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盔甲武器系列藏品(五)刀劍藝術品博覽2

2017-03-13 18:48陳傳生張翼
輕兵器 2017年3期
關鍵詞:佩劍護手榮譽

陳傳生+張翼

【上期回顧】 本文上篇主要呈現了歐洲長劍與格擋匕首、歐洲輕劍與細劍、英國籠形護手劍與十字護手劍,本篇則展示歐洲獵劍與獵刀、美國銀柄細劍與銀柄刀、授(贈)予美國軍官的榮譽佩劍——

歐洲獵劍與獵刀

獵劍和獵刀是狩獵使用的武器,獵劍劍身較短,有的為豎直雙刃式樣,有的為略帶彎曲的單刃式樣,都設計得非常堅實耐用,以應對狩獵險境。通常,獵劍被用來殺死受過矛傷或槍傷的動物,獵刀用于砍殺或切割。專業獵劍、獵刀出現在16世紀,到了17世紀已在歐洲貴族中廣為流行。一些制作精良、裝飾豪華的獵劍、獵刀成為主人高貴身份的象征。展覽櫥窗里的一組展品,集中展示了17~18世紀歐洲獵劍和獵刀的典型樣式和裝飾風格。

其中,為德國獵劍,劍身標記為1656年劍柄覆銀,并有象牙裝飾。為勃蘭登堡選帝侯弗雷德里克三世的獵劍,弗雷德里克三世于1688年成為勃蘭登堡選帝侯,1701年登基為普魯士國王(弗雷德里克一世)。有文獻記載,1690年11月1日,這把狩獵劍存放在選帝侯的軍械庫中。其劍柄為象牙材質,采用蘇黎世著名金匠漢斯·彼得·艾奧利(Hans Peter Eori 1637~1692年)設計的一個樣本,由勃蘭登堡宮廷御用工匠雅克·穆尼耶(Jacques Munier)制作,護手上刻有選帝侯的徽號和制作者穆尼耶的簽名。蘇黎世金匠漢斯·彼得·艾奧利的劍柄設計,在17世紀的歐洲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展品中另一把鋼質鍍銅劍柄的德國獵劍,劍柄盤繞著狩獵動物的造型,具有洛可可裝飾風格,也是受漢斯·彼得·艾奧利設計的啟發而創作的。

兩把赤銅劍柄的獵劍是日本制造的。18世紀中前期,日本將赤銅(一種銅合金)制作的劍柄安裝在歐洲制造的劍身上,融合了亞洲設計風格和歐洲品味,在歐洲比較流行。兩件展品的年代均為1700~1725年,劍鞘是使用鰩魚皮裝飾的?!珵?8世紀法國、意大利獵劍。

薩克森選帝侯弗里德里?!W古斯特二世的獵劍,鋼質護手采用包金裝飾,劍柄采用墨綠色血石,上面刻有作者約翰·喬治·克萊特(John Georg Klett,1720~1793年)的名字,他是德累斯頓一位十分著名的硬石鼻煙盒制造師,在弗里德里?!W古斯特二世統治期(1733~1763年)里,受雇專為皇室服務。

巴伐利亞宮廷獵劍,劍柄表面用鍍金、象牙裝飾,木質劍鞘外覆皮革,口部及底部帶有銀飾。這件作品可能出自慕尼黑著名工匠約瑟夫·德斯曼(Joseph Deutschmann,1717~1787年)之手,波浪式的象牙裝飾表現出富有幻想的洛可可風格,握柄頂端的獅子爪下有一個新月,可能是在暗示前不久發生在東歐的對奧斯曼土耳其戰爭的勝利。根據記載,這把獵劍1740年代保存在慕尼黑巴伐利亞選帝侯的軍械庫里。

皮奧特&科切特(Piote Et Kochert)獵劍,產于奧地利維也納,約1825年。劍鞘刻有“Piote Et Kochert”(皮奧特&科切特)的標記,皮奧特&科切特是19世紀維也納頂級珠寶品牌,由埃馬努埃爾·皮奧特和雅克布·H.科切特共同創立。這把裝飾豐富的獵劍,是為奧約斯·斯普林岑斯坦恩伯爵家族一位成員特制的,獅首狀瑪瑙柄頭,飾有琺瑯的盾徽,鑲金的護手等,都表現了裝飾的奢華。實際上,它的狩獵功能和實用價值已甚微,基本上已演化為供人觀賞的刀劍藝術品。

