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涼山彝族族際通婚對傳統音樂的繼承與發展研究*

2017-03-12 11:52
黃河之聲 2017年24期
關鍵詞:彝語涼山彝族

陳 伶

(四川音樂學院,四川 成都 610021)

一、涼山彝族的族際通婚

(一)族際通婚的概述

族際通婚指的是由兩個不同的民族個體結合而成的婚姻,其研究最早開始于西方國家,是社會學與人類學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族際通婚不僅僅反應的是兩個人之間的關系,更多的是兩個民族所包含的文化、民族關系等問題的交融預碰撞。其實我國對族際通婚早有記載,在很多歷史文獻中保留了大量的關于各個朝代、皇族的族際通婚歷史,比如:公主下嫁、女子入宮等等。但之前我國學術界對于這個問題的研究大多采用的是個案研究,缺乏對通婚的概括和比較研究。直到1988年,我國社會人類學教授馬戎和潘乃谷采用西方社會學抽樣問卷調查方法來研究我國的族際通婚情況,開創了我國關于族際通婚的量化分析和模式分析的先例,隨后,這個問題才被國內的很多學者們討論到。族際通婚是各個民族之間相互滲透、融合的一種表現,能夠有效的促進中華民族一體化的形成。

(二)涼山彝族的彝漢通婚的特點

涼山地區由于地理位置封閉,上世紀40年代末以前一直還保存著較為完整的奴隸制社會形態,禁止與外族結婚,必須嚴格的和同族內婚、等級內婚等婚姻制度。20世紀90年代之后,社會在不斷的改革和發展,涼山地區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一些改變,這些變化同時也表現在兩個民族的婚姻方面。其次,很多涼山地區的彝族人民陸陸續續到外地求學、工作、經商等,同時大量外地的人們涌入涼山,在這里工作、學習。隨著各民族之間開始進行頻繁的交流,大家逐漸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傳統的婚姻觀念慢慢被打破,出現了彝漢或是彝族與其他民族通婚的情況。彝、漢民族對族際通婚的態度變化順應了時代的發展,也反應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打破了傳統婚姻的禁忌,不僅能夠提升兩個民族之間的文化、生活的了解程度,還能夠積極的推動和改善彝漢民族關系,促進彝漢關系的良性發展。

二、涼山彝族的音樂文化背景

彝族是我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西南少數民族人口中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于中國西南的幾個省。根據2010年的人口數據統計①得知,涼山彝族自治州有222.68萬,占全州人口的49.13%,是全國最大的一個彝族聚居區。20世紀50年代之前,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影響,他們的社會制度仍舊處于奴隸制階段,對外封閉隔絕,但由于此,他們的民族音樂文化也一直延續著古老的傳統,保持了非常完整、古樸的文化特征。彝族人民的音樂和他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無論是迎接客人,送客人、各種傳統節日等等都會通過音樂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他們的音樂大多來自于對本民族獨特的社會生活、心路歷程與文化傳統的。

涼山彝族傳統的民間音樂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古民歌(包括祭祀歌、誦歌、戰歌等),第二種是民間自古以來就有的傳統歌曲,第三種是新中國成立之后發展而來的歌曲。雖然這種是新型的音樂,但還是保留著彝族傳統民歌的群眾自編自唱、即興創作等民歌所獨有的特點。根據其社會功能的劃分可以分為:山歌、童謠、勞動歌、風俗歌、敘事歌以及祭祀歌六大類。其音樂風格反映了彝族社會的歷史、社會生活等等,折射著彝族人民從古至今的生活。通過他們的音樂我們能聽到他們的心聲,或是悲傷、或是快樂、思念的感情??偟膩碚f其音樂有以下幾個特點:1.以五聲音階為主要的調式基礎。在彝族很多民歌和器樂曲里面,大多以五聲調式為基礎,雖然也經常有偏音出現,但是不會作小二度進行。2.旋律跳進較頻繁,裝飾音較多。經常會在音樂里出現四度、五度、大小六度的跳動,讓旋律呈現出一種菱角分明的特點,裝飾音的使用讓音樂顯得更加抑揚頓挫。3.音樂的基礎結構多為一句式。很多音樂都是由這種“一句式“的音樂基本結構組成的,甚至于很多多句式多段體都是由這種一句式組成的,有一種一氣呵成的感覺。涼山彝族音樂保留著古老的傳統和獨特的風格特征,是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其創造的音樂積累了深刻的人文內涵。

