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某斷裂的構造特征與金礦床分布的關系的研究

2017-03-16 19:37王曉民
山東工業技術 2017年5期

王曉民

摘 要:本文以山東虎路線斷裂的引張-壓扭-張扭的形成規律及構造性質為例,對該斷裂的形成、巖漿的運動規律、成礦控制以及該斷裂帶周邊金礦床的分布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總結了斷裂裂隙構造與礦床分布之間的關系,為以后根據斷裂構造找礦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虎路線斷裂;金礦床;構造控礦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5.187

1 虎路線斷裂帶的地質特征及構造特征簡介

1.1 虎路線區域地質特征概況

山東省虎路線礦區的地理位置在郯廬大斷裂東側,地處我國華北陸塊的魯東隆起膠北隆起區的東北部,該隆起區東部有乳山牟平金礦帶,西部與招萊金礦集中區接壤,該隆起區內分布的斷裂構造帶有數十條之多,這些斷裂構造金礦床分布廣泛。本區地處膠東隆起區,歷經太古代末—早元古代—中元古代—晚元古代—中生代—新生代多期次構造運動,構造復雜,有古老的棲霞復背斜褶皺構造,也有規模不一、時代不同、性質差異較大的斷裂構造。該區域內的構造主要包括褶皺構造和斷裂構造,其中以斷裂構造為主,分布方向各異,有北西向斷裂構造、東西向北西向斷裂構造、北東—北北東向北西向斷裂構造等。

地層概況:區內出露的地層較為簡單,根據年代的久遠依次為:古元古代荊山群以及粉子山群,新元古代蓬萊群,中生代白堊紀萊陽群、青山群、王氏群和新生代第四系。

巖漿巖分布概況:區內巖漿巖發育,按其生成順序有新太古代馬連莊超單元和棲霞超單元、古元古代雙頂超單元、新元古代玲瓏超單元、中生代郭家嶺超單元,位于虎路線斷裂東西兩側。

1.2 虎路線區域構造特征

虎路線斷裂形成時間較早、活動頻繁且持續時間較長、斷裂規模較大。該構造經歷了引張、壓扭、張扭性質的演化過程?;⒙肪€斷裂呈一條北北東向的沖溝,有的峽谷覆蓋第四紀沖積物(寬度在60~70m)。礦區內南起金河,北至水溝,南部經侯格莊村--溝劉村--虎路線鎮進入棲霞縣境內。斷裂兩側的基巖高度大,長年累月風吹日曬導致疏松,形成兩個明顯的臺階,該狹谷的延伸方向與東側磁山山脊方向大體一致,北端繼續向北延伸進入渤海兩公里有余。

1.3 虎路線斷裂帶的構造演化特點

地質測量表明,斷裂兩側的變質巖碎塊分布范圍并不作對稱發布,碎塊的空間位置多數呈現不對稱狀態,呈現鋸齒狀輪廓狀或波浪狀形態,發育極不規整。在構造型相上顯示了沿NW和NE方向的追蹤特征?;⒙肪€斷裂形成于前燕山期至中元古代之間,其性質為張性斷裂。

該斷裂帶構造演化主要特征如下:(1)閃長玢巖脈穿切礦化絹英巖及早期脈巖,尤其是與主斷面產狀一致的閃長玢巖脈更為明顯;(2)主斷面上擦痕與擦階發育明顯,有近垂直的構造發育,且階崖向下;(3)第二次拖褶曲形成過程受力復雜,導致其尾端向上發育;(4)該斷裂帶構造的東西兩側呈現主斷面相向傾斜的狀態;(5)石英細脈向下彎曲,下端向主斷面回收;(6)后期黃鐵礦化石英脈明顯穿切石英細脈。

2 斷裂構造與金成礦的關系

中生代以來,膠東礦床匯集區域經歷了兩次作用明顯的構造熱事件:(1)揚子與華北克拉通的碰撞造山運動 (2)古太平洋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相向運動產生的地質作用,金礦主要受北北東向、北東向兩組斷裂構造控制,主要礦體均分布于兩組斷裂的復合部位。

2.1 斷裂構造的主要性質描述

磁山花崗巖中富集的金含量為平均花崗巖中金含量的l0倍之多。說明第一次重熔巖漿活動使金達到了補步富集,為金成礦奠定了物質基礎,具有礦源巖性質。第二次巖漿作用雖然餃有使金等成礦物質再次高度富集。但是,當郭家嶺花崗巖中疊加有斷裂構造作用時,金的富集程度急劇增加。

斷裂構造直接控制著礦化類型、礦化強度及礦體空間分布。斷裂面外側逐步過度演變為強硅化絹英巖,延伸至斷裂1.5公里處形成石英脈型礦體。斷裂產狀變化以及賦存條件對礦體的規模、形態、產出位置以及礦化強度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礦體呈現透鏡狀形態,排列方式為雁行式、礦石的梳狀構造,充分體現了結構發育狀態、碎裂結構特征等與熱液活動的相互關系。這也充分說明了虎路線斷裂是區內主要的控礦構造,并且該斷裂具有導礦和容礦的雙重作用。

2.2 主斷裂面特征

礦區斷裂構造極為發育,呈現出發育密集的狀態,巖石受到斷裂構造發育的影響蝕變破碎明顯。該區主要有北東向斷裂構造、北北東向斷裂構造、東西向斷裂構造這三條斷裂構造控制著本區巖脈的產狀。

(1)北東向斷裂構造。該組斷裂是是區內重要的控礦構造。地處膠北隆起區比較發育的左行壓扭性斷裂,發育密集,規模大而復雜,虎路線斷裂作為本礦區內的主要斷裂構造,對礦體的產出產生較大影響。主干斷裂下盤發育有次級斷裂,次級斷裂是主要的儲礦構造,已發現和探明均為次級斷裂構造的礦體。

(2)北北東向斷裂構造。此組斷裂構造是受北東向斷裂構造影響而派生的次一級斷裂構造,由一系列規模較小的斷裂組成。大體上具有等間距分布的特點,該組斷裂規模小,延長數十米~幾千米,寬十幾厘米到一米五,多為煌斑巖脈或者石英巖脈填充,構造帶內構造透鏡體、碎裂巖較發育,常見不連續的斷層泥,斜沖擦痕等,反映出此組斷裂構造活動的多期性。

(3)東西向斷裂構造。斷裂規模較小,多為張扭性斷裂構造,走向近東西,傾向南東或南西,傾角50°~70°,構造破碎帶多由斷層泥和碎裂巖組成,礦化微弱,對本區金礦起破壞作用。

3 結論

(1)巖漿活動和斷裂構造是金礦床形成的兩個必要條件?;⒙肪€斷裂作為該區域主要的構造,有豐富的成礦物質基礎,構造發育過程中形成的通道與場所是成礦物質遷移富集的必備條件,虎路線斷裂是金礦賦存的有利地段。

(2)虎路線斷裂波及范圍廣闊,構造演化過程復雜,具有導礦和容礦雙重性質,對區內礦石的產狀、類型、礦化強度與分布規律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是金礦勘探方向的關鍵方向。

參考文獻:

[1]李家靈,晁洪太,崔昭文等.郯城活斷層的分段及其大震危險性分析[J].地震地質,1994(02):122-126.

[2]王志才,石榮會,陶九慶,韓延宏等.魯中南隆起區第四紀晚期斷裂活動特征[M].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2011(04).

[3]盧作禪,范永香,劉石年,孔慶存等.山東玲瓏金礦田斷裂構造控礦作用探討[J].地球科學,1983(0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