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垃圾處理現狀的比較與分析

2017-03-15 22:23李西
青春歲月 2017年2期
關鍵詞:垃圾處理分類垃圾

李西

【摘要】社會經濟活動不可避免地產生多種多樣的垃圾,處理不當將對環境廣生不利影響。日本的垃圾分類回收和垃圾處理技術世界領先,本文嘗試對中日兩國目民的環境意識和垃圾處理實踐進行對比分析,以期獲得垃圾處理問題的有益啟示。

【關鍵詞】垃圾處理分類回收比較

現在地球上生存著大約70億的人口,各種社會經濟活動產生著極大量的垃圾,從而引發了全球規模的環境破壞。目前,垃圾的處理方式主要包括四種方法:填埋、焚燒、堆肥和再利用。填埋方法簡單,成本低廉,但占用土地資源,易造成水質和土壤的污染,因此發達國家多采用改良的焚燒方式進行垃圾處理。日本的垃圾處理處于世界領先水平,該文將從環境意識和垃圾處理實踐兩個層面進行對比分析,以期獲得垃圾處理問題的有益啟示。

一、環境意識對比

1、日本人的環境意識

日本曾是一個典型的農耕社會,作為一個島國,其資源有限,人們為了生存,不得不學習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在自然條件優越的地區,食物豐富多樣,人們對大自然充滿感激之情;在自然環境惡劣的地區,暴雨、臺風、地震等極端天氣使農作物減產甚至絕產,日本人將大自然奉為神靈加以膜拜,到處興建神社。自然環境的限制和社會歷史的演變使得日本人普遍具有“意識先行”的特點,對于身邊發生的環境問題抱有極大的危機意識,表現在垃圾處理問題上,他們盡量減少垃圾排放,并進行垃圾細分,分類處理和回收利用。

事實上,日本在20世紀60年代處于經濟騰飛時期,近40%的垃圾處理采用填埋或直接傾倒,遭遇了空氣、淡水污染等嚴重環境問題,幸運的是,日本提早意識到,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應該致力于環境的改善。于是,70年代的日本推行了世界上最早的垃圾分類技術,日本政府制定的可操作性的措施和廣泛的宣傳使得其國民的環境意識逐漸提高。

2、中國人的環境意識

目前,我國居民的環境意識不斷提高,但不少人僅存在于意識層面,并未落實到行動中。筆者從所在濰坊科技學院隨機選取100人,以個人垃圾丟棄意識為內容進行社會調查,并對其環境意識進行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1)環境意識方面,九成以上被調查者均表示小學和中學的老師講過關于垃圾或環境的問題,但只是將每天的打掃衛生當成任務,并沒有真正理解清理垃圾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性,65%的人表示隨手扔過垃圾,63%的人表示如果沒看見垃圾箱會隨手扔垃圾;(2)垃圾分類回收方面,校園里的垃圾箱雖然設置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但高達70%的被調查者扔垃圾時只是偶爾甚至從未關注該問題。當被問及“哪些垃圾屬于可回收,哪些屬于不可回收”時,72%的人表示了解一些,但界定不清;(3)垃圾處理現狀方面,在被問及對我國垃圾處理現狀的看法時,近2/3的被調查者感到不滿,期待改善,他們給出的建議主要是節約資源和分類回收。

二、垃圾處理方式對比

1、日本的垃圾處理方式

日本從20世界70年中期開始實行垃圾分類。將垃圾大體上分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粗大廢棄物等,并且建立了完善的資源垃圾回收系統。首先在家里將垃圾分類,然后再運送到垃圾回收站。這種從源頭就開始分類收集的做法,非常有利于垃圾的再回收,而且電器等不可燃垃圾還要有稅收,所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垃圾的排放量,運輸垃圾的成本也就相應降低。美國、德國、加拿大等國都采用了這種回收制度,不僅提高了垃圾回收利用效率,而且改善了社會環境。填埋和焚燒是當今主流的垃圾處理方式,由于日本土地資源的限制,其垃圾處理的焚燒占比很高,技術也非常發達,而且焚燒產生的電力和熱能被有效回收利用。日本針對可燃和非可燃垃圾實行嚴格的垃圾分類,塑料或者電池是絕對禁止焚燒的物質,因為焚燒含氯和重金屬的物質將產生多種有害氣體。同時,日本制定了家電,食品等的再利用法律,全方位解決環境問題。這種資源的再利用可以減少對森林等的采伐,減少環境污染,從而達到保護環境的效果。

2、中國的垃圾處理方式

目前,我國大多數城市在選擇垃圾處理方式時逐漸淘汰了混合收集方式,開始采用分類回收,垃圾通常分為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毒有害垃圾三類。但是,分類回收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例如垃圾分類的細化、國民環保意識配套跟進等.因此要實現真正的垃圾分類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截至2005年末,我國垃圾處理主要采用填埋方式,填埋率高達85%,焚燒方式僅占10%。全國661個設市城市建有各類生活垃圾廠479座,其中,填埋廠367座,焚燒廠僅有66座。焚燒廠數量不多,焚燒設施和焚燒技術落后,而且不具備熱回收和發電功能。我國垃圾焚燒廠大多焚燒未經分類的原生混合垃圾,不少垃圾不適合焚燒,而且容易產生二惡英等多種有害氣體。因此有效的分類回收成為焚燒處理垃圾的關鍵。我國已經注意到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失衡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垃圾處理是其中重要的一環,研究垃圾的分類收集方法以及改善垃圾處理方式應該作為我們的當務之急。

三、結語

通過兩國國民環境意識和垃圾處理方式的對比分析,筆者獲得如下啟示:首先,提高國民的環境意識,從宣傳教育做起。強化環境教育,將循環經濟和生態社會的概念融入到學校教育中,讓學生樹立良好的環境意識,學會節約資源,減少垃圾的產生。值得指出的是,我們應盡可能地使用可降解的環保袋,減少白色污染。其次,落實垃圾分類回收政策,鼓勵垃圾焚燒技術的改良,減少垃圾填埋。垃圾分類回收是后續垃圾處理的關鍵,我們應借鑒日本垃圾分類回收的做法,清楚界定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的范圍,并結合我國國情制定出分類回收具體可行的措施。垃圾處理方式方面,在金錢和技術上加大支持力度,提高資源循環利用效率。最后,通過完善法律法規等制度來制約企業和個人的行為。政府應該制定減少垃圾排放的制度安排,促使企業遵守法律法規,盡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市民個人自覺實踐垃圾的分類回收,通力合作配合。

【參考文獻】

[1] 韓立紅. 日本文化概論[M].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3.

[2] 徐惠忠. 廢棄物的資源化技術[M]. 上海: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4:25-27.

[3] 李國建, 趙愛華. 城市垃圾處理工程[M]. 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3:61-63.

[4] 何品晶, 邵立明. 固體廢棄物的管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98-101.

[5] 張益, 陶華. 垃圾處理處置技術及工程實例[M]. 上海: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2:223-226.

猜你喜歡
垃圾處理分類垃圾
基于廚余垃圾處理實踐活動開展生態環保教育的探究
探索科普垃圾處理知識的有效路徑
垃圾去哪了
倒垃圾
按需分類
教你一招:數的分類
說說分類那些事
環衛型推土機的設計與相關研究
給塑料分分類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