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炭黑與白炭黑在輪胎胎面膠中并用的研究

2017-03-08 01:06江畹蘭編譯
世界橡膠工業 2017年12期
關鍵詞:大分子白炭黑炭黑

江畹蘭 編譯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 廣東 廣州 510641)

在以往的研究報告中,曾提出了胎面膠中白炭黑和炭黑的含量及其使用比例,對工藝性能、力學性能、動態性能及使用性能的影響問題。橡膠組分采用了三膠并用,即天然橡膠(STR-20)(8.0質量份)、聚丁二烯有規立構橡膠СКД-H(20質量份)及充油丁苯橡膠BUNAYSL 4526-2 HM(99.0質量份)。膠料中含有炭黑N339或白炭黑ZEOSIL 1165;或含炭黑與白炭黑不同比例的并用物。填充劑總量為80份(對100份生膠),以雙[3-(三乙氧基甲硅基)丙基]多硫化物X508作偶聯劑,用量為10份(對100份白炭黑),膠料用三段混煉工藝制備。

在討論已往的研究成果時,曾多次設想,調節炭黑與白炭黑的使用比例,“填充劑-填充劑”型結構會重組,有時甚至會改變所研究的橡膠的性能指標。當炭黑與白炭黑的比例分別為50:30;40:40;30:50時,橡膠性能指標的變化特別明顯。此比例范圍為,從以炭黑含量為主(80:0、70:10及60:20)轉換到以白炭黑含量為主(20:60,10:70及0:80)的過渡區。

因此,當炭黑與白炭黑的用量比發生變化時,認真研究“填充劑-填充劑”結構發生變化這一現象,是很有意義的。有鑒于此,用RPA 2000測試儀(Alpha Technologies公司產),在溫度40~180 ℃、變形振幅為0.7%~280%的條件下,測得了白炭黑與炭黑不同配比的膠料的彈性模量G',及損耗模量G''的曲線變化情況。

眾所周知,在預定的振幅范圍內,當變形振幅增大時,彈性模量G'值將減?。簇惗餍?,Payne Effect)。G'值反映了填充劑粒子間相互作用的水平。它不僅與填充劑的種類有關,也與其結構特點以及填充劑起作用的比表面積的大小有關。就生膠-炭黑體系而言,由于各種物理鍵合作用,使這種情況表現得特別明顯,在生膠-白炭黑體系中這種相互作用卻小得多。往膠料中添加偶聯劑,會使生膠-偶聯劑-白炭黑之間產生強烈的化學反應。在填充炭黑的膠料中,由于炭黑中含有少量含氧基、羧基、酮基、醌基、酚基等官能團,因而,在大分子及炭黑表面上也可能生成少量的化學鍵。

一般認為,在產生大變形振幅(>100%)情況下,由于橡膠大分子從填充劑表面上解脫了吸附,因而導致有大分子遷移。

利用貝恩效應(E ff ect Payne)來評估橡膠、偶聯劑及白炭黑之間作用的方法很多。文中根據在不同變形振幅范圍內貝恩效應的溫度曲線,利用阿累尼烏斯方程式計算了活化能:

式中:Gr1及Gr2-分別代表在小剪切變形振幅(r1)及大剪切變形振幅(r2)下的模量值;Eэфф-有效活化能

文中還計算變形振幅由10-4增大到1%時的G'的變化值。在另一篇報告中,曾測量過在0.3%~42%變形振幅范圍內,復合模量G*的變化情況。鑒于復合模量G*及與其相關的模量G'及G''在形變達300%時,變化明顯,故該文作者在變形振幅為0.7%~280%時對它進行了研究。研究認為,在如此寬域的變形范圍內可全面地評估貝恩效應(Payne Effect),及其在不同變形范圍內相互作用的各種形式。

