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民間“始祖”文學資源產業化開發

2017-03-15 20:58馬倩
青春歲月 2017年2期
關鍵詞:始祖炎帝寶雞

【摘要】炎帝作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教給人們開墾土地,播種五谷,帶動了原始社會后期由漁獵畜牧到農業經濟的轉變和發展。寶雞境內關于炎帝神農氏的遺址很多,而且特別集中于清姜一帶。在對炎帝文化資源開發的同時,結合炎帝的民間傳說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更全面的了解炎帝文化,豐富炎帝文化,對其進一步的開發與利用會有所幫助。

【關鍵詞】炎帝;寶雞;非物質文化遺產

炎帝神農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偉大人物,是原始農業的創始人,為遠古漁獵時代向農耕時代轉變做出了重要貢獻,所以備受先民推崇,被尊為三皇之一。后人稱頌炎帝神農有八大功績,將炎帝神農同黃帝軒轅一起稱為炎黃,為華夏民族的共同祖先。數千年前,以炎帝為首的姜姓部落在清姜河畔的姜氏城一帶勞作生活,繁衍生息,后來在中原地區與軒轅氏黃帝部落所融合,形成了“華夏族”。而清姜河畔的姜氏城是現今的陜西省寶雞市。炎帝作為中華民族始祖,其崇高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一、關于炎帝神農的傳說與記載

神農氏或稱為炎帝神農,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位遠古帝王,是原始農業的創始人,備受先民推崇。在傳世文獻中,有很多關于炎帝神農的傳說與記載?!吨芤住は缔o下》中記載:“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肮胖嗣窠允城莴F肉,至于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于是神農教民農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也”。(《白虎通》)大概是說遠古時代先民以漁獵為生,或食禽獸之肉,炎帝發明了農業生產工具耒耜等,而且還教給人民一定的農業生產技能,從此人類社會進入原始農業社會。

炎帝最偉大的功勞便是發明了醫藥。在神話傳說中,他頗有些舍己為人的大公無私的精神。據《淮南子》記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炎帝為了緩解人民病痛,不惜犧牲自己的安危,其精神實屬難能可貴?!妒酚洝の宓郾炯o》曰:“炎帝欲侵陵諸侯;軒轅乃修德振兵,以與炎帝戰于阪泉之野。三戰,然后得其志?!边@里的神農又在為百姓而戰,并與黃帝逐鹿阪泉之野。其他還有“舜使益掌火”的傳說,說明火在史前所具有的特殊意義,如果沒有火的運用,農耕文明是不可能發展的這么快。

通過上述材料,可看出炎帝因為火、醫藥的發明以及對農耕的影響,他確實為中華民族文明的繁衍生息有不世功勛的貢獻。神話中涉及最多的是炎帝對我國農業耕作的辛勞付出,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創造了豐碩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積淀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炎帝文化,這也成為炎黃子孫自強不息、奮斗不止的強大精神支柱。

二、民間傳說中的神農

民間傳說中的炎帝神農,人身牛首,三歲知稼穡,身高八尺七寸,龍顏大唇。民間傳說大多是關于神農的各種發明創造,或者是對農業的貢獻。他教人們開墾土地,播種五谷,帶動了原始社會后期農耕經濟的發展。相傳炎帝誕生于姜城堡以東的蒙峪,那里至今還有個“神農坑”。此外還有“神農杏”、“與姜”、“炎帝抱太陽”、“炎帝乞雨”、“炎黃聯姻”等等大量的民間傳說。雖說民間傳說真假參半,不可當成信史,但其中包含的歷史影子與歷史真實,仍可看出社會歷史和文化的根源。

當然更多的傳說還是關于神農發現草藥。一次,神農氏在深山老林采藥,被一群毒蛇圍住,想致神農氏于死地。神農氏寡不敵眾,終被毒蛇咬傷倒地血流不止,渾身腫脹。他忍痛高呼:“西王母,快來救我?!蓖跄改锬锫犅労艟嚷暫?,立即派青鳥銜著救命仙丹來解救神農之痛。毒蛇見到了西王母的使者青鳥,四處逃竄。神農吃過仙丹后逐漸從昏迷中清醒,他感激涕零向青鳥道謝,哪知剛一張口,仙丹落地,即刻生根發芽長出一棵青草,草頂上長出一顆紅珠。神農氏仔細一看,紅珠與仙丹完全一樣,放入口中一嘗,身上的余痛也全部消除,便高興地自言自語:“有治毒蛇咬傷的藥方了!”于是,神農給這味草藥取名“頭頂一顆珠”,也即后世命名的“延齡草”。

