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寫意風景油畫中的中國傳統色彩

2017-03-15 17:11蔣寧
青春歲月 2017年2期

【摘要】寫意風景油畫是將中國傳統精髓融入西方繪畫語言之中,以自然為主題,在新時代的背景之下,是一種以物我之間的通匯貫通,講中華底蘊精神用一種創新形式的油畫繪畫表現形式表達,體現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格調與智慧。體會中國傳統五行五色審美規范,用色彩將方位與時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社會相連。探索寫意風景油畫中的中國美術傳統色彩基礎,感悟寫意風景油畫的傳統色彩審美。

【關鍵詞】寫意風景油畫;五行五色;中國傳統精神

自傳教士將油畫傳入中國的百余年里,油畫的題材在中國的大環境中日新月異,隨著國際間的交流日益密切,藝術家們對于油畫工具的材料使用,在表現手法與題材之中不斷探求一種具有民族精神品格的藝術。在陰陽五行周易思想的影響之下,五色五行形成的固定搭配,形成中國傳統色彩的哲學基礎,藝術家將中國的哲學思想與西方的繪畫材料相結合,在繪畫過程中結合自然風景,揮灑個人情感。在畫面上體現著中華傳統色彩,審美情趣,又具有當代世界性語言。

一、中國傳統色彩哲學理念

五行五色:

中國古代的宇宙觀認為,萬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元素構成,從而形成了五行說,“五”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靶小笔侵甘挛镌诓粩嘧兓c運動?!拔逍小本褪墙?、木、水、火、土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師是客觀世界的陰陽內部物質的轉換。在陰陽五行的思想下,這五種基本元素與白色,青色,黑色,紅色,黃色中國傳統的五色相對應,形成了中國傳統的五色體系。世間萬物都均可陰陽對立統一、一分為二來看待,互相依存、互相滲透轉化,互相變化發展,從而達到推動世界運用的大道。自然界的萬物都處在一個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大環境之中,事物陰陽兩兩相生相克成為五行運動的原始動力。這在自然界中則代表著事務受益于其他因素,同時事物本身又對其他因素產生制約的關系。

木,具有生發特性,其稟性溫和向上,而東方正是太陽初生之處,故木屬東方、代表春季,對應青色,古稱“青木”,圖騰式青龍;火、具有炎熱向上的特性,而南方氣候炎熱,故火屬南方、代表夏季,對應紅色,古稱“赤火”,圖騰為朱雀;金的特性是清涼蕭條,而西方正是太陽落山、荒涼之地,故金屬西方、代表秋季,對應白色,古稱“白金”,圖騰式白虎;水的特性是寒冷向下,而北方正是天寒地凍,故水屬北方、代表冬季,對應黑色,古稱“玄水”,圖騰為玄武;土的特性是長養化育,厚實適中,故中央為土所在之地、對應黃色。

這五種元素有著相生相克的關系,由于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因而金、木、水、火、土都有陰陽之分,即,陽金陰金、陽木陰木、陽水陰水、陽火陰火和陽土陰土。自然界萬物都處在一個彼此依存,相互制約的體系中,因此陰陽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我克兩個方面。這在自然界中則代表著事務受益于其他因素,同時事物本身又對其他因素產生制約的關系。古人從色彩實踐中發現五種是最基本的色彩元素,在自然界中提取而來,緊密聯系人與天地之間的關系。在五種顏色的混合之后得到豐富多樣的間色,從明度和純度的混的得到豐富多彩的變化,與西方的現代色彩搭配有異曲同工之妙,有五行說演變而來的的象征意味深深影響著中華民族的審美色彩觀和價值觀,在寫意油畫的交融之中找尋自我語言和自我價值。

二、寫意油畫的傳統哲學基礎

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五色的運用與中國傳統思想觀念有著重要的聯系,在寫實油畫的繪畫過程中始終透露著其中的智慧,繪畫畫面的疏與密,虛與實,黑與白都建立在對于宇宙的整體認識之上,所謂“立意以盡言”,言不盡意,這些都是陰陽五行都表現在寫意油畫的畫面之中,追求情景交融,是一種“天人合一”精神的融合,天人合一遵從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的,思維反映存在,所以思維也應當是不斷變化的,與時俱進。

