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如何利用兼并重組減少過剩產能

2017-03-10 12:16李俊俊
智富時代 2017年1期
關鍵詞:產能過剩國有企業

李俊俊

【摘 要】面對國家經濟下行的壓力,去產能工作已經迫在眉睫,企業如何利用兼并重組來實現強強聯合,不斷增強國際競爭力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在分析2015年我國國企兼并重組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礎上,厘清了兼并重組在去產能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時,針對目前的過剩產能行業提出兼并重組的措施來實現去產能這一戰略性目標。

【關鍵詞】兼并重組;產能過剩;國有企業

2015年12月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2016年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工作任務。2016年1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提出,要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重點促進產能過剩有效化解,促進產業優化重組。

自2009年國務院頒發《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來,國家己經連續頒發多項政策通知及意見,推進企業兼并重組的進行。近年來,面對國內產業產能過剩、環境污染嚴重、參與國際競爭多為低端勞動力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等發展困境,國家不斷修改政策,以推進企業兼并重組的進行。當前,我國汽車、鋼鐵、水泥等關乎國計民生的重點行業發展己經面臨嚴峻的問題。去產能工作已經迫在眉睫。

一、概念界定

兼并是指多家(兩家)獨立企業、公司合并成為一家企業,即一家優勢企業吸收另一家或多家企業,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企業通過產權交易獲得其他企業的產權和經濟控制權。

重組主要是指企業產權關系和債務、資產、管理結構等的重新改組、整頓與整合,以期強化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并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廣義的重組還包括企業組織、人員調配、業務機構及管理體系的重新設定。目前所指的重組都是指廣義的重組。i

產能過剩是指在計劃期內,企業參與生產的全部固定資產,在既定的組織技術條件下,所能生產的產品數量,或者能夠處理的原材料數量超出市場消費能力,即處于總供給在一段時間內不正常的超過總需求的狀態。

二、2015年我國企業重組取得的成就

2014年7月15日,國資委宣布六家國有企業啟動“四項改革”試點,201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指出,兼并重組首先集中在商業類國企領域,特別是完全競爭性行業,而資源要素逐步向大企業、大公司集中。

2015年國資委共推動了12家中央企業的重組整合,使整合后的企業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實現強強聯合,不斷增強國際競爭力。2015年初,我國最大的兩家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商,中國南車、中國北車在分開15年后再度合并,于2014年12月30日晚重組公告,正式宣布雙方以南車換股吸收北車的方式進行合并,合并后的新公司更名為“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

三、兼并重組在清理過剩產能過程中至關重要

2014年,我國產能過剩較為嚴重的行業有:鋼鐵、平板玻璃、水泥、電解鋁、船舶、光伏等產業。這些行業的產能利用率低于75%,2014年,水泥、粗鋼和電解鋁業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62.9%、75.6%、70%。這些行業不僅包括鋼鐵、水泥和造船等傳統行業,也包括風電設備、光伏等新興產業。2011年至2015年我國部分行業去產能目標見表:

解決產能過剩的途徑:一種是“減法”改革,即通過行政手段和市場機制,強迫一些持續虧損的傳統企業減產、停產,甚至破產倒閉退出市場。另一種則是“加法”改革,即針對當前我國供需失衡的主要問題,進行產業升級,分別從量和質兩個方面增加有效供給。企業兼并重組,是對企業的資金、資產、勞動力、技術、管理等要素進行重新配置,構建新的生產經營模式,使企業在變化中保持競爭優勢的過程,強化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推進企業創新。

四、企業重組需要市場化和公開化

2016年1月4日人民日報刊發文章,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了深入解讀和闡釋,并著重談了去產能的重大意義。在圍繞著國企改革市場化重組大潮中,必須看到改革的艱巨性、挑戰性,在推進強強合并的改革同時,應該規范央企管理機制,尊重市場規律和企業自愿原則,確保改革穩健有序推進。同時有必要做好各類處置辦法,并對可能出現的就業、經濟下滑等風險作出防范預案。

首先,并購重組不僅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方式,也是其他私營企業去產能的一個途徑。并購與調結構、轉方式一起聯動,在一定時期內,并購重組會成為我國企業改革發展的重大措施。并購重組采取強強聯合、拆分重組、混合參股、關停并轉、內部重組等多種方式進行,通過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促進規?;?、集約化經營。企業兼并重組與改組、改制、技術改造、加強管理相結合完成。

其次,國有企業重組所面對的不僅是國內的競爭者,還有國際市場上更加強勁的對手。因此,國企需要在關鍵戰略性領域加強合并,提升國際競爭力,同時遏制跨國公司的惡意并購,維護好我國產業安全,配合“一帶一路”戰略,做大做強,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第三,通過合并重組為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組建投資運營公司以及資產證券化等方面做準備,要避免行業內存在的幾家央企自己互相惡性競爭的案例發生,利用合并同類項的做法,將產品同質化高、國際競爭力強的優質企業進行合并,實現強強聯合。其中涉及的一些稀缺資源,要防止國有資產流失。iii推動產業政策、財政政策、土地政策、環保政策聯動,嚴控產能無序擴張,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壓縮現有產能,推動企業發展,提高產業集中度。

注釋:

i羅納德·科斯.論生產的制度結構!M].上海三聯出版社,19920

ii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iii[]《關于加快推進重點行業企業兼并重組的指導意見》

【參考文獻】

[1]李振梁.不容忽視的“產能過剩[J].新金融評論.2015(1)

[2]魏琪嘉.中國式產能過?!?、現狀、對策[J].商.2013

[3]于立,張杰.中國產能過剩的根本成因與出路:非市場因素及其三步走戰略[J].改革.2014(2):40--51

[4]張銀平.“供給側”改革:通過兼并重組減少過剩產能[J].上海企業.2016

[5]董敏杰,梁泳梅,張其仔. 中國工業產能利用率:行業比較、地區差距及影響因素[J].經濟研究.2015(1):84—98

猜你喜歡
產能過剩國有企業
國有企業推進“科改示范行動”的實踐與思考
新時期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國有企業意識形態引領工作
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狀況研究
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工會工作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