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道路交叉口空間步行環境建設探討

2017-03-14 19:52趙博韜
科技創新導報 2016年27期
關鍵詞:調查環境

趙博韜

摘 要: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建設,人們對城市空間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作為城市空間環境重要組成部分的城市道路交叉口空間,不僅具有引導車輛和居民同行的作用,而且還是城市居民不可或缺的連續性步行空間和休閑、娛樂空間,該文通過選取青島西海岸新區長江中路為調研地點,結合大量的現場調查和分析,提出城市步行空間應具備安全、便捷、景觀良好、連續完整等基本要求,才能確保步行雙重功能的實現。

關鍵詞:道路交叉口 步行空間 環境 調查

中圖分類號:U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9(c)-0019-03

在城市中,步行作為人類社會活動中一種短距離且靈活的交通出行方式,是居民出行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揚·蓋爾在《交往與空間》一書中將步行的概念定義為:“步行首先是一種交通類型,一種走動的方式,但它也為進入公共環境提供了簡便易行的方法?!彼运J為“步行活動常常是一種必要性的活動,但也可能僅僅是一種進入活動現場的托詞——我只是打這兒路過?!盵1]汽車時代的到來加重了對步行交通的威脅程度,機械化交通以快速、方便、運距長的優勢成為城市內部、城市之間的主要交通方式,并開始擠壓甚至蠶食城市步行空間[2],隨著對“人性回歸”的呼喚,步行再次受到廣泛關注和尊重,城市規劃中將步行和其他交通方式放在同等重要甚至更為重要的地位上加以考慮[3],城市步行環境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各國政府相繼采取了一系列保護行人和居民免受機動車干擾、改善城市步行環境的政策和措施。

城市步行空間(Urban Walking Space)是以步行為主要交通形式的城市公共空間的總和,是保證城市生活品質的必要因素,分析和研究城市步行空間的特征及規律是解決當前城市尺度缺失、城市缺乏活力等問題的重要切入點。作為城市步行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步行空間經由城市的道路交通系統與城市其他空間相聯系。在城市步行空間里,步行者具有交通優先權,其行動不受或較少受到汽車等機動交通的干擾和危害。步行空間不僅在減少汽車對環境的壓力,保障市民的安全感上起著重要作用,而且有利于增進人際交流和地域認同感,促進街區商業的發展;再者,作為城市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步行空間也是構成城市形象和城市景觀的基本要素,體現著城市的建設水平、地域特征和歷史文化。

1 研究背景

隨著經濟的發展,經濟效益成為指導各行各業行為活動的重要準則。城市的規劃建設同樣也受到了經濟利益的驅使,過分強調城市的各種功能以及各功能之間的關系,而傳統的以步行為主的街道生活越來越不受到重視。此外,以汽車為主導的規劃強調汽車的通行,忽視了以步行為活動尺度的傳統街道空間,傳統的平易近人的市民街道生活被川流不息的車流所取代。城市的交通問題成為城市問題中的主要問題之一。對于城市交通問題的產生,人們總是把它歸咎于汽車的發明,而忽視了規劃應承擔的責任。機動車占有了城市交通空間中的大部分,而人被迫分隔在供“機器行動”的路兩側。規劃對步行者及步行空間的態度不僅僅影響社會公眾的出行方便,也為城市交通帶來了較大的安全隱患。不安全的城市公共空間使公眾由于對其安全性的不信任,盡量減少在城市空間的不必要活動,正常城市活動都無法充分展開。

近年來,伴隨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自身素質、覺悟和文化層次的相應提高,大多數居民開始關注城市中的各種環境,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增加綠化面積以維持生態環境的健康發展;要求更多的休憩空間供公眾進行休閑娛樂;合理規范機動車行駛秩序,保障公眾的出行安全等?;谶@些要求,城市出現了一系列以步行為主的休憩空間,沿街綠化、街邊廣場、步行商業街等新的空間體系順應這種要求紛至沓來。

青島西海岸新區位于膠州灣西海岸,地處山東東南沿海。西海岸新區屬于青島市三城聯動的一個重要環節,是環膠州灣城市組群的重要一極,作為一個相對獨立完整的區域,西海岸新區承擔國家海洋戰略使命,推進“三城聯動”、構建環膠州灣城市群的重要戰略空間。

隨著城市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西海岸新區城市用地日趨緊張,城市空間資源日益短缺,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因空間資源的限制而嚴重滯后,出現了上海、北京等特大城市所具有的諸多“城市病”,例如交通擁堵、環境污染、公共空間不足、資源危機等。該文將結合西海岸新區長江中路與井岡山路交叉口及其周邊地區的現狀和需求調查,對城市道路交叉口空間步行環境進行深入探討(圖1)。