表1為按彈性模量G'變化的相應計算結果。在該表中,計算結果按胎面膠配方分為三組,即(1)以填充炭黑為主的(80:0,70:10及60:20)膠料,(2)炭黑與白炭黑含量大致等量的膠料(50:30;40:40及30:50)及(3)以白炭黑填充劑為主的膠料(20:60;10:70及0:80)。每組數據取其平均值。在表1中,用星號標明溫度升高時,Gr1及Gr2差值增大過程的數據,而在其他過程中,這一差值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從形式上講,這些不同過程之間的差異,在于阿累尼烏斯坐標In(Gr1-Gr2)-1/T中幾條直線的正負傾斜角。有時,這種差別可在不同溫度區域內,同一振幅范圍里觀察到。

現在繼續觀察和分析在不同變形振幅范圍內所得的結果。從非常小的變形振幅0.7%~1.4%開始討論。當溫度為40~100 ℃時,炭黑膠料的最大活化能,比白炭黑高填充試樣幾乎要低50%。該文作者認為,Еэфф=18.5 kJ/mol的過程,乃與炭黑-炭黑粒子間物理鍵被破壞有關,而Еэфф在白炭黑含量增加后,該值降低為10.0 kJ/mol,這是由于炭黑-炭黑類網絡結構遭破壞所致。在溫度120~180 ℃范圍內Еэфф值不高,且三組試樣的Еэфф值均相同。

在下一個變形振幅(1.4%~2.8%)范圍內,由于白炭黑粒子間物理鍵合作用較強(其中包括氫鍵的作用),它們能耐較大的形變及較高的溫度,這在1.4%~2.8%振幅幅度、120~180 ℃溫度范圍內可以觀察到。在這些外因作用下,對于高填充白炭黑的試樣來說,需要約40 kJ/mol活化能才能使其儲能模量G'減小,有趣的是,活化能隨白炭黑含量增加而有規律地增大,即炭黑∶炭黑(13.3 kJ/mol)→炭黑∶白炭黑(18.5 kJ/mol)→白炭黑∶白炭黑(40.6 kJ/mol)。

在中等變形振幅(2.8%~6.98%)及不高的溫度(40~100 ℃)條件下,高填充及中等填充炭黑膠樣的Еэфф值為12.8~13.5 kJ/mol,與變形振幅為0.7%~1.4%時的Еэфф值極為相近。此時,G'減小可能與炭黑-炭黑網絡被破壞有關。但是,該破壞發生在小變形時受力較少的網絡區內。當溫度升高至140~180 ℃,且在中等變形振幅條件下,炭黑-炭黑網絡完全遭破壞,因而儲能模量G'降低速度減緩,這表現在低值活化能上(Еэфф=5.0~5.9 kJ/mol)。在這一變形振幅及溫度下,白炭黑含量高的試樣,開始出現大分子從白炭黑表面上解脫吸附的新的過程。此過程使彈性模量G'急劇減小。隨溫度升高,Gr1及Gr2之間的差異,由于白炭黑粒子周圍吸留橡膠的份數減小而加大。

在這種條件下,同樣會有大分子從炭黑粒子表面吸附中解脫出來,但由于橡膠-炭黑之間的作用,比橡膠-白炭黑之間的作用略強,故此反應不甚明顯。然而隨變形量的增大,這一作用會有所增強。開始是在中等含量炭黑的橡膠中,在7.0%~14%的變形范圍內。接著,便發生在高炭黑含量的試樣中(28.0%~70%變形范圍內)。隨形變增大,解脫吸附過程占優勢,Еэфф值(活化能)逐漸增大,炭黑含量中等試樣的Еэфф值達20~22 kJ/mol;高填充炭黑試樣則為12.5~13.0 kJ/mol。

比較了在不同形變下,dG1/dr比值與炭黑、白炭黑之比的關系后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由小變形時的填充劑-填充劑結構遭破壞的過程,過渡到大變形及高溫下橡膠大分子從填料表面解脫吸附的過程(見圖1)。