三、涼山彝族族際通婚的現狀調查與分析

本文筆者主要討論的是在彝族族際通婚里面彝漢通婚以及通婚后如何傳承彝族音樂這種情況。為了調查具體情況,筆者和小組成員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兩次分別去到了涼山州的鹽源縣、布拖縣進行調查,訪談了一些當地居住的人們,為了進一步了解當地群眾對彝族族際通婚的態度和音樂的傳承情況,筆者還在幾個有大量彝族人民的群里發放了250份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232份,其中彝族165份,漢族67份,通過實際訪談與問卷調查結果,筆者對彝漢民族關系有了一些自己初步的認識和看法。

(一)彝漢通婚情況在不斷增多

在對布拖縣這些彝族人民聚居的地方進行調查時,小組成員在征求了當地登記處的同意后,查看了相關的連續一年的892對新人的婚姻登記檔案,總的來說,近年來,我們可以看到彝漢族際通婚情況呈上升趨勢。隨著婚姻法的普及與社會的發展,出現了很多彝漢通婚情況,但是涼山彝族婚姻還是以傳統的同族結婚為主,要想改變彝族傳統的婚姻習慣和模式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根據族際通婚的理解程度調查來看,其受教育的程度越高,越能理解這種族際通婚的情況,并且認為想要考慮結婚,首要的是個人的人品,其次考慮得比較多的才是民族成分和感情的因素,如圖一、圖二。

圖一

圖二

(二)彝族人民對自己的文化認同感很強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絕大部分的彝族人都很喜歡自己的民族音樂,了解彝族音樂也是通過多種渠道的。雖然因為一些原因沒辦法繼續傳承下去,但還是希望通過自己或者其他人的力量能夠將這份寶貴的遺產傳承發展下去。很多彝族人民彝漢通婚后,仍會堅持彝族的傳統,帶著伴侶參加彝族的各種傳統文化活動,感受彝族的音樂文化氛圍,在生活中也非常關注彝族的音樂,大多數的人都了解至少十幾首以上的彝族歌曲。大部分的人們都是通過彝族的傳統節日了解到彝族音樂的,而且內心都十分想傳承發展彝族的音樂。如圖三、圖四、圖五:

圖三 通過什么方式了解彝族音樂

圖四 了解彝族音樂的原因

圖五 關注彝族音樂的程度

(三)彝族音樂傳承存在一些問題

在我們的調查中發現,族際通婚對于彝族音樂的影響也許還沒有彝族音樂自身在繼承發展時所遇到的問題更大。彝族是有自己的語言的,但是能夠認識和寫彝語的人非常少,大部分都是只能說和聽,看不懂彝語或者不會寫,筆者認為彝族音樂傳承的最大一個問題應該是彝文的普及性。根據筆者調查所知,彝族有很多的資料,但是他們很多人都不會寫彝文,導致很多資料都塵封起來沒有得到推廣。這就給彝族音樂的傳播和傳承造成了一定的障礙。其次,有關彝族音樂的資料較為豐富,但是對于其他民族的研究較少,而且從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彝族人民不愿意去了解其他少數民族的音樂,他們只在意自己民族的傳承,所以說其他少數民族的相關資料比較少。再次,彝族音樂的傳承人思想發生了變化,他們受到多元文化的影響,缺乏對優秀音樂文化的一種辨析能力,這樣會影響他們在傳承彝族音樂文化的質量,傳承性慢慢變弱。相對應的,欣賞這些音樂的觀眾們也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群眾基礎被破壞,傳統音樂逐漸就形成了斷層的現象。最后,涼山彝族音樂在不斷的發展和創新,想要保留最傳統、古樸的風格已經不現實了,面對高速發展的文化,如何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之下去增強文化的主體性,如何保護傳統音樂的精髓,讓其在多元音樂文化中保持民族性、獨特性,在族際通婚,文化高速發展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之下,更好地將自己的音樂通過教育傳承下去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四、族際通婚視域下彝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

