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匠精神研究

2017-03-14 19:38薛棟
職業技術教育 2016年25期
關鍵詞:寧靜致遠精益求精工匠

摘 要 提煉和概括“什么是中國工匠精神”是增進工匠精神社會共識與教育引導的首要問題?;凇肮そ场眱群慕庾x及其“中國古代工匠精神”的歷史探究,將“工匠”專業成長的階段與“尚技崇德”的工匠品質作為提煉和概括中國工匠精神的層次維度與內容維度。初級階段工匠精神的主要內容是“模仿作為工匠的心理建設”,高級階段工匠精神的主要內容則體現為“作為工匠的境界追求”?!熬媲缶?、寧靜致遠”作為高級階段中國工匠精神的具體表述,應成為“中國制造人”建立和培養質量意識的價值指引。

關鍵詞 工匠;中國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寧靜致遠

中圖分類號 G71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6)25-0008-05

2016年,“工匠精神”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而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與社會的熱烈討論?!笆裁词枪そ尘瘛背蔀樯鐣笥懻摰臒衢T話題,而如何將眾說紛紜的觀點提煉和概括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工匠精神的內涵,并有利于增進社會共識與教育引導,則是目前迫切需要深入思考與解讀的首要問題。

一、中國古代工匠及其現代轉型是解讀中國工匠精神的邏輯起點

(一)以工匠解讀工匠精神的代表性思路與觀點

目前,對于工匠精神的解讀,學者們的思維過程不約而同地以“工匠”為著力點,通過分析不同歷史發展階段的工匠、典型工匠、工匠的成長歷程、工匠的作品等,將對“工匠精神是什么”的本質屬性的追問轉換成“什么是工匠精神”的具體體悟。如《工匠精神締造偉大傳奇的重要力量》分享了美國歷史上知名工匠們的故事,揭示了真正的工匠“只會被事情本身的趣味激發,并不受獎勵的驅使”,他們“更專注于通過思想創新改變人們對于事物的思考方式”,因此,“可以突破界限”的創新力是美國工匠精神的內在本質;《匠人》通過刻畫“變化的匠人形象——從苦力、奴隸、有用的基督徒、光明時代的化身,到工業時代以后窮途末路的過時人物”,指出“匠人始終能以他們最引以為傲的成熟的技藝獲得尊嚴”,因此,“為了把事情做好而做好的欲望”就是匠人精神的價值所在;《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的作者馬修·克勞福德以自身“從政治學博士到摩托車修理工”的親身感受,反思了“學習把一件事情做到盡善盡美”的工匠精神才是真正獲得勞動幸福感的源泉;《匠人精神》介紹了作者秋山利輝創建的“秋山木工”企業培養“一流匠人”的研修制度,秋山師父創立的“一流匠人”育成的30條法則蘊含了“人品和技術”是匠人精神的根本所在,而關于二者之間的關系,則強調“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術更重要”,“一個人首先要淬煉心性,養成自己,才能達到一流的技術”;《精益制造028:工匠精神》是以被稱為日本“國寶級”的12家世界領先級中小制造企業產品的誕生為主線,刻畫了日本匠人耐得住寂寞、不計較工本、苦心鉆研、感性拿捏等內在品質,并將“堅持制造最優秀的產品”作為日本工匠精神的詮釋。

正是基于上述代表性研究成果,“以工匠解讀工匠精神的基本思路”,對“什么是中國工匠精神”的思考過程首先要從理解“中國工匠”入手,即著眼于“中國工匠”的歷史演變過程,以古代工匠及其現代轉型作為邏輯起點把握中國工匠精神的內涵。