對上述相互依賴關系進行的分析表明,在溫度不高及小變形條件下,可明顯看到三種“填充劑-填充劑”的結構(見圖1,a)。隨胎面膠中炭黑含量減少,炭黑-炭黑結構的破壞表現為dG1/dr比值的減小。當胎面膠中炭黑與白炭黑含量比例為50:30、40:40及30:50時,dG1/dr比值大致不變。如繼續增加白炭黑的含量,dG1/dr比值亦會減小。當溫度升高、變形不大時也有類似的情況出現(見圖1,б)。在不高的溫度下提高乃變形振幅,并不會明顯改變這種互相依賴關系的特性,盡管dG1/dr比值顯著降低(見圖1,a)??傊?,含較多白炭黑的試樣,當其份額增加時,會使彈性模量G'下降的速率減緩。但這些試樣的dG1/dr比值變化的特性,在高溫及大變形條件下則有另一番景象(見圖1б,曲線2)。此時,在試樣中增加白炭黑的份額(炭黑與白炭黑的比例為50:30~0:80),可使彈性模量G'下降的速率加快。當溫度為160 ℃及140 ℃時,也可觀察到類似現象,但比較緩和。該文作者認為,這是由于大分子從填充劑表面上解脫了吸附所致。

圖1 在不同溫度及不同剪切振幅r條件下, 頻率V=10 Hz時, dG1/dr比值與炭黑及白炭黑使用比例的相關性

解脫吸附還表現在阿累尼烏斯坐標中直線斜率符號的改變上。開始時,大分子解脫吸附對改變G'的作用不大,僅僅使Еэфф降低(試樣炭黑∶炭黑及試樣炭黑∶白炭黑的試驗條件為形變振幅2.8%~7.0%,溫度140~180 ℃;試樣白炭黑∶白炭黑的試驗條件為形變振幅2.8%~7.0%,溫度40~120 ℃)。然后,隨大分子的解脫吸附速率加快,阿累尼烏斯曲線上的傾斜角發生了變化。由于所研究的橡膠膠料尚未進行硫化,因而橡膠大分子與白炭黑表面未通過偶聯劑結合起來,而白炭黑對橡膠來說是憎水性的。高填充白炭黑試樣的上述解脫吸附過程開始較早。該解脫吸附過程在各種變形條件下的活化能Еэфф在20~30 kJ/mol范圍之內,而發生解脫吸附的溫度應不低于140 ℃。

炭黑含量較高的橡膠試樣的大分子解脫吸附首先發生,而炭黑中等含量的橡膠試樣中,則是在變形振幅為7.0%~14.0%時發生。然后,在振幅為28%~70%時發生,高填充炭黑的橡膠試樣中也發生了大分子解脫吸附過程。因此,橡膠大分子顯著解脫吸附時的變形振幅值的排列次序(試樣排列次序:炭黑∶炭黑→炭黑∶白炭黑→白炭黑∶白炭黑)相應為28%~70%→3.0%~7.0%。這一排列次序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在高炭黑填充的試樣中,橡膠與炭黑有親和性,而在炭黑中等含量的試樣中,由于加入了部分白炭黑而使親和性降低;在高白炭黑填充的橡膠試樣中,白炭黑與橡膠是非親和性的。

由表1可以看出,當溫度低于120 ℃時從形變7%開始,所有橡膠試樣的活化能均相近(10~13 kJ/mol),而且在一個形變區域內活化能的偏差不超過1 kJ/mol。這一事實說明,當溫度低于120 ℃,在所研究的試樣中,從中等變形(7%)直到大變形(280%)都進行著同一個反應,即隨著溫度在40~100 ℃范圍內升高,Gr1與Gr2的差值減小。目前,由于缺乏足夠有說服力的實驗數據,還不能解釋清楚這一現象。但可以設想,這一反應之所以具有物理特性,可能是由于所有試樣共有的某種范德華力所引起的。