在經濟文化全球化的今天,社會生活、音樂等等也逐漸變得多元化,隨著彝族族際通婚的情況不斷的出現,他們的生活也從過去的封閉不斷的走向了開放,族際通婚促進了民族大融合,和其他少數民族通婚后可能會碰撞出音樂的火花,和漢族通婚后很多會被漢化,但筆者認為漢化并不一定是一件壞的事情,他可以將彝族音樂讓更多人聽見,并且逐漸的愛上他。

首先,在族際通婚之后,很多彝族人民并沒有忘卻自己的民族音樂,并且還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繼承和發展他,所受的教育程度越高越懂得文化的重要性,覺得自己有責任去把彝族的音樂做好、傳承、發揚好。另外,在和漢族結婚后,精神與生活、文化之間的交流碰撞,漢族也有可能會被影響,從而去了解、學習彝族文化。比如說筆者了解到我國國家一級作曲家,涼山自治州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安渝先生,在與彝族姑娘結婚之后,被彝族音樂的所感染,四十多年走遍大小涼山的村寨,不斷的學習豐富彝族民間音樂,根據彝族音樂的音樂基礎,創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彝族歌曲,為涼山彝族音樂的傳播和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在族際通婚之后,語言是有可能丟失的,但是優秀的傳統文化不會丟失,反而可能會有一些積極地促動。彝漢進行交流的時候,可以借鑒漢族、彝族優秀的東西來發展彝族音樂。在涼山很多彝族漢族雜居的地方,人們相處得親密無間,在彝族傳統風俗節日或者其他閑暇時刻也會邀請漢族人民到他們家里去做客,會間接的影響漢族人民對于音樂的欣賞能力,對彝族音樂的向往和熱愛。

其次,在彝漢通婚后,彝族家長應該對自己的民族擁有高度的民族認同感,要肩負傳承和發展彝族音樂的使命。在調查中我們也發現,有一小部分彝族人民去到了外地,生活習慣、欣賞音樂的水平發生了改變,跟漢族人民結婚后被嚴重漢化,所記得的彝族音樂也很少,因為工作繁忙的原因也不會回涼山參加各種各樣的社會活動,對彝族音樂的愛好也越來越少,這樣勢必會影響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中對孩子關于彝族音樂方面的缺失。再這樣一代又一代下去,越來越少的彝族人們去了解自己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更不會主動去繼承與發展。筆者認為,彝族人民不管是彝漢通婚還是彝和其他民族的通婚都應該肩負起傳承與發展彝族音樂的責任,在生活中、孩子的家庭教育中隨時涉及到彝族音樂,讓自己的家人也跟自己一樣能夠發自內心的愛彝族音樂,從而自發的去傳播和發展他。雖然孩子沒辦法每天浸泡在充滿彝族音樂的環境里,但是家長可以給孩子創造一個這樣的環境,比如:引導他多欣賞彝族的音樂作品,給他講述彝族相關的音樂知識,在家給孩子演唱或者用彝族樂器演奏音樂作品,讓孩子對其產生好奇,逐漸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慢慢受到影響,從而產生內驅力,自己有興趣去研究、學習這些東西。在每一年的彝族年、火把節或者其他彝族傳統風俗節日的時候,帶著自己的孩子去參加這些活動,讓他們進行浸泡式教育,沉浸在彝族文化活動中,才能夠從內心喜歡上彝族的音樂,并且自己去鉆研他,彝族家長可以通過各個方式教育孩子從小學習彝文,進行雙語教學,給他們聆聽彝語歌曲,讓孩子從小對彝族文化產生認同感。

另一方面,影響彝族音樂傳承發展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可能就是語言問題。在調查中得知,涼山很多學校雖然是雙語教學,但由于彝族人民很多都不會寫或者不認識彝語,只會聽和說,學校也不重視彝語的寫和讀,學生在和漢族同學一起學習時都是說的漢語,很多時候沒機會學彝語。而且,很多彝族原生態的音樂都是口傳心授的,沒有文字和樂曲的記錄,有記錄的資料很多人也不認識彝語,導致很多彝族優秀的、經典的音樂沒辦法傳承。如今,政府已經開始重視這個問題,在一些高校都開設了彝語學校,讓一些想要學習彝語的同學或是彝族人民有更多的機會去了解、學習他,做好彝族語言的傳承。并且在手機上還推出了相關的軟件,讓人們通過手機或者電腦隨時隨地學習彝語。政府還采取一些相應的保護措施,制定一些明確的條文,來保護涼山彝族音樂文化的資源,重視彝族音樂的理論研究。比如:將很多優秀的音樂作品以錄音、視頻、錄像等方式永久的保存下來,繁榮和壯大彝族音樂文化。

