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我國環境法庭的現狀和完善

2017-03-15 12:30安喜芬
青春歲月 2017年2期
關鍵詞:訴訟

【摘要】我國環境法庭缺乏法律依據和規范性文件,成立無序,環境法庭管轄范圍不明確,法院受理環境犯罪案件較少。要加強環境法庭的創新和完善,暢通環境案件訴訟渠道,提高環境案件審判質量,切實保護生態環境。

【關鍵詞】環境法庭;訴訟;管轄

環境法庭是伴隨著日益嚴重的環境危機而產生,它亦是我國環境司法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案件具有專業性強、復雜程度高、牽涉利益廣等特點,因此要加強環境法庭的創新和完善,暢通環境案件訴訟渠道,提高環境案件審判質量,從司法上保護生態環境。

一、環境法庭域外考察

環境時間較早,本文選取澳大利亞和美國兩國作為典型,以期我國積極借鑒?!鞍拇罄麃喰履贤柺恐莞鶕?979年的《土地和環境法院法案》和1979年的《環境規劃與評估法案》,該州于1980年設立了土地與環境法院,該法院被授權管轄州內有關規劃和環境的各事項。該法院有三大基本功能:一是作為處理涉及規劃和開發問題的上訴的行政法庭;二是通過民事程序強制執行規劃和環境法,并對這些領域內的行政決策予以訴訟審查;三是對基于不同法律法規提起的對環境犯罪行為的公訴行使刑事管轄權。該法院的管轄權是排他性的,除了州最高上訴法院外,該法院是州內涉及環境和規劃法項下各事務的唯一管轄人?!薄?990年,美國佛蒙特州議會創立了佛蒙特州環境法院,這是美國最早也是目前唯一的專門環境法院。環境法院在性質上屬于一個專門法院,與州的初級法院平級。但是由于佛蒙特州沒有上訴法院,上訴案件直接由州最高法院受理,環境法院作為一個新的司法機構,與其他特殊法院或者法庭,如家庭法院、離婚法院、青少年法院不同,其審判權不是從傳統法院中分離出來的,而是議會賦予的新的審判管轄權?!北Wo工作在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較為先進,環保法庭建立可見,國外環境法庭、環境法院大多是有別于其他法院的專門性部門,具有排他性。這是環境污染的重要性決定的,彰顯了環境保護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美國是非常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的,因此成立了專門的環境法院,環境法院并不是內設于法院內部,而是一個獨立的法院主體,這樣在處理環境問題時更加專業化、最大程度的避免人為干預,獨立處理環境案件。

二、我國環境法庭現狀

在環境法庭建設方面,我國許多地區都在摸索前進中,其中一些地區取得了良好效果。2004年,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正式成立環境巡回法庭。同年,河北省晉州市成立專門環保法庭。2006年,由山東省荏平縣掛牌成立環保巡回法庭。但這些環保法庭的作用大多在于協助環境執法而非審理案件,并非真正意義上的環境法庭。2007年11月,貴州省貴陽市創立了我國真正意義上的環境法庭,分別為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清鎮市人民法院。貴陽中級人民法院以指定管轄的形式由清鎮市人民法院審理全市所以涉及環境案件一審案件,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是二審機構。據了解,截止到2013年6月份,貴陽市兩級法院先后審結了10件在國內外有著重大影響的環境公益訴訟案件,這些環境公益訴訟案件的原告主體有行政機關、環保組織、檢察機關、公民個人,被告主體既有排污企業和個人,也有不作為的行政機關。案件類型齊全,包括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也為確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提供了司法范例。江蘇省無錫市人民法院于2008年5月成立了專門的環境保護法庭,以應對日益嚴重的太湖生態環境問題。云南省在環境法庭建設方面也走在我國前列,設立了專門的環保法庭,建立環境司法新機制,相對獨立于其他庭室,設計集中審理的程序制度,實行民事、行政、刑事訴訟三合一的方式。2010年11月,北京市延慶縣法院成立了北京市首家環保法庭。2012年6月,為適應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需要,進一步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山東省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成立了山東第一家環境保護法庭。環境保護專門法庭的陸續成立,對環境污染突出問題進行了有力遏制??梢灶A計,未來我國各地還會有更多的環境法庭成立。

