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經濟影響的研究綜述

2017-03-10 12:52楊正
智富時代 2017年1期
關鍵詞:外商直接投資環境污染產業結構

楊正

【摘 要】FDI作為一種新型全球化的資產流動形式,其對東道國產生的經濟影響受到眾多學者們的關注,紛紛研究FDI對東道國經濟的影響機制和因素。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至現在,FDI對我國的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影響作用,是我國近幾十年來經濟發展如此迅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FDI在我國各地區的配置和發揮的作用十分不均衡,主要體現在FDI區域配置的不平衡、三大產業的分配不合理以及由于高新技術輻射效應導致的技術溢出效應的利用不平衡。FDI有利于緩解我國環境的污染情況,并不符合現存的“污染天堂”的假說。

【關鍵詞】外商直接投資;技術溢出;產業結構;環境污染

一、引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低廉的勞動力與豐富的物質資源吸引了大量的外商來國內投資,外資的大量涌入給我過帶來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我國成為了吸納外資最多的國家之一。作為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變量之一,外資的進入為我國帶來了新的技術和經驗,在產業結構的優化、技術的進步和資本的積累方面發揮著巨大的推動作用。FDI作為國際資本的重要流動形式之一,其對東道國的經濟發展的影響機制備受到廣大學者的關注。本文將現有的FDI的研究成果脈絡的進行梳理,回顧與總結了FDI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的技術溢出效應、區域產業機構特點和對環境的影響作用,并指出了一些新的發展趨勢。

二、FDI的技術溢出效應

各國積極引進外資的原因除了可以增加東道國的資本儲備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FDI 的技術溢出效益,技術的溢出效應可以改善企業的管理制度,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以及企業的管理技術等,是東道國的經濟走上內生化增長的道路上來。最早提出技術溢出效應的是Hymer在1976年跨國公司的形成與發展理論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他認為東道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利用跨國公司先進的專業技術和理論知識為滿足東道國公司的生產和營銷的需要[1]。

經研究發現,我國對FDI的技術溢出效用的吸收與利用在不同的行業領域顯示出了不同的特征,FDI與我國本土行業發展之間的相互作用方式也十分的復雜。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和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使得FDI的溢出效應日益明顯,而外貿依存度則對其呈倒U型關系,即當外貿依存度達到一定范圍內對其呈正向作用而超過這一范圍則呈現負向作用,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基礎設施能力已經達到可以發揮溢出效應的作用但是人力資本的實力卻還遠遠不夠[2]。FDI對于我國技術創新的溢出效應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這點符合傳統的認知理論,但是其影響效果并不是簡單地正向線性相關的形式,發揮FDI對技術創新的正向影響作用的前提是加強知識保護力度,只有跨過知識保護這個門檻FDI的促進作用才能充分發揮[3]。FDI的技術溢出效應存在著顯著地空間依賴性,經研究發現,某一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僅受到當地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資本積累以及積水創新水平的影響,同時相鄰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技術創新能力對該地區也有著明顯的正向作用[4]。從空間分布來看,技術溢出效應也存在著明顯的路徑依賴,經濟發展水平和科技創新水平較高的區域聚集在一起,如以上海市為中心長江三角洲地區,這可能是由于較高的技術發展水平能夠輻射周圍地區帶動其技術發展。經濟集聚是中國目前吸引外商投資的重要因素[5],在經濟集聚水平較高的東部地區其對于外商的吸引力越強,而對于集聚水平較低的中西部地區對外資的吸引力就比較薄弱。

三、FDI對區域產業結構的影響研究

FDI是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如何的重要衡量標準,從空間分布來看,我國的外商投資由東向西呈現出逐漸遞減的趨勢,東部地區占到外資的80%左右,中西部地區僅可以占到20%左右。并且FDI呈現出典型空間聚集效應,外商對西部地區的投資近年來并未增加而是向京津冀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投資趨勢還進一步加強[6]。

