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微波在現網應用中的關鍵指標要求

2017-03-15 16:09司春波
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 2017年2期
關鍵詞:干擾

司春波

摘 要 隨著4G網絡的不斷發展和5G網絡的即將到來,傳統的微波技術已經不能滿足傳輸的需求。為了滿足網絡傳輸需求,現有微波技術已朝著IP化的方向發展,本文主要討論在4G的情況下,IP微波的關鍵技術要求及指標要求。同時介紹現階段國內主要微波廠家的技術發展情況。

【關鍵詞】IP微波 帶寬 干擾 業務時延

1 引言

2G和3G早期的網絡主要用于承載語音業務,傳輸網的顆粒大小以E1顆粒為主,其應用特點是業務傳送帶寬固定。傳統TDM微波的空口帶寬利用率低,但在以語音業務為主的模型下其缺點不明顯。隨著3G網絡的普及,尤其是各類移動寬帶業務的蓬勃發展,使得3G基站接口帶寬增大且逐步趨向IP化。目前國內4G網絡的已大規模建設,對高帶寬無線傳輸的需求非常迫切,傳統的TDM傳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業務發展對傳輸的要求,這時就要求傳輸設備必須同時滿足TDM和IP兩種傳輸方式,然后再逐步向IP方式過渡,最后實現全IP傳輸?,F網中總是存在一些光纜無法到位的情況,必須用微波或其他無線技術才能解決傳輸問題,這就要求微波實現IP化。

2 IP微波的主要應用場景介紹

IP微波作為光纜鏈路的一個補充,主要應用場景介紹如下:

場景一:對于部分海島、高山、城區部分節點無法實現光纜路由直達的地區,可考慮采用IP微波作為末端接入的延伸;

場景二:對于只有PTN/IPRAN接入鏈承載的TD基站,可考慮采用IP微波作為TD基站的備用鏈路;

場景三:對于接入時間要求緊或者費用較低的大客戶接入,可考慮采用IP微波進行接入,一方面實現可快速部署效果,另一方面可降低高昂的管線費用;

場景四:對于重要的集團客戶要求雙物理路由接入而目前只能實現光纜單路由接入的情況,可考慮另一路由采用IP微波接入,實現節點的雙重物理路由保護。

3 IP微波關鍵技術要求

由于傳統微波技術比較落后,其帶寬低、抗干擾能力差,因此微波通信在我國目前應用比較少。數字化IP微波相對傳統微波必須克服帶寬低、抗干擾能力差等缺點,要求空口帶寬達到GE速率。數字化IP微波須具有三大技術特點:IP化、寬帶化、網絡化。

3.1 IP化技術要求

(1)能夠支持TDM/IP多種業務接入,空中傳輸支持TDM/IP多種模式;

(2)支持自適應帶寬調整,確保雨天等惡劣氣候條件下,語音等高Qos業務傳送不中斷。

3.2 寬帶化技術要求

要求支持XPIC技術,單信道容量達800M,單天線容量達1.6G。

3.3 網絡化技術要求

(1)要求IP微波支持內置MADM和數據交換平面,微波網絡化;

(2)像SDH一樣實現靈活、復雜組網。微波與光網統一網管,簡化運維;

(3)數字化IP微波傳送較光網傳輸具有建網靈活、抗自然能力強、維護成本低、建網成本低等特點。

4 IP微波的主要指標要求

4.1 IP微波的基礎技術指標要求

4.1.1 專線業務指標要求

專線業務的指標主要包括點到點透傳業務和基于VLAN的專線業務兩個部分的指標。具體指標要求為:在點到點透傳業務和基于VLAN的專線業務中,IP微波設備能夠支持業務透傳,并且在透傳過程中無錯包、丟包現象產生。

4.1.2 專網業務指標要求

專網業務的指標包括802.1d網橋業務、802.1q網橋業務、二層交換功能三個部分的指標要求。具體指標要求為:802.1d網橋業務和802.1q網橋業務要求能實現網橋業務的正常轉發,同時對應的端口上可以接收到發送的數據報文,無錯包、丟包現象;二層交換功能要求IP微波設備正常實現二層交換功能。

4.2 IP微波的關鍵技術指標要求

4.2.1 業務性能指標要求

TDM業務時延要求小于等于50ms;以太業務時延要求小于等于50ms(業務發送包小于設備最大吞吐量的情況下);以太業務最大吞吐量要求為設備在單天線配置時最大業務吞吐量達到800Mbps;丟包率要求在業務發送包小于設備最大吞吐量的情況下,15分鐘內無丟包現象,24小時內丟包率小于0.1%。

4.2.2 24小時長期業務指標要求

24小時長期業務指標為驗證微波設備的長期業務的穩定性及誤碼率。具體指標要求為:在業務發送量小于設備最大吞吐量的情況下,TDM類業務24小時誤碼率小于0.1%,以太網業務24小時丟包率小于0.1%。

4.3 IP微波的功能性指標要求

4.3.1 ATPC功能指標要求

ATPC(Automatic Transfer Power Control)自動發信功率控制。該功能的技術的指標要求為:微波發信機的輸出功率在ATPC控制范圍內自動跟蹤接收段接收電平的變化而變化。

4.3.2 1+1HSB功能指標要求

1+1HSB功能指標要求為:要求微波設備能夠正常實現1+1HSB功能,即當工作通道故障的時候,業務能夠正常倒換到保護通道上,要求倒換時間小于50ms。

5 國內主要微波廠家技術發展情況介紹

根據國內部分運營商的測試情況及測試結果表明,國內大部分主流的微波廠家在3G時代已經進行了IP微波設備的研發及測試。但是由于目前國際上暫無IP微波的技術指標要求,國內主要微波廠家的IP微波設備發展情況良莠不齊。整體而言,目前約有半數以上的微波廠家的設備由于研究時間長,目前發展較為成熟,大半部分指標能滿足要求;而約有20%的微波廠家的IP微波設備發展不夠成熟,設備有較大缺陷,需要進一步研究改進。后期運營商在進行設備選型時,應對各廠家設備進行各類指標測試,避免不完善的設備入網,保障整個通信網絡的安全。

6 結束語

隨著移動通信網絡的加速發展,IP微波在通信網絡中的應用也會逐步增多,這對于IP微波設備的生產商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于IP微波設備的設備性能及傳輸指標要求也越來越高,設備生產商只有在不斷的改進設備性能、提高傳輸指標的情況下,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房少軍.數字微波通信[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

[2]史曉鋒,張有光,林國鈞.微波通信系統的組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3]殷際杰.微波技術與天線[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內蒙古有限公司赤峰分公司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 024000

猜你喜歡
干擾
“TD-LTE與其他系統間干擾問題”的實踐測試
蜂窩網絡終端直通通信功率控制研究
大顆粒尿素水分測定干擾原因分析與處理
乙肝治療別被干擾素“干擾”
科學處置調頻廣播信號對民航通信干擾實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