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藍型油菜種質資源耐旱性鑒定與篩選

2017-03-09 15:23曾德志楊華偉向仕華李霖超
湖北農業科學 2017年1期
關鍵詞:耐旱性

曾德志++楊華偉++向仕華++李霖超++李建修++羅念榮

摘要:用20%的PEG-6000溶液模擬干旱脅迫,蒸餾水處理作對照,脅迫處理5 d后,測定各材料的根長和發芽指數的耐旱系數,用以評價不同來源的甘藍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種質資源材料的耐旱性。為探究種子品質性狀與種子萌發期耐旱性的關系,將所測耐旱性指標與種子品質測試結果進行相關分析。結果表明,93份雙低材料平均根長耐旱系數為0.53,平均發芽指數耐旱系數為0.93,兩指標變異范圍均較大,表明該批油菜品系耐旱性具有豐富的遺傳差異,其中26份材料具有較強的耐旱性,可以作為耐旱性材料加以利用。相關分析結果表明,發芽指數耐旱系數與所測品質性狀關系不顯著,僅與根長耐旱系數呈極顯著正相關。根長耐旱系數與硬脂酸和二十碳烯酸含量呈顯著負相關,與蛋白質含量呈極顯著負相關,與含油率和硫代葡萄糖苷含量呈顯著正相關。因此初步推測在雙低油菜抗旱品系的選育過程中,應注重低硬脂酸、低二十碳烯酸、低蛋白質和高油材料的選育。

關鍵詞:甘藍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耐旱性;評價與篩選

中圖分類號:S634.3;S3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7)01-0010-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01.003

油菜是世界范圍內廣泛種植的油料作物之一,中國是油菜的主產國,種植面積約700萬hm2,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1/3。中國油菜種植面積廣泛,主要分布在西北、長江流域及中部地區[1]。但因西北地區常年缺水,長江流域又季節性干旱,所以嚴重影響中國油菜生產[2-4]。因此,選育耐旱節水、高產穩產的油菜品種是減小旱災損傷、擴展油菜種植區域、發展節水農業的有效途徑之一。

隨著對作物抗旱機制研究的逐步深入,國內外的學者們提出了大量可用于抗旱性評價的指標[5-8]。本試驗采用適于大批量品種(系)抗旱性早期鑒定的聚乙二醇(PEG-6000)高滲溶液模擬干旱脅迫的方法,通過對93份雙低甘藍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種質資源進行抗旱性篩選鑒定,以期篩選出具有較強抗旱性的種質資源。

1 材料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研究選用的93份材料是從自貢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的種質資源中隨機篩選出的雙低油菜品系。各品系材料準備顆粒完整、大小均勻的種子1 000粒,分裝于培養皿中。

配制20%的PEG-6000溶液作為處理液, 蒸餾水作為對照液。

1.2 試驗方法

1.2.1 耐旱性鑒定 ①消毒準備。用1%的次氯酸鈉溶液將各品系材料種子消毒15 min,再用蒸餾水沖洗掉種子上殘留的消毒液。在直徑9 cm的培養皿中放置3層濾紙,再將消毒后的種子分別放置于培養皿中,每個培養皿放置50粒油菜種子。②試驗處理。分別用蒸餾水和20%的PEG-6000溶液處理,每個品系2個處理,3次重復。③培養及性狀調查。每個培養皿中加入相應的PEG滲透液10 mL,加蓋后置于24 ℃恒溫培養箱中培養,5 d后統計發芽率和發芽指數[9],并從每個培養皿中隨機挑選10株幼苗測量根長和芽長,計算其平均值,并計算其耐旱系數,計算公式為:幼苗各性狀耐旱系數=該性狀處理表現/該性狀對照表現。

1.2.2 品質測試 采用FOSS近紅外分析測試儀測定。

1.2.3 數據分析 采用Excel和DPS V6.55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耐旱系數測定結果表明,平均根長耐旱系數為0.53,變異范圍為0.08~1.26;平均發芽指數耐旱系數為0.93,變幅為0.14~1.68,兩耐旱性指標變異范圍均較大,表明參試油菜品系存在豐富的耐旱性遺傳差異,可以從中篩選出耐旱性較強的品系加以利用(表1)。

