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2017-03-10 14:14鞏林
智富時代 2017年1期
關鍵詞:城鄉統籌醫療保險公平

鞏林

【摘 要】我國現行三種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分別是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三種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在具體運行的過程中出現了制度體系分散,城鄉醫療資源分配不合理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利于社會公平,阻礙了社會經濟發展。因此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有利于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每個公民可以享受平等的醫療保險待遇,也有助于社會和諧和穩定。針對出現的問題,政府要建立科學合理的籌資和給付方式,加大對農村醫療機構的投入。

【關鍵詞】醫療保險;城鄉統籌;公平

一、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現狀

(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現狀

我國在2002年提出要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2003年新農合的試點工作正式開展。截止到2010年,新農合基本覆蓋了全體農村居民,參保率達到96%,參保資金達到8.36億元。截止到2013年,全國參加新農合的人數為8.02億,參保率達到99%。新農合的參保對象是具有農村戶籍的居民。新農合的籌資由三方承擔,分別是個人,集體和政府補助。在開始運行階段,國家財政對每位參保的農民每年補助120元,直到2015年各級財政補助達到380元。2015年,農民個人繳費110元,人均籌資標準提高到490元。

(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現狀

2007年開始國務院開始實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試點,其服務對象包括中小學學生、學齡前兒童和非從業城鎮居民等其他醫療保險服務未覆蓋的人群,計劃三年內達到全體覆蓋。[1]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以家庭繳費為主,政府給予適當補助為輔,由家庭和政府共同承擔。2016年,各級財政補助達到420元,個人繳費在2015年的基礎上提高了30元,達到人均不低于150元。截止到2012年,城鎮居民醫保參保人數為27155.7萬,參保率達到80%。[2] 2013年,參保率達到90%以上,參保率較高,基本達到全部覆蓋的目標。

二、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面臨的問題

(一)制度體系分散

現行三種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制度之間體系分散。首先,不同的醫療保險制度體系差異大。不同的醫保制度建立時間不同,發展狀況參差不齊。在覆蓋人群、籌資方式、繳費標準、起付標準、報銷比例、醫療待遇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在覆蓋人群方面,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保障對象是城鎮職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對象是學生及城鎮非從業人員;而新農合的對象是具有農村戶籍的人。在資金籌集方面,城鎮職工醫保由單位和職工共同承擔;城鎮居民醫保以家庭承擔為主,政府補助為輔;新農合醫保由個人,集體和政府三方承擔。在報銷比例方面,城鎮職工的報銷比例最高。在待遇方面,城鎮職工的醫療保險待遇要高于城鎮居民和農民。三種醫療制度各自有完整獨立的管理體系,體系之間銜接困難,協調困難。如何整合城鎮居民和新農合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有效的銜接是關鍵的問題,也是很困難的問題。要做到統一籌資標準和繳費標準,做到合理有效的銜接。另外統一醫療待遇水平,起付標準和報銷比例。兩項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合并后,應該嚴格執行統一明確合理的報銷比例。統一覆蓋人群,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應該包含除城鎮職工外的所有居民,這樣可以進一步做到醫保全覆蓋,而且沒有重復參保的現象。另外,可采取適當降低學生兒童住院起付線標準的辦法,擴大居民醫保的惠及面。[3]其次,地域之間的差異也尤為顯著。各地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本地區特點的醫療保險制度,全國各地在繳費標準,報銷起付線,報銷比例,報銷項目,轉院制度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各地區之間醫保制度差異大,不能實現異地結算,異地報銷,給居民帶來不便。