(二)中國古代工匠及其現代轉型

“工”“匠”與“工匠”的含義在漢語史上經歷了演化的過程?!肮ぁ钡挠梅ㄝ^多,從字形的角度被解釋為“曲尺”,古文字學家楊樹達在《積微居小學述林·釋工》中提出,“以愚觀之,工蓋器物之名也……然則工究當為何物乎? 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蓋即曲尺也”。從指稱對象來看,“工”既指樂人,也指匠人,《左傳》一書中關于“樂工歌詩”的記載有25條。但在更多的情況下,“工”指“工匠”,如《考工記》中記載,“知者創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辭?!すげ俊分姓f,“工,匠也。凡執藝事成器物以利用者,皆謂之工”,“工”的內涵與“匠”同義,指擁有專業技術的手工業勞動者。因此,“工匠”又被稱為“匠”、“匠人”等?!敖场逼鸪鯇V浮澳竟ぁ?,如《說文解字》中說,“匠,木工也”, 后來人在《說文解字注》中又進一步解釋,“百工皆稱工,稱匠獨舉木工者”。在《考工記·匠人》中“匠”還代表水利系統的建設者,主要負責王城規劃以及溝洫水利設施的設計修筑。從東漢至清,我國都城規劃基本上都是繼承“匠人”王城規劃傳統的產物,其建筑技術,被北宋李誡的《營造法式》一再引用,奉為楷模[1]。

“工”與“匠”合為一體源于“匠籍”制度的產生,所謂“匠籍”制度是指到了封建社會,工與匠開始有了單獨的戶籍管理制度,于是便有“工在籍謂之匠”[2]的說法,強調“工匠是有專門戶籍和有專業技術的職業人員”[3]。從“工匠”詞義演變上看,“工”“匠”與“工匠”往往相互通用,均指有專門技藝的手工業勞動者[4]。實際上,中國古代工匠的簡稱就是“工匠”。根據技藝水平的不同,“工匠”分為三個層次。最低層次可統稱為“百工”,如《考工記》中記述的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刮磨、陶瓷等六大類30個工種的工人,相當于現代的普通工人;中間層次是指分布在各個行業里的專業技術工匠,如被稱為“木匠”“鐵匠”“陶匠”等職業化的“匠人”,相當于現代的技術工人,被視為中國古代工匠的主體;最高層次的工匠則稱為“巧匠”“哲匠”“匠師”等,相當于現代工業領域的技術專家,如建筑工程師、機械工程師等[5]?!肮そ场睂哟蔚膭澐謴膶I發展階段的視角,為提煉和概括工匠精神的內涵提供了一個思考的方向,尤其是各個階段成長的內在規律與外在表現將成為凝練工匠精神的重要參考。

對于工匠精神的現代研究,一方面,要厘清“工匠”的內涵;另一方面,要明晰“工匠”的“現代性”特征。與現代技術工人相比,中國古代工匠的典型特征體現為“不自由”的身份文化和“單一”的手工業技術文化。對于身份文化的現代轉型是毋容置疑的,現代工匠不需要再面對古代等級社會中的人身依附關系,不再用嚴苛的“匠籍”制度對工匠進行種種限制和奴役,需要面對的是對自我主體性的確認——工匠在作品中“融入自我”,并在“確證自我”的對象化工匠活動中表現為價值目的意義上的德性主體,從由自己創造的更善更美的工匠世界中獲得自由與幸福。對于手工業技術文化的現代轉型則需要更加理性思索“人與機器”“手段與目的”的關系問題,現代社會之所以呼喚工匠精神的回歸,就是機器大生產讓現代技術工人淪為機器的附庸,喪失了在技術中的主體地位,古代工匠雖然在身份上是不自主的,卻始終是生產過程中的主體。同時,現代社會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動機驅使,不斷固化和綁架著現代工業文化的主流價值體系,于是各種假冒偽劣、粗制濫造的商品充斥著市場,這使得傳統對工匠精神的追求與理解顯得毫無意義。因此,手工業技術文化的轉型需要明確一個前提,即機器的使用不過是加快或完善了生產的進行,“機器如同手工工具一般,是勞動者身體的延伸”[6],但并未取代工匠引以為豪的技術——那種浸潤工匠個體靈魂與對作品賦予非凡想象力的技術;此外,需要確立一種信念,現代工匠只有具備“向善”的工匠精神,手工業技術在機器大生產的文化背景下,才不至于丟了賴以生存的根本和文化傳承的意義。在此意義上,對現代中國工匠精神的詮釋,既要體現工匠主體性的自我實現,也要強化對工匠責任的引導。