三、我國環境法庭存在問題及解決思路

綜觀這些環保法庭以及實踐現狀,暴露出諸如環保法庭成立無序、受理案件較少、環境案件管轄不明確等問題亟需解決。

1、環境法庭成立無序,缺乏法律依據和規范性文件

目前我國還沒有統一權威的成立環境法庭法律和規范性文件依據,建立環境法庭隨意性很強,標準不一,質量難以保證。因此環境法庭的設立應該依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地區之間的差異,不需要各級法院都成立。環境污染問題比較少的地區可以少設立或者不設立環保法庭,也可以成立類似鐵路運輸法院的專門環境法院,出現的環境問題可以通過上級法院指定特定的環境法庭審理。另外,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應該加強環境法庭建設司法解釋,出臺規范性文件,指導各地環境法庭建設。

2、環境犯罪案件受理較少

筆者登陸環境保護部網站查詢相關數據,統計如下:2008年做出環境行政處罰決定的案件數為89820起,受理的環境行政復議案件數為528起,做出判決的環境犯罪案件數2起;2009年做出環境行政處罰決定的案件數為78788起,受理的環境行政復議案件數為661起,做出判決的環境犯罪案件數3起;2010年做出環境行政處罰決定的案件數為116820起,受理的環境行政復議案件數為694起,做出判決的環境犯罪案件數11起;以上數據可看出:一方面我國各地環境污染事件頻發,環境糾紛越來越多,行政處罰和行政復議案件數量龐大;另一方進入司法渠道的環境案件及少,做出判決的環境犯罪案件數更是寥寥無幾。其主要原因在于環境案件訴訟成本巨大,評估、檢測等費用動輒幾萬或幾十萬;另外由于證據規則、因果關系鑒定、損害后果評估、利益歸屬、激勵機制等方面還不完善,導致環境案件立案難、審理更難。因此要加強相關立法和司法解釋,引導和激勵訴訟。

3、環境法庭管轄范圍不明確

環境污染往往涉及面積廣,影響范圍大,影響對象具有不特定性,不受特定行政管轄范圍限制,而傳統的法庭由于受行政級別、地域限制,對環境污染案件管轄范圍不明確,發生環境污染事件時不能及時有效的保護。鑒于環境案件的特殊性,筆者認為管轄不明確的可以由雙方或多方協商管轄,協商不成的,按照法律中“指定管轄”的相關規定,對于管轄不明確的環境污染案件,可以由所有爭議的區域內的共同的上級法院指定管轄。

四、結語

我國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環境法庭的重要性就越發明顯,各地要因地制宜,積極借鑒國外先進環境保護法庭,高標準、嚴要求建設環境保護法庭,配備專業審判力量和裝備設施,充分發揮環境法庭的能動性,保護我國環境,為社會、經濟健康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董 燕. 從澳大利亞土地環境法院制度看我國環境司法機制的創新[J]. 華東政法學院學報, 2007(1):115.

[2] 李摯萍. 美國佛蒙特州環境法院的發展及對中國的啟示[J]. 中國政法大學學報, 2010(1):29.

[3] 楊 華. 環境法庭設立的應然性與實然性分析[J]. 江西社會科學, 2009(3):189-190.

【作者簡介】

安喜芬(1989—),女,苗族,貴州道真人,貴州民族大學法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訴訟
淺析我國行政訴訟中的正當程序原則
民訴法第一百條中的行為保全制度解讀
論訴訟上抵銷與實體法的關系
“訴訟”與“證據”的關聯性解析
探究在訴訟中人民檢察院的法律監督職權
工程造價市場監管中如何做好訪訴甄別
芻論我國訴訟內外糾紛解決機制的協調與整合
人民網:探索媒體版權保護的應對之道
論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