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推動油地融合發展的幾點建議

2017-03-09 15:23劉英杰
現代企業文化·理論版 2016年21期
關鍵詞:石油資源產業轉型勝利油田

劉英杰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10-000-02

摘 要 本課題著眼于區域一體、產業對接、油地經濟融合,從實現油地融合的背景意義、成功經驗、面臨的困難和對策思路幾個方面進行探討分析。通過探討石油資源產業轉型對策,力求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實現油地關系進一步做實,油地合作進一步深化,推動深度融合,實現抱團發展。

關鍵詞 東營 勝利油田 石油資源 產業轉型

作為一座石油城市,東營在其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與石油結下了不解之緣,面對經濟新常態及持續低迷的國際油價,東營市與中石化(勝利油田)都在經歷一場嚴峻的考驗,同時也面臨著許多機遇,如何迎接挑戰,加快油地產業有效對接,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實現資源型城市的成功轉型,這是油地雙方共同的任務和挑戰,也是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和必由之路。

一、實現油地融合的背景分析

2014年以來,受國際國內經濟環境的影響,東營主要經濟指標低位運行,勝利油田效益也持續走低,油地雙方都面臨著轉型發展的巨大壓力,轉型發展、調整結構已成為油地雙方的一致共識和內在動力。同時也應該認識到東營市處在國家黃藍經濟帶的核心區域,有著獨特的區位優勢、豐富的資源優勢,明顯的土地、水電、資金、政策等比較優勢,以及逐步配套的基礎設施,這些都成為承載中石化轉型產業的基礎與條件。此外油地雙方有著強烈的合作愿望,創新合作形式、相互借勢發展的需求更加迫切。

二、推動油地融合發展,加快產業就地轉移的現實意義

(一)產業就地轉移是資源型城市轉型的必然選擇

縱觀國內外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實踐,加快勝利油田產業就地轉移,可以實現油田資源就近加工、技術當地轉化、油地人才共享共用,是提升油地融合層次、實現雙贏發展的利好,也是資源型城市轉型的必然選擇。

(二)產業就地轉移是石化系統優化市場布局的通行做法

據了解,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各大石油石化集團,為應對形勢挑戰,增強核心競爭力,紛紛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市場布局、淘汰落后產能、加快產業升級步伐,以期贏得發展先機。其中,產業就地轉移就是一種調整產業布局的通行做法。2015年7月21日,勝利油田新疆新春油田與新疆自治區國有企業共同出資設立的中石化新疆新春石油開發有限公司舉行了揭牌儀式,開啟了中石化在新疆探索出油氣資源就地轉移的新模式。

(三)產業就地轉移符合油地雙方的共同利益

勝利油田80%的石油地質儲量和85%的產量集中在東營境內,90%以上的油田職工及家屬工作、生活在東營,實現產業就地轉移特別是把優勢企業留在地方,可以大幅度促進區域內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有利于實現區域內經濟的一體化發展,符合油地居民的共同愿望和利益。

三、實現油地融合的現實可能性

建市以來,油地雙方始終高舉團結發展的大旗,不斷加強頂層設計,溝通協調機制、統籌協調能力不斷增強,為油地融合提供了合作對接的前;多年來,東營市大力支持和幫助油田生產經營,為勝利油田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中石化(勝利油田)不斷在東營拓展煉油化工、油品銷售等業務,對地方經濟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雙方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大,成為合作對接最直接的動力;深化油地合作,項目對接是關鍵,近年來雙方公共建設了勝利經濟開發區、東營領港經濟園等一批產業項目,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為雙方合作對接提供了重要平臺。

四、實現融合發展面臨的困難與問題

總體來看,受體制機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由于利益導向不同,油地雙方“各自為戰”的格局依然存在,產業融合對接、協同發展的力度、深度和廣度還遠低于預期,離真正的區域經濟一體化還有很大差距,特別是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實現油田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雙方融合發展主要面臨如下問題:

1.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中石化系統產業轉型的節奏和空間受到限制,對外投資的動力和能力不足;

2.體制機制不活,勝利油田央企的身份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轉型的自主權;

3.對油田自身市場依賴程度大,改制企業市場化程度不高;

4.油地雙方信息不對稱,資源要素雙向流動和配置存在事實上的“無形壁壘”;

