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下水、地熱和礦泉水資源勘查、開采中的監督管理模式

2017-03-16 09:06高鶴何雙鳳張福強張海超
山東工業技術 2017年5期
關鍵詞:收運環境質量污染源

高鶴+何雙鳳+張福強+張海超

摘 要:地下水、地熱和礦泉水都屬于我國珍貴的礦產資源,它們的合理有效利用可以服務于中華兒女。本文通過對地下水、地熱和礦泉水資源勘察、開采中的監督管理問題進行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地下水;地熱;礦泉水;勘察;監督管理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5.201

1 智慧環保的現狀與特點

目前的環境管理、環境監督、環境投資與治理,特別是環境事故的應急以及環境狀況的預測預警都還相當的粗放,與實際情況的脫節和不兼容。智慧環保是數字環保概念的拓展,它通過分布式計算和云計算將環境保護范圍融合,實現環境業務系統化智能化,以更加先進和動態的方法實現環境管理和決策的智慧。

智慧環保有幾個特點:1.測得準:利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可以測量和捕獲信息的設備,實現環境質量,污染源,生態等環境因素更徹底的檢查。2.傳得快:使用環保專用網,移動通訊網絡,衛星通訊等將通過將的存儲數據和信息系統交互共享,實現“更全面的互操作性”。3.算得清:依靠云計算,大數據技術。 整合和分析大量跨區域,跨部門的信息,實現海量數據存儲,實時處理,深度挖掘,模型分析,具有“更深入的智能”。4.管得好:建立面向對象的信息服務體系、如政務公開、公眾服務、互動交流和各業務應用系統,為環境質量、污染防治、生態保護等業務提供“更智能的決策”。

2 智慧環保對環境管理創新作用創新主要工作

一是系統化支撐體系的創新性研究。借助環境管理領域累積的大量方法、模型、經驗,通過數據的采集、加工、運算、模擬、儲存,形成對環境質量預報、考核、市場、科研、社會民生的反映、預判、參考、決策的系統化支持體系。二是改善環境監督管理與環境績效評估。通過對信息的收集、計算和仿真,針對問題和缺陷,研究改善環境管理和監察體系、環境功能管理的辦法和規則,并對成果進行預測,保證環境管理體系進一步的準確、系統和協調。三是建立區域和全國性的環境質量預警中心。通過與地方的環境管理、氣象、交通、統計等部門的合作,地方政府建立全國及區域性的環境質量預警中心。引導霧霾管理、環境事故處置、生產管理、交通管制,面對社會輿論等。四是指導環境治理投資與管理。利用對區域重點污染源的環境監測和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的情況分析,在環境治理投入的局限性和環境治理效果最好之間提供準確的測度,為區域環境治理投資的分布提供指導,避免投資的無序和低效。五是提升環保領域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對重點污染企業、治理環境企業和環境保護部門相關人員的環保知識基礎性培訓和重點性培訓,提高整個地區環保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強化數字化集約化管理程度,促進環境管理領域整體行為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變革。

3 智慧環保在環保工作中的作用

目前的“環保管理一張圖項目”,其總體期望目標是以環境保護的相關業務需求出發,在各種已建、在建或待建的系統的實際需求和信息化建設基礎上,利用環保大數據中心平臺、先進的GIS技術、分布式數據傳輸技術、網絡信息技術、遙感影像存儲技術、三維建模技術等,建立環保管理一張圖系統平臺,實現基于基礎地理數據將全州環保各類管理信息、監管信息整合并融入到一張地圖上,在一張圖上集中展示、分析、對比和評價。

基于物聯網的餐廚垃圾收運體系,主要由簽訂收運處置合同的餐飲企業、收運車輛及信息管理平臺組成。

(1)餐廚垃圾管理系統平臺使用物聯網構架,大量使用了RFID、傳感器等科技的技術成果,包括收集管理、儲運過程管理、處理管理、公共服務管理等7個子系統

(2)餐飲企業使用附射頻識別技術標簽(RFID)的餐廚垃圾桶,所有垃圾桶具有電子身份,在管理平臺系統內部,將RFID標簽值與餐飲企業綁定,形成垃圾桶與餐飲企業的歸屬關系;

(3)智慧收運車輛上的隨車RFID讀卡器,裝貨時讀取RFID數值,同進行重量稱取,累加企業的垃圾交運總重;信息實時上報匯總至信息化管理平臺,實時監視、查詢、報警和處理。

4 智慧環保的發展

污染源管理的目標是實現污染源從生產到日常管理,然后消失的動態管理全過程。污染源從施工項目審批,污水報告,污水收費,環境統計,常規監測,執法處罰,應急管理,污染物排放總量等一系列管理。

開展跨部門信息共享,與工商部門分享企業處罰和環境影響評價信息,與水利部門分享水文,河流,水源等信息,與農業部門共享農業非點源污染等,將與各部門系統掛鉤,促進“智慧環?!苯ㄔO,促進空氣污染治理,水污染防治協同作用。

移動互聯網作為“互聯網+”的重要構成部分是環境信息化的重要發展方向。在深化環境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將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擴大移動智能終端的應用范圍,以及傳統的環境監測范圍。移動互聯網應用擴展了環保移動執法,使內部行政審批,監察,監測等事項擴展到移動終端應用面向公眾,最終實現的環境事項3A(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事項)。

參考文獻:

[1]王輝,吳越,章建強等.智慧城市[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2]張陶新,楊英,喻理.智慧城市的理論與實踐研究[M].湖南:湖南工業大學學報.

[3]趙經緯,東京.樹立物聯網,低碳信息化樣板[J].通信世界,2010.

猜你喜歡
收運環境質量污染源
固定污染源精準治理系統中信息技術的集成應用與效果研究
論提升縣域環境質量的現狀及治理思路
城市生活垃圾收運作業 跟蹤調查分析
浙江:溫州市全力推進餐廚垃圾收運規范化
合肥:首試餐廚垃圾統一收運
淺析地理信息系統在污染源數據中的應用
全國污染源普查條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