二、中國古代工匠精神是提煉中國工匠精神的思想源泉

先秦典籍《左傳·文公七年》記載,“六府三事,謂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謂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謂之三事。義而行之,謂之德禮”。據明清之際著名實學家李塨《瘳忘編》的解釋,“水、火、金、木、土、谷”六府是指先秦手工業與農業生產的具體內容;“正德、利用、厚生”三事則為統領“六府”之職的總要求,蘊含了古代工匠精神的基本特點?!罢隆本佑诮y帥地位,要求工匠必須服從仁政德治的需要;“利用”是指掌握創造物質財富的生產活動;“厚生”則指工匠的勞動要服務于治國和惠民[7]。在此意義上,中國古代工匠精神可以凝練為兩個層面的內涵,一是工匠在“利用”過程中所體現的“尚技”精神;二是工匠在“正德”和“厚生”過程中所體現的對個人、國家及人民的“崇德”精神?;谏鲜鰞蓚€層面的劃分,展開對“德技兼求”的中國古代工匠精神的歷史探究。

(一)“尚技”體現中國古代工匠精神的技藝水平要求

1.“按乃度程”的工作標準

“度程”即標準,古代工匠在技術造作上要“按乃度程”,即工匠在制作產品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循特定的技術標準,“毋作淫巧”?!犊脊び洝分袑ⅰ鞍俟ぶ隆狈譃橹栖囅到y、銅器鑄造系統、弓矢兵器與制革護甲系統、禮樂飲射系統、建筑水利系統、制陶系統等六大系統二十余個工種,每個工種都有對應的制作標準,如關于“鳧氏”制鐘的記載“十分其銑,去二以為鉦,以其鉦為之銑間,去二分以為之鼓間,以其鼓間為之舞脩,去二分以為舞廣。以其鉦之長為之甬長,以其甬長為之圍。叁分其圍,去一以為衡圍。叁分其甬長,二在上,一在下,以設其旋”,“是故大鐘十分其鼓間,以其一為之厚;小鐘十分其鉦間,以其一為之厚”,“為遂,六分其厚,以其一為之深而圜之”,詳細規定了制鐘的技術標準,成為后人仿制古鐘的重要根據,現今則被視為一篇優秀的制鐘術論文。同制鐘有嚴格法則規定一樣,工匠生產任何產品都有規矩,但在生產過程中亦反對一味地機械仿制,提倡變通和創新。

2.“切磋琢磨”的工作態度

技藝精湛不僅是工匠的生存之本,也是對工作態度的基本要求?!对娊洝ばl風·淇奧》中的佳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形象地刻畫了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石、象牙、骨器時專注認真、一絲不茍的精神??鬃釉凇墩撜Z·學而》中對這一精神高度肯定,后朱熹在《論語》注中做出“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磨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的解讀,清代趙翼在《甌北詩話·七言律》中寫道,“蓋事之出於人為者,大概日趨於新,精益求精,密益加密,本風會使然”。源于《詩經》中“切磋琢磨”的工匠精神最終提煉概括為“精益求精”,成為對做事追求完美的最佳注解,更是工匠窮其一生精煉技藝的不二法則。如先秦時期工匠用“規”“萬”“懸”“水”“量”“權”六種方法檢驗車輪質量,要求精致到“圜者中規,方者中矩,立者中懸,衡者中水,直者如生焉,繼者如附焉”[8]?!短旃ら_物》中用“天孫機杼,人巧備矣”描寫織匠高超的織花技術[9],關于鐵鍋塑模制作要求留下了“此塑匠最精,差之毫厘則無用”的記載[10]。自秦漢時期開始,中國就因紡織品、陶器等工藝品精湛的制作技術被世界稱之為“絲綢之國”“陶器之都”,到了宋代,冶煉、舟車、橋梁、建筑、織造、印染、制衣、陶瓷、茶、酒等工藝技術水平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體現了中國工匠對技藝精益求精的追求精神。

