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州市埇橋區秸稈綜合利用與禁燒現狀及建議

2017-03-06 12:45張鑫
現代農業科技 2017年1期
關鍵詞:做法建議問題

張鑫

摘要 介紹宿州市埇橋區秸稈綜合利用與禁燒采取的主要做法,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據此提出了相關建議,以期為秸稈綜合利用提供科學參考。

關鍵詞 秸稈綜合利用;做法;問題;建議;安徽宿州;埇橋區

中圖分類號 S21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1-0176-02

1 埇橋區秸稈綜合利用與禁燒的主要做法

1.1 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措施到位力度大

一是政策扶持。2014年,區委、區政府為加大秸稈禁燒工作推進力度,先后出臺了《埇橋區加強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實施意見》《埇橋區關于加快現代農業“兩區”建設的獎勵扶持辦法(修訂)》和《埇橋區2014年秋季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方案》等政策性文件,明確了秸稈禁燒的責任和獎勵辦法,為區秸稈禁燒工作的全面落實提供了政策保證。二是資金扶持。區政府撥出2 600萬元專門用于推廣新型農業機械。區政府集中采購了4 556臺小麥秸稈切碎器,每臺補助500元,在此基礎上部分鄉鎮政府又每臺補助350元,免費給機手安裝使用;同時,還新增新型高茬免耕播種機80臺、大豆播種機568臺、玉米精量播種機2 215臺,每臺補助80%;新增打捆機(還田機) 56臺,每臺補助50%。秋季,區政府又拿出1 250萬元資金對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實行以獎代補,主要用于秸稈綜禁工作經費、考核獎懲、資金補助等。

1.2 部門工作抓得實,早準備早謀劃

2016年“三夏”前,區農機、農業部門共同研判了夏糧生產形勢,分析了秸稈禁燒粉粹還田可能對下茬播種玉米、大豆產生的影響,及早赴山東、河北等地考察,引進并試驗選擇了新型玉米免耕播種機、大豆高茬播種機等,為秋播的順利推進爭取了主動。

1.3 用好農機補貼政策,引導機具發展

2014年,利用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對秸稈還田、秸稈打捆類機械實行敞開補貼,對加裝秸稈切碎裝置的收獲機械優先補貼。共補貼小麥聯合收獲機172臺、玉米聯合收獲機284臺、大中型拖拉機360臺、旋耕機267臺、還田機639臺、撿拾壓捆機20臺、旋播機117臺、穴播機354臺,使用補貼資金4 033萬元,占補貼總額的90%以上,大大提升了農業裝備結構,為秸稈禁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4 強化機藝融合,通力協作攻關

區農機農業部門大力協作,共同研究出了8種種植模式放到鄉鎮試驗,做給農民看,指導農民標準化種植。目前,區夏玉米播種已形成小麥聯合收割→秸稈粉碎覆蓋還田→高茬播種的技術路線;大豆播種技術路線尚在研究之中。

2 存在的問題

雖然2014年埇橋區的秸稈禁燒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還田秸稈為下茬作物蓄水保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秸稈還田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現探討如下。

2.1 農業機械相對短缺,補貼資金缺口大

小麥低茬收獲,降低了收割速度,不僅農民收割、播種費用有所增加,而且致使收獲、播種機械相對緊張,現有購機補貼資金尚不能滿足埇橋區農民購買需求[1]。

2.2 小麥收獲限茬,影響大豆播種質量

限茬過低,地表秸稈覆蓋量大,擁堵大豆免耕播種機,易造成斷壟、弱苗,影響產量[2]。2016年夏收前省政府下文明確了小麥留茬不高于15 cm,部分鄉鎮為了禁燒和下茬作物播種,將秸稈留茬降到了10 cm或8 cm,以小麥高度為80 cm計算,則增加了6%~9%的秸稈量,降低了收獲質量,影響了收獲進度。農諺說“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丟”,小麥成熟度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收割時的清選分離,拋撒損失增大。而實際上,對種植玉米的地塊留茬高度在20~30 cm都不影響播種,且由于這部分麥茬的存在還能起到良好的蓄水保墑作用,有利于玉米出苗生長。而對種植大豆的地塊,秸稈量太大,超過10 cm厚度就會影響出苗,且易產生弱苗。

2.3 大豆免耕播種機械化技術有待提高

埇橋區的小麥產量高,秸稈量大,直接影響大豆免耕播種,大豆機械化生產技術體系,特別是免耕播種機械化技術有待提高。一是聯合收割機加裝切碎裝置問題。從了解到的情況看,2016年“三夏”各地都加大了秸稈禁燒的監督工作,有些地方對沒加裝秸稈粉碎器的聯合收割機一律不準下地。實際上小麥秸稈也有相當部分是離地處理的,通過撿拾壓捆機打包收集,送到生物質發電廠或造紙廠,對這部分小麥的收獲聯合收割機完全不需要加裝切割器[3]。聯合收割機是否需裝切割器才能下地作業應視秸稈是否離田,不應搞一刀切。二是現有機械已不適應新的需要。埇橋區2013年底即有精少量播種機逾1.16萬臺,然而面對2016年秸稈還田的實際,政府又拿出資金加大補貼,鼓勵農民新購置了2 863臺新型播種機,但這對有著 9.33萬hm2玉米、4.67萬hm2大豆種植面積的埇橋區來說,還遠遠不能滿足需要,需加大現有機具更新換代的步伐。

3 建議

一是以區政府名義組織農業、農機、環保等部門開展調研,并召開座談會,全面總結埇橋區秸稈禁燒工作經驗,認真客觀地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下一年度工作措施。二是加大農機補貼力度。針對秸稈禁燒新形勢,加快淘汰老舊機具,增加新型機具。區財政要加大對大型、復式農機具的補貼力度,要在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基礎上,對秸稈還田機、秸稈打捆機、復式作業播種機等農機具實行疊加補貼,提高補貼額度。農機部門要大力推廣收割機與還田機、收割機與打捆機聯合作業、滅茬播種施肥復式作業機械。三是強化機藝融合。農業部門要推廣成熟早、脫水快的玉米品種。同時,加大監測防控,及早消除秸稈還田帶來的病蟲害。農機部門要加大大豆免耕播種機械化技術的引進、示范與推廣,既能實現小麥秸稈免燒粉碎還田,又能實現大豆免耕播種,提升大豆機械化水平[4]。

4 參考文獻

[1] 彭春艷,羅懷良,孔靜.中國作物秸稈資源量估算與利用狀況研究進展[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4(3):14-20.

[2] 劉飛,周嶺.農林剩余物綜合利用的研究現狀[J].農機化研究,2015(2):230-235.

[3] 陳明波,汪玉璋,楊曉東,等.秸稈能源化利用技術綜述[J].江西農業學報,2014(12):66-69.

[4] 吳鴻欣,曹洪國,韓增德,等.中國玉米秸稈綜合利用技術介紹與探討[J].農業工程,2011(3):9-12.

猜你喜歡
做法建議問題
關于不做“低頭族”的建議
鹽城市農業保險發展現狀遇到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三代人的建議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FOOD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