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技術設計過程中培養創造力

2017-03-10 17:35管光海
科學24小時 2017年2期
關鍵詞:假肢解決方案過程

管光海

我曾經參加過教育部中小學海外研修項目,對美國技術教育進行了為期半年的考察。在走訪的學校中,我看到不少學校在走廊上或教室里都張貼了技術設計的畫報,而技術教師也都非常自豪地介紹他們學生的設計項目。

在Licking Valley高中,我參觀了他們正在實施的“假肢設計”項目。該項目要求學生通過完整的設計過程,研究和設計一個假肢,而最終的假肢必須是可使用的,且模型能夠運動。

設計和打造假肢共分為三個流程:第一步是設計產品,包括設計概述(對設計目標的初步陳述)、分析(對當前設計目標的分析)、研究(探究該領域或與相關主題類似的設計解決方案)、明確化(明確設計解決方案的具體要求)、解決問題(對設計解決方案進行概念化并記錄)、呈現(呈現設計方案);第二步是制作產品過程中的設計,包括發展(完善設計解決方案)、測試(測試一個設計解決方案);第三步是制作產品后的設計反饋,包括應用(將設計解決方案引入到具體的環境中)、評價和結論(總結過程和結果,包括針對后期改進的建設性評論和意見)、重新設計(重復在產品制作之前、之中或之后的任意一個或所有階段)。

在該項目中,教師提供了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設計,并且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教師只是在學生需要的時候進行指導,學生也都會認真地按照設計過程開展活動。在美國,類似“假肢設計”的項目還有很多。

技術設計的概念源于英國,英國的技術教育曾以“手工藝學”、“工藝與設計”、“手工、設計與技術”等形式存在。隨著英國經濟的持續衰退,英國人從二十世紀晚期開始反思和改革教育,其重大舉措之一就是提高對技術教育的重視。1975年之后,設計被加入到“手工、設計與技術”科目中。1988年,英國政府頒布《教育改革法》,該科目成為基礎課程,被定為義務教育的必修課,技術課程的名稱也由“手工、設計與技術”改為“設計與技術”,設計成為技術課程的核心。

一般的設計過程,歷經發現需求、產生設計方案、制作、評價四個環節,這也成為了技術課程的重要內容,并對國際技術教育界產生了廣泛影響。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設計開始出現在美國的技術課程中。到了2000年,設計已經成為美國國家技術課程標準的核心內容。在我國,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已經明確提出“技術設計”。在小學、初中的勞動與技術課程中,也滲透著“認識一些簡單圖樣,并用圖樣進行簡單的作品設計”、“根據自己的設計計劃選擇材料和工具,制作成作品”的要求。

世界各國對技術設計的重視,源于技術設計的重要價值。技術的根本目的是要解決實際問題,而設計正是產生解決方法的主要途徑,設計過程也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設計過程的表達有不同的模型,但一般過程是相似的,包括問題的確認、設計方案的制定、原型與模型的制作、方案的優化等。這個過程既是發現和明確問題的過程,也是運用相關知識進行合理設計分析的過程,在設計原則指導下運用各種設計策略的過程,更是展開想象力進行創造的過程。因此,美國技術教育學者認為:“設計是絕大多數技術發明和技術革新的核心過程,正像探究對于科學,閱讀對于語言藝術一樣,設計對于技術而言具有基礎性的重要意義?!?/p>

與藝術設計側重欣賞、審美,強調感覺的需要相比,技術設計側重功能、結構、材料、程序、工藝等,主要圍繞技術的目的而展開,同工程設計、工業設計、建筑設計、服裝設計等具體領域中的設計緊密相關。在技術設計過程中,學生需要面對真實世界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并不斷進行優化。技術設計過程可以成為動手與動腦相結合、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良好載體。目前,在我國提倡創新創業教育的背景下,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受到高度重視,創客教育、STEM教育風起云涌。而這一切應該基于技術設計,因為一切創造都離不開結構、功能、材料、工藝等。

技術教育并不是簡單的教學生上網、用電腦,而是教授信息技術深層次的原理、內涵以及技術素養,為以后培養技術人才奠定基礎。高中階段的技術課程,重在理解技術與設計,學習設計的過程,鼓勵有創新意識的設計,學習運用技術解決生活和生產中的簡單問題。因此,技術課程比其他科目都更為實用、更貼近實際生活,該課程讓學生提升的綜合能力也是未來社會最重要、最需要的。

猜你喜歡
假肢解決方案過程
解決方案和折中方案
一種端口故障的解決方案
基于數據倉庫的數據傾斜解決方案研究
描寫具體 再現過程
關于上臂式假肢的概述
2016中國大數據·最佳解決方案獎
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最大的是哪些,為什么?
智能假肢
圓滿的過程
假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