除此之外,隨著世界多元音樂文化對彝族音樂的沖擊,很多傳承人也受到了影響,彝族音樂有一點斷代的傾向,很多民間藝人年齡逐漸變大,年輕的藝人心態變得浮躁,不愿意學習傳統的彝族音樂。有很多繼承人也不是專業學習音樂的,對于所唱的音樂都是信手拈來,沒有很高的演唱技巧。筆者認為,政府可以鼓勵和資助傳承人去專業的音樂院?;蛘哒乙恍┞晿防蠋煂W習,讓他們對其進行指點,讓傳承人更好的去對傳統音樂進行傳承。當然,面對如今多元文化的沖擊,要想保存完整的,古老的彝族民間音樂也是不現實的,我們可以將這些原始的資料進行保存,同時,對彝族音樂進行傳承和發揚,不管是借鑒西方、漢族或是其他少數民族優秀的音樂文化,都要堅守傳統音樂文化的底線,在這個基礎上不斷的創新和發展,培養出更多的音樂受眾。如今,在中國音樂的舞臺上,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優秀的彝族音樂歌手,比如吉克雋逸,莫西子詩等等,他們都在通過其努力對彝族音樂進行推廣?,F在,很多音樂作曲家們也將創作的音樂做出彝漢兩種文字的音樂,一段彝語,一段漢語,讓更多的受眾有代入感,熱愛上彝族音樂文化。這樣不僅可以傳承彝族傳統文化,還能將其大范圍的進行推廣。同時,擴大彝族文化的影響力。政府可以大力發展彝族文化的旅游,火把節、彝族年都可以作為宣傳點,讓更多人融入到場景中去了解彝族的音樂文化。

涼山彝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應該建立在其歷史環境、自然環境的基礎上。我們要從最本質上去認識和了解傳統音樂文化,才能夠更加深入的去保護他,正如筆者之前提到,雖然族際通婚可能會對彝族傳統音樂有一些影響,但并不全是壞的影響,文化的變遷融合是無可非議的,因為所有的文化都是在變遷當中發展和延續下去的。我們要結合實際的情況,找到適合發展和創新彝族音樂的方法,保護其音樂的主體性,才能更好的去保護她的原始性,更好的將彝族音樂推向國際大舞臺。

注釋:

① 涼山洲志.涼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1]黃新初.四川省彝族民間音樂全集[M].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民族出版社,2010,12.

[2]朱崇先.彝族典籍文化[M].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4.

[3]中國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彝族簡史[M].云南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編印,1963.

[4]李邵明.巴蜀民族史論集[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5]曹令士.彝族音樂論文集[M].涼山州文化局編印,1991.

[6]曹本治.中國傳統民間儀式音樂研究(西南卷)[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7]楊民康.音樂民族志方法導論—中國傳統音樂為例[M].中央音樂出版社,2007.

[8]伍國棟.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卷.中國少數民族音樂[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

[9]柯琳.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概觀[M].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3.

[10]張應華.傳承與傳播:全球化背景下貴州苗族音樂研究[M].人民音樂出版社,2014.

[11]袁艷,景志明.涼山州少數民族音樂文化概論[M].四川大學出版社,2013.

[12]單紅龍.中國傳統音樂[M].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8.

[13]曾令士.涼山彝族民歌與社會生活、風俗之關系.中國音樂[J].1992,01:66.

猜你喜歡
彝語涼山彝族
涼山“6·26”致洪暴雨天氣的成因分析
彝族海菜腔
納蘇彝語越南語親屬稱謂特征及其文化內涵異同研究
訪大涼山懸崖村
穩崗拓崗涼山就業扶貧拔“窮根”
涼山有了致富金“藥”匙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彝語研究概述
彝族養蠶人蘇呷色日的致富啟示
彝族蕎粑粑
楚雄祿豐大三家村彝語語音系統及其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