物質與人以及物質之間是和諧統一的。哲學本體論色彩,與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周易思想之融合,是由“色界”向“無色界”的超越。臺灣著名的學者徐復觀先生說過:“中國文化中的藝術精神,窮究到底,只有由孔子和莊子所顯出的兩個典型。由孔子所顯出的仁與音樂合一的典型,這是道德與藝術在窮極之地的統一,可以作頑固的標程……由莊子所顯出的典型,徹底是純藝術精神的性格,而主要又是結實在繪畫上面?!毙煜壬潭痰膸拙湓?,道出了中國傳統的文化精髓,即儒道兩家的文化哲學思想??鬃雍兔献拥娜鍖W思想核心是“仁”,提倡倫理綱常,贊美堅強不屈的人性,對后世文人的道德修養影響極為深遠。老莊哲學中“道”是被認為是哲學思想的中心范疇和最高范疇,是“天人合一”、“陰陽相生相克”的哲學觀念,推崇出世觀。寫意油畫處處體現著“物我交融”、“以形寫神”等傳統寫意美學的精髓。

三、寫意油畫中的傳統色彩

幾十年的歷程中,中國繪畫經歷有從寫實到抽象,畫家們熱愛自然,親近自然但不再是簡單的對客觀事物進行表現,在追尋西方繪畫技巧的同時,中國畫家開始對注入自我民族傳統文化的探索,開始富于表現、象征寓意和抽象的階段,油畫的色彩格調也與中國的傳統五行五色,天人合一等周易哲學思想交融。在畫面上追意境以及個人情感,民族文化的訴求。在其中不乏產生了一批新時代的油畫界的領軍人物,吳冠中,林風眠等著名畫家,之后的中國畫家也對寫意油畫做出了進一步的自我創作,白羽平,崔國強,戴士和,段正渠,陳和西等。

畫家吳冠中就把傳統山水畫的黑白關系,中國畫的傳統氛圍注入到自己的油畫風景創作之中,富有詩意,具有傳統水墨意境的中國當代風景油畫樣式,在點線面的意象元素中加強了獨特的個人風格對畫面的沖擊力。

畫家林風眠堅持倡導”中西結合”,則是在色彩的控制上體現著五行五色以及“天人合一”的美學原理,對整個畫面的顏色進行整體的概括以及融合。油畫材料具有潤滑且不易干透的特性,在油畫材料未干透之前將其充分的融合,相互交集,提煉五色將其相互轉化從而得到更加協調的顏色,使得畫面渾然一題,也將客觀事物到個人與宇宙觀間的相互轉換,從而形成自我的創作語言,是我國寫意油畫的重要啟迪者。

四、結論

在新時代的發展潮流中,藝術家關注不斷關注著社會進程中人與自然與萬物的和諧關系,從中國傳統色彩以及傳統哲學的理念中吸取營養,進行自我加工構建創作,不僅僅單純的模仿西方客觀寫實技法,體現了當代社會文化對于傳統的根基的追溯。油畫中的寫意與顏色彼此相互關聯,相互影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正如《彖傳》所說:“天地之道,恒久不已也。利有攸往,終則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闭?,四時變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疤斓刂馈边@樣的基本精神來指導我們研究美學,就可以認識到:美。從外部來說。美是與丑對立統一地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的;從內部來說,美又是基本上由陰柔美與陽剛美兩個方面組成,它們的關系也是相互矛盾、相互交融。

寫意油畫中的傳統色彩更是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探索,美好的傳統色彩表達著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同色彩表達的意境不同,色彩也絕非孤立的純在。寫意色彩重在寫情,重在藝術家筆下的主觀感受,對于眼見所描繪的世間萬物,不求形似,只重在意象上的表達,使得寫意油畫中的色彩語言得到豐富。作為炎黃子孫,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以及國際大環境的影響之下,我們更應該肩負起傳統文化繼承人的使命,將本國的優秀文化跟國際接軌,擴大其影響力。

【參考文獻】

[1] 李澤厚. 中國古代思想史[M]. 北京: 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6.

[2] 徐復觀. 中國藝術精神[M]. 沈陽: 春風文藝出版社, 1987.

[3] 王文娟. 五行與五色[J]. 美術觀察, 2005(3).

【作者簡介】

蔣寧(1993—),女,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美術學油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