3.“道技合一”的工作境界

中國古代思想的最高范疇“道”,不僅是把握世界整體性的“天道”,也是幫助人成圣體道的“人道”,這也是我們民族精神中最深刻層次的世界觀問題[11]。因此,作為最高原理的“道”是“由圣人而是崇”和“體圣明之所作”的技藝境界。據《考工記》記載,“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何謂圣人之作?“依于法而游于藝”。所謂“依于法”,就是重道、求道與體道[12],工匠通過技藝之徑通達“道”的境界,實現人生意義的超越,這也是中國古代工匠追求精湛技藝的真正目的。后世對于“游于藝”中“游”字的解讀大致都是通過《莊子》而來[13],《莊子·養生主》中庖丁解牛的故事是“游于藝”的典型例子。當文慧君驚訝于庖丁出神入化的宰牛技術時,庖丁回答說,“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也就是說,只有“技進乎道”,才能呈現“游于藝”的勞動狀態,才能通達“心合于道”“道藝合一”的精神境界,這是工匠對于技藝的最高追求。

綜上所述,“尚技”對于中國古代工匠而言,既是立生之本,也是成己之徑,正所謂“己成,則物成”,具體表現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秉持規范的工作標準,并在對產品精益求精的工作標準追求過程中不斷創新,最終通達“道技合一”的工作境界。

(二)“崇德”彰顯中國古代工匠精神的技藝倫理宗旨

1.“修身正己”的做人準則

中國傳統的道德思想是教人如何做人,而“做人”的基本內容則體現為以“明人倫”為目的的道德實踐,“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是踐行做人德行的重要前提。從“五倫關系”的基本“倫序人理”出發,進而拓展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內圣外王”之道,強調“修身誠意,克己復禮”是基本功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修身之后的效用[14]。也就是說,中國傳統道德思想的核心和基本出發點是通過個人的主體修養成為“內圣”,進而推廣到齊家治國平天下,實現“外王”。因此,“修身”是實現理想人格的關鍵,“修身”的目的是為了“正己”,只有自我不斷完善,成就高尚人格,才能“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中國古代工匠作為中國古代社會的無權階級,尤其是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后,工匠精神基本上是儒家倫理在工匠活動中的具體化,其技藝修煉的過程無不信奉和追隨著“修身正己”的做人準則,并且成為古代工匠技藝學習、考核、選拔等的重要依據。時至今日,我們對一流工匠的詮釋,往往定義為“一流的工匠,人品比技術更重要”,對“人品”的培養方法也常常直溯人倫本源,從“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開始,無不映射出“修身正己”的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文化烙印。

2.“經世致用”的利民情懷

縱觀中國古代技術史,上至先秦百科全書《考工記》,下至明末成功總結我國古代技術傳統的《天工開物》,無不以“經世致用”的造物觀念,圍繞日常生活與生產之需展開設計造作?!犊脊び洝返拈_篇便敘述了“百工之事”的由來和特點,指出“爍金以為刃,凝土以為器,作車以行陸,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與《考工記》幾乎同時代的《墨經》明確把是否有利于人民生產生活作為衡量技藝創造的價值,即所謂“功,利民也”?!堕_工天物》被稱為十七世紀中國的技術百科全書,不僅在于其涉獵了谷物、衣料、染色、制糖、陶瓷、鑄造、冶金、造紙、兵器等工農業各個生產領域,還在于技術哲學思想“開工天物”的出現?!伴_工天物”中的“開工”是與人類行為對應的自然界的行為,而“開物”則是根據人類生存的需要將自然界所包藏的種種由人類開發出來[15],“開工天物”思想強調人與天(自然界)相協調,人工(人力)與天工(自然力)相配合,通過技術從自然界中開發出“效于日用之間”的器物,若不能“呈效于日用之間,即得黃金,直高而無民耳”[16]。因此,“關乎民生日用”是《天工開物》的宗旨,是一切人造器物及工藝技術存在的價值??茖W史家錢寶琮指出:“研究吾國技術史,應該上抓《考工記》,下抓《天工開物》?!边@兩本著作對工匠制器造物過程的記載,一以貫之了“經世致用”的利民情懷,體現了“百姓日用即為道”的道德實踐思想。