一把帶有劍帶的獵劍,制作得相當精巧,劍帶用蠶絲和金屬紗線編織,劍柄和劍鞘鍍銀裝飾,與劍帶渾然一體,整體色調非常淡雅,卻又盡顯奢華。這一套件產于法國巴黎,年代約1730年。

這一組展品中,一把帶鞘的獵刀和小刀叉套件。獵刀的刀身產于德國,約1678年;刀柄和刀鞘來自奧地利,約1740年。獵刀的形狀和不鋒利的刀刃表明這是一把分餐刀,鹿角雕刻裝飾的刀柄和精美的銀飾顯示了高貴豪華。小刀叉使用優質鋼材打造,做工精細,造型簡潔,鹿角裝飾的刀柄與獵刀的風格一致。另一把帶有重刀刃的獵刀屬于獵用切肉刀,這種類型的獵刀刀刃鋒利、刀身沉重,獵人在用獵劍給獵物致命一擊后,再使用它進行肢解,即便是野豬和鹿等大型動物,都可以毫不費力地將其關節砍斷。展出的這把獵刀屬于薩克森選帝侯約翰·喬治一世(統治期1611~1656年)所有,刀鞘上的一個分隔空間里還裝有其他一些小型刀具。刀鞘雕飾內容豐富,上面有生動的狩獵場景,還有選帝侯的盾徽、名字和頭銜。

美國銀柄細劍與銀柄刀

北美殖民地時期,各種銀制品包括銀質餐具和銀首飾等在上流社會比較流行,這些銀制品不但顯示了自身的價值,更是擁有者財富和社會地位的象征。一些富有的商人和工匠熱衷于追隨時尚,習慣將細劍劍柄覆銀,作為隨身武器佩帶。美國設計制造的細劍,以荷蘭和英國細劍造型為模板,并揉入北美風格,其主要特色是偏愛比較樸素的造型,表面裝飾較少。制造者通常都不是專門的武器工匠,而是那些平日里為客戶制作銀質茶具、餐具以及類似皮帶扣、馬刺等小銀飾物件的銀匠。一個櫥窗展出了1790~1820年制造的7把細劍,覆銀劍柄上都刻有制作者姓名字母的縮寫。一同展出的還有3把銀柄刀,基本造型模仿歐洲獵刀,圓頭刀柄,柄頭為造型多樣的獅頭和狗頭,柄頭與護手之間用一條銀質掛鏈連接,這些特征是標準美式風格的體現。

美國獨立戰爭后,平民使用細劍和單刀越來越少,但本地銀匠仍持續為部隊軍官制作隨身佩劍佩刀。不過這些刀劍并非標準的軍用武器裝備,而是根據私人要求特別定制的。在1782年以后,鷹的形象成為這個新興國家的象征,鷹首狀柄頭亦成為流行裝飾。劍身最初從歐洲進口,后來改由本地制造或在本地工廠進行蝕刻或鍍金,大部分劍柄都帶有制作者的標記。一個櫥窗展出了11把1790~1820年間制造的美國刀劍,這些展品絕大部分來自于約翰·K.拉迪梅爾(John K.Lattimer)家族收藏,除了一支有著特殊來歷的榮譽贈劍外,劍柄均采用銀制雕飾。

美國刀劍產地主要集中在美國東部地區,展品上銘刻的地名標記有:康涅狄格州的斯特拉特福德和達拉莫,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紐波利波特、伊普斯維奇,紐約州的紐約、阿爾巴尼,以及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等。

授(贈)予美國軍官的

榮譽佩劍

向軍人授(贈)榮譽佩劍,是美國的一個傳統,發端于1775~1783年的美國獨立戰爭,在此后的第二次美國獨立戰爭(1812~1815年)、美墨戰爭(1846~1848年)、南北戰爭(1861~1865年)期間一直延續下來,一大批高品質的華麗佩劍,被授(贈)予在戰場上為國家英勇作戰并做出杰出貢獻的軍人。這些佩劍大都有著復雜的設計和高超的制作工藝,裝飾的內容也表現了鮮明的愛國主義主題和受贈者的功績,上面還銘刻了授受者的名字及日期。