2 調查分析

該交叉口地區步行空間包括道路兩側的人行道、市民廣場、街頭廣場以及各商場出入口處的各種休閑、綠化設施等。調查的交叉口包括世紀海豐、家佳源、瑞泰利群、麥凱樂、佳世客等五個重要的購物廣場。其中,佳世客設有屋頂和地下停車場,家佳源設有屋頂和地面停車場,麥凱樂設置地面和地下停車場,其他兩個商場的停車都是地面停車。

經過觀察記錄,交叉口主要步行人群成分復雜,主要包括:在附近工作的工薪階層,來自周邊區域的購物人群,休閑游玩人群以及交通性人群。調查發現。

(1)步行人群結構復雜,車流量及人流量大,人們的活動目的多種多樣。

由于該地區為城市重要的商業、行政、辦公、游憩空間,對周邊地區的人流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不同的人群為了滿足各自的需求前往該地區,使該地區對城市具有特殊的意義。另外,長江中路和井岡山路是分別貫通城市東西向和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在城市交通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交叉口車流主要集中在長江中路和井岡山路向北方向,車流量大,交通十分繁忙(圖2)。

(2)交叉口開敞空間被侵占,影響了城市居民的步行及游憩空間。

步行者中不論是以購物為目的,還是只是路過此地區,大多數步行者在此活動都帶有一定的游憩目的,并不是單純因為某一個目的來此區域,而是被該區域形式多樣的公共空間和人氣所吸引。然而,瑞泰利群和世紀商城的出入口前雖然都有較大的開敞空間,但是基本都是改變用途成了停車場,不僅影響了城市空間景觀,而且還嚴重影響了城市居民的正常步行線路。

(3)人車混行是當前交叉口地區存在的主要問題。

城市步行空間是供步行者在其中進行休閑、娛樂活動的地方,是人們親近自然,接觸城市的重要場所。因此,保持步行空間的完整性、安全性關系到人們能否充分參與到上述活動之中。但是由于步行空間周邊的經營者為了自身利益或者某個小集團的利益,使得人們的步行空間逐漸被蠶食的支離破碎。本來用做集散人流的商場門前廣場被用于機動車的停車,或者成為商家進行商業活動的場所。交叉口停車問題比較嚴重,商家違規設置停車位,機動車任意穿梭與人流中間,影響步行空間的延續和安全。

3 幾點建議

調查中步行空間使用者普遍認為當前道路、廣場等步行場所缺少足夠的游憩設施。人行道兩旁沒有足夠的座椅供步行者休息,或者有座椅,卻沒有遮蔭設施,座椅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城市步行空間缺少能夠吸引步行者的各種休閑娛樂設施,等等。

(1)規范人行步道設置形式,增加必要的路邊座椅、公廁、遮蔭設施等,提高設施的可用性。

(2)規范機動車的停放及其停車路線,避免機動車穿越步行空間,擾亂行人路線。

(3)妥善處理沿街商家商業外延行為,合理處理商業外延對步行空間的影響與公眾對商業的需求的矛盾,規范引導商家的商業行為,在建筑設計時考慮合理的商業空間的形式(步行街等)。

(4)增加必要的步行空間行人引導指示牌。

(5)加強對設施的維護,包括保護設施不被破壞和對損壞的設施及時維修。

(6)在交叉口結合在建的地下鐵路建設,考慮建設步行者專用的聯系空間(例如地下通道、過街天橋等)。

(7)在城市道路交叉口空間環境設計時,應考慮人的尺度、人與建筑之間的距離、運動空間與停滯空間、空間領域及空間感受等因素,綜合運用形式、色彩、光影、地形、地貌等綜合手段,增強建筑形式特征和環境起伏的表達[5]。

4 結語

城市步行空間既要滿足人們通行的交通要求,又要滿足購物、文化娛樂等生活要求,因而應具備安全、便捷、景觀良好、連續完整等基本要求,才能確保步行雙重功能的實現。作為一種實際存在的空間形式,城市步行空間是由空間形態要素和物質構成要素組成的[4]。因此,在城市交叉口步行空間環境的規劃設計中,應該出于對出行安全、增強街道活力等方面的考慮,針對不同人群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既要設置便捷的步行通道,也要設置步移景異,富有變化,供人們駐足、交流、健身的空間,這樣才能提高空間的利用率和吸引力。

參考文獻

[1] 揚·蓋爾.交往與空間[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2] 盧柯,潘海嘯.城市步行交通的發展——英國、德國和美國城市步行環境的改善措施[J].國外城市規劃,2001(6):39-43.

[3] 孫靚.城市步行化——城市設計策略研究[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2.

[4] 孫俊.城市步行空間人性化設計研究——以煙臺為例[D].上海:同濟大學,2007.

[5] 陶筱玲,李豪.商業步行街空間設計[J].華中建筑,2007(2):105-107.

猜你喜歡
調查環境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心境
環境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高職學生志愿填報取向及滿意度調查研究
天臺縣城區有毒觀賞植物資源調查初報
營口市典型區土壤現狀調查與污染土壤的修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