根據原小燕等[10]的研究結果,發芽指數耐旱系數>0.90、根長耐旱系數>0.70的材料,可初步認定具有較強的抗旱性。從表1可以得出,具有較強抗旱性的材料有26份,其中編號為63號、17號、9號等材料的耐旱性最強。

相關分析結果(表2)表明,根長耐旱系數與發芽指數耐旱系數呈極顯著正相關,與含油率、硫代葡萄糖苷含量呈顯著正相關;與蛋白質含量呈極顯著負相關,與硬脂酸、二十碳烯酸含量呈顯著負相關;而與其他油菜種子品質性狀的相關性不顯著。發芽指數耐旱系數僅與根長耐旱系數呈極顯著正相關,而與其他品質性狀間相關性不顯著。說明油菜種子中各品質成分含量對根長耐旱系數影響較大,而對種子發芽指數耐旱系數影響較小。在雙低油菜選育過程中,應注重高含油率、低蛋白質、低硬脂酸、低二十碳烯酸的選育,以期更大程度選育出抗旱性較強的材料。

3 結論

郭雪松[11]對油菜種子萌發期的抗旱性鑒定表明發芽指數可作為種子萌發期耐旱性鑒定的指標。原小燕等[10]通過對田間抗旱性不同的油菜品種進行種子萌發期滲透脅迫試驗發現,相對發芽率和相對根長可作為油菜萌發期抗旱性鑒定的指標。本試驗采用已有研究中使用頻率較高的抗旱性鑒定指標進行油菜種子萌發期抗旱性篩選鑒定具有可靠性與普遍性。本研究對93份甘藍型油菜種子進行了抗旱性篩選鑒定,初步篩選出了26份具有較強耐旱性的材料。

通過對油菜種子萌發期耐旱性與種子品質性狀間的相關分析發現,根長耐旱系數與發芽指數耐旱系數呈極顯著正相關,與含油率、硫代葡萄糖苷含量呈顯著正相關;與蛋白質含量呈極顯著負相關,與硬脂酸、二十碳烯酸含量呈顯著負相關。初步推測,在雙低甘藍型油菜育種選育過程中,應注重高含油率、低蛋白質、低硬脂酸、低二十碳烯酸材料的選育,更能選育出抗旱性強的材料。

參考文獻:

[1] 王漢中.中國油菜產需形勢分析及產業發展對策[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07,29(1):101-105.

[2] 戴清明,呂愛欽,何維君,等.洞庭湖區油菜主要氣象災害發生規律與減災避災對策[J].作物研究,2006(2):60-65.

[3] 貴州省成本調查監審局.三季苦旱:對我省農業生產帶來什么樣的影響[J].當代貴州,20l0(7):14-15.

[4] 熊守權,劉銀秀,倪曙珍,等.氣候對荊州市油菜生產的影響分析[J].湖北農業科學,2009,48(6):1330-1333.

[5] 黎 裕.作物抗旱鑒定方法與指標[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1993, 11(1):91-99.

[6] 孫彩霞,沈秀瑛.作物抗旱性鑒定指標及數量分析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02,18(1):49-51.

[7] 龔 明.作物抗旱性鑒定方法與指標及其綜合評價[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1989,4(1):73-80.

[8] 朱永波,張仁和,卜令鐸,等.玉米苗期抗旱性鑒定指標的研究[J].西北農業學報,2008,17(3):143-146.

[9] 張從宇,張子學,崔廣榮,等.赤霉毒素對小麥幼胚愈傷組織和幼苗生長的影響[J].種子,2005,24(9):4-8.

[10] 原小燕,符明聯,何曉瑩.不同抗旱性油菜種子萌發期抗旱指標比較研究[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12,30(5):77-81.

[11] 郭雪松.油菜種質資源耐旱性的鑒定[D].重慶:西南大學,2009.

猜你喜歡
耐旱性
大豆轉錄因子基因GmbHLH130克隆及在干旱脅迫中的功能分析
不同耐旱性紫花苜蓿干旱脅迫下生理響應和轉錄調控的差異研究
甘藍型油菜苗期耐旱性綜合評價與耐旱性鑒定指標篩選*
揭示PTP類核苷酸酶的抗旱作用(2020.2.16 萊肯生物)
水、旱稻抗旱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扁桃及普通桃品種的葉片解剖結構及耐旱性分析
甘薯耐旱性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