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隊學歷院校課程教學團隊建設研究與實踐

2017-03-13 03:23王子強趙建勛李媛州
科技創新導報 2016年24期
關鍵詞:實踐效果

王子強++趙建勛++李媛州

摘 要:課題組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圍繞學院轉型建設總體目標和思路,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通過開展課程教學團隊論證評估方法研究,分析科學合理的教學團隊的結構特征,探究建設高水平教學團隊的一般規律,提出論證評估課程教學團隊科學性、合理性、可發展性的方法,為科學論證和評估課程教學團隊提供理論基石,為建設高水平的教學團隊,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關鍵詞:課程教學團隊 建設內容 實踐效果 建設要求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8(c)-0149-02

近年來,學院以課程為平臺開展了大量的教學團隊建設探索和實踐,在課程建設中明確教學團隊建設目標,按照國家精品課程、“一流的教學隊伍”標準進行教學團隊建設。在培養了全國模范教師、全軍優秀教師及學院教學名師隊伍的同時,形成了220多支課程教學團隊,取得了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軍隊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在內的一大批教學成果,青年教員快速成長,教學質量穩步提升,逐步形成了一支相對穩定、愛崗敬業、教學和學術水平較高的教員隊伍。

1 目標思路

圍繞學院轉型建設總體目標和思路,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加強教員隊伍建設,推進教育途徑、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創新,開展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發揚傳、幫、帶的精神,培養可持續發展的教員隊伍,努力提高教員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在開展學科建設、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育教學改革建設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為提高學院整體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2 建設要求

課程教學團隊由各教學單位統一組織論證、規劃和上報,團隊應具有明確的發展目標、良好的合作精神、有效的運行機制,在教員隊伍建設方面發揮示范作用。具體建設要求如以下幾點。

(1)團隊建設基礎與結構。課程教學團隊建設應依托各系部、教研室(中心)等教學單位構建,符合學院課程建設和學科(專業)建設的實際,具備較好的教學改革與實踐基礎;課程教學團隊應穩定,且具有良好的梯隊結構,老中青搭配,職稱和知識結構合理;課程教學團隊建設實行團隊帶頭人負責制,1名專家只能擔任1個教學團隊的帶頭人,教學團隊成員不少于5人;團隊帶頭人應為該課程所屬專業領域的專家,熟悉該學科的發展前沿和教育改革趨勢,堅持在教學第一線授課,教學科研經驗豐富、品德高尚、治學嚴謹,具有團結協作精神和較好的組織管理和領導能力。

(2)教學工作。課程教學團隊應掌握學科(專業)、行業現狀,追蹤學科(專業)前沿,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教學文件齊備,教學過程規范;教學方法科學,教學手段先進,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踐,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工作中有強烈的質量意識和完整有效、可持續改進的教學管理機制,團隊無教學事故、教學效果。

(3)教學研究。結合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積極參加教學改革與創新,開展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方案、教學制度、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法、教學建設、教學評價等方面教學研究,承擔各級教學研究項目或發表高水平的教研論文;教學改革特色鮮明,教學成果應用于教學之中,效果顯著。

(4)教材建設。教學團隊要重視教材建設和教材研究,結合專業自身發展的階段和特色,積極承擔各級教材建設項目,鼓勵教員編寫新教材,根據需要引進外文原版教材或高質量教材,將新教材和原版教材充實到教學實踐中,并根據教學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調整和優化教材體系。

(5)科研工作。圍繞教學工作,積極承擔科研項目,開展科學研究,爭取發表過高水平的科研論文;積極促進科研成果向教學轉化。

3 實踐效果

下面以《計算機技術基礎》課程團隊建設實踐為例,簡要說明實踐效果。

3.1 團隊建設基礎與結構

(1)建設基礎。在2005版人才培養方案中,《計算機軟件基礎》《計算機硬件基礎》作為兩門課程獨立開設,面對全院本科學員實施教學,根據新一輪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目標,將《計算機軟件基礎》《計算機硬件基礎》兩門課程合并為《計算機技術基礎》。經過前期建設,《計算機軟件基礎》和《計算機硬件基礎》具備了較好的教學配套資源;推行了“機房授課”教學模式改革,在教學環節中增加教學互動,既發揮了教員的引領作用,又突出了學員的主體地位,取得了很好教學效果;采用了無紙化考核,考核平臺與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環境一致,提高了課程考核的規范化、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

(2)團隊結構?!队嬎銠C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團隊由兩門課程教學團隊合并組成,共14人。團隊成員長期從事計算機應用領域的一線教學和相關科研工作,能力素質強,有力支撐了課程教學相關工作。課程教學團隊成員有10人參與了《計算機技術基礎》課程建設。從職稱結構上看,教學團隊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講師5人、助教4人,具備中高級職稱的教員占72%,職稱結構分布合理;從年齡、教齡結構上看,教學團隊中30歲以下1人、30~40歲9人、40~49歲2人、50歲以上2人,老中青比例適當,年齡分布合理;從學歷結構上看,博士學歷5人,碩士學歷9人,本科學歷1人,學歷比較高;從所學專業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1人、計算機應用專業10人、系統工程專業1人、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2人,均為計算機或相關專業。