我國領土幅員遼闊,區域之間經濟發展和人文、地理環境等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為了更好地分析FDI對我國經濟產業結構的影響,很多的學者紛紛以省級、地市級及行政區為研究的地理單位進行實證研究。研究發現,河北省的FDI投資在第一、二、三產業方面分配非常不均衡,外商在第二、三產業投資力度較大但是其配置不合理,而對于第一產業的投資十分薄弱[7];四川省的第一二三產業投資方面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第一產業的投資額度雖然呈現上升趨勢但是其利用效率卻在降低,第二產業的投資額度有所下降但是其產生的經濟效益卻呈現平穩的狀態,四川省的外資投放主要分配在了第三產業并且其利用效率以及產生的經濟效益一直在呈現出上升的態勢[8]。而對于我國的重慶來說,FDI對其產業結構的影響作用卻不明顯,外商投資對于第一產業的影響微乎其微,對第二產業有一定的積極影響但是效果不顯,相對而言只是對第三產業有一定的促進作用[9]。從我國整體來看,東部地區的尤其是沿海一帶,外商直接投資的數量多且外向程度高,在東部地區我國的FDI技術溢出效應的利用度和產生的經濟效益也較高,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而中西部地區的FDI的吸入量較少,而且其銷售出口以國內市場為主,由此FDI在促進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并不十分明顯[10]。

四、FDI的環境效應

外商直接投資是否會加劇東道國環境污染,對于該觀點盛行一個“污染天堂”的假說,改假說認為外商直接投資會加劇東道國的環境污染。然而我國學者經過實證發現,我國的現實情況并不符合“污染天堂”的假說。許和連和鄧玉萍發現FDI與環境污染之間呈現的三次方的庫茲涅茨曲線形式,FDI的增加有利于緩解我國環境污染的[11]。郭沛等人也發現,FDI與我國碳排放之間的相關系數顯著為負,也就是說外商投資的增加有利于改善我國溫室效應[12]。這可能是由于FDI引進的先進的綠色生產技術以及我國對于外商投資的要求有所提高的原因。因此各地區的政府在對外招商引資時要進行嚴格的挑選,有針對性的引入高水平、高質量的投資。

五、總結及研究趨勢

FDI帶來的技術溢出效應是各地區爭相吸引外資的主要原因,我國應該改善我國的產業結構以及企業的管理模式,充分發揮FDI對東道國的技術溢出效應,提高我國各企業、行業的技術和管理水平。FDI在我國區域三大產業結構的配置不合理和投資額度的分配也不均衡,外商的投資主要集中在第二三產業,第一產業的投資量少且利用也不合理。從區域來看,我國的外商投資主要集中于東部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而對于中西部地區的投資較少。根據以上的情況來看,我國應該提高第一、二產業吸收FDI的技術溢出效應的能力,同時發揮中西部的資源優勢,使其吸引更多的外資,發揮FDI對經濟的促進作用。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外商投資的技術溢出效應對于提高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改善管理和科技創新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發揮技術溢出效應還沒有系統的、科學的解決方案,以及甄選外商投資的具體的科學標準的相關文獻也很少。以后可以對這兩個領域進行研究,即跨國公司的子公司如何發揮技術溢出的通道作用,即在東道國的知識創造和積累過程以及對進入我國的外商直接投資進行科學甄選的標準研究。

【參考文獻】

[1] Hymer S. H. Th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R]. M IT Monographs in Economics, Cambridge,Massachusetts, 1976.

[2]何興強,歐燕,史衛,劉陽. FDI技術溢出與中國吸收能力門檻研究[J]. 世界經濟,2014,10:52-76.

[3]魯釗陽,廖杉杉. FDI技術溢出與區域創新能力差異的雙門檻效應[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2,05:75-88.

[4]許和連,鄧玉萍. 外商直接投資導致了中國的環境污染嗎?——基于中國省際面板數據的空間計量研究[J]. 管理世界,2012,02:30-43.

[5]孫浦陽,韓帥,靳舒晶. 產業集聚對外商直接投資的影響分析——基于服務業與制造業的比較研究[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2,09:40-57.

[6]陳海波,張悅. 外商直接投資對江蘇區域經濟影響的實證分析——基于空間面板模型[J]. 國際貿易問題,2014,07:62-71.

[7]姚云霞. 外商直接投資的區域差異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揚州大學,2009.

[8]朱永香. 外商直接投資對河北省產業結構的影響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

[9]王湘君. 外商直接投資對四川省產業結構的影響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

[10]郭宇. 外商直接投資對重慶產業結構的影響分析[D].重慶工商大學,2013.

[11]張平. 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區域經濟的影響研究[D].蘭州大學,2010.

[12]郭沛,蔣庚華,張曙霄. 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碳排放量的影響——基于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 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3,01:47-52.

猜你喜歡
外商直接投資環境污染產業結構
加強農業環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基于產業結構對接的人力資源培養實踐與思考——以湖南省為例
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應堅持三個原則
產業結構
煤礦區環境污染及治理
產業結構變動、技術進步與碳排放
治理城市環境污染的建議
中國解決產業結構問題從淘汰落后產能入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