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偶小戲《命運傀儡》創作意義的自我剖析

2017-03-07 21:43戴勛
戲劇之家 2017年2期
關鍵詞:木偶戲創作

戴勛

【摘 要】最初產生要創作《命運傀儡》的念頭源于幾年前的一次茶會。那次茶會上,諸多泉州提線木偶戲的新老藝術家們,于品茗間探討泉州提線木偶戲幾十年來的藝術創作得失之余,也提出了一些問題,其中有幾條是近些年被業內人士反復提及的。

【關鍵詞】木偶戲;創作

中圖分類號:J80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1-0032-02

目前,泉州提線木偶戲發展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為迎合觀眾的審美要求,木偶戲表演以展示技巧為主吸引觀眾,是否是劇種生存發展的必然出路?二是傳統木偶表演中的說唱藝術是劇種的重要部分,現在很多觀眾卻不喜歡,原因何在?當如何解決?三是時代發展越來越快,觀眾的審美需求也是日新月異。是否能有一種創作思路,既能保持劇種自身特點又能滿足大多數觀眾的要求?

作為一名木偶表演藝術的從業者,這些問題也時常引起我的思考?;蛟S可以把這些問題看成是需要論證的命題,用“木偶創作”的方式做實驗,以理論聯系實際來論證這些命題的真偽,找到解決的方案。因此,創作一個“另類”木偶小戲的念頭由此產生。

為什么說嘗試創作的這個木偶小戲要是“另類”呢?因為這和之前創作木偶戲的要求不一樣,它要針對性地解決以上問題,所以不得不在所有問題中盡可能取得平衡,不能顧此失彼。首先,這個木偶戲不能太復雜,整部戲不能或者盡可能少使用“技巧”來吸引觀眾,做到以劇情來與觀眾溝通。再者,這部戲的說唱部分要少,甚至可以考慮少說不唱。傳統泉州提線木偶戲表演時說唱部分占的比重很大(而且用的是閩南方言即古河洛語),這雖是該劇種的一大特色,但會對現代觀眾造成一定的困擾。事實上,現在大部分觀眾工作、生活方面壓力較大,無法沉下心來欣賞傳統說唱的魅力,加上對傳統文化理解的缺失,使他們感受不到古語道白、唱詞間所蘊藏的獨特韻味。近年來隨著國內外演出交流的增多,受語言方面的影響,外國觀眾在觀看木偶表演時,對說唱部分難以理解。即便有字幕翻譯能讓他們了解劇情內容,但個中韻味也實難體會。

縱觀近幾年世界藝術的發展,現代舞、默劇、即性表演劇等表演形式大行其道,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歌劇、戲曲、話劇等,那些純表演藝術都選擇在動與靜中和觀眾進行心靈的交流,因而深受現代觀眾的歡迎。有鑒于此,我要把這部木偶小戲的表演形式定位為木偶啞劇。

此外,我認為本劇的立意必須是中性的,這樣它就可以延伸出N個思考的主題,觀眾思考的空間才能更廣闊。我決定先從人偶同臺表演方式入手,并思考一個問題:人與木偶在舞臺上的表演有什么區別嗎?又有什么是統一的?然后我感悟到,活生生的人在舞臺上表演死去,沒有生命的木偶在舞臺上表演生命與活力,這些本都是藝術的隱喻,我若讓一個無生命的傀儡在舞臺上表現活過來,且頗具靈性與活力,但最終卻又無奈地死去,其所蘊涵的寓意或將直達觀者的靈魂深處,使其內心中受到觸動,從而根據受眾個體的差異而產生各種不同的感受。這,就是我想要的創作立意!因為這個立意不僅能感動自己,更主要的是它是中性的、開放式的,其思考的空間是無窮的。這種創作方式在泉州提線木偶戲歷史上并無可借鑒之處,只能從其他藝術形式甚至國外的藝術表演中尋求靈感。很快,“操縱與被操縱”的主題就被確定下來。雖然這個主題曾被舞蹈、雜技、默劇等各種表演形式所采用,但無疑它更適合于提線木偶戲人偶同臺的表演形式。國外曾有過相同的表演主題,但是相對簡單:“一個木偶活了,它發現自己是被操縱的,又傷心地死去了。而表演者同情木偶,想挽留它,卻最終無可奈何地看著它死去?!闭繎驔]有什么戲劇沖突,表演者與木偶也很和諧,雖然讓人感到淡淡的憂傷,卻沒能引起人們內心的共鳴。而我想表現的是更多內涵,我要突出“操縱與被操縱間的對立和統一”,我要讓人們在觀看時思考,我要引起觀眾的內心共鳴。

