有關。

5.1.2 非密度制約因子。非密度制約因子雖然對系統群增長產生影響,但大多數還是通過密度來對系統群進行調節的。

5.1.3 影響系統群增長的主要因子。影響系統群增長的主要因子有系統內部組織結構的狀況、系統間的關系與狀態、環境因素,以及上述3種因素的綜合作用。

5.2 系統群調節模式

5.2.1 密度調節。密度調節是指通過密度因子對系統群大小的調節過程,它包括系統內、系統間和資源調節3個內容。系統內的自我調節機制,是通過系統自身行為調節和組織結構調整來實現系統群整體密度調整的。行為調節是通過系統輸入輸出內容與方式的調節,來實現自身系統位的調整。系統組織結構調整,是對系統內組織結構進行優化,提高系統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系統間調節,是調整系統間的關聯結構、關聯方式與關聯權重,尤其是著重調整系統位重疊較大的系統間的關聯,提高系統競爭力。資源調節主要是改變系統對資源的利用方式,或者開辟新的資源,改變系統時空域的位置(錯開物理空間或時間位置),為系統開辟新的途徑。

5.2.2 非密度調節。非密度調節,是指通過環境因子的條件,改善系統生存環境,提高系統增長力或生產力。

6 提高林業企業發展潛力的系統群調節措施

6.1 提升生存獲利能力

6.1.1 構建優秀的團隊,提高林業企業執行力。提高林業企業競爭力(市場競爭中獲利的能力)、執行力(把事情做對的能力)、成長力(持續獲利的能力)、生命力(追求理想內在的力量)、學習力(吸收知識和技能的能力)。

6.1.2 鑄造優秀品牌,提高林產品競爭力。優秀的品牌能給消費者完美的承諾,有了優秀的品牌才能站穩市場,才能充分地顯現產品的競爭力和附加值。

6.1.3 實施精細化管理,提升企業獲利能力。精細化管理的核心在于“精”“細”“簡”,只“精”不“簡”,化簡為繁是企業官僚化,是企業管理的大忌。精細化管理的精髓就是化繁為簡,把企業自己所做的每一件最平凡的工作做好、做細、做實、做深、做透,培養和樹立一種追求卓越的精神,樹立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精益求精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及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才是企業成本控制與企業增效的關鍵所在。

6.2 提升適應發展能力

善于發現市場動向,善于創新,做到:靜,縱觀全局,冷靜思考,判定形勢,把握走勢;準,審時度勢,細心分析,冷靜以待,搶抓機遇;狠,遇到商機,主動出擊;巧,靈活運用,創造商機[17-20]。

6.3 優化整合內外資源,實現價值鏈最大化

挖掘林業企業內部人、財、物、資源的潛力和優勢,利用內外部的一切有利要素,整合內外部資源,實現林業企業資源價值鏈最大化,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7 參考文獻

[1] 張國慶.生態論:復雜系統研究[EB/OL].(2013-03-27)[2016-11-12].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86685,http://blog.sciencenet.cn/data/attachment/home/201304/01/082301npp13fnh-5bllmra3.attach,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674444.

[2] 張國慶.系統企業學[EB/OL].(2013-05-21)[2016-11-12].http://blog.sciencenet.cn/data/attachment/home/201305/22/144145psp965zszrwsto-3t.rar,http://blog.sciencenet.cn/data/attachment/home/201305/22/1443-42rnvv84vn8vd4k1dz.rar,http://blog.sciencenet.cn/data/attachment/ho-me/201305/22/14451988uavaszhya33vhg.rar,http://blog.sciencenet.cn/dv-ta/attachment/home/201305/22/144636fzl198jm5fz6w7x6.rar,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692-114.

[3] 張國慶.系統法學[EB/OL].(2013-04-13)[2016-11-12].http://blog.sciencenet.cn/data/attachment/home/201304/16/153824kl1yn6clk4344-

4o9.attach,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680709.

[4] 張國慶.森林健康與林業有害生物管理[J].四川林業科技,2008,29(6):84-87.

[5] 張國慶.復雜系統生態論方法及其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3(11):192-195.

[6] 張國慶.生態論與經濟生態化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2(10):30-31.

[7] 張國慶.發展學基本理論與我國當前農村發展問題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3(17):305-315.

[8] 張國慶.論標準化原理[J].現代農業科技,2011(21):37.

[9] 張國慶.論和諧發展與和諧林業[J].綠色中國,2004(增刊1):80-84.

[10] 張國慶.系統法學與我國生態法制建設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3(10):160-161.

[11] 張國慶.林業標準化原理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2(1):225-226.

[12] 張國慶.生態環理論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1(22):224-225.

[13] 張國慶.標準的分類與命名[J].現代農業科技,2011(21):30.

[14] 張國慶.和諧城市融入文化、生態[J].綠色中國,2005(9):53-55.

[15] 張國慶.現代和諧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N].中國綠色時報,2008-05-20(004).

[16] 張國慶.企業減商化研究[EB/OL].(2016-06-15)[2016-11-12].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86332,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44-984893.html.

[17] 張國慶.基于生態論的企業勞動計量與管理[EB/OL].(2016-06-15)[2016-11-12].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86330,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44-984889.html.

[18] 張國慶.復雜系統代謝分析及其應用[EB/OL].(2016-06-09)[2016-11-12].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859-40,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44-983525.html.

[19] 張國慶.減熵化理論及其應用[EB/OL].(2015-10-25)[2016-11-12].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75520,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44-930925.html.

[20] 張國慶.生態論之“心”與“行”[EB/OL].(2015-10-07)[2016-11-12].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44-926326.html.

猜你喜歡
林業企業發展潛力
基于鉆石模型的山東省玉米產業競爭力探究
2019中國首批試點城市5G產業發展潛力研究白皮書(節選)
金融大數據在金融行業中的發展潛力分析
以人為本理念下的林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
林業管理策略分析
2007年中國管理軟件評選-獲獎名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