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時代智慧城市的建設與發展

2017-03-15 11:50楊天成
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 2017年2期
關鍵詞:智慧城市大數據時代建設

摘 要 在近年來,智慧城市的建設已經成為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尤其是在大數據技術的加持下,智慧城市的打造有了進一步的進展與突破。海量數據存在于城市中的各方面、各領域,如何挖掘利用這些數據的潛在價值,并將之應用在智慧城市的建設與管理決策中,是國家與政府不斷研究與實踐的熱點課題。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智慧城市 建設 發展

近日,我國信息資源管理論壇圍繞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及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在京召開研討會,會議上發布了《2016年度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綜合影響力評估指標體系》,創新性地提出包含智慧基礎運營、智慧管理服務、智慧人文經濟、智慧綜合保障等綜合評估指標,力求把先進的網絡大數據信息技術與城市建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

智慧城市是通過物與物、物與人、人與人的互聯互通能力、全面感知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通過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城市高效的政府管理、便捷的民生服務、可持續的產業發展。

1 智慧城市的興起與發展

在當前我們可能對智慧城市指代的具體含義并沒有較全面、深刻的理解,但這并不代表智慧城市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實際的推進與進展,實際上在國內外對智慧城市的研究一直都是備受關注的熱點話題。

在國外,歐洲自21世紀就開始嘗試智慧城市的建設,其中在2000年英國南安普頓市的智能卡項目的實施,標志著智慧城市建設序幕的正式拉開。另外,美國智慧城市試點迪比克市是美國政府與IBM企業共同建設的首個智慧城市,隨后瑞典、荷蘭和丹麥等國也相繼加快了智慧城市建設的步伐。在亞洲,日本推出了“I-Japan(智慧日本)戰略,新加坡的智慧城市項目也逐漸趕超其他國家,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

在國內,智慧城市的建設也是近年來國家信息化戰略中的關鍵一環,并且在近年來不斷地實踐中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成果。伴隨著我國智慧城市試點城市的不斷增加,以及十八大提出的“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重疊加的歷史變革打來的機遇,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步伐將會繼續堅定的走下去。

2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發揮的作用

在當前社會中,數據資源管理在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當前海量數據急劇增長的形勢下,大數據的潛在價值在各行各業越來越被重視,并且在智慧城市的建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下主要從輔助國家管理、拓展經濟市場以及提升人們生活品質等方面,具體分析大數據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發揮的作用。

2.1 為國家管理提供數據支撐,輔助政府做出決策

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城市建設、市場調控、防災減災以及人口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難度不斷增加,以往的管理方式已經不太能應對當前社會的需求。為了進一步提升管理能力與工作效率,國家逐漸轉向利用信息化技術來提升政府部門的科學管理的能力,實現在城市交通、社保管理、災害防備等關乎民生領域的科學高效管理。大數據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國家治理的方法與模式帶來了極大的變革,大數據是由經驗治理模式轉變為科學治理模式的一大助力。

2.2 促進市場經濟發展

在現階段,網絡已經成為大部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必備工具,在網絡時代,人們的購物情況、消費賬單等都能通過數據的形式呈現。在這種形勢下,各個產業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來收集人們的消費信息與消費意愿,并以此分析、挖掘市場需求,發展智慧經濟。各行業可以通過觀察用戶信用卡的消費記錄、購物行為、搭配喜好、品牌關注度等數據情況,推斷出客戶的消費習慣與消費意愿,并以此為依據對產品做出調整,創造出更大的商業價值。

2.3 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質

當今互聯網技術不斷的深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人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多的受到大數據技術的影響。通過應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對人們的購物數據信息、社交信息以及出行信息等進行記錄、篩選、整合,尋找出能夠進一步滿足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

3 大數據時代智慧城市建設的發展方向

中國人民大學統計與大數據研究院教授、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艾春榮認為,智慧城市的公式應為智慧城市建設等于智慧基礎設施+物聯網+公眾互動平臺。根據分析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現狀,可以發現在當前及未來智慧城市的建設中將會從以下方面著手展開。

3.1 “市民卡”服務

充分發揮市民卡在“智慧城市”、“信息消費”、“電子商務”、“信息惠民工程”試點示范中的重要作用。在目前市民卡已經實現的政府公務、銀行借記、公積金查詢、公交、衛生診療、人口管理、圖書借閱、出租車刷卡、水電暖燃氣代繳費、商業小額支付等功能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服務范圍,進一步發揮市民卡便民、惠民以及利民的目的。

3.2 智慧環保

通過啟動“智慧環?!惫こ?,建設全市重點污染源綜合在線監控與智能預警平臺,可以較好地實現對重點污染源的排放實時在線監控,提高環境監管能力,凈化我們的生存環境。

3.3 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系統可以由“視頻探頭”整合、“車輛電子識別卡”、“非現場執法”系統、“智慧公交”等項目組成。同時加強與企業合作,重點推進城市交通感知平臺的應用推廣,充分利用RFID射頻技術,加快“車輛電子識別卡”的安裝及應用;建立基于多種運輸方式應急聯動和預案的綜合交通應急指揮體系。

3.4 智慧教育

利用信息化手段逐步緩解、改善當前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使得每個學生均能享有優質教育資源。

總之,建設智慧城市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因此,智慧城市建設的基本原則就是要以人為本,打造面向全體居民的機會均等的城市服務。

4 結語

現階段,大數據就像血液一樣遍布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生活等智慧城市建設的各個方面。我國要充分的利用好大數據這一“智慧引擎”,從政府決策與服務,到人們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再到城市的產業布局和規劃等實現城市管理、生活“智慧化”。

參考文獻

[1]李德仁,姚遠,邵振峰.智慧城市中的大數據[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4(06):631-633.

[2]郭為.智慧城市-城鎮化的重要命題[N]. 中國證券報, 2014,20(12)-:A04.

[3]吳李知.應對大數據帶來的管理變革[N]. 通信產業報,2012,31(12):011.

[4]甄峰,秦蕭.大數據在智慧城市研究與規劃中的應用[J].國際城市規劃,2014(06):44-46.

作者簡介

楊天成(1999-),男,河北省廊坊市人。高中。研究方向為物聯網。

作者單位

河北正定中學 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 050800

猜你喜歡
智慧城市大數據時代建設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基于無線組網的智慧公交站點信息系統研究與實踐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