大陸會議授予獨立戰爭功臣馬里努斯·威利特(MARINUS WILLETT)上校的佩劍。美國獨立戰爭勝利后,大陸會議決定向10位美國軍官贈授榮譽佩劍,馬里努斯·威利特上校系受贈者之一。他在美國大革命的早期階段就參與了美國獨立運動,1775年6月正式加入大陸軍,1776年被任命為紐約第三軍團中校,在1777年的一些重大戰役和戰斗中立下顯赫戰功,1781年被任命為民兵團上校。獨立戰爭勝利后的第三年,美國國會向他贈授了這把榮譽佩劍,并附有美國戰爭部長亨利·諾克斯(Henry knox)的親筆信,信的落款日期是1786年5月27日。亨利·諾克斯在信中贊揚了威利特在1777年戰斗中的杰出表現,說這封信是一份“對你獲得顯赫戰功的證詞”(illustrious testimony of your distinguished merit)。1791年,美國畫家拉爾夫·厄爾(Ralph Earl)為威利特畫了一幅肖像,威利特十分榮耀地佩戴這把劍以雕塑般的形象站立著。1916年,威利特上校的后代將世代珍藏的這把劍和肖像畫捐贈給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2008年博物館又收集到了1786年亨利·諾克斯贈予信的原始件,于2014年11月11日首次與贈劍一同展出。與劍一同展出的油畫并非原作而是一幅拍攝的圖片,畫的原作被陳列在該博物館753號“美國油畫與雕塑”展區。威利特上校退役后曾出任多種政治角色,包括州議員、地方治安官以及1807~1808年的紐約市長。

美國國會授予佩萊格·K.杜恩漢(Peleg K.Dunham 1794~1822年)準尉的榮譽佩劍。佩萊格·K.杜恩漢是美國海軍戰艦卡利多尼亞號上的一名年輕軍官,參加了1813年9月10日伊利湖之戰。這次戰役極為慘烈,最終使“海上霸主”英國艦隊受到重創并被迫投降,成為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中扭轉戰局的關鍵一戰。戰爭結束后,為了紀念這次海戰的勝利,美國國會制作了大約27把榮譽佩劍,授予伊利湖之戰中有著杰出表現的年輕軍官。這些年輕軍官當時大多擔任戰艦領航員或士官,杜恩漢準尉系其中之一。他的這把榮譽佩劍被認為是迄今保存得最好的樣本。對這件展品,博物館作了較為詳盡的介紹。當時很多美國和歐洲的贈劍都一直延續著傳統的裝飾和外形,但這把劍的設計卻不落俗套,它既融合了傳統元素,又表現了海戰主題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是一個相當新穎和完整的原創性設計。劍柄由費城美利堅合眾國造幣廠設計制作,鑄銅柄頭是一個佩戴羅馬頭盔的半身軍人雕像。近似矩形的握柄,正反面有美人魚高舉水罐的淺浮雕,兩側有三條直線分隔,上下兩端雕刻對稱的棕櫚葉裝飾花紋。半圓形護手向內彎曲,形成船艦的截面形狀。護手正面浮雕雕飾一只老鷹站在炮管上,背景是錨和旗幟,兩邊是海浪狀花紋。護手背面凸現字母“US”和花冠。護手中間為橢圓形徽章,上面有一個淺浮雕人物肖像,上下兩端有四瓣花和浪花形鑿刻,通過弧形連板與握柄側面的三條直線相連,構成風帆的輪廓。劍柄整體上是一個三桅戰艦的造型設計,所有雕飾都蘊含著美國海軍伊利湖之戰勝利的寓意和對海戰英雄的贊譽。劍身裝飾內容也很豐富,亞光劍身,長820mm,寬270mm,三分之二的部位帶有蝕刻花紋和銘文,銘文內容是“Peleg K Dunham,Midshipman,/Lake Erie,10th Sep,1813”(佩萊格·K.杜恩漢,海軍士官/伊利湖,1813年9月10日)、拉丁文“Altus Ibunt Qui Ad/Summa Nituntur” (目標更高,成就更大)。