大綱既定,剩下的就是細節創作了。我向木偶大師林文榮老師說了我的構想,他當即拍板:“放手去做吧,我支持你!”有了林老師在技術上的大力支持,使我更有動力和自信去做想做的一切。但知易行難,創新對于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并非易事,更何況是操作復雜的提線木偶。因為是創新性的嘗試,在未知成敗的情況下,我沒有大張旗鼓,一切都是在業余時間悄悄地進行。腳本幾易其稿、形象幾次推翻重做,光木偶就制作了三個。也不想麻煩劇團領導及樂隊的老師們。整個戲文本構思自己創作,音樂也都是自己利用業余時間創作,再用編輯器一段段地反復制作編輯而成。光是第一版本的音樂制作過程就耗時半年多,而真正成形的音樂最終定稿是第七版。

創作過程的艱辛就不多說了,最終的版本我將之命名為《命運傀儡》。內容簡介是這樣寫的:每個人,都被自己的命運用看不見的絲線控制著。每個人的理想,都像自由歡快的鳥兒一樣美好。當我們要去追尋自己美好的理想時,往往被命運無情地阻擋。是向命運妥協,像木偶一樣接受它的操弄?還是勇敢地抗爭,去追尋自由與理想?或許,我們的抗爭最終會失敗。但是,我們至少努力過……最終敲定的版本沒有說唱部分,也沒有使用什么高難度的技巧,但與前期的中性化構思有一些出入。為了要體現操縱者與被操縱者間對立而又統一的關系,人與偶之間必然要有一些沖突性的表演,這種表演很容易使觀眾的情感有一定的傾向性,但這似乎是無法避免的。

該節目的首次亮相,即是參加市里的戲劇比賽。市里評委和觀眾們都很喜歡這個新穎的木偶節目,推薦它到省里參賽,開局似乎很不錯。但在省里參賽時,問題來了,我被告知:“因為戲劇大賽畢竟比的是唱、念、做、打。你這個戲是啞劇,首先說唱方面的分數就直接被扣除了,在此基礎上再與其他參賽劇目去比,會很吃虧……”我當即意識到:當初所設立的第二個問題,即傳統說唱過時與否,已可證明是假命題。傳統的說唱技藝并沒有隨時代的發展而被拋棄;相反,其重要性依舊不言而喻,也定然還有很多觀眾喜歡、認同它。正當我以為嘗試創新的努力將以失敗收場時,沒想到又“柳暗花明”了。省里比賽為體現開放性與公證性,設立了現場觀眾評分制?!睹\傀儡》的演出深深地打動了觀眾,現場氣氛十分熱烈,觀眾的熱情感染了評委老師們,進而把這部戲從出局的邊沿拉了回來,還獲得了銀獎。這使我非常感動,同時,我知道自己關于三個命題所做出的創新嘗試成功了,沒有說唱、沒有高難度的技巧,僅憑立足于提線木偶戲的劇種特點,與觀眾進行心靈溝通,沒有了傳統說教性與展示性的演出,觀眾依然可以從其他方面來欣賞、喜愛提線木偶戲。后來《命運傀儡》參加了全國大賽,并榮獲金獎,這更肯定了此次創作是成功的。

在經歷了整個過程后,隨著時間的沉淀,我對之前的幾個問題有了新的看法,這些問題其實不應該分開解讀,它實際上是提線木偶戲創作發展的幾個方面。傳統表演中的說、唱技藝,曾經也是某個時代的“技巧展示”,當時也是吸引觀眾的“特技”,只是隨時代發展而變得不再新奇。但是,長時間的積淀和發展,使它始終有一種藝術魅力,在吸引著喜歡、認可它的觀眾。它和這個時代觀眾所喜聞樂見的“特技展示”一樣,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也必然會在將來成為這個劇種傳統的一部分。至于創新與發展的道路,只要跟隨時代的變遷,抓住不同時期觀眾的審美需求,立足于自身特點,與觀眾的內心進行溝通,總是能與時俱進,薪傳不息的。這些答案和創作過程中的思考、感悟與提高,就是我創作《命運傀儡》的收獲和意義所在吧。

猜你喜歡
木偶戲創作
木偶和木偶戲
木偶和木偶戲
咱也過回『創作』癮
傳統戲劇——木偶戲
木偶戲
《如詩如畫》創作談
木偶戲的傳承與發展思考
《一墻之隔》創作談
創作隨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