三、中國工匠精神的主要內容與具體表述

(一)中國工匠精神的主要內容

根據上述對“工匠”內涵的解讀及其“中國古代工匠精神”的歷史探究,筆者認為,對于中國工匠精神的提煉和總結可以基于“變成優秀工匠所需的各個階段以及各個階段需要具備的工匠素養”這樣一個理論框架展開思考:一方面,將“工匠”專業成長的階段作為提煉和概括中國工匠精神的層次維度;另一方面,將“尚技”與“崇德”作為提煉和概括中國工匠精神的內容維度。各種研究表明,技能處于初級階段的工匠更為關心如何完成他們的工作,只有技能達到較高水平乃至一種境界以后,技術才不再是一種機械性的活動,熟練掌握技能的工匠才更完整地去感受和更深入地去思考他們正在做的事情,而匠藝的道德問題也往往出現在這種熟練的境界[17]。

在此意義上,初級階段工匠精神的主要內容是“模仿作為工匠的心理建設”。從“尚技”層面而言,要尊重師傅傳授或行業傳承的技藝經驗,要按照程序及每一程序需要達到的標準嚴格執行,正如古代工匠“按乃度程”的工作要求一樣,恪守規范,一絲不茍。實際上,只有不斷屈從于既定的規則,才能實現對某項事物的精通[18],有研究表明,按照一種常用的標準,大師級別的木匠需要一萬個小時的經驗[19]。從“尚德”層面而言,“修身正己”的古代工匠精神在現代社會更多地體現為忠誠與堅持。之所以談到“忠誠”,是因為我國工匠制度不完善的外部原因以及個人能力、經驗的內部原因,使得進入工匠領域的群體往往是“工作選擇我”,而不是“我選擇工作”,因此,往往引發不了“愛一行,干一行”的職業情感,于是,“干一行,愛一行”的對工作的忠誠尤為可貴。實質上,任何工作也是“做中尋趣”,只有在做中個體才能對自身潛能和從事的工作有更深刻的理解,而對自我和職業的認知意味著在現實的工匠活動中,個人不是隨心所欲地即興而為,堅持的意志品質非常重要。堅持意味著全心全意地投入,扎扎實實地從基本做起,反復練習,奠定通往優秀工匠之路的堅實基礎。

高級階段工匠精神的主要內容體現為“作為工匠的境界追求”。從“尚技”層面而言,優秀的工匠應有追求極致的執念,對待工作,對待每一件產品、每一項服務,都會用功精深、用心專一,精益求精。工匠在走過“規范化”的初級階段后,安守初心,不斷自我提高要求,邊犯錯邊摸索,在扎實的“規范化”匠技基礎上大膽創新,在創新的過程中不斷融入自我,作品中內涵了自我的靈魂,自我在作品中誕生,古代工匠崇尚的“道技合一”的境界,便是現代工匠追求的“物我同一”的藝術境界。從“尚德”層面而言,“志趣”成為優秀工匠“修身正己”的源泉與動力,不斷內化和強化“經世致用”使命的工匠自覺。因為“志趣”不僅僅體現為“為自身完美”的興趣與熱愛,更重要地體現為“為人類幸?!倍敢鉃橹畧允匾簧闹練?。因此,優秀工匠的道德實踐不僅僅是個人的積極進取,個人超越平庸、追求卓越的信心和決心,更是心系匠藝傳承與實干興邦的擔當與作為。