還有一則傳說也是關于神農嘗試草藥的。傳說神農一生下五臟六腑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因為那時候人們亂吃東西,經常生病、喪命。神農決定替人們嘗遍所有的東西,好吃的放在身邊左邊的袋子;不好吃的就放在右邊的袋子里,當作藥用。第一次,神農嘗了一片小嫩葉,神農把它叫做“查”,也就是后人所稱的“茶”。第二次,神農嘗了像蝴蝶一樣的淡紅小花,甜滋滋的,濃香撲鼻,這是“甘草”。就這樣,神農辛苦地嘗遍百草,每次中毒,都靠茶來解毒。后來,他左邊的袋子里花草根葉有四萬七千種,右邊有三十九萬八千種。直到有一天,神農嘗到了“斷腸草”,此草毒性太大,他來不及吃茶解毒就死了。他是為了拯救人們而失去性命,被人們成為“藥王菩薩”。舊時的藥鋪里,常掛著一幅畫像,那個濃眉大眼、笑容慈祥、腰纏樹葉、手拿草藥的人,就是“神農氏”。

三、神農非遺的開發與利用

姜水是炎帝的發祥地,大致在現在寶雞境內。境內關于炎帝的遺址很多,主要集中于清姜一帶。寶雞市作為“炎帝故里之鄉”,對于炎帝文化的保存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奠定了有力的基礎。炎帝文化以其獨特的資源特性和自身特點,有別于其他始祖文化,開發時應該通過這些個性建立自己獨具特色的產業體系和產業鏈。

首先,要充分開發民間藝術。寶雞作為全國有名的“民間藝術之鄉”,其中比較知名的民間藝術有社火,皮影戲,剪紙,泥塑,臉譜等。這些民間藝術可以開發為炎帝非物質文化的系列產品,包括文化衍生品。當然也可以專門設計展現炎帝故事的皮影戲,故事可以圍繞關于炎帝的神話傳說,展示他給人類社會的貢獻,這樣,既可以弘揚炎帝文化,也可以使古老傳說煥發新生命。同樣于炎帝形象相關的剪紙藝術、泥塑、臉譜等,也應做全面的開發。這些旅游產品不僅與寶雞炎帝文化旅游息息相關,能增加當地旅游收入,同時這些紀念品還可以成為“宣傳品”,被游客帶到異地他鄉,使更多人了解寶雞炎帝文化。

其次,相關紀念活動的開發。寶雞炎帝陵作為第一代炎帝陵墓,可在節慶廟會時舉辦一些紀念活動,可以舉辦炎帝紀念節、炎帝文化藝術展等。屆時可展示出與炎帝文化相關的藝術作品,并向游客和市民開放,這樣不僅可以增強了寶雞炎帝文化旅游的權威性,也促進了寶雞炎帝文化旅游的推廣。

最后,充分開發節事活動。積極宣傳寶雞市峪泉村廟會,努力把峪泉村每年兩次的廟會發展成為體現寶雞市炎帝文化的重要傳統節日。每年在廟會開始前大力做好宣傳工作,要使更多的人知道活動的開展,并使活動長期開展下去,成為主題不同的系列活動。更要為游客參加活動提供盡可能多的便利,并將活動內容印制成冊。還可以在每年農歷四月二十六日炎帝誕辰之日,舉行相應的紀念炎帝誕辰的活動。這些都能打造寶雞作為炎帝故鄉的影響力,使炎帝文化被更多人了解。

項目基金:本文系陜西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研究——以民間‘始祖文學資源的產業化開發為例”結題論文,項目號:14JK2011

【參考文獻】

[1] 徐旭生. 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5.

[2] 袁 珂. 古神話選釋[M].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9.

[3] 王獻唐. 炎黃氏族文化考[M].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06.

【作者簡介】

馬倩(1982—),女,陜西西安人,畢業于陜西師范大學古代文學專業,陜西國際商貿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先秦漢魏六朝文學。

猜你喜歡
始祖炎帝寶雞
華夏始祖
寶雞發布城市新形象整體建構與傳播行動方案
鮮為人知的歷史真相
An Analysis of Hemingway’s Suicide
后稷教稼
秦腔里的寶雞人最大的特色是“沒有特色
中國現代銀行的“始祖”:日升昌
傳播石文化的典范
千年打造的DNA
炎帝插上“微時代”翅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