這組展品是紐約州議會授予第二次獨立戰爭功臣的榮譽佩劍。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勝利后,紐約州議會決定向12名軍官授予榮譽佩劍,表彰他們在保衛紐約州領土的戰斗中做出的杰出貢獻。這些佩劍委托紐約著名銀匠約翰·塔爾吉(John Targee)設計制作,每把劍造價約450美元,這在當時相當昂貴。劍的裝飾為新古典風格,劍柄式樣類似于法國帝國時代的款式,上面雕有希臘神話英雄赫拉克利斯與尼米亞猛獅搏斗的形象,象征著力量和勇氣,金飾鷹頭劍柄為美國國家的象征。紐約州議會授予塞繆爾·C.里德(Samuel C.Reid)艦長的榮譽佩劍。他當時擔任美國海軍阿姆斯特朗將軍號二等雙桅艦艦長,1814年9月在亞速爾群島海戰和法亞爾島海戰中,指揮艦船重創英國艦隊,被視為海軍英雄艦長。

美國國會授予美墨戰爭功臣約翰·E.沃爾(John E.Wool)少將的佩劍。為紀念墨西哥戰爭勝利和沃爾將軍在1847年2月的一次重大戰役中做出的歷史貢獻,美國國會在1855年向沃爾授予這把榮譽佩劍。這把劍的劍柄、劍身和劍鞘均出自美國巴爾的摩工匠之手,有著優雅的比例、新穎的設計、深遠的意境及堪稱完美的表面處理工藝,使用了金、鍍銅、鉆石、紅寶石等多種裝飾材料。大量黃金裝飾的劍柄包含著豐富的內容:柄頭為美國鷹,握柄為玉米穗,護手是被蛇環繞的仙人掌枝杈(代表墨西哥)。這把劍被認為是19世紀中期美國銀匠制作的最杰出的藝術品之一。

紐約民兵連贈予理查德·弗蘭奇(Richard French)上尉的佩劍。弗蘭奇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是拉法葉將軍(法國政治家,1777年自備戰艦,募集人員,參加美國獨立戰爭)麾下的燧發槍隊成員,后來擔任紐約民兵連上尉。1850年6月21日,曾經與他一起浴血奮戰的前民兵連成員向他贈送了一把榮譽佩劍。這把贈劍由馬薩諸塞州奇科皮的艾姆斯制造公司制造,與新罕布什爾州1849年贈予美墨戰爭英雄格蘭克林·皮爾斯(Granklin Pierce)將軍的榮譽佩劍樣式相同,劍柄是使用同一個模具二次澆鑄完成的,上面雕飾著一位身披甲衣、手持美國盾牌和勝利花環的女性形象,還有美國的象征哥倫比亞山脈等圖案構成的浮雕,其創作靈感來源于1840年代法國劍的設計和戰爭女神雅典娜的雕塑形象。

海地皇帝的慶典佩劍

博物館于2014年11月首次展出了一把海地皇帝福斯坦·蘇魯克一世的慶典佩劍。福斯坦·埃利·蘇魯克,1782年出生在圣多明各殖民地小戈阿沃的一個黑人奴隸家庭,1803年參與海地獨立戰爭,1810年升為國民警衛隊司令,1847年當選總統,1849年宣布加冕為皇帝,1859年被推翻,流亡海外,1867年在海地的昂薩沃去世。展出的這把慶典佩劍是1850年在他加冕皇帝不久,海地共濟會組織贈送給他的,由英國伯明翰刀劍工匠羅伯特·摩爾(Robert Mole)設計制作,劍柄采用金銀鑲嵌,雕飾內容極為豐富。后來福斯坦·蘇魯克一世將這把佩劍贈送給了亨利·德拉菲爾德(Henry Delafield 1792~1875年)。德拉菲爾德是一名杰出的商人,1851~1859年擔任海地駐美國領事。2012年德拉菲爾德家族將這把劍捐贈給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編輯/劉蘭芳

猜你喜歡
佩劍護手榮譽
春季護手正當時
獲得的榮譽
Unsteady flow structures in centrifugal pump under two types of stall conditions *
榮譽得主們都說了些什么?
Investigation of rotating stall for a centrifugal pump impeller using various SGS models*
我國男子佩劍運動員比賽中進攻技術統計分析
獲獎榮譽統計
我有“佩劍”天下無敵
她們與榮譽如此接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