5.政策環境規范后,“含金量”高、吸引力大的優惠政策受到制約。

五、推動油地融合發展的思路與對策建議

新的經濟發展常態下,油地合作將處于一個大有作為期、加速發展期和歷史轉型期,油地雙方要秉持更加自覺的合作態度,尋求更加寬廣的合作領域,以求進一步加大合作力度,確保更加良好合作勢頭。產業轉型時油地融合的總體思路是:堅持“共興共榮、共建共享”的利益導向,以“借勢借力、互惠互利、抱團發展”為原則,以“提質增效、轉型發展”為目標,強化平臺創建、機制創新、頂層設計,實施示范園區建設引領、一體化推進、重點項目帶動,做實產業對接、油地項目合作,實現深度融合。

(一)互相借勢、互利共贏

一是明確統一目標——“資源型城市轉型”。明確油地共同的歷史擔當是推動資源型城市成功轉型,實現城市建設發展與油氣資源開發的高度契合,充分調動地方群眾、油田職工的積極性,奠定深度合作的思想基礎。二是樹立合作理念——“借勢發展、互利共贏”。充分把握當前油地合作的戰略機遇期,必將為油地雙方奠定長遠有利的發展基礎。應從群眾長遠利益、油地長遠發展出發,創新思路,抓住機遇,狠抓執行,務實合作,力求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重大規劃、重大問題、重大戰略的突破,在借勢發展中做好現實問題和長遠發展問題,推動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三是強化輿論引導——“一家人、一條心”。充分發揮輿論宣傳的導向作用,加大宣傳互利共贏戰略,及時跟蹤報道示范工程和重點項目,引導各企業及單位積極合作、主動對接,讓廣大群眾與職工真切感受油地“一家人、一條心”的好處和氛圍,在油城每個人心中使油地全方位合作的種子落地生根。

(二)積極搭建石油資源產業轉移的平臺

油地雙方應積極創新合作模式,堅持人才、市場、資金、技術等優勢共享,進一步整合生產要素,聯合打造產業園區,聯合實施重大項目,聯合開展產業招商,推動優勢產業諸如石油化工、石油裝備制造等加快發展,實現雙方融合發展、全面發展、協同發展。

(三)探索油地共贏的轉型產業合作模式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允許更多國有經濟和其他所有制經濟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經濟”。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進一步明確了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類型和方式。在這一方面,東營市與勝利油田可以先行一步,積極研究探索,付諸轉型實踐。一是充分發揮中石化及勝利油田強大的投資能力和雄厚的資本優勢,通過市場化方式,對東營成長性強、發展潛力大的企業進行股權投資。二是鼓勵地方企業通過收購股權、股權置換、出資入股、認購可轉債等多種方式,參與控股上市公司增資擴股,參與油田企業改制重組。三是民營企業、地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與油田有關單位共同出資,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將投資重點著眼于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及涉油相關產業。

同時,重點培育富有生機活力的市場主體,力求深化油田存續企業改革。一是對已改制企業,調整優化股權結構,對社會治安、社會保障、黨團關系等實行屬地化管理。二是加大地方支持力度,將改制企業納入區域發展規劃,在項目規劃和土地征用、融資、核準、退城入園、人才引進、科技經費等方面給予支持。三是及時幫助改制企業解決生產經營困難,通過對重大項目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加快推進步伐。

六、結語

總的看,受體制機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油地利益導向不同,產業融合對接、協同發展的力度、深度和廣度還遠低于預期,離真正的區域經濟一體化還有很大差距。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承載油田轉型產業、推動雙方融合發展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笆濉逼陂g,油地雙方應本著精誠合作的態度,做實油地項目合作、產業對接,推動深度融合,實現油田率先發展、東營科學跨越,攜手推動區域發展繁榮,共同建設美麗幸福新東營。

參考文獻:

[1] 張米爾,武春友.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障礙與對策研究[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1.

[2] 劉云剛.大慶市資源型產業結構轉型對策研究[J].經濟地理,2000.

[3] 趙海.資源型城市主導產業轉型研究—以山東省東營市為例[J].山東大學,2010.

[4] 李顯青.東營市區域經濟結構轉型問題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2010.

[5] 張光彩.資源型城市主導產業轉型研究—以東營市為例[J].中國證券期貨,2012.

猜你喜歡
石油資源產業轉型勝利油田
勝利油田:“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石油資源開發的水土保持補償對策研究
慶祝勝利油田發現60周年賀信
加強基層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以勝利油田為例
中國在安哥拉投資開發石油資源的現狀及發展策略
洛倫茲曲線在勝利油田開發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