在過去的研究報道中曾指出過,當橡膠試樣中的填充劑由高含量炭黑,過渡到高含量白炭黑時,胎面膠料及其硫化膠的許多重要性能指標都會顯著改變。表1中這些橡膠試樣,用炭黑與白炭黑之比50:30、40:40及30:50來表示。該系列試樣某些性能的急劇變化,可能與填充劑-填充劑網絡在由炭黑-炭黑型轉變為白炭黑-白炭黑型時的物理結構重組有關。

圖1中的數據表明,存在著三種“填充劑-填充劑”結構。這些結構對損耗模量的影響,用tanδ/dr與炭黑∶白炭黑之比的關系來表征會更清楚,因為tanδ是反映彈性模量G'與損耗模量G''變化的指標。圖2示出了在溫度100 ℃、頻率10 Hz及不同剪切變形振幅下實驗試樣的數據。

綜合以上研究結果,在炭黑與白炭黑的比例為中等值時(50:30、40:40及30:50),膠料的曲線都有極值存在,試樣的tanδ/dr比值在較小或中等形變振幅下有顯著的變化(見圖2,a)。在低振幅(0.7%~1.4%)及炭黑與白炭黑的比例為40:40時,剪切變形在增大的同時,tanδ反常增大,但其tanδ的值卻是所有橡膠試樣中最小的。這些數據以及與其組成相近的30:50試樣的數據表明,這些試樣的物理結構與其他試樣有很大的差異。在炭黑與白炭黑之比為40:40的膠樣中,于小變形條件下,這種差異特別明顯,而炭黑與白炭黑之比為30:50的試樣則在中等變形條件下才會有此種差異出現。

圖2 不同剪切振幅下tan δ/dr比值與炭黑及白炭黑比例的相關性(溫度T=100 ℃, 頻率v=10 Hz)

在大變形區(14.0%~280%),tanδ/dr比值的變化沒有如此明顯(見圖2,б),圖2,б的比例比圖2a放大了50倍,只有經這樣的放大后,才能看清楚炭黑與白炭黑之比,對tanδ/dr比值的明顯影響。在大變形區,所有試樣的tanδ值僅隨形變振幅的增大而增大,故tanδ/dr之比為正值。但還是能觀察到隨變形振幅的增大,tanδ/dr比值增長的速率減緩。在更大變形區(70.0%~280.0%內)炭黑與白炭黑之比不會使tanδ/dr比值產生劇烈的波動,所有橡膠試樣的變形性狀大致相同。根據活化能也可得出這樣的結論。

綜上所述,可得出以下結論。第一,對貯能模量G'及tanδ(剪切變形振幅的一級導數)的數據進行處理,可以在同時含有炭黑及白炭黑的膠料中,區別出“填料-填料”及“橡膠-填料”,結構上的差異。主要特征出現在填料為中等比例的區域。第二,評估了被研究試樣在不同變形振幅條件下,所發生的結構化過程中的有效活化能。第三,研究結果指出,在“炭黑-炭黑”、“白炭黑-白炭黑”、“橡膠-炭黑”、“橡膠-白炭黑”型網絡中,結構化過程是在不同變形振幅條件下,以不同的活化能進行的。

[1]Мохнаmкин A.M等.Изучение совместно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технического углерода и диоксида кремния в протекторе шин[J]. Каучук и резииа,2014(04):36-39.

猜你喜歡
大分子白炭黑炭黑
大分子高效原油破乳劑研究與應用
“生物大分子”概念及包含的物質種類辨析
2017年我國炭黑進出口概況
半柔性大分子鏈穿越微孔行為的研究
白炭黑/膠原蛋白改性硅橡膠研究
白炭黑及其分散劑的發展及在輪胎中的應用
2014年我國炭黑出口額84萬t
贏創提升白炭黑產能
日本炭黑出貨量連續下降
紅花注射液大分子物質定量檢測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