(二)中國工匠精神的具體表述

在厘清中國工匠精神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對其具體表述的思考則需要呼應時代需求,進而引領當代中國人做事的價值遵循。當代“中國制造”迫切需要從“粗制濫造的速度意識”轉向“精雕細琢的質量意識”,而這種質量意識的建立與培養則需要“中國制造人”真正從“身猶在神已遠”的浮躁心態回歸“匠藝就是時間”的堅持與執著。因此,對于未來“中國制造”和“中國制造人”的期許則成為凝練當今中國工匠精神的落腳點。在此意義上,高級階段工匠精神的主要內容就成為凝煉工匠精神的出發點。依據高級階段工匠精神的詮釋,本研究認為“精益求精、寧靜致遠”從“尚技”與“崇德”兩個維度詮釋了“技德兼備”的匠人形象,是彰顯當前我國“讓工匠精神回歸”的時代意義的最精煉表述?!熬媲缶睆脑~源上與“切磋琢磨”的中國古代工匠精神一脈相承,“追求極致,為了完美而完美”的詞意更是形成了助推“中國制造”走向“中國質造”的社會共識;“寧靜致遠”最早出自西漢初年劉安的《淮南子·主術訓》,諸葛亮的《誡子書》中也有引用,所表達的“只有靜心反思、專心致知,才能樹立遠大目標,才能厚積薄發、有所作為”的內涵,正是對“急功近利”的現代人的精神勸誡與指引。

參 考 文 獻

[1]聞人軍.考工記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前言5.

[2]何慶先.中國歷代考工典(第4卷)考工總部[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42.

[3][4][12]余同元.傳統工匠及其現代轉型界說[J].史林,2005(4):57-66.

[5]余同元.傳統工匠及其現代轉型研究——以江南早期工業化中工匠技術轉型與角色轉型為中心[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35.

[6]侯念祖.確當的勞動、教育與文化:工匠勞動的意義[J].思與言,2004(1):111-113.

[7]薛棟.論中國古代工匠精神的價值意蘊[J].職教論壇,2013(34):94-96.

[8]聞人軍.考工記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9.

[9][10][15]潘吉星.天工開物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78.125.前言12.

[11]鄧曉芒.中西文化視域中真善美的哲思[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221.

[13]余英時.“游于藝”與“心與道合”[J].讀書,2005(4):29-41.

[14]朱光潛.談修養[M].北京:中華書局,2012:32.

[16]鞏天峰.晚明造物藝術的經世致用造物觀——以《天工開物》為例[J].美術探究,2014(4):147-153.

[17][19][美]理查德·桑內特.匠人[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5:5.4.

[18][美]馬修·克勞福德.摩托車修煉店未來工作哲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42.

Study of Chinese Craftsmanship

Xue Dong

Abstract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to enhance consensus and guide by education of craftsmanship is the extraction and generalization of what is Chinese Craftsmanship. By interpreting the ancient Chinese craftsmen and their evolution in modern society, and analyzing the spiritual intention of the ancient Chinese craftsmanship, which is perfecting quality and honoring morality, we conclude that the Chinese craftsmanship embodies the primary stage of emulating craftsman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senior stage of pursuing spiritual realm as a craftsman. The expression of craftsmanship by modern generation of Chinese in their value principles is constant striving for excellence and great achievements with serenity of mind.

Key words craftsmen; Chinese craftsmanship; constant striving for excellence; great achievements with serenity of mind

Author Xue Dong, lecturer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Tianjin 300022)

猜你喜歡
寧靜致遠精益求精工匠
90后大工匠
寧靜致遠(外一首)
周克耀
光影視界
工匠神形
光影視界
精益求精,收獲藍天
放下浮躁,寧靜致遠
本山歸來:這一年用心寫好一幅“寧靜致遠”
寧靜致遠:語文課堂應有的“靜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