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撫順地區一次降水預報失誤的分析

2017-03-06 13:11鄭國偉李俊樂全美蘭沈斌
現代農業科技 2017年1期

鄭國偉++李俊樂++全美蘭++沈斌++寧大可++劉多文++劉帥++李炳輝

摘要 通過分析前期數值預報產品,發現2016年1月15日500 hPa高空短波槽在遼寧西北地區加深南壓,而在撫順地區等高線北抬;地面高壓自北向南移動,導致華北氣旋快速西撤;850 hPa撫順處于冷式切變前部,高空風場由西北風轉為西南風。高空相對濕度較高,但底層相對濕度較低。綜合以上條件,未考慮降水。但15日午后,位于撫順東部山區的清原縣、新賓縣分別出現了0.1 mm和0.4 mm的弱降水。通過分析實況資料發現,15日14:00前后,撫順地區處于比較明顯的風速輻合帶,500 hPa短波槽也呈現“南下—北抬”的運動,實際整層水汽條件也好于預報,因此東部山區出現了降水。雖然歐洲中心的數值預報已經比較成熟,但對于是相鄰預報時次間隔期間出現的弱降水,目前仍然存在不足,這也對數值預報的釋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 弱降水;短波槽;漏報;預報失誤;遼寧撫順

中圖分類號 P457.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1-0220-01

受短波槽影響,2016年1月15日午后,位于撫順東部山區的清原縣和新賓縣(以下簡稱東部山區)分別出現了0.1 mm和0.4 mm的降水。但在14日的預報中,通過對歐洲中心數值預報的分析,預報員認為,從地面到高空動力條件都不足,高空水汽條件較好但低層水汽條件較差,因此并未考慮東部山區的降水。弱降水的預報一直是預報業務中的難點,而這次過程屬于比較有代表意義的弱降水過程[1]。本文嘗試從水汽、動力條件和天氣形勢上,對比數值預報與實況中存在的差異,找出預報失誤的原因,找出一些有用的線索,盡量減少以后出現類似的失誤。

1 歐洲中心數值預報分析

1.1 動力條件

從歐洲中心15日8:00 500 hPa高空預報場來看,內蒙古東北部、遼寧以西存在一短波槽,遼寧高空為西北氣流控制,撫順位于524 gpm線和528 gpm線之間。從歐洲中心15日20:00 500 hPa高空預報場來看,遼寧高空仍為西北氣流控制,撫順位于528 gpm和532 gpm之間。對比兩者可以發現,15日遼寧以西短波槽加深南壓,撫順地區雖然等高線北抬,但由于撫順此時位于冷渦底部,具備一定的動力條件。

15日8:00歐洲中心風速預報中,遼寧西北存在一個切變線,中緯度為偏西風控制,撫順地區沒有風速切變或輻合。15日20:00歐洲中心風速預報中,撫順地區為西南氣流控制,切變線位于遼寧中部,撫順地區有微弱的西南風風速輻合。綜合2個時次預報,考慮撫順地區動力條件較差,不利于產生降水。

1.2 濕度條件

1月15日20:00歐洲中心相對濕度預報中,850 hPa和500 hPa高度撫順東部山區相對濕度均>90%,但細網格對濕度的預報中,850 hPa以下相對濕度<70%。因此,從濕度場分析,不利于降水。

2 預報失敗的原因分析

綜合歐洲中心高度場、風場、地面氣壓場、相對濕度預報,可以認為15日雖然水汽條件良好,但動力條件不足,因此不考慮降水。但是在15日白天,東部山區出現了降水,現將實況與預報進行對比,分析降水所必需的動力條件。

2.1 實況資料500 hPa高度場

實況資料500 hPa高度場與數值預報基本一致,撫順屬于偏西氣流控制,從最終結果上看,20:00相對8:00等高線北抬。撫順地區的等高線呈現“南落—北抬”的過程,雖然最終表現為等高線北抬,但原本位于內蒙古東北部的短波槽東移至遼寧,然后到達朝鮮半島,為降水提供了高空的動力條件。

2.2 實況資料風場

本文選取了實況資料15日14:00和20:00 2個時次的850 hPa風場。14:00 850 hPa風場矢量圖(圖1)中發現,遼寧地區處于明顯的西北—西南風速輻合區[2],這在15日8:00和20:00的風場上并未體現。而20:00風場矢量圖(圖2)中發現,撫順地區已經受西北氣流控制,而歐洲中心數值預報的位于遼寧中部的切變也沒有出現。相應的,14:00—17:00正是東部山區降水量最大的時間段。因此,14:00前后的風速輻合大值區,為遼寧東部山區的降水提供了相當有利的條件。

2.3 水汽、動力綜合條件

由實況資料所繪制的清原縣(125°E,42°N)的單站剖面圖顯示,在15日午后,撫順東部山區存在垂直上升運動,600~800 hPa相對濕度接近飽和,800~900 hPa相對濕度 >90%,900 hPa相對濕度接近飽和,整層水汽條件良好。因動力條件與水汽條件配合,所以產生了降水。

3 結語

此次撫順東部山區弱降水預報失誤是因為預報員僅分析了數值預報的大形勢[3],而沒有考慮2個預報時次間隔期間高空短波槽東移可能產生的弱天氣過程,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數值預報對相對濕度的預報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差異,導致預報員判斷失誤。實況顯示1月15日14:00前后850 hPa存在風速輻合[4]大值區,但數值預報中沒有體現,導致預報員作出動力條件不足的判斷。通過分析實況資料發現,華北氣旋在1月15日呈現“東移—西退”的過程,在東移過程中冷暖氣流交匯,很可能造成降水,但這同樣在數值預報中無法體現。對于弱降雪天氣過程,預報的著眼點在于預報員對數值模式產品的綜合分析,結合粗網格和細網格數值預報產品,找出各個時次中可能發生的弱天氣過程[5-6]。

4 參考文獻

[1] 壽紹文,劉興中,王善華,等.天氣學分析基本方法[M].北京:氣象出版社,1993:199-203.

[2] 蘇耀墀.一次轉折天氣預報失誤的探討[J].廣東氣象,2007,29(增刊1):38-40.

[3] 鐘雄炎,林華立,王成.江門一次降水過程預報失誤的分析[J].廣東氣象,2010(10):15-17.

[4] 朱乾根,林錦瑞,壽紹文,等.天氣學原理與方法[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0:135-140.

[5] 徐紅梅,李國銀.朝陽一次弱降雪天氣過程的漏報分析[J].科研,2015(17):181.

[6] 趙文斌,孫守勛,徐建.北京地區一次降雪過程漏報成因分析和預報研究[C]//中國氣象學會.S1災害天氣研究與預報.沈陽:中國氣象學會,201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