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田徑男子冠軍馬群標槍分析

2017-03-09 20:00王宇
體育時空·上半月 2017年2期
關鍵詞:技術特征馬群分析

王宇

中圖分類號:G824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2-000-01

摘 要 近幾年來,中國的標槍運動出現停滯不前的局面,我們認為現階段技術的落后是阻礙中國標槍運動發展和進步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本研究將中國優秀標槍運動員男子的技術進行對比,主要對投擲最后用力進行分析,尋找出中國標槍運動員在此方面的技術差距,為教練員和運動員改進技術提供依據。

關鍵詞 男子標槍 馬群 技術特征 分析

一、研究目的

了解中國優秀男子標槍運動員馬群投擲技術特征及與世界優秀男子標槍運動員的差距,為中國標槍的科學化訓練提供了有力的依據。中國的標槍運動發展迅速,對標槍運動的發展和進步,眾多專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論證,尤其是提出中國標槍運動員與世界優秀運動員相比,在“能力”方面存在較大差距。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對2015年成都站鉛球投擲冠軍馬群成績最好三次進行運動學對比分析。

(二)研究方法

1.文獻檢索法。通過系統地查閱Internet、中國學術期刊網、超星數字圖書館等,全面了解標槍運動技術的研究現狀。確定研究方法和內容。

2.三維錄像解析法。使用兩臺JVC攝像機(50幀/秒)對馬群在2015年中國田徑錦標賽標槍比賽中的技術動作進行三維拍攝。運用星高鈦3—D signal TEC V1.0C三維錄像解析軟件系統進行解析,解析時是采取逐幅打點解析。

三、結論與分析

(一)身體重心速度變化分析

馬群交叉步技術不合理,但其中有一部分原因為他投擲步第1、2步的水平速度太快,影響交叉步技術的發揮,所以要根據運動員掌握的技術情況采用適宜的助跑速度,另外要認識到投擲技術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各環節技術是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前一環節的技術會對后一環節技術產生作用,過分地強調某一環節,會影響整體技術效能的發揮。

(二)最后兩步的步長、完成時間和重心騰起高度分析

本文研究對象馬群交叉步騰空時間平均時間為0.25s,而世界優秀運動員騰空時間為0.24s,相比之下,馬群騰空時間長0.01s,本文研究對象右腿向前上方擺動的垂直分力大,同時左腿蹬地角偏大,導致騰空過高,因而加大了交叉步的騰空時間,說明本文研究對象從引槍到最后用力的銜接不連貫,導致重心水平速度損失很多,將會影響最后用力的效果。

(三)肩軸角、髖軸角、肩髖角和拉引角分析

本文研究對象在最后用力時軀干工作距離短,同時體前的用力肌群將不能充分的拉長,從而收縮時不能產生更大的動量,這必然影響到最后用力作用于標槍上的動量。本文研究對象肩帶柔韌性較差,影響“滿弓”質量,減小了最后用力工作距離,降低最后用力效果。

(四)標槍出手參數分析

本文研究對象的平均出手高度為1.98m,世界優秀運動員的出手高度為2.01m,經過T檢驗,兩者無顯著性差異。經過實驗證明,男子標槍運動員的實際出手角度約為34°[6],本文馬群的出手角度平均37.17°,說明本文研究對象應適當注意縮小出手角度,從而提高投擲效果。一般認為,擲標槍的合理攻角為0°-10°[7]。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馬群投擲步最后兩步的身體重心水平速度平均值是8.39m/s、6.18m/s、5.58m/s、2.62m/s。說明馬群交叉步騰空過高,重心起伏大,交叉步技術欠佳,重心速度下降多。2.馬群在投擲步最后兩步的髖關節速度數據說明運動員左腿快速蹬伸不夠,影響到身體重心水平速度的增長。3.馬群投擲步最后兩步的步長、完成時間和重心騰起高度數據。說明左腿蹬地角偏大。4.馬群肩軸角、髖軸角、肩髖角和拉引角的數據說明左肩的過早打開,縮短了最后用力工作距離,可見本文研究對象在最后用力時軀干工作距離短,同時體前的用力肌群將不能充分的拉長,降低最后用力效果。5.E時刻,馬群三次出手速度分別是26.5m/s、26.0m/s、25.9m/s低于優秀運動員的出手速度,因此馬群要加大出手速度。馬群的出手角度平均37.17°,說明本文研究對象應適當注意縮小出手角度。

(二)建議

1.加強右腿的擺動和左腿的蹬結合和投擲步銜接連貫,增強節奏性。2.左腿快速蹬伸,在右腿前擺過程中髖關節加大前送。3.避免左肩的過早打開,加大最后用力工作距離,增強肩帶柔韌性練習。4.加大出手速度,出手角度,從而提高投擲效果。

參考文獻:

[1] 國家體育總局主編.中國體育教練員崗位培訓教材匯[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

[2] 鄭貴海,等.試談投擲標槍交叉步技術的發展趨向[J].新疆體育科技.1987.7.

[3] 劉大慶.對中國男子標槍運動員“交叉步”和最后用力技術的某些運動員學特征的初探[J].體育科學.1991.11(1):34-38.

[4] 國家休育總局.中國體育教練員崗位培訓教材[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

[5] 盧競榮.1995年中國RI徑錦標賽李榮祥標槍技術的生物力學分析[J].浙江體育科學.1999(2):31-34.

[6] 國家體育總局.中國體育教練員崗位培訓教材[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

[7] 文超.田徑運動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技術特征馬群分析
開心
隱蔽失效適航要求符合性驗證分析
準噶爾盆地的下午
電力系統不平衡分析
金磚國家高技術產品出口的技術特征及演化趨勢預測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發展趨勢分析
我國高水平女子400m混合泳運動員技術特征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