(3)團隊帶頭人。該課程教學團隊的帶頭人是計算機應用技術方向的學科帶頭人和專家,具有較深的學術造詣和創新性學術思想;長期致力于該團隊課程建設,堅持在該校教學第一線為本科生授課。近3年年平均授課150學時以上;品德高尚、治學嚴謹,具有團結協作精神和良好的組織管理和領導能力。

3.2 教學工作

(1)教學內容與規范。依據初級指揮軍官所需要的能力和知識,構建模塊式課程框架。對每一個模塊構建相關理論知識,依據各模塊的內容總量及在該門課程中的地位分配各模塊的課時數,培養學員對計算機軟硬件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突出程序設計思想和硬件接口的應用,精選數據結構和軟件工程設計方法,優化課程內容體系,整合后課程教學的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軟件技術基礎和計算機硬件技術基礎兩個專題七個模塊,體現課程的基礎性、研究性和適應性。

(2)教學方法與手段。為了適應學院推進教學模式轉型、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戰略部署和要求,著眼于學員能力素質的培養,計算機技術基礎課程積極進行教學方法和手段創新,以“激發創新興趣,培養創新思維,引導自主實踐”為理念,按照“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方式,堅持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堅持共性與特色兼顧,準確把握課程定位,積極推進教學模式由知識灌輸向能力培養轉型。一是采用任務驅動法,綜合案例牽引課程各知識點;二是采取的是“教、學、實踐”同步穿插的交互式授課模式,提高課堂授課效果;三是增加輔導環節,設置“小教員”;四是采用計算機無紙化考核,變“偏重知識”考核為“注重能力”考核;五是規范統一教案、講義和課件;六是豐富網絡課程和網站。

(3)教學運行與效果。針對大部分團隊成員教齡相對較短、教學經驗不足,以及老教員與時俱進的思想有待增強等問題,課程教學團隊積極探索新的運行和管理機制,確保教學無事故,有效提升了團隊整體教學水平,課程團隊授課質量評價較高。一是堅持課前試講、集體備課說課議課制度;二是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教學經驗交流機制;三是課程建設全員參與,提升團隊整體水平。

3.3 教學研究

(1)教學研究。圍繞《計算機技術基礎》課程改革目標,一是著眼培養目標,優化課程內容體系;二是著眼教學需求,構建完善的教材體系;三是著眼能力素質培養,改革教學模式;四是加快建設網絡課程、網站步伐,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五是著眼人才隊伍建設,加強教育理論研究,積極開展學術交流。

(2)教學成果。一是課堂教學質量穩中有升,院督導專家聽查課優良率100%、系室聽查課優良率100%、學員評價滿意度95%以上;二是進一步完善了機房交互式授課模式,提高了學員的程序設計能力,學員的首次二級通過率有了大幅度提升;三是積極組織學員參加第二課堂活動,學員綜合素質明顯提高,學員在近幾年“藍橋杯”全國軟件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中取得了好成績;四是學員畢業設計取得了不錯效果。

3.4 教材建設

(1)精選課程教材,編寫輔助教材。著眼于教學需求,選用C語言比較成熟又便于學員學習的教材——《C語言程序設計》(譚浩強主編),另外編寫了《計算機技術基礎輔助教材》,包括數據結構基礎、軟件工程基礎、計算機硬件技術基礎、典型接口及應用四章,補充完善整個課程體系。

(2)編寫實驗指導書。為便于學員上機練習,編寫《計算機技術基礎實驗指導書》,實驗指導書給出了實驗指導和要求,涵蓋了程序設計語言基礎、程序控制結構、函數與文件、構造類型與指針、數據結構基礎五個部分內容。

3.5 科研工作

(1)科研項目。課程教學團隊積極承擔和參與各級各類科研項目,項目數量、經費規模和層次較以往有很大提高。

(2)科研論文。教學團隊成員積極開展學術研究,人均以第一作者在各級各類刊物發表論文不少于2篇。

(3)科研轉化教學。借助型號研制、教學科研條件建設等重大項目論證和建設契機,鼓勵和安排教員參與具體任務,開闊教員視野,提升教學團隊整體實力和水平。將科研成果融入到基礎教學課程與專業教學課程中去,促進教學內容的更新和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以真正達到教學與科研協調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梁盛祥.我校教師團隊建設的實踐與反思[J].教育導刊,2006(5):42.

[2] 張菊.軍隊學歷教育院校課程教學團隊建設的實踐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0,33(4):50-52.

[3] 薛玲.軍隊院校信息化建設的對策研究[J].情報業務研究,2005,24(12):142-144.

猜你喜歡
實踐效果
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實踐探析
中職導游專業技能教學微課資源實踐效果研究
藥理學教學中PBL教學法的實踐效果研究
幼兒園音樂活動游戲化的實踐效果分析
綜合管理在集中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的實踐探析
自動腹膜透析技術在慢性腎功能衰竭患兒中的實踐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