(二)城鄉醫療資源分配不合理

現實中權威的醫療機構,先進的醫療設備,高素質的醫護人員,更為完備的醫療衛生服務全都集中在大城市,相比之下,農村的醫療衛生資源嚴重不足。數據顯示,城鎮人口約占總人口的30%,城鎮人口所享受的醫療衛生資源卻占總資源的80%,然而相比較占總人口70%的農村居民所享受到的醫療衛生資源僅為總資源的20%。[4]由于大醫院有更多提高能力和升職的機會,本科及以上醫學畢業生更傾向于去大醫院,農村醫院基層醫院無人問津。這就導致了高學歷、高職稱、高素質的醫護人員集中在大城市。??萍皩?埔韵碌娜藛T大部分留在農村和縣城。農村醫療機構中醫生學歷以中專和大專為主,甚至還有一些人沒有職稱,仍然從事醫療衛生工作。農村醫療機構中醫生素質低嚴重制約著農村醫療事業的發展,人們的信任度降低。另外,農村醫療機構中普遍存在著醫療設施落后,更新遲緩,設備不先進等問題。硬件設施不齊全嚴重制約著農村衛生機構和醫護人員的發展。城鎮衛生機構床位數遠遠高于農村機構并且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農村機構床位數逐年遞減;鄉鎮衛生院的數量逐漸下降,且下降趨勢明顯。城鎮居民享受到更為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而農民想要看大病,不得不去城市的大醫院就醫,加重了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農村緊缺的醫療衛生資源使得農民想要得到同等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的代價更大。醫療衛生資源的不合理配置違背了公平原則,阻礙了城鄉醫療制度一體化的進程。

三、促進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對策

(一)建立科學合理的籌資和給付方式

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要求建立公平合理動態的籌資方式。目前我國醫療保險基金的籌集是通過國家財政撥款、企業以及個人按一定的比例來承擔的。[5]應合理確定三方的比例,避免財政投入過多加重財政負擔,避免企業承擔過多增加其成本,挫傷其積極性?;I資應該與參保人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與工資收入掛鉤,建立不同檔次的籌資方式。多層次的籌資方式可以滿足不同收入的人群的需求。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承擔能力選擇適合的檔次。對于困難家庭,政府應當給予適當補貼。

醫療保險給付是指保險人對被保險人因疾病或傷害導致的醫療費用支出,依照保險合同約定支付醫療保險金以彌補其經濟損失[6]。支付要與籌資金額相聯系。繳納資金多就應該享受更高質量的醫療保險待遇,同時也要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的醫療需求。建立與籌資方式相對應的給付方式有利于社會和諧發展和公平,也有利于提高參保人的積極性,提高參保率。另外,給付也要與當地實際財政狀況相結合,考慮經濟發展水平合理確定支付額度。

(二)加大對農村醫療機構的投入,縮小城鄉差距

我國固有的城鄉二元結構導致了城鄉醫療待遇差距較大。另外,對農村醫療建設投入不足,對農村醫療不重視加劇了城鄉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因此,整合城鄉醫療一體化要加大對農村醫療機構的投入。加大對農村醫療衛生資源的投入,引進先進的醫療設備,及時更新器材,改善就醫環境,完善醫療服務,完善硬件措施。另外引進人才,提高基層醫生的收入待遇水平,提高基層醫生的社會地位,定期培訓以提高醫護人員的素質,加強知識儲備,提高基層醫護人員的工作滿意度。政府應設定相應的政策以留住人才。在城鄉一體化的過程中,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村醫療機構的投入,縮小城鄉差距。切實解決農民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使農民在基層醫院就可以看好病,享受與城鎮居民相同的醫保待遇,促進公平,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國發〔2007〕20號)[S]. 2007.

[2]蔡婧雯.統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路徑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15

[3]王敏.城鎮居民醫保與新農合醫療保險制度并軌研究[D].河北大學,2015

[4]李易銅.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差距研究[D].遼寧大學,2012

[5]丁志偉.統籌城鄉衛生資源構建城鄉一體化醫改模式[J].青島農業大學學報,2009,(08).

[6]林楓.管理型醫療:居民醫保的可持續發展之路[J].中國社會保障,2009,(03).

猜你喜歡
城鄉統籌醫療保險公平
公平對抗
怎樣才公平
笨柴兄弟
公平比較
淺談我國農民工住房問題及解決措施
“三醫聯動”下醫療保險新走向
社會醫療保險
降低醫療保險拒付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